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我不想活了

既然大家都已經達成共識,以韓藝馬首是瞻,那就事不宜遲,趕緊班師回朝。

因爲長安那事要是不解決的話,就什麼事也辦不了,他們留在這裡也沒有任何意義,只會消耗更多的糧食。

況且這種事吊在心裡大家也都難受,每天都是忐忑不安,要知道他們的家人可都在長安。

遙想東晉之時,這每個凱旋的統帥,回朝第一件事就肯定是清君側,讓皇帝站一邊去,我來坐這位子。

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這刀在誰手裡,自然就得聽誰的。

而且,如今這時候,真可是天賜良機,因爲長安關於繼承一事,朝中就一直都談不攏,這沒有君主的時刻,就是人們蠢蠢欲動的時刻啊!

不過韓藝是毅然決然的放棄了這個選擇,他先是讓裴行儉、王方翼、趙持滿、王玄策、蘇定方無人繼續留在這裡鎮守。

這就預示着他們的兵馬將不會跟着韓藝一塊回朝,可要知道這涼州軍、鄯州軍、吐谷渾軍加在一起,就已經佔了大軍兵力的一半以上,他們從關中只調派了五萬人馬來,唐朝就不願意出動超過十萬的兵力,根據李靖他們的戰略思想,一個戰場,十萬兵力就是極限,再多的話,不但不會增加多少戰鬥力,反而會增加朝中和軍中的負擔,當然,這其中還不能算上遼東、巴蜀那邊的兵力。

然而,進入京畿地之後,韓藝真的是將歸朝,兵歸府,府兵全部回家,回咸陽的回咸陽,回隴州回隴州,當然,也給了他們一些錢,並且承諾等回朝之後再另行封賞。

而那邊長安聽說韓藝要班師回朝,百姓是一片歡騰,如今韓藝已經與英雄是融爲一體,因爲兩次山崩地裂,都是韓藝最後力挽狂瀾,完全就是英雄的劇情,如今誇張到什麼地步,百姓們是深信有韓藝在,大唐就不可能垮。

但是統治階層中的每個人,神經線都是繃得緊緊的,真的是寢食不安啊。

他們對於韓藝是既期待,又害怕,因爲韓藝要不回來,他們也只能嘴上罵罵,都不敢動手,這事只能僵在這裡,這可是非常難受的,可要是韓藝率領大軍回來,這又太恐怖了一點,這關中兵力雖然佔優,但是能征善戰的統帥可都在韓藝帳下,而且禁軍中也有不少人都是契苾何力他們的老部下。

如今一聽韓藝竟然將大軍給散了,這本來也是很正常的,爲什麼誕生府兵制度,就是爲了防止將軍擁兵自重,但是這個時刻,韓藝這麼做,就太不正常了。

政事堂。

“尚書令真是高風亮節,令人敬佩不已,我張某人是自愧不如啊!”

張文灌聞此消息,登時是肅然起敬啊。

劉祥道是頻頻點頭道:“光憑這一點,古往今來,鮮有賢臣可與尚書令相比。”

韓藝的這種做法,真是太符合儒家思想,這些老儒們,那真是發自肺腑的敬佩韓藝,從古至今,真的就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如韓藝一般,別說你造不造反,就算你不造反,你也可以將軍隊帶回來,是無可厚非的,大家都能夠理解。

但韓藝完全就是一派儒家做法,我只是精忠報國,不是爲了什麼爭權奪利。

上官儀突然道:“各位,可見尚書令是站在咱們這邊的。”

郝處俊詫異道:“此話怎講?”

上官儀道:“再怎麼說,太子也是正統,如果尚書令是支持商人的話,那他怎麼可能不帶大軍歸朝,如果他是支持太子的,那麼就不需要率領大軍歸朝,如此也能夠令太子感到放心。”

張文灌覺得很有道理,卻又是嘆道:“如果他是支持太子的,那麼我倒是希望他帶着大軍歸朝,如此一來,我們可是要輕鬆許多。”

劉祥道若有所思道:“我倒不認爲,如果尚書令是帶着大軍回來的,即便他支持太子,太子心裡也會感到害怕啊!”

上官儀點頭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要輕舉妄動,一切還是等尚書令回來再說吧。”

......

元家!

“大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可是將希望都寄託在韓藝身上,可是他卻自斷雙臂,若沒有他的支持,我們是難以與對方抗衡呀。”

元樂一臉憂慮的向元禧說道。

元禧也是緊鎖眉頭,道:“我也不清楚,但是他既然讓我們這麼做,那就絕不會害我們,他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元鶴道:“有什麼道理,他帶着大軍回來,那什麼事都好說,他不帶兵回來,這事將會變得更加複雜,我真是無法理解爲什麼他要那麼做。”

元禧道:“事已至此,我們只能靜觀其變。”

......

韓藝這麼做,在大家眼裡,都是非常反常的,反而引起了更多的議論,之前,大家都認爲韓藝肯定會統帥大軍回來,別說都帶回來,至少也得帶個七八成回來。

這韓藝即是官員,又是商人,他怎麼選擇都可以,那麼誰都希望韓藝站在他們那邊。

故此大家對於韓藝解散大軍,心裡都是患得患失啊!

要知道經過這期間的發酵,兩邊已經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這種鬥爭一旦開始,就不可能停下來,只能越來越狠,如今已經是到達白熱化的地步,商人現在什麼都不管,就是一心一意專注着與士大夫他們鬥爭,他們直接送錢給官員,讓他們支持自己,並且加大對學院的捐助,尤其是關於軍籍戶的學院。

張文灌他們是堅決不讓他們捐助。

商人就告訴那些軍籍戶,軍籍戶對此是很不滿,張文灌只能允許,但是處處設置障礙,同時也用盡一切手段,抹黑商人,給商人添堵。

就是因爲韓藝沒有回來,他們只能鬥而不破。

......

“不可能!這不可能!他做了那麼多事,不就是等這一日,怎麼會將大軍給散呢?”

武媚娘聞此消息,連連搖頭,又向那宮娥道:“消息真的屬實?他真的將兵馬都散呢?”

那宮娥點頭道:“這消息不會有錯的,裴行儉他們可沒有回來,涼州軍都已經回到家裡了,據兵部計算的話,尚書令回到長安的時候,身邊最多也只有五千人馬,這五千人馬中多半還都是各位統帥的護衛軍。”

五千人馬可幹不成任何事。

不,這事絕不會那麼簡單的,其中一定有某種原因?可是他直接帶兵歸朝,豈不更好,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情況呢?武媚娘當然不會認爲韓藝是高風亮節,她沉眉思索半響,忽然鳳目一睜,倏然起身,“我明白了!”

那宮娥驚嚇的看着武媚娘,猛然發現武媚孃的臉上突然滲出密密麻麻的小汗珠來。

他這麼做,解除的不是自己的兵權,而是...而是契苾何力他們的兵權,那些將軍未必會對他言聽計從,而他有火槍火炮在手,根本就不需要兵權,他在幾日之間,就可以與商人聯合,武裝起一支強大的軍隊來,說不定,他已經將火槍火炮都運到了長安,這小子真是狡猾透頂。

武媚娘越想越是擔憂,她爲什麼一支都對火槍火炮如此上心,就是因爲她聽說這種武器只需要訓練兩三天,她並不知道韓藝什麼時候開始生產這種武器的,也不知道韓藝手中有多少這種武器,這真是太可怕了。

.....

今日,“大軍”終於來到長安境內,只見不少百姓在道路的兩邊夾道歡迎,與以往不同的是,契苾何力他們一眼就能夠感受兩邊對立的感覺。

右邊統一是身着的青色儒衫,而左邊則的人則多半是身着黑白色的新式服侍,並且很多人都是留着短髮。

穿儒衫的肯定都是讀書人,而穿黑色的都是工匠,白色的則是商人。

契苾何力他們從道路中間走過的時候,都能夠感覺到兩邊憤怒的目光在空氣碰撞,迸裂出火光來。

這也是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如此的對立,因爲他們都不是官員,是百姓,官員對立,那是稀鬆平常的,百姓如此對立,就真是非常少見,偶爾還能夠隱隱聽到幾句對罵聲。

對此,契苾何力他們是倍感擔憂。

不過百姓也都沒有歡呼,因爲韓藝與薛仁貴他們都是全身戴白,連戰馬都戴白,人人垂着頭,渾身上下散發着悲痛之情,根本沒有凱旋之師的那種感覺。

百姓也不太好意思熱烈歡呼,氣氛反而一度比較悲傷。

道路邊上的一家旅館內,崔戢刃看着這一切,不禁感慨道:“一舉一動,都能夠牽動全城百姓的喜與悲,真是厲害啊!”

王玄道道:“不知崔兄認爲韓藝會站在哪一邊呢?”

崔戢刃不答反問道:“你何時見他選邊站過?”

王玄道微微一笑,道:“也是,他從來都是以自己的利益出發,真的非常期待,他接下來會怎麼做?”

不止是他,很多人都在期待着韓藝的表態,雖然韓藝沒有軍隊,但他畢竟是尚書令,又是此戰的大功臣,而且他身邊還有着一羣輩分非常高的統帥,他的表態兀自是至關重要,但沒有人敢斷定他究竟會選擇哪一邊,他雖是尚書令,但他也是一個商人,並且一直支持着商人。

張文灌他們倒是沒有出去迎接,而是在李治的靈堂前等候着韓藝,因爲如今沒有皇帝,他們知道,韓藝回來,肯定會先來這裡的,當然,慕容寶節一派也在,他們絕不會允許另一方先與韓藝交談。

其實這皇帝駕崩,向來就不急於出殯的,等上幾年都是很正常的,表示親人、大臣、百姓對先帝的不捨之情,這宮中也有一套專門的辦法保證屍體不腐爛。

但李治之所以還躺在這裡,是因爲沒法出殯,一來沒有錢,二來沒人,三來百姓對立的如此厲害,根本營造不出出殯的氣氛。

“陛下!”

只聽得老遠傳來一聲悲痛的呼喊聲。

張文灌他們不約而同的側目看去,當即一呆,只見韓藝一邊哭着,一邊瘋狂向這邊跑來。

沒有等他們回過神來,韓藝便已經衝入靈堂,撲通一下,跪在地上,哭喊道:“怎麼會這樣呀?怎麼會這樣啊?陛下,臣對不起你呀,是臣害了你呀,要不是臣無能,未能及時提陛下分憂,陛下你又怎會...怎會...啊..想當年臣只是一個田舍兒,全蒙陛下知遇之恩,臣纔有今日,臣真是枉爲人臣啊.....。”

他哭得是撕心裂肺,一邊哭,一邊還打自己的腦袋。

張文灌他們見罷,都哽咽起來。

“......臣要隨陛下而去。”

韓藝突然站起身來,就往身邊的樑柱撞去。

這可是將大家給嚇壞了!

得虧薛仁貴他們剛剛進來,一把就將韓藝給抱住,那薛仁貴可是天生神力啊,韓藝在他懷裡真的就如同一隻弱雞,根本沒法動彈,當然,要不是看到薛仁貴在身邊,他也不會去撞啊。

張文灌他們也嚇出一身冷汗來,心想,難道他解散大軍,目的就是要爲陛下殉葬?

他們趕緊上前,安慰道:“尚書令,如今陛下剛剛去世,大唐可都指望着你,你若還惦記着陛下對你的恩情,可得保重身體,萬不可自尋短見啊!”

“尚書令,如今國家可不能沒有你啊!”

......

韓藝根本不聽,哭喊道:“我這種不忠不孝的臣子,還有何顏面活在世上,放開我,我要隨陛下,我要隨陛下去......啊.....。”

“尚書令,尚書令......快...快傳御醫。”

韓藝喊着喊着突然就昏倒了過去。

阿史那彌射他們一看,這統帥怎麼昏過去呢?但很快就明白過來,他們纔剛剛回到長安,根本不清楚情況,張文灌他們一定會趕緊遊說他們,不然他們處在這裡幹嘛?

不行,我們也得昏!

剛剛纔將韓藝擡出去,契苾何力他們立刻也上去哭得是昏天黑地,不省人事。

張文灌、慕容寶節站在一旁,完全插不上嘴,也覺得此時此刻,他們恐怕也沒有心情跟談那些事,最終也只能作罷。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玩大了!第九百三十一章 爲人師表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你們已經過時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插着翅膀的夢想第九百二十六章 南元北金第二百二十七章 孔子再生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千秋萬利第八百零四章 孤軍奮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舌戰羣貴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大樹欲靜,狂風突襲第一千六百章 簡單辦法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就是現在第三百一十四章 趁虛而入第八百章 藏字訣第六百零一章 憂患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以人爲本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顏值與才華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皇帝耍流氓,誰也擋不住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都是渣渣第六百四十一章 翻臉比翻書更容易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帝國利益第一一千七百零七章 變幻莫測第一百五十六章 煙花三巷第九百零六章 重磅消息第四百七十五章 拙劣的遊說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大製作第七百五十三章 南進計劃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女人打開一扇窗第二百三十九章 從根本做起第一千五十三章 無需感謝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真心不吉利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必須得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危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藝術飛揚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穩住就好第七八九十九章 愛心早餐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還是得做嶽不羣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競爭並未停下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工匠的時代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得有個桶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跑跑步,認認字第九百五十章 淡定!淡定!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吐槽大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知足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夢想之車第九百八十二章 因勢利導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最高境界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十二章 轉運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士族的黃金時代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生一對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令人羨慕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是一門學問第三百一十四章 趁虛而入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崛起的標誌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真人不露相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五十七章 太宗遺策?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偉大的一日(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脅?提醒?第一百三十三章 麻煩上門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資本的土壤第四百八十八章 歡迎來到地獄第五百二十一章 玩弄於股掌間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玩大了一點點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都是一羣賭徒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新的篇章?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被捷足先登的感覺真爽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錢纔是王道第二章 還能再狗血一點嗎第四百七十二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高福利行業第七百零七章 敢拼纔會贏第六百一十一章 確實因爲你第五百一十一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日薄西山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敢情是一樁家務事第六百零九章 比誰演技更爛第三十五章 誰在說謊第一千五十二章 終有一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反戈一擊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競爭並未停下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墳墓已經挖好,就剩立碑了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殖民大計第五十四章 BBAD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一意孤行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日薄西山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全家出動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回京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只願你幸福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天生領袖第六百八十一章 神聖的君子契約第三百五十三章 終於開了口第四百五十二章 全面反擊第二千零六章 別說話....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歸者不善第三十二章 菩薩顯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報答第四百七十四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