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堂而皇之

連續三日,這一場萬衆矚目的科考終於結束了,接下來的就是閱卷了。

畢竟有上千份試卷,因此閱卷的方式,也是通過層層篩選,而且筆試過關之後,還得在吏部進行面試,也就是口試,最終才能確定真正的及第人選,但是相對而言,筆試成分更重一些,一般筆試通過了,面試的話,就輕鬆多了,畢竟古代還是非常注重文章的,能說會道那只是其次,皇帝也是看奏章,不是天天聽你在那裡巴拉巴拉。

其中當然也是以進士科爲主,明法科、軍政科考得人非常少,因爲專業性太強了,尤其是軍政科,大唐軍事學院的成立,讓那些原本打算考軍政科的人,都直接去了大唐軍事學院。進士科的話,就比較全面,可以說是樞要大臣的儲備官員,常科三門中,有九成報考的是進士科目。

閱卷室。

如今天已經暗了下來,但是閱卷室卻還是燈火通明,考官們正在仔細的閱卷。

忽然,燭火一陣晃動,只見一羣人從外面走了進來。

正是李治以及韓藝、杜正倫、盧承慶等一干樞要大臣。

“微臣參見陛下。”

許敬宗、李義府以及那些閱卷的考官急忙起身行禮。

“諸位愛卿辛苦了。”

李治很是興奮道:“你們忙你們的,不用管朕,朕就是過來看看。”

身爲主考官之一的李義府急忙將一份考卷遞上,“陛下還請過目。”

李治頗爲激動的接過考卷來,但是他不太看前面的題目,因爲那都是基礎題,就看問答題以及最後面那篇文章。

杜正倫、盧承慶他們也紛紛拿起一份考卷看了起來,唯獨韓藝一直站在李治身旁,一臉的索然無味,就他那點水平,還真不夠資格看這種試卷,估計都看不太懂。

看得半響,李治讚許道:“這篇文章寫得真是好啊,文詞犀利,分析透徹---任知古?原來是他,難怪,難怪。”再一擡頭,忽見杜正倫、盧承慶等人紛紛搖頭,詫異道:“幾位愛卿爲何皆搖頭嘆氣,難道這些考生的試卷都不入幾位愛卿的法眼麼?”

杜正倫非常直接拿着一份試卷送到李治面前,道:“陛下,這等文章焉能及第。”

李治一愣,拿過來一看,皺了皺眉,默默的將試卷放下,又拿起一份試卷看了看,又是皺了皺眉,看向李義府道:“難道這些試卷就是這些考生中最好的呢?”

能送上來讓李義府過目的,肯定就已經是最好的了。

李義府點頭道:“回稟陛下,杜中書、盧尚書他們的才華在我大唐來那都是鳳毛麟角,這些考生又怎能與他們相比了。”

一個大學士忽然走了過來,道:“陛下,這名冊似乎有問題?”

李治道:“什麼問題?”

那大學士道:“陛下請過目,這名冊上面的兩百多人,只有四五十人是出自高門大姓,其餘的全都是寒門子弟,這在歷屆科考當中可是從未見到過的。”

杜正倫、盧承慶立刻看向李義府跟許敬宗。

那些閱卷的考官們也都偷偷瞄向這邊。

氣氛變得很是怪異。

李義府卻是淡定一笑,朝着那大學士道:“謝大學士,你怎麼又不說投考的考生也是寒門居多,而且陛下先前就已經嚴詞說明,這科舉是以文章取第,高門大姓又如何?這都已經顯慶年了,你怎還對那晉魏之風,念念不忘呢?”

語氣非常囂張!

韓藝突然道:“李中書說得不錯,此番科舉改制,就是希望公平一點,若以高門大姓爲標準,那還開什麼科舉,直接九品中正製得了。”

李義府投桃報李道:“韓侍郎言之有理。”

那姓謝的大學士見韓藝都跟李義府站到一邊去了,心裡也明白,韓藝肯定是站在寒門那邊的,這哪裡還敢說話。

盧承慶突然道:“咦?怎麼不見王玄道的名字。”

李治也突然想起,王玄道參加了這一次科舉,因爲他自小就認識王玄道,也知道王玄道的才華,道:“王玄道的試卷呢?”

李義府道:“臣不知道,這都是下面遞上來的。”

李治坐了下來,陰沉着臉道:“去將王玄道的試卷調來。”

“遵命!”

過得好一會兒,一個官員纔將王玄道的試卷遞上。

李治打開一看,內容先不管,這絕對是他看過試卷當中,最爲整潔的一份試卷,可見王玄道潔癖到什麼地步,李治也沒有看別的,直接看最後面那篇文章,越往下看,臉色越是難看。看罷,李治將試卷一合,斜目瞧了眼李義府。

李義府非常淡定從容。

過得半響,李治拿着王玄道的試卷,站起身來,略顯疲憊道:“你們繼續閱卷吧。”

言罷,他便走了出去。

韓藝他們當然也跟着出去了。

他們剛一走,一個考官就湊過來道:“李中書,這可如何是好,王玄道的文章雖與任知古的文章不分伯仲,但是王玄道匠心獨運,還是要更勝一籌,這陛下如何看不出來?”

李義府笑道:“我在這裡,你怕什麼,繼續閱卷。”

......

後宮!

“豈有此理!”

李治回到後宮,猛地一拍桌子,破口大罵道:“這個李義府真是膽大包天。”

“陛下,這是怎麼呢?”

武媚娘驚慌的走了過來的,道:“這裡李義府又怎麼惹陛下生氣了。”

“你自己看。”

李治將考卷遞給武媚孃的,道:“這就是在第一輪篩選就刷下來的試卷。”

武媚娘接過一看,她還瞄了瞄基礎題,但很快就知道,這個看不出來什麼,於是又後面那篇文章看了起來,看到一半,心中暗道,不愧是王玄道,果然聰明絕頂。

王玄道的這一片文章的標題取自於《易經》,日中則昃,月盈則虧。

但是講得完全不是道家思想,而是由此論證守成難於開國。

從無到有,一點也是有,從有到無,一點也是無。

並且提出精益求精的治國思想,其中還包含韓藝的創新強國思想,獨孤無月的精兵論。

這是寫給誰看的,不就是寫給李治看的。

先,以日月的自然現象,來論證守成之君要更難做,然而,李治開創了永徽之治,李治就是守成之君,接過來的也是盛世,照此理論來看,李治要比李世民更偉大。

但這是拍馬屁嗎?

這當然是。

但是妙在王玄道下面立刻引出精益求精的治國思想,從國家各種展來論證精益求精,結合的非常好。

而且這恰恰又是李治最爲需要的,他接過來的就是盛世,他也經常在考慮,如何做得更好。

李治看到如此對胃口的文章竟然落選了,心裡如何能不生氣,難道守成之君就不能強於開國之君嗎?

你們這些傢伙是誰的臣子。

但是武媚娘知道,這都是王玄道故意爲之。

王玄道心裡能不知道李義府、許敬宗肯定不會讓他及第的,單憑他是太原王氏出身,而且他當時沒有選擇站在李治這邊,因此他得寫一篇李治無法拒絕的文章。

武媚娘看到一半,基本上就沒有怎麼看了,但還是故意裝成看得是非常入神,看罷,她將考卷一放,道:“陛下,這張試卷一定是前三名,而且臣妾知道一定李義府他們從中作梗。”

不等李治開口,她話鋒一轉道:“但是情有可原。”

李治慍色道:“這還情有可原?”

武媚娘道:“陛下,你可還記得,當初王玄道曾憑門蔭入得御史臺,但又是誰讓王玄道走出御史臺的?”

李治皺了皺眉頭。

武媚娘道:“以李義府的才華,他如何看不出這篇文章的價值所在,可是,他敢呈上來給陛下看麼?這王玄道畢竟是陛下趕出官場的,倘若陛下不願王玄道再入官場,那李義府將文章呈上來,只會讓陛下左右爲難,因此臣妾認爲李義府這麼做,完全是出自忠心。”

李治沉默半響,臉色稍稍緩和了幾分,嘆道:“難道你也認爲朕乃心胸狹隘之輩嗎?”

王皇后的慘死,讓他非常愧疚,他哪裡還會遷怒於王玄道,早就沒有在意這事了。

武媚娘道:“既然陛下沒有這般想法,那就將王玄道列爲前三名,李義府知道了聖意,我看他也決計不敢亂來的,陛下犯不着爲此生氣。”

李治道:“這倒還只是其次,你可知道到遞到李義府手中的試卷,高門大姓子弟的名額才兩成左右,這可是從未有過的,而且文章也都很一般,其中緣由,朕就不多說了,你應該明白。可朕爲何要大興科舉,不就是希望能夠招納一些賢士來輔助朕,他李義府清楚的很,可他還敢亂來,可見他根本沒有將朕放在眼裡。”

武媚娘笑道:“臣妾倒是覺得李義府這般做,是爲科舉着想,是爲了迎合陛下的政策。”

李治聽得很是納悶了,“你這話又從何說起?”

武媚娘道:“科舉自隋朝創建之後,一直未有斷過,但也未得重視,這不就是因爲以前的主考官都是以高門大姓優先爲原則麼?導致寒門子弟對於科舉心灰意冷,許多人都不願意來參加科考,更願意借科考之名去投靠朝中大臣,想當初馬周也未參加科考,是在常何家做門客,這才被太宗聖上給現了。

而這一回陛下大興科舉,意在爲朝廷招納更多的賢才,那麼先,要有更多的賢才前來參加科舉。如果這一回陛下給予寒門子弟更多的名額,天下寒門子弟纔會相信陛下是真的求賢若渴,那麼等到下回科考,就會有更多賢才前來參加科考,如此科舉才能得以重視,陛下的目的才能達到。”

枕邊風也得吹得有理可循,武媚孃的口才那也是一等一的。

李治耳根子又軟,點點頭道:“你說得也不無道理。”說着他又嘆了口氣道:“只可惜...罷了,罷了。”

武媚娘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抹笑意。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市場決定商品的好壞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七百七十章 被算計慘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加速計劃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拋磚引玉第一百三十章 惻隱之心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理暴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着忽悠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老司機?對不起,我是船長!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天助我也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給就不如借第五百六十二章 終於爆發了第九百九十五章 自備供詞第七百四十九章 儒家盛況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這“刀”好使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朝中無韓藝,廖化當先鋒第二百五十七章 尋求合作第九十三章 山谷石文(第三更送到,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六十章 重商?請先重德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要命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打擊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計劃有組織的報復第六百三十八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百一十五章 發放人情債第三百章 門當戶對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引人矚目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跑跑步,認認字第八百八十三章 順其自然的離間計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教育不分貴賤第一千六百章 簡單辦法第一百五十六章 煙花三巷第四百八十五章 當刮目相看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大刀闊斧第六百三十七章 投名狀第九章 旺財!旺財!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啓蒙思想第三百六十三章 好吃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顏值越高,責任越大第三百四十章 清與濁第一百四十六章 楊家家主第十二章 轉運了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民心所向第三百五十六章 咬人的狗兒不露齒第二十六章 不共戴天之仇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打架不如打麻將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望塵莫及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繼續戰鬥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真真假假第四百一十一二章 依法護民第五章 誰敢比我慘!第二百四十一章 深藏不露第六百五十八章 掰開銅幣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就是現在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密任務(下)第八十七章 兩個請求第二百一十五章 韓大忽悠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十年磨一包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我只在乎你第四百四十一章 愛情神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以木換木第三百九十章 掃地也是文化?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逼出來的優雅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這不是錢,是藝術品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這買賣不虧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打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都是套路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啓蒙思想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我們纔是最優秀的第八百九十一章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第十一章 燉狗肉第四百一十章 不虛此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知女莫如父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雙劍合璧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帝國公民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殖民大計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一百九十六章 帶刺的牡丹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七百六十二章 儒之根本第七百七十八章 圈地計劃第四百二十四章 權力到手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之威第四百零一章 夜讀春秋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智能化訓練第三百七十三章 皇帝駕臨第二十一章 你就是一仙女第六百七十五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立竿見影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狐假虎威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天生領袖第九百七十五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水中驚情(上)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大國當不善權謀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虛情假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掌控全局第一百章 有人造反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繼續戰鬥第二百零一章 不足之處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