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儒之根本

這話多漂亮,聖人說的是不是真理?是的話,這真理肯定去追尋來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那麼話劇中的孔聖人追尋真理,這非常合情合理啊!

儒生們紛紛點頭,雖然裴清風的名望也是極高的,但是經過韓藝的一番詭辯,他們寧願相信韓藝的解釋,因爲如果遵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話,儒家就要低道家一等,畢竟老子思想出現的更早,這是儒家大忌呀,儒生必須捍衛儒家的地位,在這一點上,任何東西都可以放棄。

其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句話,韓藝在查找儒學資料時,曾也看到過,對此是感到非常憤怒,覺得這句話嚴重阻礙了華夏民族的進步,其實這也是爲什麼孔聖人的話比聖旨還好用一些,大家將孔子的話視爲信仰,孔聖人打得屁,那都充滿了真理的味道。這其實是一種思想統治,韓藝認爲不管孔子說這話是出於什麼意思,你影響力這麼大,這話真不能亂說。

這要是以前,韓藝肯定是否定這句話,但是他要託古改制,那麼他就必須承認儒家思想都是對的,是決不能否定儒學的,那麼他只有去另做解釋。他也料到了可能會有人藉此事來抨擊他的話劇,他是做過準備的。

裴清風對於韓藝的這一番詭辯着實無奈,因爲韓藝總是拿着道教、佛教的威脅來換得儒生的認同,這可不是純粹學術的爭論,太無恥了。但他還是保持着君子風度,笑道:“韓小哥言之有理,其實我是認爲這話劇意義並不能體現我儒家的思想,我們儒家思想遵從的是仁、德、信、禮、義、忠、孝、廉、恥,等等。至於那格物致知,不過是《大學》中的一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都各有說法,我認爲少年孔子缺乏了儒家思想。”

他是聰明人,引力這玩意,世上就韓藝一個人知道,一旦這門學問得到儒生的認同,那麼韓藝的聲望肯定會與日俱增,但是韓藝在他看來,不過就是一個田舍兒,一個商人,怎能擁有如此名望。如果韓藝迴歸儒家正統,那麼韓藝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這一句話倒是提醒了儒生,格物致知只是儒家思想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理論,不是核心思想,你演孔子當然得表達儒家的核心思想,這有本末倒置之嫌。

起初他們沒有在意這一點,主要是因爲四大家族都推崇這個理論,如今裴清風的一番話倒是點醒了他們。

一個儒生就道:“裴公子這話不錯,雖然少年孔子挺好看的,但總讓人覺得少了什麼似得。”

“不錯,韓小哥,我建議你多增加一些儒家的主要思想,如德治、禮治、仁治。”

“若是韓小哥有何不明白之處,我們都願意提供幫助。”

......

當初鄭伯隅等人也就此向韓藝發出過質疑,韓藝是利用儒道佛之爭說服了他們,但那只是私下討論,在這裡,韓藝哪裡敢這麼說,萬一傳出去了,道家、佛教不得來找他麻煩,道家的始祖是李唐的祖先,佛教是他老丈人的信仰,哪邊對於他而言都是禁區啊。

但是,韓藝既然考慮過這個問題,當然也準備好了一番在大庭廣衆下的說辭,笑道:“裴公子說得的確不錯,格物致知的確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卻是支撐起儒家思想的擎天柱。”

衆人聽得震驚不已。

這完全就是沒有任何理據的,傻子都不會相信呀,若非格物致知是出現在《大學》中,幾乎沒有人會去在意,連主要思想都談不上,怎麼就成了支撐起儒家思想的擎天柱。

韋季不敢置信道:“你說是就是啊!”

韓藝道:“我是有事實依據的。”

裴清風卻顯得非常害怕道:“韓小哥,此話可莫要亂說,否則可能招來禍事,慎言,慎言。”

你孃的,老子不過說句話而已,這也會招來禍事,那還讓不讓人說話呀,我看你就是禍事吧!韓藝暗自不屑,道:“因爲我不是儒生,故此對於儒家思想的一切,我一直都非常慎言,我確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裴清風面對韓藝,倒也不敢大意,但是這完全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從未有人這麼說過,這真是不可思議。

一個儒生好奇道:“韓小哥,你這從何說起啊?”

韓藝笑道:“衆所周知,儒家的主要思想就是德治、禮治、仁治,但這可以用一句來總結,就是根據我華夏民族在這一片特定土地上長期生活所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然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建立成一套行爲規範和準則,力求創造出一個和諧友愛的國度。不知大家是否認同?”

大家均是點頭。

德治、禮治,這不就是一種行爲規範嗎。

而這是人想出來的,又不是盤古開天闢地弄出來的。

那麼韓藝說的當然是對的啊!

韓藝又向裴清風問道:“不知裴公子以爲如何?”

裴清風知道韓藝陰的很,不敢貿然點頭,仔細一想,這話沒錯,而且與格物致知沒啥關係,於是道:“當然是如此,但不知這跟格物致知有何關係?”

“這其中是大有聯繫。”

韓藝笑道:“因爲這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儒家思想是在特定土地上形成的,也可以說這一片特定土地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是誕生聖人的土地,那麼要更好的規範行爲,去創造和諧美滿的國度,首先是不是應該瞭解這片特定的土地,這是最基本的,好比說寫字,你得有筆有紙吧,你哪怕是拿石頭在石壁上寫,首先得你知道石頭是可以在石壁上寫字的。

同樣的道理,那麼作爲儒生,是不是應該去探究這一片特定的土地,探究這一片誕生過聖人的偉大土地,如果你連自己生活的環境都不瞭解的話,那你談什麼創造和諧的國度。怎麼去探究?這就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引力存在在這一片土地上,我們是不是應該瞭解,很多學術中都存在着太陽、月亮、星星,我們是不是應該去了解。風是如何形成的?水又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去了解。只有將這一切都瞭解清楚了,我們才能根據這片土地的特殊性,去規範行爲,創造和諧的國度。”

衆儒生聽得沉思了起來。

相比起德、仁、禮,韓藝這一番話明顯要更加深奧一些。

韓藝目光一掃,暗笑,不就是宣傳造勢麼,我要忽悠不了你們,那我就甭混千門,改混佛門得了。又繼續說道:“聖人云,百善孝爲先,那就拿孝來說吧。何謂孝?我認爲最基本的是不要讓父母活活餓死,你得在父母年邁不能動的時候,養活他們。你總不能說雖然我父母已經活活餓死了,但是我很孝順,你這麼說會被人打的。”

不少人聽得都笑出聲來。

又聽韓藝說道:“那麼孝的基礎就是糧食,那麼你就得去種糧食,如何種?你是不是得了解糧食的特性,瞭解土地的特性,這就是格物致知精神啊!何謂仁政,不也是讓百姓吃飽穿暖麼?陛下每天在做的事,不就是想辦法如何種出更多的糧食來,如何讓百姓變得更加富足。百姓沒飯吃,沒有衣穿,那不管皇帝說的再好,那也絕不是仁政。”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只覺口乾舌燥,但是革命還在繼續中,不能停歇,繼續道:“這就是儒家思想偉大的地方,因爲儒家思想跟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也可以推論出儒生的使命,儒生的使命是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和諧美好。當然,儒生不是要去種地,要去織布,這誰都能做,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儒生跟農夫又有什麼區別。儒生要做的是,想辦法讓百姓種出更多的糧食,想辦法告訴百姓如何抗洪,想辦法讓漁夫如何打更多的魚,想辦法讓婦女如何織更多的布,這纔是儒生的使命啊!你沒有這些,談什麼仁孝?

理論是聖人創造,和諧美好的國度是聖人耗盡一生爲我們構建出的夢想,而儒生要做的不是嚷嚷着同樣的夢想,那樣的話夢想永遠是夢想,無法得到實現,儒生要做的是應該遵從聖人的理論,去實踐聖人的理論,去完成這一份偉大的使命。如何去完成這一份偉大的使命,那就必須要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這是聖人留給我們寶貴的遺產。所以我說格物致知是支撐起儒家思想的擎天柱。”

靜!

全場一片安靜!

這一番話下來,所有儒生都是目瞪口呆。

包括裴清風、韋季皆是如此。

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反駁,因爲韓藝說得實在是太深層次了,將儒家思想整個都具體化了。關鍵他這麼一說,這格物致知的精神還真是支撐起儒家思想的擎天柱了。

而且他甚至重新定義了儒生,並且賦予了使命。

“哈哈---!”

人羣外突然響起一個爽朗的笑聲,“妙哉!妙哉!韓小哥這一番話真是如醍醐灌頂,令人如夢初醒,實在是功德無量。”

衆人微微一驚,轉頭一看,只見鄭善行、王玄道、盧師卦三人在邊上。

這些儒生趕緊向這三人行禮。

三人也趕緊回禮。

盧師卦搖頭讚道:“韓小哥這一番驚世之論,實在是令人震驚不已,身爲儒生的我,是倍感羞愧,”

鄭善行點頭道:“盧兄說得不錯,聖人耗盡一生心血,爲我們編織出一副美麗的畫卷,目的就是希望讓畫之景成爲現實,但是我們只知道去欣賞這畫,卻忽略了聖人編織出這幅畫卷的用意,實在是愚昧不堪。”

一個儒生滿面羞愧道:“二位過謙了,盧公子懸壺濟世,救死扶傷,鄭公子行善助人,是我等愚昧,愧對聖人的教誨,真正愚昧的是我們。”

其餘儒生也皆是羞愧的低下了頭。

“豈敢,豈敢!”

鄭善行拱手回禮,又看向韓藝道:“真正的智者應該是韓小哥,韓小哥雖非儒生,但我看韓小哥是聖人派來的使者。”

這誇的簡直---只能說讀書人就是讀書人啊!

韓藝連連擺手道:“鄭公子又在取笑我了,這我當擔不起。”說着他一聲長嘆,道:“這其實只是我有感而發,我曾感受過父慈子孝,鄰友和睦,這都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但同時我又經歷過陳碩真的叛亂,見過許多無家可歸的百姓,我認爲佛道可以給他們希望,讓他們保持對於未來的渴望,但是真正能夠幫助他們走出的困境的唯有儒家,因爲創造一個和諧美滿的國度是每個儒生的使命。”

語氣中充滿了感情,每個騙子的感情都是豐富的啊!

“說得好!”

“想不到韓小哥看得如此透徹,請受我一禮。”

“請受我等一禮。”

衆儒生齊齊向韓藝行禮,場面非常壯觀,光憑韓藝將儒生的使命塑造的如此之偉大,這一禮是絕不可少的。

韓藝作揖回禮,“韓藝不過就是一個田舍兒,哪裡受得起各位才子如此大禮,慚愧,慚愧。”

裴清風等人就尷尬了,他們本是來狙擊韓藝的,結果沒有想到反而增加了韓藝的名望,這真是得不償失呀,更要命的是,他們現在也是騎虎難下,爭又爭不贏,夾着尾巴離開,又丟臉又沒有風度,行禮的話,那更加難堪。

韋季一個勁的在那裡擦汗,看着裴清風,好似在說,大哥,咱們該怎麼辦啊?

裴清風也是沒有辦法,鄭善行他們的到來,令他也有些束手束腳,不能發揮他河東裴氏的威望,因爲就儒家而言,崔盧鄭王名望是最高的,只能拱手一禮,道:“韓小哥這一番話真是令裴某受益匪淺,裴某真是感激不盡。”

“哪裡!哪裡!”

韓藝心裡卻想,小樣!就你這點智商,連顧傾城都可以玩得你團團轉,還跟你韓大爺玩,你這不是找死麼。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包庇、縱容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你是一個有錢人第三百零三章 夜裡危機第八百五十九章 就不怕窮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虛虛實實第三百一十八章 踢翻了醋罈子第三十二章 菩薩顯聖第三百五十七章 太宗遺策?第八百六十九章 發達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瘋狂的牡丹第三百九十七章 越鬧越大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資本下的長安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好一個重農抑商第七百八十五章 大興土木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外交內政第九百二十五章 開源書籍第九百三十三章 遊園驚夢第九百五十一章 帳中對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屈辱誓言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可怕的競爭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坑爹的盟友第七百二十三章 糟糕的相親第八百零一章 你應該感謝我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孫無忌第二百一十六章 才子佳人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敗家女王第一千九百章 好好談談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知識產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傷敵分毫 自損一千第七百三十一章 無利不貸第六百八十章 最終目的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重溫噩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爭奪太子第五百零九章 告狀全靠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華而不實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九百零五章 全營好姐夫第二千零八十一章 奇妙的關係第五百三十三章 嚇死你們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這是一樁買賣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是朋友第六十七章 舊的好!舊的好!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輕鬆加愉快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就是這麼任性第四百九十七章 讀書之道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好吧!這是正義的!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輕輕一腳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情假戲真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高下立判第九百二十三章 無情的羞辱第五十九章 怎有我悲傷第十六章 兩個辦法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二章 踢飛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成功哲學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天上掉餡餅了第八十四章 巧計離間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輕鬆加不愉快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絕招第九百三十八章 求穩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關鍵一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意義第二百七十八章 主僕契約第四百八十一章 關係好亂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叫我hold住哥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一意孤行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不足爲慮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沒有那麼糟糕第七百八十八章 孔丘之力第九百九十五章 自備供詞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奉獻精神第八百五十一章 上頭條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導火索?第五百九十七章 重視生命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初心不改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唯有棋子是永恆的第四百五十三章 事故頻發第二百零七章 收購(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一十五章 發放人情債第一百六十二章 當龍套遇到了影帝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蕭規曹隨不是我的風格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可怕的陰溝第九百三十四章 面對面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先禮後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孕育成功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非常手段第二千零三十四章 開年大戲第七百四十二章 愛情是甜蜜的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完敗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良師益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拳頭纔是硬道理第六十章 從自己人開始騙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還看今朝第八百四十六章 瘋狂的牡丹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變法綜合症第六百八十一章 神聖的君子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