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調解

大內!

李治將一份奏章合上,放在一邊,搖了搖頭,餘光往身邊的武媚娘一瞥,嘆了口氣,似乎做出了某種決定,突然從腰間取下一塊紫玉佩,遞給身邊的武媚娘,略顯不捨道:“朕輸了。”

武媚娘欣喜的接過那一塊紫玉來,眼中閃過一抹喜色,道:“多謝陛下。”

這塊紫玉可是大有來頭呀,乃是長孫皇后贈予李治的,武媚娘再入皇宮時,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都已經去世了,她並未獲得任何公婆贈予的禮物,但是武媚娘就是這麼一個女人,她要衝擊後位,那麼她就要做到完美,這一塊紫玉對於她而言,意義重大。

“不要謝朕,要謝就謝韓藝吧。”

李治苦惱一嘆,道:“這韓藝還真是厲害,兩市所有的商人加在一起,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對手,非但如此,如今還讓西市面臨倒閉重大的危機,真是令人感到驚訝。當初朕以爲他是輸定了,都還在猶豫是否該出手幫助韓藝,可是沒有想到,這才幾日工夫,就來一個驚天大逆轉,朕都有些反應不過來,大唐好聲音,真是---唉,對了,你怎麼知道韓藝一定會贏?”

原來在前幾日,他與武媚娘談及此事,他就覺得韓藝已經輸定了,但是武媚娘卻說韓藝未輸,二人就立下賭約。

武媚娘只是略顯調皮的一笑,但是並未講明原因,而是轉移話題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處置戴計等戶部官員?”

李治也沒有多問,雙眉微皺,拿起那份奏章來,道:“這事朕看倒也怪不得戶部,雖然戶部有暗中相助兩市。但此舉並不影響大局,兩市之所以落到如此境地,責任還是在兩市商人自己身上。朕反而覺得戴計這一份認罪狀顯得有些小題大做了。”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陛下。在臣妾看來,這份認罪狀可是大有文章。”

李治錯愕道:“此話怎講?”

武媚娘道:“不管怎麼說,西市都是朝廷建辦的,朝廷怎麼能夠允許西市關閉,然而如今的情況,要是再不阻止的話,那麼西市可能真的會遭受到重創,真到了那時候。戶部自然是責無旁貸,那麼戶部肯定會想盡辦法保住西市。然而,他們做買賣又不是韓藝的對手,如果動用職權的話,畢竟韓藝如今深得恩寵,若無正當理由,他們也不好干預,那麼只有兩個辦法,其一,就是去求韓藝罷手。其二,就是求陛下出面調解,求陛下自然不丟人。求韓藝的話,那戶部可是顏面無光,臣妾想這奏章八成是高尚書讓戴侍郎上的。”

李治聽得稍稍點頭,道:“那你說朕應該如何?”

武媚娘不答反問道:“陛下難道還打算不出面?”

李治搖頭道:“朕當然不會讓西市蒙受重創,只是當初他們這麼多人欺負韓藝時,朕同樣也沒有出面,如今韓藝大舉反攻,朕就出面干預,這對韓藝似乎不太公平。”

武媚娘笑道:“我看韓藝也非是想讓西市關閉。他這麼做,定是想要戶部官員去求他。這樣他便能佔得主動權,陛下可不要忘記。韓藝還得負責夜市,北巷纔多大,而且那裡本是煙花之地,常年都是夜夜笙歌,對於夜市而言幫助甚少。另外,事情會演變到如今這種境況,陛下可也是幫了韓藝不少忙,若非當初陛下給予韓藝支持,這北巷市集根本就開不起來,在這事上面,臣妾以爲陛下還是欠戶部一個人情,陛下何不趁機將這個人情還給戶部。”

李治點點頭,道:“你所言不錯,而且韓藝目前有很多事要做,朕也不想他在這事上面花費太多精力,以免耽誤了公事。”說着他向外面道:“張德勝。”

“小人在。”

“你立刻命人去請太尉、右僕射、戶部尚書,戶部侍郎,以及韓藝入宮議事。”

“遵命。”

.......

北巷。

當韓藝接到李治的口諭之後,不由得罵道:“高履行這隻老狐狸,竟然想要一步到位,真是可惡。”說着,他又向劉娥道:“劉姐,真不是我不守承諾,而是敵人太狡猾了,我看你是很難出這口惡氣了。”

劉娥忙道:“什麼敵人,那可是戶部尚書呀,行了,行了,你快些去吧,我哪有資格去計較這些。”

韓藝點點頭,嘆道:“真是沒意思。”

.......

兩儀殿內。

李治坐在矮榻上,雙目左右一瞧,除了褚遂良還是那麼彪悍的挺直着身軀,其餘人幾乎都是低眉沉思着,包括長孫無忌,輕咳一聲,道:“戴侍郎。”

“微臣在。”

戴計急忙站了出來。

李治拿起那份奏章,遞了過去,道:“這份奏章你拿回去吧。”

戴計一愣。

李治笑道:“關於兩市和北巷之爭本就是朝廷默許的,戶部在其中一直都沒有干預,朕對此是非常滿意,故此結果無論如何,都與你無關,你又何必認罪,拿回去吧。”

張德勝立刻上前來,將那奏章接過,然後過去遞給戴計。

戴計顫巍巍的接過奏章來,急忙叩謝皇恩,背後已然是出了一身冷汗,幸虧高履行及時阻止了他,不然的話,李治想要饒他,怕也是找不到藉口。

戴計退下之後,李治又道:“韓藝。”

“微臣在。”

“你可知罪?”

“微臣不知。”

李治問得是有氣無力,韓藝回答的是乾淨利落。

李治哼道:“你都快把西市弄得關門謝客了,還不知罪?”

韓藝道:“陛下,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微臣是控制不了的。”

李治道:“你還在這狡辯。”

高履行突然道:“陛下,此事也怪不得韓御史。韓御史說得不錯,他並沒有動用什麼違法的手段,來逼迫西市的商人去北巷。是西市的商人主動想去北巷的,倒是韓御史的才智。令人佩服不已。西市之所以落得如此境地,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在實力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還一敗塗地,怨不得人,怨不得人。不過,還請韓御史能夠高擡貴手,放西市一馬。”

靠!好話醜話都讓你說了。我還能說什麼。韓藝笑嘻嘻道:“高尚書謬讚了,下官何德何能。”

李治哼道:“高愛卿,你用不着幫他說話,兩市被他弄得是烏煙瘴氣,朕豈能輕饒他。”說着他又向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道:“不知太尉與右僕射如何看待此事?”

褚遂良眼一鼓,就準備發言,但是長孫無忌卻搶先道:“回稟陛下,先帝常言,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兩市在如此大的優勢之下,竟然一敗塗地。令人匪夷所思,但也由此可見,兩市還存在着不少問題,朝廷應該想辦法解決纔是,而不是取計較功過,當然,韓御史的才智、膽色,也着實令人佩服,故此老臣以爲韓御史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李治點點頭道:“太尉所言也甚是有理。”

長孫無忌一隻老狐狸,哪裡不知道李治爲何這麼說。韓藝是李治一手提拔上來的,如今心裡肯定高興極了。他這麼說,無非也就是想讓這些大臣們誇誇韓藝,承認韓藝的實力,證明他當初並沒有看錯人。

而如今韓藝佔得上風,朝廷又必須干預,幫着兩市說話,如果平康里是合法存在的,那麼這對於韓藝而言就是不公平的,這一番好話,那是不能少的。

李治又問道:“那各位愛卿以爲這事該如何解決呢?”

戴計原本想說話,但是卻被高履行用眼神給阻止了。

長孫無忌也是閉口不言。

褚遂良跟長孫無忌的默契,那不用說的,趕緊道:“陛下,西市乃是朝廷規劃建辦的,而且還承擔着對西域各地通商的重任,不容有失,臣以爲應當趕緊讓韓御史取消與那些商人的合作,大家維持原狀即可。”

其實大家都是這意思,但是高履行作爲戶部官員,兩市被弄成這樣,他們不太好意思開這口,長孫無忌身爲太尉,已經是權傾朝野,他若這麼說,別人又會說他排擠黨羽,以大欺小,他前面阻止褚遂良開口,就是因爲他知道褚遂良會這麼說,所以先把好話給說了,再讓褚遂良把這話說出來。

其實李治何嘗不是這麼想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朝廷不可能會允許西市受到如此重創,但是他也不好開這口,這裡面就褚遂良最爲合適,反正他經常幹這得罪人的事。

但是李治也沒有急於表態,又向韓藝詢問道:“韓藝,你以爲呢?”

你們這麼多人欺負我一個人,好意思麼。韓藝豈不知他們在想什麼,不過沒辦法,這是咱華夏的優良傳統,只有跟朝廷一邊的,纔能有肉吃,反之,必死無疑。

不過作爲一個後世來的人,怎麼可能不將這一點考慮進去,韓藝微微撇了下嘴,眼眶微紅,因爲他年紀小,這表情一出,真是我見猶憐呀,弄得長孫無忌等人都有些莫名的愧疚,等表情做足之後,韓藝才道:“微臣只覺委屈。”

褚遂良立刻道:“我知道這麼做對你而言不公平,但是你身爲朝廷命官,理應以大局着想。”

那你就給我將損失補上啊!我都與那些人簽了合約,如果我反悔的話,那我今後還怎麼做這買賣,你這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有本事你也來做這買賣,看我不把你坑得媽媽都不認識。韓藝一臉難過道:“右僕射誤會了,下官之所以感到委屈,就是因爲微臣做這一切都全是爲了朝廷考慮,但是卻沒有人能夠理解下官的一片苦心。”

李治錯愕道:“此話怎講?”

長孫無忌等人也均感困惑。

韓藝從袖中掏出幾張紙來,道:“這是目前與微臣達成合作意向的西市商人的名單,還請陛下和各位過目。”

李治心中微感詫異,你拿這給我看幹什麼?但也沒有多問,一揮手,張德勝先是趕緊給李治遞上一份,又給長孫無忌他們分發一份。

幾人看了看,也沒看出這裡面有何玄機。

李治問道:“你爲何給我們看這些?”

韓藝道:“不知陛下和各位可有發覺,這些商人都是一些小商人,在西市也是籍籍無名,少他們一個,都沒有人會注意,另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沒有涉及飲食行。”

高履行雙眉微張,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李治卻還是沒有明白過來,道:“就算如此,那又如何?”

韓藝答道道:“微臣之所以擴大北巷規模,費勁千辛萬苦,從兩市請這些人過來,實際上是爲了給夜市騰出位子來。”

高履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他敢肆無忌憚的擴大規模,而且還從兩市招人過去。

李治詫異道:“爲夜市騰出位子來?”

韓藝道:“不錯。夜市成立的初衷,就是爲了幫助一些貧窮百姓尋求生計,那麼勢必要增加新的人進來,可是如今兩市都已經飽和了,若不騰出一些位子來,那這些新的商人也就進不了。”

戴計忙道:“可這事先就說好了,在外面搭一些棚子。”

“但是這絕非長久之計。”

韓藝搖搖頭,道:“而且西市目前的格局也不適合夜市,因爲夜市主要是依靠酒樓等飲食店撐起來,很少人會選擇晚上出去買什麼,但是由於我們大唐的百姓習慣在家裡吃,而且還有宵禁的存在,即便百姓願意上酒樓吃,那也唯有中午這一頓飯,故此兩市的酒樓、酒肆比較少,因爲利潤微薄,還不如賣米賺錢。

可若是放寬宵禁制,那麼就多出了夜飯、宵夜兩頓,等於利潤至少翻了三倍,那麼飲食行業必定會發展起來,而且要比很多行業都要賺的多,我現在招去北巷的那些商人,都是各行中不起眼的商人,他們是走是留,對於兩市而言其實並不重要,但是如果將他們的店鋪改造成酒肆、酒樓,那麼同樣一塊地,創造的價值就會多出許多來。而兩市也會因爲這些酒樓、酒肆的存在,而吸引不少客人前來。當然最爲主要的,還是能夠幫助不少百姓謀求生計。”

ps:求月票,求推薦,求打賞,求訂閱。。。。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未老先退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七百零四章 騙子的悲哀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海軍的前身第六百五十一章 未同甘,先共苦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女司機第三百七十二章 善惡貴賤第四百零六章 女王風姿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當龍套遇到了影帝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真亦假,假亦真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還有一隻老狐狸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都是一羣賭徒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工匠的時代三百七十一章 裝bi過頭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杯弓蛇影綜合徵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八十三章 欺我年幼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都是套路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華而不實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市大吉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於誰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蠻荒之道第一千七百章 進退維谷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清算時刻第四百零七章 用行動來證明第六百三十二章 就是這麼囂張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地緣優勢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新得開始第六十八章 no zuo no die第八百六十八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玩大一點,好不好?第八百六十八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第八百六十三章 寒門扛把子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士族的黃金時代第八百二十章 你纔是罪魁禍首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輕鬆破之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打臉不要太快第四百二十八章 韓小狐狸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好嚇人呀!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這不是玩笑第五百零二章 精彩的感悟第七百一十八章 少女芳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尋尋覓覓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記得留門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眼淚滾滾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邪惡的萌芽第九百七十七章 治本纔是正道第一百八十六章 好亂第八百四十八章 被捉了個現行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歸者不善第二百二十五章 曲轅犁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夢想成真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強行爭論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步第六百八十二章 上佳人選第一百五十三章 長安七子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改革!改革!第七百四十章 戰爭只是買賣的延續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做人不做李義府第八百五十六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九百五十五章 真情流露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勢不兩立第三百五十六章 咬人的狗兒不露齒第二百六十章 一半傾城,一半修羅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白衣童話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亡羊補牢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好吧!這是正義的!第六百六十四章 雷霆一擊第六百零九章 比誰演技更爛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七百零六章,來一招狠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無利益,不商人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回京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養着一羣資本家第九百六十八章 愛之深,責之切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啓蒙思想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楊府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你們不準打我第五百零九章 告狀全靠嘴第七百零六章,來一招狠的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考驗智商第一千五十三章 無需感謝第九百零一章 無恥之徒第七百二十六章 一個女婿半個兒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這鍋老夫不背第一千零三十章 月盈則食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啓蒙思想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顏值與才華第五百二十六章 統一戰線第七百六十四章 科學思想的萌芽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巧舌如簧第七百零五章 不做猛虎,做毒蛇第八百六十五章 黯然銷魂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