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民心所向

張大象原本對於韓藝的話,是將信將疑,等到他將風放出去之後,就立刻變得深信不疑,反對聲是有,但是支持聲更大。

在有了民意基礎,以及官員的支持,接下來就是正式頒佈。

但是在這之前,還得皇后的點頭。

政事堂。

“這發行貨幣裡面還牽扯着俸祿改制?”

武媚娘拿着那張俸祿統計單,略顯詫異的看着韓藝。

韓藝面不改色的點點頭,道:“這是爲了增加代金券的公信力,如果朝廷自己都不用代金券,那如何能夠讓百姓放心的使用代金券,因此官員的俸祿,全都是以代金券來發行。”

武媚娘道:“這事你跟陛下說過?”

開什麼玩笑,這可是我跟陛下狼狽爲奸所達成的共識。韓藝點頭道:“這事我早先就與陛下商量過,陛下也支持這麼做。”

武媚娘略顯狐疑的看了眼韓藝,心道,你小子只怕是說了冰山一角吧!

這俸祿改制,可不是小規模的變動,而是大規模的改變,影響到很多方面,如果按事情的性質而言,這本來應該單獨列爲一事來處理,武媚娘對於這事真的真只是略有耳聞,但是今日看到這完整的內容,這不應該是略有耳聞呀,這可不是小事呀。

她太瞭解韓藝的行事作風,最會避重就輕,他說出的話,可能就是那麼一句話,但是你一旦點頭,後面就是連續的問題出現,你就只能跟着他的套路走,不斷的做出改變,韓藝從來不會一口氣將所有的計劃告訴對方,他只會開一個口,然後不斷的往裡面挖。

武媚娘又看向張文灌等人道:“你們對此已經商議過呢?”

張文灌點頭道:“事先有過討論,我們也都認爲朝廷應該以身作則,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防止朝廷濫發代金券,如果朝廷能夠嚴格遵循規則來做的話,這代金券與銅幣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他們之前就對於發行紙幣,是深感疑慮,他擔心的以後的官員亂來,如果紙幣集中在官員自己手中,他們可就不敢亂來,一旦貶值,貶得可是他們的財富啊!

這個安排非常巧妙,利用俸祿改制,去影響貨幣政策。

武媚娘道:“朝中其它大臣呢?他也都贊成嗎?”

崔戢刃道:“也有一些反對的聲音,這些人希望能夠保留職田,只是將俸錢改爲銅幣。”

武媚娘點點頭道:“我也是有着方面的疑慮,此番變動可是不小,朝廷應該慎重考慮纔是。”

韓藝道:“但是這樣做,是有利於每一個人。”

武媚娘問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其實每個官員中都有自己的田,他們的糧食是有餘的,因此許多官員經常都拿着糧食去市場上兌換貨物。直接發行貨幣的話,反而會令官員的生活變得更加簡單。除此之外,這也能夠增加了糧食的需求,可以穩定住長安的糧價,不會下降得非常厲害,只要長安的糧價市場非常吸引人,那麼纔會更多的糧食運到長安來,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漕運的壓力。

再來,當官員手中拿着的都是貨幣,他們就必須去市場購買,這能夠刺激市場的擴大,增加消費,促使商業變得更加繁榮,對於百姓是非常有利的。而且,以前那種俸祿制度,有着很多不公平的現象,官員們有着許多灰色收入,這些都是朝廷不知道的,也無從去監督,好比許多官員就喜歡剋扣手下的俸祿,但這是制度上缺陷,不改變制度,就沒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這番改變之後,每個官員的俸祿都是清清楚楚,而且從人性來說,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給官員配置的公務人員,應該是屬於朝廷的,俸祿自當是由朝廷來給,而非是官員自己。還有,如今這僅限於京官,將來還會普及到地方上,地方官員一直都存在着不公平的現象,哪怕是是同級別的,但因爲身處地方的好壞,俸祿也會變得比一樣,統一發放俸祿,相對而言,就公平許多,這樣能夠促使一些有才之士,去到那些貧瘠的地方,反正俸祿都一樣,這樣對於落後的地方有這非常大的幫助。”

武媚娘聽罷,不禁微微皺眉,道:“你們真有把握頒佈之後,不會引起朝中的動盪?”

王玄道道:“回稟皇后,其實大多數官員還是支持的,因爲職田的交接是非常麻煩的,直接發錢的話,他們心裡反而會更加安穩一些,那些反對的,主要也是針對代金券,如果直接發貨幣的話,他們可能就不會反對了。”

支持俸祿改制的,主要都是中低層官員,因爲那好的職田,都被皇親國戚,王公貴族給壟斷了,有些時候這到手的職田的畝數比規定的要少許多,因爲朝廷手中的土地是越來越少,大官霸佔的土地是越來越多,下面的官員哪裡吭聲,還不如直接發錢比較讓人省心。

還有就是,一些專門在大官門下做事的官員,他們的俸祿完全是來自官員,也有官員剋扣下屬的俸祿,這現象在軍方是非常常見的,他們當然也是支持。

而在樞要大臣中,沒有幾個對於俸祿感興趣,鄭善行、王玄道、盧師卦、崔戢刃他們四個也都效仿韓藝,不要朝廷的俸祿,因爲他們有得是錢,他們是想爲這個國家出力,一展心中抱負,而非是衝着錢去的,我們拿這時間去賺錢,所得之利,要多得多。

就是那些關係戶比較反對,這會減少他們許多的灰色收入,但是上下兩個階級都支持,還有就是,如今的生活,貨幣作用是越來越大,去學院讀書,你不可能拿着糧食去報名,去遊樂園玩,也不可能拿着糧食買門票,這都需要貨幣的,而且如今貨幣的價值走俏,他們家中有很多田,也是比較缺貨幣,因此他們也沒有一本正經的去反對。

武媚娘在前些時候,不斷的惡補經濟知識,但那只是冰山一角,她沒有這麼快將其中的利益給摸透。

但是話說回來,這跟她自身利益有很大的關係嗎?其實並沒有,所以她更多的是在思考,這麼下去的話,國家利益與韓藝是越綁越緊,這韓藝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固,這也是爲什麼她當初,她要改變韓藝政策的原因,韓藝現在都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來,他完全就是依靠不斷的變法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這是所有大臣都不具備的,長孫無忌來來回回就那麼一招,換個人同樣也行,他要不建立起自己的勢力,那他就完了。李義府、許敬宗都是如此,他們必須要在朝中建立其自己的勢力,唯獨韓藝是不需要的,因爲他的政策是在不斷變,除了他,也沒有誰玩得轉,一旦停下來,就會出問題,上回的危機已經證明這一點,你只能去支持他。

王玄道說完之後,武媚娘是沉默不語,大家也不知道她在想什麼。

過得好一會兒,她才點頭道:“既然各位以及朝中其餘的大臣都支持改革,那就這麼辦吧!”

這個貨幣政策,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根據臨時約法的內容來看,這事武媚娘是不能做主的,因此李治在那之前,就已經通過了這個貨幣政策,因爲這個政策,就是李治跟韓藝狼狽爲奸,私定下的政策,他們銅幣使用量不大的時候,就開始專營銅礦,用糧食去收購銅器。

故此這場會議只是一個表面功夫,武媚娘得主持政務,她沒有決定權,但是她有行政權,細節怎麼安排,這些她都得過問吧。

要什麼都不問,她來幹嘛?

但是問了似乎也是白問,因爲她也沒法完全看透這事情的本質。

在會議結束之後,武媚娘沒有急着離開政事堂,而是坐在裡面,拿着那張俸祿統計單,仔細的看着,過得半響,她才放下來,喃喃自語道:“看來是時候與他見上一面了。”

在這場會議過後,朝廷就開始正式執行這個貨幣政策。

而這第一步當然不是發俸祿,現在還沒有到發俸祿的時候,但是俸祿改制是確定了下來,不過僅限於京官,這可不能說一步到位,長安是有着一個大市場,什麼東西都可以買得到,貨幣自然就變得非常重要,但是要弄到巴蜀之地去,那官員鐵定不幹了,什麼都買不到,我要這貨幣幹嘛。

這第一步其實是韓藝非常熟悉的套路,就是------拆遷。

韓藝發行貨幣的步驟,是先發行銅幣,再發行代金券,因爲貨幣有很大的改變,出現了一分錢、五分錢、五文錢、一元錢的貨幣,代金券上面是有字的,百姓的識字率也不高,直接給他們代金券,百姓可能有些適應不過來,難以形成這個概念,先將銅幣發到他們手裡,讓他們先切身的感受一下這集中面值的貨幣,然後再發行代金券。

銅幣一直都在鑄造的過程中,已經鑄造一大半了!

這銅幣是屬於朝廷的,朝廷得砸到百姓頭上去,怎麼去砸,那就是執行閻立本的城內建設計劃,而城內全都是人,你要改建,那必須先拆,所以你總得安頓這些百姓吧,就得另建房屋。

爲什麼韓藝當初非常支持閻立本的這個政策,就是因爲這其實也他的計劃之內,他一直都覺得城內太封閉,難以發展出商業的氣氛,所以他一早就在佈局,就是他的城鎮計劃。

這個拆遷計劃,簡單來說,就是朝廷在郊外大規模的改建居民區,這其實都是韓藝早就計劃好的,除北郊之外,東西南都有大規模的作坊,也形成了一些居民區。北郊是因爲大明宮在那裡,就是一直髮展不起來,然後直接去兌換百姓在城內的房屋,其中也沒有什麼補貼,就是一對一兌換,你愛換不換。

即便如此,這個政策都還沒有正式頒佈,只是消息傳出來,城內的百姓那是歡天喜地,許多百姓都非常願意兌換,就怕朝廷不找他們兌換。

這在以後那真是不敢想象的,這時候應該是漫天要價的,人人都恨不得去當那釘子戶。

但是如今的百姓可不會這麼做,他們不是沒有想到,而是這對於他們太有利,你不肯換,有得是人肯換。

這就是因爲居住在城內的人,除官員之外,就都是一些市民,而市民裡面都是以書生和工商階級爲主,或者是一些雜七雜八的人,農夫一般都不住城內。以前是自給自足,市民在家做點東西,然後拿到市場上去賣,或者去跑跑腿,既當工人,又做小販,以此爲生。可如今這時代,你在家做得東西,那是既費力,又沒有人家作坊裡面出來的好用,而且人家價格還不貴,怎麼鬥得贏人家。

再加上之前那一場危機,最終結果是商人迴歸,大規模招收市民去到作坊做事,幫助市民度過了那一場危機,可問題是商人的作坊多半可都建在郊外,等於城內很多市民都得大清早就趕去作坊,又要趕在宵禁前回來,這可是非常痛苦的,他們現在當然願意住城外,而且,還可以住新屋,這想着都很美啊。

就舒適度而言,當然也是住城外比較舒服,城內顯得多擁擠呀,而且還有各種限制。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好一個重農抑商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步第一百五十二章 變數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站隊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連環計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冤魂不散第三百五十五章 赴任第三百七十八章 敢情是來問罪的啊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民心所向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三十六章 契約風潮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權力架構第八百三十章 質量勝數量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士族的黃金時代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輕鬆破之第二百四十章 自比韓信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完美第九百七十七章 治本纔是正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大奇聞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敢情是一樁家務事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完美的寶貝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被忽視的功勞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行在無間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腹黑武第九百一十七章 以農爲本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大國當不善權謀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必須插播廣告第二千零六十七章 萬變不離原始積累第二百一十六章 才子佳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煙花三巷第一百一十四章 深深地被賣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備受打擊第七百零二章 圓滿中的意外第九百三十九章 鍍金之旅第九百五十九章 自我催眠大法第八百零五章 還得玩無賴第四十章 小發一筆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有趣的三角關係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自由選擇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中庸之道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站隊第八百六十九章 發達了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危險遊戲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謙謙君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秉燭夜談第八百四十章 打得好!第四百七十二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無賊第一百五十七章 千術不是那麼好學滴第四百三十九章 將“相”和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開幕式第一百五十六章 煙花三巷第二百二十章 巧計破邪第七百六十二章 儒之根本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奉命辦事第六百二十三章 長孫一脈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金始於足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藝術飛揚第八百八十八章 牆倒衆人推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忠誠?我不懂!第八百三十五章 朝政重地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三駕馬車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應該相信嗎?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貴賤在人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越玩越大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悠你沒商量第二百八十一章 樹上騎個猴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朝中無韓藝,廖化當先鋒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官商結合第四百七十二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王牌第六百五十一章 未同甘,先共苦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捅破窗戶紙第五百七十五章 女帝兇猛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全民一心第四十五章 對不起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打臉不要太快第三百七十章 動之以情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爲了生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天佑大唐第一百五十章 王家玄道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猛如虎第六十六章 我是冤枉滴!第九章 旺財!旺財!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錢太多,口袋太小第二千零四十九章 韓小哥的戰術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自嘆不如第八十章 開始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多媒體教室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塞翁失馬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防人之心第九百九十二章 權力與財富第七百九十七章 斜壺溼被,背水一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無奈的緩兵之計第九百六十一章 劫後餘生第四十三章 上chuang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