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母退兒上

爲什麼?爲什麼事到如今,他都不願意承認這一切都是他的陰謀?

韓藝離開,武媚娘還是呆呆的站在原地,眼中閃爍着困惑的光芒,她原以爲這回見面,韓藝一定是在她面前得意洋洋,耀武揚威,羞辱她,不,應該是用言語羞辱她,畢竟這成王敗寇,這種時候就應該囂張一點,這樣纔夠痛快!

而且武媚娘這麼強勢的女人,竟然向韓藝低頭,可見她這回輸得的確是心服口服,玩得她是暈頭轉向,毫無招架之力,她從未有過這種感覺,她甚至都沒有將整件事弄清楚,她也有很多問題,都沒法想明白,她真的只是想求個明白。

但是非常令她失望的是,韓藝堅決不承認,差點還將她給說服了,認爲這一切都是她自己弄成的。

見了這一面,不但沒有弄明白,反而更加糊塗了!

這該找誰說理去呀!

“他說得不錯,他確實沒有理由跟我作對,不管從哪方面來看,他都應該是與我站在一邊的,這樣對於我們兩個而言都是最有利的,那爲什麼他要這麼做?而且事到如今,他也根本沒有理由再瞞下去,爲什麼他一直要強調他沒有做過半點對不起我的事,難道他做這一切都是爲了我好?這怎麼可能。”

武媚娘站在草地上,目光渙散,自言自語着,時而皺眉,時而搖頭,猶如瘋婆子一樣,“不,這事絕不會這麼簡單,他一定是有所圖的,甚至可能這跟長孫無忌都沒有絲毫關係,亦或者長孫無忌也是被他利用的。他爲什麼還不肯承認?他爲什麼一直要強調他沒有對不起我?這裡面究竟還藏着怎樣的陰謀?”

......

而那邊韓藝出了御花園,那是一臉輕鬆,與武媚娘此時的心情,形成非常有趣的對比。

謊言?呵呵,你們對於謊言的理解,也真是太膚淺了!謊言可不是名詞,而是動詞,當謊言照進現實的時候,那便是實話,只有當謊言偏離事實,那纔是謊言。如果幾年前,我這麼說,那一定是謊言,但是就如今的情況而言,這可是大實話。

韓藝嘴角彎起一抹淺淺的弧度來,心道,不過我不會怪你的,畢竟你不是專業人士。

來到東宮,韓藝的神情立刻變得凝重起來,身爲一個老千,什麼時候給什麼表情,那已經是本能的反應,都談不上什麼隨機應變。

剛到門口,就遇到李治。

“沒想到你這麼快就回來了。”

李治略顯詫異道。

韓藝苦笑的點點頭,但也沒有解釋什麼。

李治心裡也明白,武媚娘肯定還是不相信他,既然不相信,那也確實沒有什麼可聊的,嘆道:“讓這事過去吧,你也不用多想,還有許多事等着你去做。”

韓藝頷首道:“微臣明白。”

李治又道:“太子想爲那些官員求情,這事你是知道的。”

韓藝點頭道:“殿下方纔已經跟臣說過。”

李治道:“你怎麼看?”

韓藝笑道:“臣心裡非常感動,也非常開心,因爲就殿下現在的年紀,只怕還無法將那些聖人之言給理解透徹,可見太子的仁義乃是天生的,這可是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啊!”

李治笑着點點頭,必須是天生的,也不看看他父親是誰,道:“你說得不錯,朕也是這般想的,朕有意讓太子參與政務,你對此怎麼看?”

韓藝聽罷,沉默不語。

李治道:“朕只是想聽聽你的想法,你有什麼話,說就是了,這裡也沒有別人。”

韓藝拱手一禮,正色道:“微臣覺得太子當今的年紀,如果直接參與政務的話,顯得有些過早了,臣覺得太子還是應該以學習爲主,因爲太子如今這年齡是學習能力最強的。”

李治道:“朕就是這是意思啊!”

韓藝道:“關於這一點,臣有所瞭解,陛下打算讓太子參與政務,是要太子去處理一些政務的。”

李治納悶道:“這難道有什麼不妥嗎?”

韓藝道:“臣始終覺得在一旁旁聽比直接參與政務的效果要好的多,畢竟這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讓太子直接參與政務,反而不利於太子的成長,因爲直接參與的話,那麼太子就有責任,責任就會產生壓力,而這壓力並非是來自學習,而且社會給予的壓力。讓太子在一旁學習,那就不需要承擔過多的責任,那麼太子也就會輕鬆許多,他就能夠集中精力去學習,去觀察陛下和大臣是如何處理各類政務的,這看多了,想多了,再參與進來,上手就會更加快的。

另外,太子的身體也令臣有些擔憂,臣也一直都認爲太子的身體纔是第一位的,繁重的政務,如今太子不一定能夠承受得起,而且東宮的那些大臣,他們是奉陛下的旨意去教導太子,他們更在乎的是太子的學問和成績,而非是其他的,因爲太子身體不好,陛下是不會怪他們的,但是太子學問不好,陛下就會怪他們,臣知道陛下非常疼愛太子,但太子如今更需要的是父愛,而非是皇帝的青睞。”

“你說得很對,這事的確不能操之過急,還得一步步來。”李治聽得是連連點頭,非常欣慰的拍了拍韓藝的肩膀,道:“太子能有你這位良朋好友,真是太子的福氣呀。”

韓藝道:“臣只是認爲以太子的天賦和仁孝的性格,只要身體好,以後一定會成爲一代明君的,故此養好身體纔是太子目前最緊要的任務。”

李治聽得很是開心,因爲太子的性格跟他一模一樣,一點也不像他母親。道:“你進去吧,太子還在等着你。”

“微臣遵命。”

......

當李義府父子婿三人被處以斬刑和許敬宗被免職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整個長安城內外都是一片沸騰,轟動的效果只是稍稍亞於當初韓藝的迴歸。

百姓心裡怎麼可能沒有怨氣,那真是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就是因爲你們幾個人,將我們的生活弄得一團糟,我的親人,我父母都因此而活活餓死,可見百姓是積怨已久呀!

那麼總得找一個人來背鍋,不然沒法向天下人交代。

不找李義府,就得讓武媚娘來背鍋。

當然,這事情肯定還沒有完,李治幾次強調要徹查到底。

而這一回牽連的人,可真是不少呀!

因爲一旦出現貪腐,必定是一個龐大的貪腐體系,不是說一個人就能夠做到的,只要你在這體系裡面,你想不貪都不行,你要不貪的話,人家就得將你趕走,大家都貪,你不貪,那你就是要告狀。可見在這官場之中,你要麼就生在淨土之中,要想出淤泥而不染,那就只能去投河自盡。

當日就抓了上千人之多。

許多士紳、貴族都被牽連其中,當時武媚孃的政策是聯合貴族一同反商。

這些人都有一個龐大家族,而就封建律法而言,要抓就都抓,他們的那些親人都逃不了干係,爲什麼古代流行大義滅親,不是說道德高尚,而是因爲你要不滅親,人家就得滅你,你滅了親,你纔有機會苟活於世上。

狄仁傑看到這個人數,整個人都是昏的,這要查到猴年馬月去,牽涉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且不說人手不足,如今大理寺加上刑部都已經裝不下去,現在朝廷可沒有錢修建牢房呀。

......

......

兩儀殿內。

李治這一目掃去,心情莫名的舒暢,因爲如今站在兩儀殿內,多半都是青年才俊,就只有劉祥道、李績這兩個老東西。崔戢刃、王玄道、狄仁傑、任知古、鄭善行那可都是非常年輕的,當然,其中還有世上最爲年輕的尚書令,韓藝。

這在唐朝歷史也是從未有過的。

只能說時勢造英雄吧,當時李治是沒有辦法,才選了他們幾個,先穩住局面,但是後來發現,他們還幹得不錯,展現出非凡的才幹來,那索性就讓他們繼續幹下去吧,再說,也找不到更加合適的人選。

“今日太子給朕上了一道奏章,朕看過之後,心裡即是欣慰,又是矛盾,拿不定主意,你們也都看看,認爲太子的建議如何?”

李治說完,張德勝立刻將李弘奏章的抄本給這些大臣們送去。

狄仁傑看完之後,立刻站出來道:“啓稟陛下,太子天資聰穎,且宅心仁厚,真是我大唐社稷之福啊!微臣贊成太子的建議。”

長孫延也站出來道:“微臣也贊成太子的建議。”

劉祥道、崔戢刃、王玄道也紛紛表示贊成李弘的建議。

唯獨李績和韓藝這兩個大佬站在邊上沒有做聲。

韓藝很爽呀,終於可以跟李績一個等級,閉着眼就算是完成任務。

李治看了他們一眼,道:“可是他們將國家弄成這樣,若不嚴懲,朕難以出心中惡氣。”

盧師卦立刻站出來道:“陛下,那李義府爲一己私慾,而貪贓枉法,而陛下爲出一口惡氣,而不顧國家律法,陛下用李義府方法來懲罰李義府,那豈不是說陛下是贊成李義府的做法?二者是自相矛盾呀。”

李治聽得一臉尷尬,暗想,走了一個韋思謙,又來一個盧師卦。懟道:“若不嚴懲,何以服衆?”

長孫延立刻站出來道:“陛下可有想過事情爲什麼會演變成這樣。臣認爲追根溯源,還是律法不夠完善,律法還不夠權威,不足以震懾大臣,故此常常纔有大臣貪贓枉法,因爲律法對他們毫無作用。若是陛下想阻止此類事情再度發生,理應豎立律法的權威性。若是陛下要懲罰這些人,也應該用律法來懲罰,唯有人人都遵紀守法,國家才能穩定下來。”

狄仁傑道:“長孫侍郎言之有理,陛下興許還不知道,光這一日所抓獲的涉事人員,就超過了一千人,但是其中有許多人只是服從李義府的命令,他們官職甚微,若不服從李義府,可能會招來橫禍,雖然他們中間也有不少人貪贓枉法,但是臣認爲應該酌情而定,而非是一概而論,尤其是他們的家人,他們家中的奴僕,這些都應該酌情考量。”

崔戢刃也道:“太子在奏章也說了,李義府之過,不應降罪於其幼子,臣認爲這一點說得非常對。若因一人之過,而株連全家,只會讓事情變得越發複雜,以及滋生更多的違法之事,因爲很多官員可借株連之罪,將那些無辜之人給牽連進來,從而滿足自己的私慾。”

除了李績、韓藝之外,所有人都支持太子的建議。

李治怫然不悅道:“說了半天,還是朕做錯了。尚書令,這事你最有發言權,你說,朕可有做錯?”

你問李績呀,問我幹嘛?我都是穿紫袍的,你這太欺負人了。韓藝心裡好生不悅,又羨慕的瞧了眼對面的李績,這才無奈的站出來,道:“陛下當然沒有做錯,陛下要嚴懲這些人,乃人之常情呀,如果有人將微臣的買賣弄得血本無歸,哼哼,微臣也會嚴懲他的,這是一定的,這人都是有脾氣。”

李治極其開心道:“聽聽,你們聽聽,朕沒有做錯。”

他話音未落,韓藝話鋒一轉,嘆道:“只可惜太子是以臣子的身份,向皇帝上奏,而非是以兒子的身份向父親求情。”

李治愣了下,道:“這有何區別?”

韓藝愕然道:“難道陛下認爲君臣與父子沒有區別?”

李治眼中已經噴火,你小子是越發囂張了,還敢來調侃朕了。

韓藝立刻一本正經道:“陛下作爲君主,自然得以國家爲重,而非是人之常情,若以人之常情來看這事的話,那也不應該懲罰許敬宗,畢竟許敬宗爲陛下你鞍前馬後,他只是損害國家的利益,沒有損害陛下你個人利益。又好比說,這微臣上青樓,大家都當做是人之常情,幾個男人不上青樓的,但要是陛下你上青樓的話,只怕就會引起軒然大波。”

你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李治恨恨道:“尚書令似乎另有所指啊!”

韓藝訕訕道:“臣只是打個比方而已,沒指,沒指。”

李治瞪了他一眼,知道不能再裝下去了,這小子太狠了,一上來就放大招,下回得問李績,輕咳一聲,道:“既然你們都贊成太子的建議,那就這麼做吧。另外,既然這個建議是太子提出來的,朕就打算讓太子跟着你們去學習一下。”

衆人不禁一愣。

韓藝、李績立刻站出來道:“陛下聖明。”

李治眼含笑意的看了眼韓藝。

李治這麼做,其實是要釋放兩個非常重要的訊息。

其一,如今武媚孃的勢力被清除的一乾二淨,顯然武媚娘已經被打入冷宮,那大家難免就都會想,太子還是是不是那麼的不可動搖,如果是的話,那投機主義就是充斥着朝堂。李治趕緊得表明態度,而這是一個施恩於臣民絕佳機會,李治前面氣得是要大開殺戒,如果這時候李弘出來阻止,就可以凸顯出李弘宅心仁厚的性格,大臣都是喜歡宅心仁厚的皇帝,李治方纔都是故意那麼說的,他心中已經有了決定,只是在爲李弘鋪路。

其二,就是如今這情況,武媚娘是不能再用了,但她的權力該交給誰呢?當初武媚娘又爲什麼會掌權,不就是李治身體不行麼,處理不了這麼多政務,需要人來幫李治分擔,這是客觀的因素,如果李治龍精虎猛,武媚娘是不可能干預外庭的,李治對於權力迷戀,可不亞於武媚娘,不然的話,長孫無忌都已經慫成那樣,他還是容不下長孫無忌。

李治本來也面臨一個兩難境地,按照目前的局勢而言,這權力應該要交給韓藝這些宰相,但別說李治自己願不願意,韓藝也都不稀罕,尚書左僕射他都不想當,況且李治自己也不會願意,長孫無忌才死了多久,他如何敢又將權力下放給宰相,那麼李弘的出現,就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李治最初將權力交給武媚娘,也是爲了李弘,畢竟武媚娘是李弘的母親,父母的一切不都是留給孩子的嗎,雖然是母子,但是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武媚娘姓武,李弘姓李,李弘參與政務,那是名正言順的。

至於說武媚娘最終稱帝,是李治導致的,那都是事後諸葛亮,李治哪裡知道會這樣,呂后都沒有稱帝,換誰都會相信自己的家人,而不是外人。

當然,李治最終採納韓藝的建議,先讓李弘從中學習,而不是要親自上陣,但是這個信號是非常重要的。

大臣們也都反應過來,趕緊站出來,齊聲道:“陛下聖明。”

果不其然,李治因爲李弘的建議,就收回了將李義府滿門抄斬的決定,但其實算賬的話,李義府家裡也沒有剩下幾個人,因爲他一家人都涉及到貪污,就是幼子李湛,還有他一個女兒沒有參與,其餘人都參與了。

但是這對於其他人是一個好消息,就連李義府的家屬都可以饒恕,其他人就更加不用多說。而且審理此案乃是狄仁傑和長孫延,長孫延是最注重律法的,他們的標準就是但凡沒有涉及到此案的人,就都免於懲罰,而且他們家中的奴隸,如果沒有爲非作歹,也都全部還良,給予良人身份。

這也是從未有過的。

正是因爲李弘的一個建議,很大一部分人都免於被牽連,包括許多的官員。

這些人能不對李弘感恩戴德麼,朝中大臣也都非常擁護李弘,也知道李治的意思,就是皇后雖然被打入冷宮,但是太子的地位,那是非常穩固的,你們都別想多了,一心一意輔助太子就對了,別去操心其他的王子。

ps:又是五千字大章,一共就發了一萬三千字,算成三千字一章,等於是四章...有餘,不管你們信不信,我是真的已經累癱了,如果明天只發一章,你們也不準去買刀片,拿這錢來砸我也好呀,畢竟你們不知道我的地址,刀片又不能戳屏幕。

上一章 ← 章節列表 → 下一章 加入書籤

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八百七十章 鬥而不破第一百三十九章 授人以漁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輕鬆上陣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可惡至極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帶你飛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迎刃而解第四百一十七章 危機來襲第三百一十一章 可以做,但不能想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終要面對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入虎穴第六百二十八章 “絕妙”的主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禽獸不如第六十四章 偷天換日(上)第四十二章 踢飛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天生領袖第六百六十三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缺下人麼?第九百三十二章 有利纔有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備受打擊第四百六十章 重商?請先重德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防衰老球第二百三十五章 鐵齒銅牙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非常手段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接過權杖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讀書夢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妙不可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科技的侷限性第七百八十四章 大嘴鷲第二百八十九章 經濟半小時第二十九章 投石問財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彩虹餅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神助攻第七十六章 對症下藥(求三江票)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罪魁禍首第八百二十章 你纔是罪魁禍首第六百五十章 同甘共苦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砧板上的肉第九十二章 霸道的刀法第六百六十九章 雪恥後遺症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序曲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可怕的啓發第六十一章 下鉤子第一百零八章 空城計(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農起地涌第九百六十三章 戰爭還未結束第二百零一章 不足之處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罪魁禍首第六百三十五章 命運之輪第六百六十四章 雷霆一擊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第七百二十四章 真聯假姻第二千零一十章 一個時代的跨越第四百五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下馬問前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金錢的魅力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七百三十三章 我們的榮耀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令人期待第七百八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一羣賭徒第九百零一章 無恥之徒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合作愉快第二百二十八章 流水線模式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一個農民第八百一十九章 目標---關隴集團第九百九十三章 負心漢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有點亂第六百零七章 你的對手是我第四百三十七章 賭帥?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夷之辨第二百四十一章 深藏不露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可汗之位第九百一十三章 老命都捐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七十四章 肉搏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套路依舊第九百七十三章 交功課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眼淚滾滾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暗藏玄機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當家難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簡單任務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小無猜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全民偶像第二百二十二章 藝術飛揚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顏值與才華第七百八十章 面對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賊心不死第七百六十九章 心有靈犀第二百一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後果很嚴重第五百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這個皇后不簡單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慫!就是幹!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一百三十四章 闖大禍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維持現狀?第七百三十三章 我們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