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智若愚

“韓藝---!孩兒參見父皇,母后!”

三人入得廳中,李弘看到韓藝先是一喜,激動不已,以至於他是先喊韓藝,隨後才向李治、武媚娘行禮。

韓藝先是拱手一禮,隨即道:“臣本打算來找殿下玩,沒曾想到殿下正在上課。”頓了頓,他眼珠一轉,道:“其實臣覺得任何事都得勞逸結合,適當的玩一下,也未嘗不可,我看殿下學的也挺累的,不然就先休息一下吧!”

那些個小孩聽得眼中一亮,這真是知己來了啊!

李治聽得卻是惱火不完,道:“韓藝,你怎能如此教太子,太子自當先以課業爲重,況且李太史還在這裡授課。”

哇靠!你當我不知道麼,可是誰叫你讓我搞定,我不只有出此下策麼。韓藝忙向李淳風道:“韓藝一時嘴快,還請李太史見諒。”

李淳風哪裡不知道韓藝的心思,呵呵一笑道:“無妨,無妨!”

李弘突然興起道:“韓藝,你來得正好,方纔我正與老師談論先祖說得一句話,我也想聽聽你的見解。”

“是嗎?”

韓藝開始抹汗了,日了,當時在訓練營授課時,看得多半儒家聖經,這道家的看得還真是不多呀!一邊思索着,一邊問道:“不知殿下指的是那句話!”

李弘道:“就是,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德。”說着,他又將方纔與李淳風的對答,以及他的疑惑一股腦全都告訴韓藝。

李治這時候才反應過來,但是他卻不但不內疚,反而道:“弘兒這可算是問對人了,你母后的昭儀學院最先還是韓藝出得主意。”

武媚娘深表認同的點點頭。

“是麼?”

李弘道:“那韓藝是不認同的這句話。”

李治忽然瞧了眼韓藝,暗示韓藝,不準不認同,因爲李唐皇室遵從老子爲先祖,你作爲臣子怎麼能不認同我先祖。

“當然不是!”韓藝先否定再說。

李弘哦了一聲,道:“那你倒是說說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不過韓藝最善於面對的就是這種突狀況,忽然靈機一動,道:“不知殿下可有學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可也是出自於道德經。”

李弘點點頭道:“這我當然學過。”

韓藝道:“我認爲既然老子說了這大智若愚,那麼可見老子對於愚的理解,是大智,不是愚笨,也不是什麼淳厚朴實。既然要擁有大智慧,當然得讀書,對不對?”

李弘沒有話,李治倒先說道:“可是若是這句話愚是代表大智,那麼這句話的‘明’又作何解釋呢?”

韓藝快瘋了,你真是成心整我啊!

但是李治卻無整他之心,他作爲君主,這個問題要伴隨他一生的。

李弘點點頭道:“父皇說得是,韓藝,你這麼理解不對。”

“‘明’是指的是一些小聰明,這與大智自然也是相反的。”

這麼含糊兩句之後,倒是先把韓藝給說明白了,輕咳一聲,道:“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利用數學思想中的代入法來進行推論。”

“代入法?”

“不錯!”

韓藝道:“好比說數學中的方程式,一加x等於三,可以一個個代入進去,試試看,是不是對的,一加一等不等於三?”

李弘搖搖頭。

“那麼就看二!”韓藝道:“一加二等不等於三?”

李弘立刻點點頭。

“這就是代入法。”韓藝道:“我們可以將愚得幾種意思代入進去,然後進行推理,看是不是對的。除大智之外,愚還有愚笨,淳厚朴實的意思。天下百姓都淳厚朴實,服從命令,聽從安排,這樣好不好呢?”

李弘道:“這難道不好嗎?”

李淳風、李治也好奇的望着韓藝,這種夢寐以求的百姓,你能說不好嗎?

“好不好,也得推論一下!”

韓藝道:“我們就假設天下百姓都淳厚朴實,服從命令。那麼百姓服從的是誰的命令呢?”

李弘道:“當然是君主的命令。”

韓藝搖搖頭道:“非也,非也,應該是官員的命令,官員上面纔是君主,君主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百姓,尤其是一些山高皇帝遠的州縣,就更是如此了。如果百姓受到這種教化,他們只知道服從上級的命令,也就是一州長官的命令,可問題就在於,官員是不是也是淳厚朴實的呢?”

李弘也不笨,自古以來這麼多奸臣,怎也談不上淳厚朴實,搖搖頭道:“官員應該算不上淳厚朴實的。”

“道理就是如此!”韓藝道:“爲什麼漢朝有七國之亂,就是漢朝錯誤的理解了這一句話,那些諸侯們振臂一呼,結果百姓應聲而起,這你能說百姓錯了嗎?百姓當然沒有錯,是朝廷讓我們服從的,那七國之亂是對的嗎?”

李弘搖搖頭。

“由此可見?”

“這個答案是錯的。”李弘下意識道。

其實李治、武媚娘都聽過這一番理論,覺得的確有它的道理,因此皇帝纔將軍政軍令分開,避免某些人大權獨攬。

“那我們再將大智代入進去看看是不是對的。”

韓藝又道:“但是先我們要明白什麼叫做大智若愚。我跟你們說一個故事。”

李弘聽得眼中一亮,道:“那你快說,我最愛聽故事了。”

韓藝道:“在我家鄉揚州有兩座山,山上各有一座道觀,山下各有一條河流,而且兩座道觀的道長都迷信於煉丹,但是每天煉丹,都會產生一些垃圾,兩個道長都讓自己的弟子將這些垃圾扔到十里外一個專門用來掩埋垃圾的沙坑。其中一個弟子就老老實實的將垃圾帶到十里外的沙坑裡面掩埋,但是令一個弟子就沒有這麼做,他就近倒在了山下河裡面,他還嘲笑對面道觀的弟子愚笨,這你倒在河裡面,你師父也不會知道,幹嘛費這麼大的勁,傻子才這麼幹。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十年之後,他們的師父都去世了,他們繼承了道觀,成爲一觀之主,但是那個天天跑到十里外的掩埋垃圾的子弟,他的道觀香火是越少越旺,而另一家道觀卻是門廳羅雀,周邊荒無人煙,導致那弟子剛剛當上道長就活活餓死了。”

李弘驚奇道:“這是爲何?”

韓藝笑道:“因爲那些垃圾是有毒的,那個自以爲聰明的弟子將垃圾倒入河中,導致河中魚蝦盡死,土地也受到污染,種不出糧食來,結果周邊百姓都離開了,而另一位愚笨的弟子,遵從師父的教導,每天都將垃圾掩埋在十里外的沙坑裡面,因此周邊還是山清水秀,人丁興旺,道觀的香火自然就好。”

李弘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李淳風也是微笑的點點頭。

韓藝道:“這就是大智若愚。爲什麼這世上會有那麼多繁瑣的規矩,真是太費事了,一點也不自由,這麼活着多累呀!就好比說進出城門,有專門的入城的城門和出城的城門,明明這出城城門沒啥人出城,爲什麼不可以往這邊入城,還得繞很遠的路去從專門的城門入城,這不是傻麼?

這當然是傻,做人要懂得隨機應變纔是,你往這邊進去了,其實也沒什麼關係的,反正也沒有多少人出城。可問題是,你這麼做了,就等於是破壞了規矩,那麼今後人人都會這麼做,這就會造成大家都就近,圖個方便,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城門擁堵不堪,害得大家都進退兩難,到頭來還可能害了自己。因此這大智若愚的愚,其實是可以通法家的精神,以及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像那些大奸大惡之人,都是自以爲聰明,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可到頭來其實都是害己害人。”

韓藝又問道:“那這就需要什麼?”

“是教化麼?”

“那該如何教化呢?”

“讀書。”

“殿下現在明白爲何皇后會建立昭儀學院了吧!”韓藝笑道:“我常常聽到有些官員,總是說什麼刁民犯上,刁民這,刁民那的,我聽到這話我就覺得很可笑。”

李弘好奇道:“這又是爲何?”

韓藝道:“百姓又沒有讀過書,他們只知道耕地,哪裡知道什麼仁義禮智信,這一言不合當然就動手,沒飯吃當然就造反,你還想奢望他們彬彬有禮,這不是天方夜譚麼。官員就知道天天嚷嚷刁民刁民,可他們有沒有想過,這刁民從何而來,就是從缺乏教育的土壤來的,你既然不讓他們讀書,那你就接受他們的野蠻,這不能怪他們。

對於君主而言,愚昧的百姓只能圖一時之安定,就好比那道觀弟子一樣,他圖了十年輕鬆,卻害了自己一生。再說到漢朝的七國之亂,其實漢景帝削番跟百姓有什麼關係,只是七王的個人利益而已,爲此他們不惜損害國家利益,要是百姓都能夠明辨是非,我現在生活的這麼好,憑什麼拿着我的性命爲了你一個人的利益跑去造反,結果也很明顯,十餘萬百姓茫然的失去了性命,他們甚至都不知道爲什麼打這一場戰爭?

可是話說又回來了,漢武帝征討匈奴,我太宗聖上東征突厥,這可也是戰爭。一些愚昧的百姓就會想,我的地種的好好的,我幹嘛去打仗,我能得到什麼?反正他們在北方打,我住在南方,跟我有甚麼關係,可是如果他們知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他們就會明白,如果我們都不去打這一場戰爭的話,國家就會滅亡,我們就都成頡利的奴隸了,我每天都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耕地有你的份,糧食你就別想了。

我們是爲國家而戰,我們是爲了後代而戰,我們是爲了和平而戰,我們必須要阻止任何敵人入侵我們的國家,面對野蠻的敵人,我們只能以戰止戰,否則的話,我們都將玩完。同樣都是戰爭,一個是不義之戰,一個是正義之戰,但是你能奢望愚昧的百姓會懂得這些嗎?”

這長篇大論下來,韓藝是口乾舌燥,不但是連杯茶都沒有,關鍵連一點反應都沒有,畢竟李治在這裡,他也莫不太準,忙道:“臣才疏學淺,這只是臣個人的見解,可不是真理,殿下聽聽就是了。”

李治一怔,哈哈笑道:“好一個大智若愚,說得好!說得真是好!這纔是真正的道家思想,朕也是從中受益匪淺啊!”

李淳風也是感慨道:“我悟道數十年,卻比不上韓侍郎這一番妙論,慚愧,慚愧!”

韓藝忙道:“李太史過謙了,我之所以這麼想,不是因爲我多聰明,只是因爲我小時候沒書讀,因此小時候也幹過不少混賬事!”

李弘好奇道:“你小時候做過甚麼混賬事,能否說來聽聽。”

韓藝慚愧道:“不瞞殿下,偷雞摸狗之事,臣都是做過的。”

李弘驚訝道:“真的麼?”

韓藝點點頭道:“因此臣每天起牀第一件事就是向上天懺悔,乞求原諒,以及多行善事,希望能夠彌補小時候犯的過錯。”

武媚娘聽他胡扯,在這忽悠自己的兒子,道:“你現在也不遑多讓啊!”

李治哈哈一笑,道:“皇后說得不錯!”

韓藝訕訕道:“陛下、皇后說得是,臣一定改掉身上的惡習。”

李弘也是格格笑了起來,突然好奇道:“既然教育利於國家,那爲何父皇不多增設學校,好叫更多人能夠讀上書呢?”

李治一愣,稍稍點了下頭,道:“弘兒的建議,父皇收到了,父皇會考慮的。”

李弘又道:“父皇,孩兒想將父皇賜予孩兒的錢財捐贈給母后的教育基金會,不知可否?”

李治呵呵道:“父皇已經賜予你的,自然由你做主。”

武媚娘憐愛的笑道:“你這孩子。”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

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忽悠皇帝當商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格物致知第八百八十章 我的榜單我做主第九百五十八章 險象環生第四十六章 誠實的有些過分第八百四十四章 恐怖的女魔頭第四十四章 調解糾紛第九百七十六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還看今朝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利益是用來交換的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虛情假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律法之外第六百九十二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二十六章 征服的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小別第八百五十九章 就不怕窮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還施彼身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赤字危機第八十章 開始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禮物有毒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壟斷說NO!第一千零四十章 花落誰家?第七百零四章 騙子的悲哀第七百九十六章 商業帝國的錐形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其樂融融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退位讓賢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內憂外患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言不合就出家?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誠意滿滿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周邊利益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章 西域之重第一千零二章 解套資本第八百四十四章 恐怖的女魔頭第一百四十七章 將門犬子第二千零七十七章 就是這麼霸氣第七百二十三章 糟糕的相親第九百六十五章 全面告捷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幹啥都賺錢第三百一十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恐嚇信第六百一十九章 春耕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兵至如歸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重大事故第七百七十七章 用距離換人力第七百九十二章 女人啊!第五百四十一章 世情之下,豈能如願第四百三十八章 藏荊請罪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請一定要等我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助我也第二千零七章 亮起來了第一千一百章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這是病,得治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強盜姐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兩極分化第五十章 臭氣相投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插着翅膀的夢想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賭第一千六百章 簡單辦法第二百一十六章 才子佳人第九百零九章 財神爺第一百四十一章 離別(上)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我要寫小說第一百九十五章 妙手空空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罪魁禍首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大清洗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撞南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禍兮福所倚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難之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空手套白狼第五十章 臭氣相投第七百六十六章 忠於自己第五百零八章 對症忽悠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忽悠失敗第九百八十四章 賞罰不明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都是渣渣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跑跑步,認認字第九百零三章 愛情專家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太有才了第九百二十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九百零六章 重磅消息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隋唐英雄傳?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神來之筆第七百八十二章 無月上鉤第五百五十二章 劣跡斑斑第七百三十四章 生產模式第一百零五章 對與錯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世道變了第二千零十八章 母子同政第八百八十九章 四子奪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股份制度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子功夫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必須組團第三百九十八章 活出亙古未有第五百三十一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六百三十章 女帝和女帝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