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殃及池魚

在廢黜王皇后之後,李義府、許敬宗、崔義玄三人見長孫無忌還是沒有任何動靜,於是立刻求見李治,準備一舉完成他們的最終目標。

廢王之後,肯定就是立武了。

李治在兩儀殿接見了他們三人。

許敬宗率先進言道:“如今王氏已經廢黜,後宮不能一日無主,陛下得趕緊立武昭儀爲後。”

李治神色中透着一絲猶豫,問道:“朝中大臣對此有何看法?”

李義府道:“王氏和蕭氏犯下恁地大罪,其罪當誅,陛下只是將其貶爲庶人,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大臣們都在讚揚陛下心懷仁義,寬宏大量,乃江山社稷之福。”

李治可不傻,這話焉能相信,又問道:“連太尉那邊的人都贊成麼?”

李義府愣了下,道:“太尉那邊倒是沒有贊成,但也沒有說什麼。”

“陛下!褚遂良被貶,可是太尉一點動靜都沒有,都未替褚遂良說過隻言片語,老臣看這事不太尋常,說不定太尉在密謀着什麼,陛下可一定得小心啊!”在說到長孫無忌,許敬宗是一如既往的積極發言,他恨極了長孫無忌,言外之意,就是暗示長孫無忌可能發動政變,甚至於造反,咱們要先下手爲強。

李治聽得心裡咯噔了一下,但卻瞪了許敬宗一眼,道:“太尉乃是朕的舅舅,他會密謀什麼?誰若敢再這般說,朕定不饒他。”

他可不蠢,長孫無忌三十年宰相生涯,又是開國元勳,勢力滲透到各個部門,各個州縣,沒憑沒據你就這麼說,那不是逼長孫無忌造反,萬一長孫無忌造反成功了,最慘的可是他。

李義府又道:“陛下!或許太尉會念及舅甥之情,但是其餘人呢?自古以來,多少大臣串謀造反,都是受迫於手下的人,咱們不能不防啊!尤其是盧國公,他與太尉可是有着幾十年的交情,而且盧國公又掌控着京師的防衛。”

李治皺眉道:“當初朕登基時,是盧國公曾領禁軍不眠不休守衛着朕,他是絕對忠於朕的。”

許敬宗道:“可是盧國公一直都未出聲,包括他手下的將領,老臣甚至還聽說連大司空都忌憚盧國公三分。”

程咬金對外戰績遠不如李勣、李靖等人,但是他一直都是在守衛京師,包括玄武門之變以及李治登基,都是程咬金在守衛京師,在京城禁軍的勢力,程咬金是絕不容小覷的。

李治聽後沉眉不語。

李義府眼眸一轉,道:“陛下,若就此論定盧國公會有異動,實有不妥,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微臣倒是有一計,不知可不可行?”

李治道:“說。”

李義府道:“一個月前西突厥真珠葉護奉陛下之命,前去討伐叛賊阿史那賀魯,可惜未能成功,反而被阿史那賀魯擊潰,近日連發數到信函希望陛下出兵討伐阿史那賀魯,而那阿史那賀魯一直都與我大唐爲敵,羣臣都建議要出兵討伐他,徹底消滅阿史那賀魯,以絕後患,這也是我朝歷來對北邊的策略。陛下何不派盧國公統兵討伐阿史那賀魯。”

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緊急的事件,這阿史那賀魯本是西突厥大將,後來投奔了唐朝,但是卻在李治登基那一年舉兵造反,這對於李治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羞辱,李治也一直在對阿史那賀魯用兵,勢要殲滅阿史那賀魯,但是如今朝中呈現分裂狀態,此事也迫不得已被擱淺了。

李治思忖良久,道:“此事朕還得與李司空商量一下。”

雖然他心裡有了想法,但是他並不昏庸,行軍打仗,李義府他們都是門外漢,信他們就完了,這事得問李勣。

於是,李治又宣李勣進宮議事。

李勣聽聞此事,面露喜色,立刻道:“那阿史那賀魯野心勃勃,一心想做草原的主人,而且此人曾背叛過我大唐,不可再信也,應當出兵徹底消滅他,順勢也可以平定北方,將其納入我大唐版圖。老臣願親自領兵前去。”他就愛打仗,而且大唐一直在爲徹底消滅突厥餘孽做最後的準備,這不是一時興起,大唐一直將高句麗和西突厥視爲首要敵人,這兩個一定要滅了。

李治一聽,這還得了,你走了,那我怎麼辦,那我寧願不出這兵。道:“區區阿史那賀魯,怎需要勞煩大司空。”

什麼區區阿史那賀魯,他現在是漠北最強的一股勢力呀!李勣心想這你不派我去,派誰去啊?因爲如今老的一代元帥都已經死了,而新的一代元帥還不知道在那裡,除了他還有誰。

李治輕咳一聲,道:“朕想派盧國公前去。”

“盧國公?”

李勣微微有些皺眉。

李治道:“怎麼?不妥麼?”

李勣猶猶豫豫道:“老臣一直都非常敬仰盧國公,盧國公也是久經沙場,對付阿史那賀魯,那是綽綽有餘,可是盧國公從未做過三軍統帥,經驗可能會稍顯不足。而此戰可平定漠北、草原,徹底消除我大唐北邊邊境的後患,意義重大,陛下要不慎重考慮下。”

他說得非常有道理,程咬金雖然厲害,但一直以來沒有當元帥,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大唐擅長打仗的元帥實在太多了,像李靖、李勣、李道宗、侯君集、段志玄、薛萬徹。等等。程咬金活在這麼一個年代,也沒有辦法。

李治見李勣沒有反應過來,只能提醒道:“大司空,朕現在非常需要你留在長安,可除大司空之外,唯有盧國公可擔此重任。”

這麼一說,李勣明白過來了,李治玩的是一箭雙鵰的把戲,一來討伐阿史那賀魯是有必要的,二來還可以順便支走程咬金。考慮到當前長安的局勢,程咬金在京城的勢力也令李勣感到有些壓力,所以他也只能點頭答應了下來。

但是,其實李勣最擔憂的並非程咬金,因爲程咬金是看得見,大家也知根知底,這就不可怕,他擔心的是那些看不見的。

爲什麼李治、李勣直到這一刻,都非常忌憚長孫無忌,並不是忌憚長孫無忌在軍中的勢力,其實長孫無忌在軍中勢力並不大,他很少去參與軍政,但是長孫無忌背後有許多關隴貴族在支持着他,因爲長孫無忌代表着關隴集團在朝中核心利益,這纔是最可怕的。雖然如今的關隴貴族雖遠不如西魏、隋朝的時候,但是關隴貴族幾乎都是軍閥貴族,他們的勢力已經滲透到軍中。

哪怕是李勣帳下都有很多將領是來自於這個集團的,這些人是無法預知的,如果他們的家族被長孫無忌煽動起來,那麼這些大大小小的將領會選擇以國家爲重,還是家族爲重,沒有人可以預知的,這纔是最恐怖的。

所以,直到目前爲止,李治還沒有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得到李勣的點頭後,李治立刻就召集了重臣商議,其中包括長孫無忌、來濟、韓瑗,雖然暗地裡鬥得是你死我活,但是這種軍國大事,李治還是得詢問下他們的意見,這也是兩碼子事,而且李治也需要他們幫忙,畢竟打仗打的是後勤,而後勤方面,長孫無忌這一派是最擅長的,李義府、許敬宗他們完全沒有任何經驗。

討伐阿史那賀魯,這是關乎着大唐在漠北草原的核心利益,大唐本就是一個擴張性的帝國,出兵是毋庸置疑的,關鍵就是派誰去。

韓瑗、來濟本想提議讓李勣去,數來數去,李勣是最合適的。

但是卻被長孫無忌給用眼神阻止下來了。

李治親自開口提議讓程咬金去。

程咬金心中早有準備,他作爲武將,生來就是打仗的,他沒有拒絕的權力,只能抱拳領命。

而長孫無忌也點頭贊成,不管是出兵,還是派程咬金去,他都沒有什麼異議。

李治也是長出一口氣,他也怕長孫無忌要讓李勣前去。

此事就此決定了。

出得兩儀殿,長孫無忌、韓瑗、來濟走中間,李勣走邊上,程咬金一個人走在後面,大家幾乎沒有任何言語交流。

程咬金突然喊道:“太尉請留步。”

言罷,大步追了上去。

長孫無忌皺了下眉頭,但還是停了下來,餘光就看向李勣。

李勣完全當做沒有看見,餘光都沒有往他們這邊瞟,晃晃悠悠的離開了。

程咬金追了上來,先是朝着韓瑗、來濟道:“你們兩個先回去,老夫有事要與太尉談。”

韓瑗、來濟行了一禮,就離開了。

長孫無忌雙手藏於袖中,淡淡道:“你這老匹夫過來作甚?”

程咬金嘆道:“事已至此,老子過不過來,還能改變什麼嗎?反正老子也快離開長安了。”

長孫無忌愣了片刻,慢步往前走去,嘴上突然道:“這回是我連累你了。”

“行了!我都一把老骨頭,多活幾年,少活幾年,也沒多大的事”

程咬金擺擺手,又略顯擔憂的看了眼長孫無忌,道:“我走之後,你可得小心啊!”

長孫無忌沒有做聲。

他們都已經成精了,李治這安排,心裡面都明白的很。

程咬金又道:“我說輔機啊,自高祖太原起兵以來,我們跟隨先帝南征北戰,建立起一個強盛的大唐,什麼沒有見識過,什麼苦沒有吃過,什麼福沒有享過,咱們一輩子都能當上人家十幾輩子,也該知足了。如今咱們還能活多久,到時也只能化成一堆泥土,還圖那些作甚,也真虧你有這精力。”

長孫無忌兀自沒有做聲,繼續往前走着。

程咬金搖搖頭,道:“行了,老子去打突厥餘孽了,省得在這裡讓你礙眼。”

說着他就大步往前走去。

其實他是想離開的,留在這裡,他只會左右爲難,索性一走了之。

長孫無忌喊道:“老匹夫。”

程咬金斜目往後一瞥,“作甚?”

“此去一定要小心。”長孫無忌擔憂道。

程咬金皺了下眉頭,隨即點點頭,大步離開了。

長孫無忌一個人獨自往宮外走去,一向殺伐果斷的他,在這一刻竟然變得十分的優柔寡斷,以前不管是玄武門之變,還是立李治爲太子,還是房遺愛一案,他都是非常果斷的拍板,從未優柔寡斷過,但是他在面對李治時,有太多的顧忌,舅甥情,長孫血脈,李世民的囑託,甚至於他年紀也大了,銳氣肯定減少了不少,他也害怕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

他曾期望先平穩渡過這一關,等時機成熟時,再出手扭轉這不利的局面。可是程咬金的突然離去,讓他變得有些不安了,他也無法拿捏準,李治安排程咬金離開,究竟是要對付他,還是爲了自保。

其實你要說他不害怕,那也是假的,畢竟當初很多權傾一時大臣都被他斬草除根,他難道就不害怕這一切會發生在他身上?

他也在權衡,如果殊死一搏,一來,他沒有什麼把握,二來,縱使成功了,那麼後面的問題又該怎麼辦?他這麼大年紀了,可能會出現自斷長孫血脈,爲別人做了嫁衣的後果,這是他無法接受的。他又覺得失態還未發展到這一步,但是他現在又完全失去了對於李治的控制,他不清楚李治究竟是怎麼想的。不過,他知道再這麼下去的話,自己的勢力遲早會被吞噬乾淨。

不禁又想起了程咬金方纔那句話,都這麼大年紀了,究竟圖的是啥?他又想到了長孫延,然後立刻就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韓藝。

如果退居二線,可以保存現有的實力,不失去對朝堂的掌控,又能將長孫延給推上去,讓關隴集團的實力得以延續,這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可若要這麼做的話,那就必須支持韓藝上位,由韓藝來領導關隴集團,因爲韓藝就是那個最完美的人選,也只有他才能擔此重任。

問題就在於,韓藝是否值得相信?

一向泰然自若的長孫無忌,在這種危急時刻,不禁也顯得非常掙扎。

因爲這一刻對於他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他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有可能改變他、李治,甚至大唐的命運。他不得不慎重考慮。

ps:求訂閱,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

...

第八十二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二千零一章 不安分的女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必須古典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熱化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小別第一百九十二章 愛情價更高第一百九十章 虐死你們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改革!改革!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鹽鐵會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義薄雲天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最賺錢的買賣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言不合就出家?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危機也是轉機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妙不可言第五百八十五章 只關乎愛情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默契姐妹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幹啥都賺錢第八百九十六章 真是一個神棍第一百七十四章 抹黑第六百七十六章 完美運營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有錢就是任性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你們這是在搶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縮減開支第一百八十二章 用人之道第八百四十五章 逐個擊穿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重溫噩夢第三百零六章 封賞受阻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試着同居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精兵制度第八百六十章 一拍兩散第五百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知識產權第五百二十章 氣焰囂張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站隊第六百九十一章 木魚與狗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文必爭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千秋萬利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有其姐必有其弟第七十五章 盜與騙第八百二十章 你纔是罪魁禍首第二百零三章 瘋起來吧!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師出高徒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都是爲了你們好第七百六十六章 忠於自己第八百一十章 角色互換第六百五十二章 致命一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風騷無極限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謙謙君子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社會分工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插着翅膀的夢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共同進退第九百七十四章 官場戰略第五百六十八章 是他,就是他!第七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鷹擊長空第一百三十五章 只關乎尊嚴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開幕式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太有才了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聞風醉第八百零八章 關鍵因素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一樣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悠然見梅村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最強文化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文武之爭第一百五十三章 長安七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強行平等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人情難免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貫錢買樓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子功夫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爲你放煙花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我們纔是最優秀的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左右都是坑第四百三十二章 帶了禮物沒有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吃了誘餌就走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精神糧食第九十一章 小野出走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半島風雲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遊樂園(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不夠再借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我是被逼的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眼淚滾滾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誰纔是穿越者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又被睡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專業的歧視第五百二十六章 統一戰線第二百六十章 一半傾城,一半修羅第五百四十四章 序幕(江湖夜話01飄紅)第六百四十七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六十七章 逼出僱傭制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絕妙”的主意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皇帝耍流氓,誰也擋不住第六百七十八章 嚇到自己人了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完美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招不怕使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