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新篇章的開始

利息是客觀存在的,可不是壞人想出來的,跟道德沒有關係,是商業自然規律,唐王朝也聰明,我不承認利息,我是在維護百姓的利益,至少我在道德上就佔據了制高點,但是我也不阻止,這就導致沒有明確的規定什麼是高利貸,就算是五成的利息,官府也不會管,那民間借貸全憑對方的心情。

長孫無忌、于志寧等人也紛紛點頭,贊成高履行的話。

褚遂良見罷,也就退了下去。

但高履行隨後就道:“但是這神聖的君子契約給予官府幹預的權力過大,如果承認利息的存在,勢必會造成官民之間的矛盾。”

他說到的干預權力,主要是賠償問題,在此之前,官府一般是不管的,哪怕官府受理了,那也只是批准,還是讓債主自己去要,官府不會出面的,那麼就成爲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矛盾,不會將矛盾引向官府。如果官府介入強制執行利息的追討,那麼債務人肯定恨官府,而債務人一般又是百姓。

私人與私人矛盾只是個人之間的矛盾,稀鬆平常,但是私人與政權矛盾那就是大矛盾。

這也是爲什麼唐王朝有着“任以私契,官爲不理。”的說法。

但是韓藝卻認爲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道:“官府是正義的代表,是維護秩序的權威,怎麼能置矛盾而不顧,官府的這種做法,根本無法保障借貸雙方的權益。而且往往遭受到欺負的是弱者的一方,百姓被地主剝削,朝廷卻置若罔聞,百姓恨地主,但是也會覺得非常無助,這種消極的情緒會影響百姓對於朝廷的信任。只要是合理合法的,朝廷就應該敢於面對,並且想辦法解決,而不是迴避問題。如果缺乏官府的有效監管和健全的配套法律規範的支持,大量不規範乃至違法的契約就會得以滋生。”

來濟站出來道:“縱使你說的有道理,但還是要能夠施行。我大唐疆域遼闊,又彙集衆多族羣,各地的風土人情、生產方式、生活習慣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契約都是不一樣的,從而形成了鄉法,如果你同一個標準來規範不同的族羣,這勢必會遭到反對的,也是行不通的。”

這就是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的主要原因,私契就是鄉法,而鄉法和國法是同時存在的,有時候鄉法讓國法變得徒具虛文。

這其實韓藝也是看重契約法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因爲私契是獨立在律法之外的,而遵從各地的鄉法,每個鄉的鄉法都不一樣,那麼勢必就會造成一個個獨立封閉的羣體,相互建立契約就非常麻煩,這就嚴重影響到全國的商品經濟復甦,韓藝要大展拳腳,復甦大唐商業,首先一點,就必須統一契約,將契約法列入全國律法中。

韓藝笑道:“敢問中書令,是鄉法大,還是國法大?”

來濟道:“自然是國法。”

“然而現實是很多鄉法是與國法對立的,而且比國法更具有權威性,這一切都是因爲朝廷對此淡漠處置的結果。”

韓藝道:“當年秦始皇爲何要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因爲這是一個國家統一象徵,律法更是如此。尊重是相互的,國家尊重各地族羣的風土人情,同樣的,他們也應該尊重國家的律法,如今朝廷要將契約列入律法,這是一種進步,而且自信的做法。而統一、規範,讓不同地方的人可以更好的溝通,這一個國家必須要做的。

當然,我們也考慮了這一點,其實各地契約主要不同的有兩點,其一,就是書面方式,其二,就是利息。但是以鄉爲單位的話,不利於操作,因此我們商討過後,覺得以道、州爲單位,每個道或者州根據自己境內百姓的情況來制定最高利息,然後報備朝廷,每三年可根據情況的變化更改一次,這樣也便於朝廷瞭解各地方的情況。”

來濟突然有一種繼續說下去,就是在分裂國家。

李治只聽得是直點頭,作爲皇帝,他覺得非常有道理,在他看來,當然是國法要最大,而非鄉法,統一是維護皇權的一種手段,如今這份這麼完善的律法在面前,他如何會拒絕,向長孫無忌道:“太尉,你以爲如何?”

長孫無忌眉頭緊鎖,道:“雖然韓藝的話不無道理,但是老臣還是深感擔憂。”

其實他也是被韓藝給騙了,韓藝當時在大殿上,只是針對了誠信,他以爲這個神聖的君子契約就是規範誠信問題,哪裡想到裡面包括這麼多的內容,關鍵是修訂律法的是他孫子長孫延,他就更加擔憂了,爲什麼他們要找韓藝來,其實這些話韓藝也跟長孫延說了,就是因爲長孫無忌對此沒有把握,那也不知道可不可行,看起來又好像可行,但等到施行後,誰知道可不可行,他想要保護長孫延,這東西是韓藝提出來的,那必須韓藝來承擔後果。

韓藝想借長孫延來減少阻礙力,長孫無忌心裡清楚的很,因此前面長孫延只是解釋了每條律法,有爭論的地方,還是讓韓藝在解釋,那麼到時萬一出個亂子,矛頭肯定是指向韓藝。其實長孫無忌的意思非常簡單,阻力是可以少的,但是該你擔着的,還得你來擔着,不要妄想找我孫子做替罪羔羊。

長孫延心裡也清楚,心裡卻不好受,他認爲長孫無忌的這種考慮,是出於對他能力的不信任,這律法都還沒有頒佈,你就在想責任的劃分了,他爲此也付出了不少努力,他是非常自信的,站出來說道:“啓稟陛下,其實微臣在遞上這一份奏章時,曾也非常猶豫,是特派使的一席話令微臣決定呈上這一道奏章的。

微臣以爲特派使說的非常有道理,修訂律法雖然要慎重,但是完善與否,必須要從實踐中才能看出來。微臣與特派使,以及訓練營的學員們爲此做過非常多的努力,微臣認爲已經足夠了,如果總是猶豫不決,那永遠都是在討論中,所謂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我朝的律法主要是繼承了前朝的律法,並且在前朝律法的實踐基礎下,加以改變,彌補前朝律法的不足。然而,這神聖的君子契約無法從歷史上得到借鑑,正因爲如此,朝廷就更應該試一試。微臣建議可先在京畿地施行,以觀成效,再決定是否全國普及。”

李治點點頭,又看向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一見長孫延信心滿滿,突然覺得自己這個孫子好像長大了,也覺得是時候該放手,讓他去試試,即便是失敗,以他現在的權力,足夠挽救這一切了。向李治道:“陛下,老臣與右僕射他們雖有擔憂,但也看不出什麼大錯來,而這一條律法本就是長孫延與韓藝修訂的,他們既然如此有信心,老臣覺得也可以一試。”

他一點頭,褚遂良他們自然就不會反對了。

李治道:“那好!此事就這麼決定了,先在京畿地施行這一道律令。”

他話音剛落,張德勝就急忙忙的跑了進來,“陛下,陛下,後宮剛剛傳來消息,昭儀好像是要生了。”

李治聞之一驚,二話不說起身就朝着外面走去。

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則是微微皺眉,相互用眼神交流了一番,等到李治離開後,他們不聲不響的就離開了,連半句都沒有多問。

原本這種情況,作爲大臣正好也在場,那麼應該在此等候消息,這是爲人臣子最基本的禮數。如果是王皇后的話,他們恐怕走的比李治還快一些,但是武昭儀的話,他們從始至終就沒有理睬過,壓根就看不上武媚娘,你生你的,關我屁事。

當然,就目前的鬥爭而言,武媚娘老是這麼生,也令他們非常受傷,因爲那邊皇后就是一個不下蛋的母雞,一個都生不出,能不能生孩子簡直就是女人存在的所有價值。李治廢后就一個理由,皇后不生。

韓藝肯定是要跟過去的,但是長孫延就尷尬了,一邊是君主,一邊是家族,他思忖半響,覺得還是孝爲先,不能跟長孫無忌唱反調,拱手道:“韓藝,訓練營那邊還有事,我就先告辭了。”

韓藝一愣,道:“長孫公子,恕我多嘴說一句,陛下既是你的君主,又算是你的表叔,於情於理,你都不應該離開。”

“可是---!”

長孫延面露爲難之色,他當然也覺得自己該留下,可問題在於長孫無忌跟武媚娘已經勢不兩立,有你沒我,而且人都已經走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韓藝又道:“我知你顧慮,但是我相信太尉是全天下最關心陛下的人。”

言下之意,長孫無忌不爽的是武媚娘,不是李治,你去因爲陛下,又不是因爲武媚娘。

長孫延沉吟片刻,覺得也對,拋開一切不說,李治也是他表叔,而且這位表叔對他也算是不錯的,點了點頭,道:“好吧!”

二人來到後宮門前,因爲大臣不能進入後宮的,只能在偏廳等候消息。

但很快消息就傳來了,武媚娘又生了一個兒子。

也真是老天幫忙,王皇后跟在李治身邊這麼久,蛋都沒有下一個,當今太子還都是一個宮人生的,過繼給她的。而武媚娘這才入宮多久,已經是第三胎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只不過女兒夭折了。

這無疑增加了武媚孃的政治資本,武媚娘孤身一人,跟有關隴集團支持的王皇后是不能比的,但是女人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技能,就是能生啊,而武媚娘可謂是母雞中的戰鬥機,生養能力太強了,兩個王子這是多大的政治資本啊!好死不死,王皇后還就養不出,這特麼就尷尬了。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李治才從後宮出來,滿面春風,看得出的開心,來到這裡一看,如預料中的那般,老傢伙都走了,他也沒有感到失望,但是當他看到長孫延竟然在,不免有些驚訝,這讓他非常欣慰,畢竟他身上也流淌着長孫家的血脈。

韓藝、長孫延確認武媚娘母子平安,一番道賀後,就告退了。

很快,武媚娘誕下龍子的消息就傳開了,很多大臣都認爲這是老天幫着武媚娘,漸漸的又有些人靠向了武媚娘這邊。

第二日,韓藝、王玄道、鄭善行、盧師卦帶着禮物來到宮中道賀,等他們來到時,李義府、許敬宗、崔義玄、王德儉等人早就到了,正在那裡拍李治和武媚孃的馬屁。

比起當初武媚娘懷孕時的場景,今時今日要熱鬧多了。

李治也是開心極了。

當然,長孫無忌一派只是通過三省向李治道賀,私人方面沒有任何言語,沒有公開詛咒已經算是客氣的了。

而且長孫無忌也沒有坐以待斃,立刻就頒佈了神聖的君子契約,希望藉此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這無意間,韓藝倒是成爲了最大的贏家,武媚娘誕下龍子,對於他當然好,而神聖的君子契約更是他急缺的。

對於韓藝而言,一個新的篇章要開始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藝術的價值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愛情利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後患無窮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新的篇章?第五十三章 qing樓達人第六百零五章 主動讓賢第八十章 開始了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真心不吉利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螻蟻之悲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上澆油第八百一十五章 何必問外人第九百九十五章 自備供詞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資本在吞噬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十三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四十一章 夢想的開始第五百九十八章 值得期待第九百七十一章 文化戰略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未老先退第七百七十章 被算計慘了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第八百六十八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光輝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你們已經過時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左右逢源第九百二十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關鍵一戰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吃了誘餌就走第五百六十八章 是他,就是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繞不過去的鍊鋼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助威第二千零八十一章 奇妙的關係第九十章 一曲笑傲江湖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難以抉擇第九百四十八章 奪權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夷之辨第四百九十六章 洗洗更健康第三百九十六章 混淆視聽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定會來的第七百七十章 被算計慘了第一千零二十章 勸農桑第七百三十六章 契約風潮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六百一十九章 春耕第六百六十九章 雪恥後遺症第八百二十一章 廢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衆望所歸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民心所向第二百一十五章 韓大忽悠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鉅變的開始第七百四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保證書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插着翅膀的夢想第五百三十八章 故人歸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主動找虐第五百九十五章 貴族精神第七百六十九章 心有靈犀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小人作祟第一千四百把十八章 不拆一樁婚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無恥宣傳第二千零四章 特殊教育法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開幕式第六百九十四章 其實我是一個賭徒第六百一十三章 山林之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命門所在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烽火千里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拋磚引玉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主動找虐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試着同居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打響第一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故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萬商朝巷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王牌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行在無間第九百六十六章 牧場協議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精神糧食第九百四十七章 其實我也是監軍第七百六十一章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輕輕一腳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二百五十七章 尋求合作第七百一十六章 權勢下的醜陋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是君子第八十九章 迷茫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萬衆期盼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忽悠失敗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邪惡在蔓延第七百四十章 戰爭只是買賣的延續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天佑大唐第一千五十二章 終有一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平行線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爭執不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我們是皇家警察第三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