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有錢才能去尊重

契苾何力、高侃等統帥們都不願做聲,只是看着韓藝。

李治也看向韓藝,你若不擺平他們,我也不能支持你呀。

在唐初的時候,武風盛行,一言不合就開打,衛士都是受人尊敬,文人也都崇尚軍功,開疆擴土,建功立業,直到武媚娘上位,文風才壓過武風,畢竟武媚娘只是一個女人,她得想辦法將軍隊給壓下去,否則的話,他根本坐不穩。

李績他們這些統帥平時不做聲,但是前提是你不能傷害軍方的利益,否則的話,他們就可以一票否決你。

均田制就是建立在防止土地兼併上,而府兵又是建立在均田制上面,你要瓦解均田制,將土地兼併合法,那麼府兵自然也就會瓦解了。

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韓藝卻是笑道:“司空此言差矣啊!”

李績淡淡道:“願聞高見。”他當然也知道韓藝肯定準備了一番說辭來忽悠他。

韓藝道:“關於府兵的問題,我是慎重考慮過的。先說說府兵的現狀,其實府兵的土地也一直在被人兼併,主要有兩方面,第一方面,就是一些將軍兼併府兵的土地。第二方面,就是府兵之間相互兼併,換而言之,府兵的利益一直都受到傷害。

但是,國家也沒有辦法補貼他們,因爲國家也沒有足夠的錢,很多爲國陣亡的士兵,國家都拿不出撫卹金來保障他們遺孀的生活。也就是光憑府兵自己的收入,已經是漸漸難以維持府兵這個制度。

而府兵制的特點是什麼,成本低,一旦打仗,都是自己帶糧食,自己帶武器,自己帶馬,什麼都自己帶。這個到中原附近,打一兩場小仗,還勉強可行,但是一旦遠征,肯定是朝廷負擔,府兵哪裡負擔得起,征討高句麗完全就是中央從折衝府徵兵,糧草都是朝廷來負擔。如今我大唐帝國這麼大,開戰就是千里之外,肯定是朝廷負擔,可見軍餉這個問題,已經從府兵承擔變到國家來承擔。不知司空,以及各位將軍是否認同?”

李績、契苾何力他們稍稍點頭,這可是事實,滅高句麗,所有的糧草都是朝廷負擔,那種規模的戰役,府兵自己哪裡負擔得起。

韓藝立刻又接着道:“換而言之,對於維護軍隊利益而言,這國家財政已經變得府兵自家的收入要更加重要,軍隊和戰爭都將會越發依賴國家財政。但這只是一點,還有一點更爲重要,也就是我們唐軍爲什麼能夠做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當然,這與陛下的英明神武,以及司空、契苾將軍、高將軍、薛將軍他們的用兵如神是有着莫大的關係。

但是更多的是我們唐朝尚武,我們的士兵,他們不是窮人,他們都是自耕農,是家境還不錯的有田者,他們更多是自願入伍,希望建功立業,光宗耀祖,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奔着這個目的去的,他們纔敢於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可見對於士兵而言,田地是其中一點,尊重要更爲重要。如何給予將士們尊重?首先一點,就是保證他們不爲五斗米折腰,這是最基本的。”

薛仁貴道:“均田制,軍籍戶免稅就是爲了這一點。”

韓藝道:“薛將軍,你現在還能保證嗎?外面亂成那樣,許多府兵也都受到波及,國家拿什麼去保證?”

薛仁貴道:“可這這一場危機只是一個意外,不可能年年發生。”

韓藝道:“天災呢?你能不能保證我大唐永遠沒有天災嗎?”

薛仁貴不做聲了。

韓藝道:“我無數此強調,自耕農承受危機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的,一旦有些波動,那麼自耕農將會面臨破產危機,府兵也是自耕農,這種時候,就需要國家財政的補給。而印花稅將會給國家帶來更多的收入,我估算了一下,一旦全面執行印花稅,國庫的收入至少翻三倍。”

李治驚訝道:“你此話當真?”

韓藝輕描淡寫道:“三倍是綽綽有餘。”

這就是韓藝的優勢,他動不動就幾倍的翻,你跟他說理,怎麼說得過,拿錢堵住你們的嘴。

韓藝又繼續道:“我就這麼說吧,當國庫的稅收增加了三倍,國庫只要拿其中的一倍砸到府兵頭上,不知各位認爲府兵的生活是越變越好,還是越變越差呢?”

拿一倍去砸,按照幾年前的來算,等於就是傾盡國庫要用於軍隊,那還種什麼田呀!

李績問道:“你此話當真?”

“這只是一個比方。”韓藝道。

李績立刻瞪向韓藝。

韓藝道:“你別瞪我,國家財政,哪能這麼輕易的都決定,這得仔細規劃,但是朝廷可以對此立法,規定將國家幾成的稅收,直接用於軍隊。但是我不建議給錢,我建議是給福利,好比說,國家大力建設學院,保證每一個府兵的子孫後代都能夠讀上書,這對於士兵而言,不但給予了尊重,而且是非常關鍵的提升。前面我就說過,我們的士兵爲什麼驍勇善戰,就是他們有抱負,有志氣,有承擔,不是烏合之衆。而讀書能夠更好提高府兵的素養,讓他們變得更加愛國,更加勇敢,更加明白事理,而不是被人隨便煽動一下,就揭竿而起。

還有,朝廷將會給予府兵補助,鼓勵商人在折衝府建立作坊,給府兵的親屬提供就業,又或者,給予府兵提供免息貸款,一般百姓出售土地,那一定是遇到極大的困難,這時候朝廷就應該借糧食給他們,免除他們利息,這樣他們才能夠不爲五斗米折腰,纔不會失去他們的土地。

還有,以前財政收入不是很多,沒有辦法更多的去獎賞士兵,一旦財政收入增加之後,朝廷可以用律法的形式來規定給予士兵的獎賞,這樣才能令更多的士兵願意入伍。另外,還有很多福利,保障府兵的優越性,這樣他們纔會爲此而感到驕傲。光均田制,免稅戶,這能夠給予士兵多少尊重,我還真不覺得。

印花稅的目的是什麼,增加國家財政的收入,減輕百姓的負擔,將更多的資源集中起來,然後用在刀刃上,地主多繳兩石,少交兩石,對他們有什麼影響嗎?但是這兩石若是用於百姓身上,那可能就是救命的糧食。”

這長篇大論下來,李績、契苾何力他們的神色動容呀。

要是朝廷能夠這樣做,那當然沒話說,別得就不說了,光讀書一項,就能夠讓許多士兵滿意,因爲這年頭讀書的成本那是非常高的,而唐朝的府兵,都是有產者,爲什麼戰鬥力這麼強,就是因爲他們想更進一步,他們希望立軍功,出人頭地,讀書可以令他們更進一步,這也是爲什麼,當初軍事學院一停,許多軍籍戶就馬上跑來找李績,要一個說法。如果是他們流民的話,那他們的要求,就是求一口飯吃,那他們上戰場,肯定就是逃命,我就是來求一口飯的,我又不是要當將軍。

但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那就不是一個好士兵。

白蘭山一戰,唐軍多麼剛猛,寧死不屈,因爲他們榮耀感非常強烈,當然,那些還存活下來的士兵也全部被提拔爲士官級別,同樣還駐守在白蘭山。

“尚書令還真是公平呀!”

正當這時,崔戢刃突然開口道:“印花稅損害的不僅僅是府兵的利益,咱們文官的利益也損害了,咱們文官不滿,你就說沒錢,司空一開口,你就國庫收入出來保證,這說不過去吧。”

契苾何力立刻嚷嚷道:“你們文官還好意思在這裡說,鬧成這樣,不都是因爲你們文官麼?最終還是靠咱們武官才穩定住局勢的,理應論功行賞,尚書令這麼做,我看挺公平的。”

阿史那彌射也道:“說得對,你們文官幹得事比誰都少,要得卻比誰還多,虧你們還有臉。”

張文灌惱羞成怒道:“二位將軍真是血口噴人,你們武將難道個個都是清白的麼?方纔尚書令也都說了,府兵的土地都是讓你們這些武將給兼併,據我所知,你們武將還有一些人命令府兵爲自己辦事,謀求私利。”

“豈有此理,你這死老頭胡說什麼,信不信老子將你胳膊給擰了。”契苾何力站起身來,指着張文灌罵道。

張文灌也站起身來道:“你來,你來,你來,老夫若皺一下眉頭,老夫就不姓張。”

文官和武官紛紛起身,開始懟起來了。

王玄道、盧師卦他們都站起身來,走到張文灌身旁,你們動不動擰胳膊,欺人太甚。

唐朝尚武,唐朝的文官,也是能上馬領兵的,跟宋朝的那些柔弱不堪的文官那是兩回事,劉仁軌、裴行儉、來濟那都是文官出身,他們帶兵打仗,可不比這些軍人世家的差。

李治趕緊向韓藝使眼色,好似說,這是你惹出來的,你得擺明。

“等下!”

韓藝只能站出來,走到文武的中間,道:“各位,真是抱歉,也許我方纔沒有說清楚。我與司空方纔說的是府兵,不是武官,在官員級別上,大家都得交稅,我沒有說武官就不用繳稅了,武官是文官是一樣的。而府兵比普通百姓承擔着更多的義務,如果他們也納稅,朝廷理應在其它方面,給予他們優待,這也是合情合理的。”

契苾何力哼道:“聽見沒有,聽見沒有,你們這些文官,真是小肚雞腸,一點虧也不能吃。”

“你們武官還資格說咱們,咱們文官當時都已經答應了,是你們武官表示不滿。”

李績忙道:“老夫不是不滿,老夫也只不過想問個明白而已。”

李治也趕忙道:“各位愛卿,都稍安勿躁,這只是商議,這種大事,也不是尚書令一人說了算,都坐下來吧。”

他們一邊鼓着眼,瞪着對方,一邊慢慢坐了下來。

李績趕忙道:“陛下,老臣覺得尚書令言之有理呀!”

如今隨着人口的增加,貧富分化,土地兼併是越發嚴峻,他也明白,均田制沒法長久下去,許多府兵的土地都已經被兼併,現在韓藝這麼保證,那當然可以試試看,總比坐以待斃要好。

這隻老狐狸!

所有的人同時鄙視李績。

李績臉皮多厚,權當沒有看見。

李治道:“如今這情況,想要維持均田制,就必須讓那些地主、士紳,甚至官員將土地歸還,但若不這麼做,朕以爲也必須得采納印花稅,否則的話,既不能保證百姓的利益,又不能保證國家的利益。”

其實還有半句,就是你們地主、當官的得利,不能好處都讓你們佔着。

鄭善行突然道:“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佃農的問題,地主常常將稅收轉嫁到佃農身上。”

韓藝道:“如果徵收印花稅那就不存在佃農這個問題,因爲朝廷只有權力根據印花來徵稅,地契上寫得是誰得名字,朝廷就向誰徵稅,租下土地的農民,是不需要負擔地稅的,他只負責租錢,至於租錢是多少,那是契約關係,朝廷沒法干預,但是要想保證契約的有效性,就還得購買印花,等於他們還是繳納了稅收。”

“尚書令別光顧着地主,商人呢?商人就不用納稅麼?”一個大臣突然說道。

文臣現在都將矛頭指向韓藝,他們認爲韓藝太偏心武將,但是他們也沒有將韓藝視作文官,就韓藝那書法,若是算成文官,那簡直就是文官的恥辱啊!

韓藝笑道:“我這印花稅的靈感,就是來自於商人,這世上誰立契比商人還多,這裡面就包括了商稅。”

......

其餘大臣們一聽,頓時就炸了!

“這不公平!”

“你前面也說了,這印花稅是積少成多,稅額肯定不高,但是落在地主身上,就是繼承租庸調製的稅額,這真是太不公平了。”

......

你一言,我一語,總而言之,就是要互相傷害,要同時增加商稅。

雖然韓藝這個玩得很巧,但是他們也都不傻,印花稅用於田契上面,更像似個人所得稅,商人卻不是按自己的收入比例來納稅,這明顯就不公平啊!

韓藝等他們說夠了,才緩緩說道:“你們說的很對,若以交稅稅額來算的話,商人繳納的印花稅興許是比不上地主的,這我也承認,也沒法否認。但是你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地位和特權。朝廷給予地主、士紳那麼多優待和特權,給予商人的是什麼,是各種限制。朝廷要將兩者的稅額提升到同一條水平線上,沒有問題呀,但是,商人的地位也得提升到跟地主一樣。既然你們都說要公平,那就方方面面都要公平。”

第六百二十五章 覺醒第二百六十章 一半傾城,一半修羅第五百五十一章 偉大的敗家子第九百零三章 愛情專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調解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還有一隻老狐狸第六百三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保護費是必須的第九百八十七章 農起地涌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一樣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得有個桶第七百三十三章 我們的榮耀第四百七十八章 哥的馬屁,你不懂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反戈一擊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忽悠大法再現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才叫做挖牆腳第一百三十六章 救星到第一百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一百零七章 陰兵第五百三十章 別去惹他第一百八十章 裝bi無極限第二千零十五章 權力下得親情第九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八十五章 尋回第一千八百九十三 商人愛財,取之有道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沒你不行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女人日第四百九十七章 讀書之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引人入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黃金書屋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怕誰(令狐葆葆飄紅加更第四百零一章 夜讀春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噩夢第三百零七章 本人文武雙全第八十九章 迷茫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要命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舉親不必賢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地緣優勢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不敗之刃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零一章 都是我完剩下的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天助女皇第九百九十九章 功勳之後第三十六章 神像之謎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碧螺春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被捷足先登的感覺真爽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多人啊!第一章 這不是騙局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可怕的啓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開始下一局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六百七十二章 同一個市場,同一個故事第九百四十六章 錯上加錯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老本行不能忘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周邊利益第一千五百章 賺錢就是這麼容易第六百八十章 最終目的第九百一十三章 老命都捐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應該相信嗎?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但求公平第二百五十章 挺像你的第三百四十九章 太監的感覺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標準的以德服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不知道!不清楚!第二千零九章 利益捆綁第三百六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時過境遷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隱患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十年磨一包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無權無勢鋤作田第二千零十九章 誰在騙誰第二百九十八章 一羣老虎是吃不着兔子的第一千零五十章 英雄救美第九百三十三章 遊園驚夢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被捷足先登的感覺真爽第七百三十二章 新篇章的開始第四十五章 對不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錢太多,口袋太小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邁出第一步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子歸來第二千零五十五章 墳墓已經挖好,就剩立碑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坑爹的盟友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姐夫多就是好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金始於足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簡單故事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皇家背鍋使第八百七十九章 賢者六學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完美主義第六十三章 驗金第九百三十章 逼格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你是一個有錢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戶部尚書不是那麼好當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請一定要等我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見縫插針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必須組團第二百二十四章 細節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