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時代的來臨

太尉府。

“爺爺!聽說你致仕了?”

長孫延滿頭大汗跑到後堂,連門都顧不得敲,直接走了進去,震驚的望着正在看書的長孫無忌道。

長孫無忌放下書來,先是點了點頭,隨即笑問道:“延兒,你認爲爺爺這麼做是對還是錯。”

“孫---孫兒不知。”

長孫延略顯心虛道。

長孫無忌哈哈一笑,道:“你小子,沒有說實話啊。好了,這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了,你就安心在訓練營待着吧,不要在有所顧忌了,爺爺希望你將來也能夠爲大唐出一份力,延續我們長孫家的榮耀。”

他心裡明白,其實長孫延一直對於他把持朝政也不太滿意,這有違君臣之道,這也是長孫延不願入仕途的唯一原因,因爲他已經預計到,長孫無忌可能會與李治發生衝突,如果他一開始就入朝爲官,一旦長孫無忌和李治發生了正面衝突,他是盡孝,還是盡忠?這個讓他很爲難,如今長孫無忌致仕,反而讓長孫延變得輕鬆了,不會再有任何負擔了,他可以盡情一展心中的抱負。

所以,長孫延肯定也希望見到這種局面。

正當這時,那個胖管家走了過來,道:“老爺,戶部尚書來了。”

長孫無忌點點頭,道:“快請他進來。”

長孫延微微一怔,道:“爺爺,孫兒就先告退了。”

長孫無忌點點頭。

過得一會兒,只見一身布衣的高履行走入進來,拱手道:“弟履行見過兄長。”

長孫無忌呵呵道:“文敏,我就料到你會來的。”

高履行尷尬一笑。

“坐吧,坐吧。”

待高履行坐下之後,長孫無忌就道:“文敏,你不能退。”

非常簡單明瞭的一句話。

高履行一怔,似乎沒有想到長孫無忌這麼直接,囁嚅兩回,才嘆道:“兄長,這豈非我能左右的,經此一事,陛下恐怕對我也生了疑心,戶部尚書一職,至關重要,就算我不願意,陛下也一定會想辦法讓我離開戶部的,那我何不現在就退下,況且我年紀也不小了。”

他是明白人,早就看清楚這事情的本質了,如今李治已經掌權,這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覺得自己也沒有必要留下了,更爲重要的是,皇帝不信任你,這官當着也沒有什麼意思,他們高家老牌貴族,肯定不缺錢,他當任戶部尚書這麼多年,可從未多拿過一文錢,一旦長孫無忌退休之後,這個肥缺對於他而言,就並非那麼的重用。

長孫無忌嘆道:“文敏啊!老夫退下來,並非是認輸,只是爲了大唐好,如果老夫在的話,朝堂上肯定會加劇分裂,而如今陛下已經長大了,老夫也應該將權力歸還給陛下,至於左僕射致仕,也是同樣的道理。但是戶部對於國家而言,那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戶部亂了,國家必亂,要是我們這些老頭子還在上面看着的話,那你若實在是不想幹了,也是可以的。可是如今我們都退下來了,你若再走的話,這戶部可能就會落於李義府那等奸人手裡,倒是國家的財政必定會變得一團糟,這食君之祿,爲君分憂,你就再辛苦一下吧。”

高履行道:“可是這非我能決定的。”

長孫無忌呵呵道:“你放心,這朝中一下子走了這麼多大臣,陛下能用之人,屈指可數,你歷來將戶部管理的井井有條,陛下不可能再讓你致仕了。如果有合適的人選,你就自己看着辦吧。”

他不可能讓高履行走的,因爲將來關隴集團的代表人物將要去到戶部,他必須讓高履行保證戶部的勢力完整,這樣的話韓藝去了,才能夠發揮作用。

高履行當然不清楚這一點,但是長孫無忌都這麼說了,他也不便說什麼,點點頭道:“好吧!”但心裡卻也打算好,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他立刻上奏請求致仕。

.....

.....

而此時的李治卻是快樂並着痛苦,一方面,他徹底掌權了,那些倚老賣老的大臣都退下了,但另一方面,他一時半會上哪去找這等大臣來補上來。

當務之急,得及早提拔新的人才上來。

這一日,他就召集了四大金剛來兩儀殿議事。

討論的議題肯定就是人員調動。

說到這個,李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韓藝,韓藝潛力最大,又與他年紀一般大小,可以共同成長,如果從現在開始培養的話,說不定可以達到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那種默契。而且韓藝給他規劃的宏圖大業,非常符合他心中的抱負,又是心腹,他當然希望韓藝能夠輔助他迎接李治時代的降臨,因此他非常迫不及待的就想提拔韓藝上來,讓韓藝能夠更多的參與朝政。

但是李治始終想到的還是御史臺,因爲他認爲太正規工作,韓藝也做不來,御史臺乾的事就是監察百官,這就可以給予韓藝極大的發揮空間,朝着崔義玄道:“崔愛卿,在過去的一個月中,韓藝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朕希望能夠升韓藝爲御史中丞,不知愛卿以爲如何?”

崔義玄有些沒有想到,不禁微微一愣。

許敬宗立刻站出來,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

韓藝聽得都想笑了,你老人家還真是爲我...操碎了心啊!

李治眉頭一皺,威嚴十足的說道:“爲何不可?”言語中透着一絲警告之意,現在老子一聲令下,千萬人頭落地啊!

他認爲如今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因爲武媚娘剛剛當上皇后,他的皇權已經得以展現,朝中大臣又個個都是驚弓之鳥,現在他要升誰都不會受到什麼阻擾。同時也可以說明,其實李治也明白,韓藝已經深得榮寵,平常時候,是很難再提拔上來的。

可但凡涉及韓藝,許敬宗那是拼了命也要阻止,除了長孫無忌,他最恨的就是韓藝,自當沒有察覺到,道:“陛下,老臣雖然也贊同重用韓藝,但是韓藝恁地年輕就已經貴爲皇家特派使兼監察御史,握有相當大的實權,這是我朝開國以來是從未有過的,已經有很多大臣都對此感到不滿。如果陛下在此刻提拔韓藝,那隻會引起更大的不滿,朝中局勢剛剛纔平息下來,萬一有人在邊上煽風點火,可能又會釀成新的禍亂。”

李義府可是嫉妒韓藝入骨的,一看李治一開始就要提拔韓藝,就更加嫉妒了,道:“陛下,微臣也贊同許尚書之言。如果陛下升特派使爲御史中丞,那麼只會讓韓藝招來更多的妒忌,這反而對特派使不好,使特派使受到更大的排擠,此事不宜着急,陛下還當慎重考慮。”

韓藝暗笑,恐怕最嫉妒我的就是你吧。

崔義玄一看他們二人都反對,又覺得韓藝跟他們清河崔氏一直以來都有恩怨,讓韓藝來當副手,也確實夠彆扭的,於是也站出來道:“回稟陛下,特派使的能力,的確無可非議,但是年紀尚輕,又未有立下可以令人信服的功勞,一下提升到御史中丞,恐怕大臣們都不會服氣,老臣認爲特派使還年輕,可以先讓他在民安局歷練一段時日,等到時機成熟了,再提拔他上來。”

李治瞧了他們三人一眼,心裡清楚的很,他們多多少少都是因爲私心才這麼說的,稍微有些不爽,其實他一直以來希望韓藝跟他們搞好關係,就是讓他們支持韓藝上位,哪裡知道他們關係越鬧越僵,都不願意爲韓藝說話。

但是,他們的話也確實有道理,如今他剛剛開始要掌權,一掌權就啓用一個大家都不認同的人上來,韓藝不但出身貧寒,而且還得罪了朝中大部分權貴,那麼肯定會有人說,你看,這皇帝一旦離開舅舅,就開始亂來了。再加上崔義玄都不答應,那韓藝去了,恐怕也難以得到重用。

可是,他又非常想升韓藝,朝着韓藝道:“韓藝,你自己如何看?”言語中帶有一絲鼓勵的意思,好似暗示韓藝,你來個保證什麼,我立刻就升你。

但是韓藝現在不想去御史臺了,他想去戶部,那裡有錢啊,而且清一色的關隴集團,站出來,道:“陛下,微臣認爲崔大夫他們說得很對,微臣年紀太小,又沒有立下什麼功勞,經驗尚且,這御史中丞難以勝任,陛下當以大局爲重,微臣還年輕,機會有的是。”

這一番話,韓藝也是說了不止一次,哪怕是謊話,老是說的話,那也會成真話的,而李治恰恰又對韓藝懷有內疚,關鍵時候總是韓藝在力挽狂瀾,但是如今四大金剛中,都是四品以上,唯獨韓藝還在六品的門檻踱來踱去的,如今他都已經掌權了,實在是找不出藉口不提拔韓藝,因此韓藝這種大公無私,讓他更覺內疚。

而韓藝這麼說,就是讓他感到非常內疚,覺得欠自己的,這樣將來進戶部就更加容易一些。

說到這御史中丞,崔義玄突然想到一人來,進言道:“陛下,微臣倒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足以勝任御史中丞。”

李治皺眉道:“不知是何人?”

“韋仁約。”

“韋仁約?”

李治微微皺眉,一時還未想起是誰來。

崔義玄道:“此人出身京兆韋氏,剛正不阿,嚴肅莊重,而且原本擔任過監察御史,當年還不畏權貴,彈劾褚遂良賤買他人土地,只是後來招到褚遂良的報復,被貶到外地去了。”

他們貴族還是推薦貴族,縱使不是自己家族的,那也比寒門人士來擔任要好。

一說到彈劾褚遂良,李治猛然想起來,當初正是因爲韋仁約的彈劾,直接導致褚遂良被貶,但那一次被貶,只是象徵性的,李治當時可離不開褚遂良,所以後來褚遂良回到長安後,就立刻將韋仁約貶出長安。

這倒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選,出身名門,又有才華,而且不畏強權,主要是又跟褚遂良有仇,可以重用。

但是李治顯得有些猶豫。

許敬宗心念一動,這崔義玄年事已高,估計活不了幾年了,李治屢屢想把韓藝推上御史中丞的位子上,就是想讓韓藝接崔義玄的班,御史大夫就是監視他們的,這太重要了,他覺得韓藝如果當了御史大夫,他們都會遭殃,如果讓韋仁約出任御史中丞,就斷絕了韓藝的升遷之路,三省韓藝是不要想了,文化程度不夠,於是趕緊出來贊成。

李義府也趕緊出來贊同。

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韓藝也站出來道:“陛下當以國家大事爲重,微臣也認爲韋仁約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李治瞧了眼韓藝,心中是感動萬分,覺得韓藝始終能夠將國家利益和他的利益擺在最前面,目前他的確急需提拔一羣人上來,心裡暗想,反正提拔韓藝那是板上釘釘的事,先度過這個難關再說吧。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李義府、許敬宗二人暗自長出一口氣。

許敬宗是出於舊怨,以及看不起韓藝,而李義府就是出於嫉妒,因爲他看得出,李治對於韓藝有着非同一般的信任,他必須壓制韓藝。

殊不知這正合韓藝心意,韓藝壓根就不想跟他們站在一邊,韓藝惦記得是整個關隴集團,跟他們這些人混在一起,時時刻刻還得提防被自己人陰,豈有前途可言。

......

李治回到後宮,就將此事告知了武媚娘。

武媚娘聽後也是非常鬱悶,他也是迫切的想要提拔韓藝,在她看來,韓藝是她的心腹啊,道:“這韋仁約的事,臣妾倒也聽過,的確是一個上佳的人選。可是韓藝爲陛下立下汗馬功勞,若是再不提拔他,恐怕也說不過去啊!”

李治嘆道:“朕如何不知,但是韓藝立下的功勞雖你我心裡清楚,但是難以服衆,再加上韓藝出身寒門,又得罪了朝中不少大臣,就連許敬宗等人都不願意爲韓藝說話,朕也是無奈啊,想當年父皇如此喜愛馬周,也是耗費了好幾年纔將馬周從監察御史升到爲中書舍人。”

武媚娘微一沉吟,道:“陛下何不先將韓藝升爲五品朝散大夫,這樣的話,臣妾相信沒有人敢多說什麼。而且,也要適當的告訴那些大臣們,韓藝在陛下心中的地位,臣妾聽到不少人說,韓藝在朝中屢屢受到排擠。”

這朝散大夫就是一個虛職,李治當初就是封賞長孫無忌的庶子爲朝散大夫,但是這個五品官階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爲這樣的話,韓藝就可以享受貴族的待遇了,等於邁入了一個新的階層,這在古代的意義可是非常重大的。

“這倒是可行的。”

李治點點頭,他一直以來都想韓藝去御史臺,目前看來,是很難的,但他一時半會也想不到一個合適的職位給韓藝,韓藝是一個怪才嗎,不管怎麼樣,先邁過五品官階這道坎也不錯,到時再提拔的話,阻礙就少多了。突然道:“媚娘,在舅舅和左僕射退下之後,他們那邊的人個個都是人心惶惶,朕看來濟、韓瑗似乎也有請求致仕的打算。”

武媚娘可也是恨極了韓元和來濟,在當初褚遂良走了之後,他們兩個一直在攻擊她,心裡一直記恨着,但是如今李治向她提起這事,倒也不敢輕言,道:“那陛下如何看?”

李治嘆道:“如今朝中人才青黃不接,能夠幫助朕治理國家的人才更是不多,如果他們兩個也走了,那朕手上真的是無人可用了。”

武媚娘道:“不知陛下的意思是?”

李治道:“與其等到他們來請求致仕,還不如朕先斷了他們的念想。朕希望你能夠上一道奏章,表彰他們二人。”

武媚娘愣了下,很快她就明白了,李治這樣做,當然就是爲了讓他們安心,他們主要得罪的是武媚娘,武媚娘必須表態,不怪他們,這樣他們纔會安心,武媚娘雖然不願意,但是她也沒有辦法,她不敢違抗李治的命令,點頭道:“臣妾知道該怎麼做了。”

.......

皇宮內。

“伯玉,你說陛下突然召見咱們兩,是爲何事?”

來濟一邊往兩儀殿走去,一邊朝着韓瑗小聲問道。

韓瑗苦着臉道:“我如何知道。”

來濟就道:“如果情況不對的話,咱們就立刻請罪,致仕回家算了。”

韓瑗點點頭道:“我也是這般想的,如今太尉、左僕射他們都走了,下面的人也對咱們兩個是虎視眈眈,我們若不走,李義府他們如何上得來,他們一定會對付我們的。”

他們兩個現在也很尷尬,在當初廢王立武的主力中,就剩下他們二人了,不走留在這裡幹什麼。

來到兩儀殿內,二人心虛的向李治行了一禮。

李治瞥了他們兩個一眼,嘴角含笑,道:“免禮!今日朕召你們前來,是有樣東西給你們看。”

說着他拿着一份奏章遞給張德勝,張德勝接過來,又下去遞給韓瑗和來濟。

來濟疑惑的接過奏章來,打開一看,頓時嚇得臉都青了。

這一道奏章正是新皇后上的,這前半部分都是細數當初韓瑗、來濟如何如何反對立自己爲皇后,寫得非常清楚,事無鉅細,但後半部分卻是說雖然他們兩個對我多有得罪,但是他們曾爲大唐做出不少的貢獻,忠於大唐,才華橫溢,善政,非常能幹,是不可能多得人才,陛下不但不應怪罪他們,反而應該表彰他們。

這是要跟他們算舊賬啊!不然的話,你寫得這麼清楚幹什麼?擺明就是正話反說,看似不讓李治怪罪他們,其實就是要提醒李治,你看他們做了多少缺德事,不能饒過他們。

韓瑗、來濟二人二話不說,立刻跪地認罪,請求李治免除他們的一切官職。

但其實他們誤會了,武媚娘這一道奏章是要將這事說清楚,免得他們疑神疑鬼的,我記得你們以前是怎麼對我的,但是我現在選擇原諒你們,你們就不要害怕了,當然,也有警告的意味,讓他們不要再跳了。

李治道:“你們這是幹什麼,皇后剛剛上奏表彰你們,你們就請辭,你們怎麼恁地冥頑不靈,難道你們還想繼續鬥下去嗎。”

“臣等不敢。”

韓瑗、來濟立刻道。

李治哼了一聲,道:“此事就到此爲止,莫要再提了,朕還非常需要你們幫助朕治理國家,你們一定要竭心盡力,若讓朕再聽到你們要致仕的話,休怪朕不講情面。”

二人相覷一眼,眼中盡是茫然。

李治沉聲道:“怎麼?你們還想違抗皇命。”

二人嚇得一哆嗦,急忙道:“微臣遵命。”

......

在解決完韓瑗、來濟之後,李治在人員調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舉動,他先是下旨,提拔褚遂良的仇人韋仁約爲御史中丞,因爲韋仁約是出身京兆韋氏,有名門的光環,因此李治直接在朝堂上提出來,大家紛紛贊成。

隨後,李治又提拔杜正倫爲黃門侍郎。

這黃門侍郎可是一個大官啊,無數宰相都是從黃門侍郎跳上去的,簡直就是宰相的後補,雖說權力可能不如御史中丞,但潛力要勝於御史中丞。

而這杜正倫原本乃是廢太子李承乾的老師,因爲李承乾的事,遭到被貶。

按理來說,李治不可能去啓用李承乾的老師,但是這杜正倫跟李勣的關係非常要好,可謂是良朋知己。而李勣已經是大司空了,爲數不多的正一品,位極人臣,沒有辦法再去提拔他了,賞他金銀珠寶,他也不要。李治提拔杜正倫,其實就是爲了報答李勣,你當初這麼挺我,我現在也挺你的朋友。

如今李勣地位是與日俱增,大家豈會反對。

這兩個人都是針對宰相去的,李治現在就缺這高端人才。

同時他還是做了一些人員調配,其中主要是提拔一些寒族上來,因爲關隴集團長期的把持朝政,導致朝中的寒族勢力遠不如貞觀時期,李治也聽從了長孫無忌的意見,在朝中增加新的勢力。

其中就包括加封韓藝爲朝散大夫。

但是也僅此而已,在最初擁護李治的那一批人當中,李治只是給了韓藝一個虛職,其餘的都沒有升,但他肯定會提拔這些人的,只是目前關隴集團的大臣們都誠惶誠恐的,如果這一下子將李義府他們全部給提上去,那人家誰跟你玩,留在這裡是等死呀。而且,李義府他們已經是副宰相級別的了,也不急於一時。

大臣們一見李治這麼做,心裡都非常高興,尤其是寒門出身的官員,都彷彿看到了希望。

這其實就是學李世民的,自己的人先不動,提拔一些有真正有才幹的人才上來,給大臣們一種任人唯賢的感覺,我現在求賢若渴,絕不會任人唯親,也不是任人爲士,大家機會是平等的,只要你們努力,我就會提拔你們的。

......

到此爲止,廢王立武算是一個正式的終結,但凡參與此事的人,或賞或罰,都有了一個正式的結果。長孫無忌等一干元老,退的退,貶得貶,李治終於獲得自己夢寐以求的皇權,這是最主要的,至於武媚娘成功當上皇后,包括許敬宗、李義府等人的成功,那都是皇權的附屬品。

真正的意義,就是在於李治打破了關隴貴族的統治,再度加強了皇權,因爲前面李世民就已經將山東士族壓制的非常狠,也就造成關隴貴族一家獨大,如今李治在這麼一壓,皇權就得到了高度集中。

一個屬於李治的時代已經已經降臨了。

但是廢王立武的意義卻不會到此終結,它的影響非常深遠的。

歷史上常常批評李治軟弱,其實過於片面,李治也有着他強硬的一面,只是在某些方面顯得有些軟弱,這其實也是guan二代的通病。

ps:這一段就到這裡結束了,有人說精彩,也有人說枯燥,但不管是精彩,還是枯燥,我都必須花大幅度篇幅去寫這一段,因爲廢王立武在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不僅僅是廢一個皇后,因爲標誌的官僚主義的出現,貴族門閥的結束,意義非常重大,這是真的,我是儘量將真的歷史融合在書裡面,爲此也查了大量的資料。對於本書而言,同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後面很多的情節都是從廢王立武引發的,如果我不寫清楚的話,那後面的情節就將會顯得非常突兀,裡面還有太多的伏筆,每一個人物心理,每一件小事都直接影響着後面的劇情,甚至於結局。而且也標誌着韓藝將會走向前臺,會開始變得非常強勢起來。說真的,如果僅從作者的角度來看,我寧願寫一些泡泡妞,約約炮,打打臉什麼的,這一段劇情真的是讓我有些筋疲力盡,寫得很累,但我自己覺得還是挺爽的。

ps:七千字大章,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

第七百三十三章 我們的榮耀第一百七十一章 入駐鳳飛樓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不敗之帝第八十六章 招攬第五百三十八章 故人歸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真人不露相第二百四十一章 深藏不露第九百二十八章 撬動大運河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孰能無情?第五百章 我可不是在捨生取義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夫妻共同體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繼續戰鬥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合作愉快三百七十一章 裝bi過頭第一百八十章 裝bi無極限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一羣賭徒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都是套路啊!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民間科舉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自下往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育競賽第三百八十章 目測第二千零五十一章 韓小哥就是定海神針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逃跑利器?第二百六十章 一半傾城,一半修羅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改正歸邪第六百二十一章 禮雲!樂雲!第三百二十三章 藝術的價值第五百六十一章 尋尋覓覓第七百八十一章 賢內助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其鳴也哀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到處忽悠第六十四章 偷天換日(上)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這山我要了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王者歸來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你是最優秀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有卿爲國守財,無憂矣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價值所在第九百二十四章 民族精神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韓教授第二百三十章 絕對的誤會第三十一章 挖個坑來讓你跳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標準的以德服人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震撼第三百九十二章 落魄君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孕育成功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七百二十八章 金錢開始作響第四百七十五章 拙劣的遊說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白藍榜第三百三十三章 五大特色第一百八十一章 罵得你不敢擡腿第三百零四章 誰說救美的一定是英雄第七百七十九章 最公平的決鬥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安內必先攘外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被捷足先登的感覺真爽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又被睡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爲何而戰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有鳳來儀第六百四十九章 元家市場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有始有終第二千零七十章 把握?我是勝券在握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知足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才叫做挖牆腳第九百二十七章 小露野心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一樣第五百一十一章 生不如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朝朝暮暮第二百七十章 命運的轉折點(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跨時代合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創造市場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這是一場心理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舌戰羣貴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開花結果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萬衆期盼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抱歉!不能刷臉!第七百四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王歸來第六百一十八章 扛起了你們的鋤頭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子功夫第六百一十九章 春耕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飯得一口一口吃第五百零二章 精彩的感悟第二百一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零六章 高深莫測第八十章 開始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不敗之刃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聲鶴唳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倒打一耙第二千零五十三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你在說謊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兵至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