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戰略性撤出

其實韓藝並沒有說謊,就算許敬宗沒有趕來,他也不會當擔太子的老師,不是他情操高尚,而是因爲他聽從了長孫無忌的建議,能否將太子爭取過來,這是沒譜的,因爲這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關鍵在於太子這個人,但是跟太子來往,這個要利大於弊,他知道對於太子而言,這老師太普通了,李治會給他找很多老師,但是李治肯定不會給他找一位朋友,皇帝都是孤家寡人的,因此韓藝早就要做太子身邊唯一的人,因爲唯一是不可替代的。

另外,韓藝也沒有功夫天天跑來正兒八經的跟太子上課,他希望能夠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像李淳風他們就有規定的時間來給太子上課。

但都是來自後世來的想法,而在當代人看來,也就是李義府、許敬宗看來,老師是神聖的,是有着特殊意義的,如果讓韓藝成爲太子的老師,這對於他們的威脅很大。

在這一點的分歧,反而促成了此事。

至於李治爲什麼選擇韓藝,原因肯定有很多,但是疑慮肯定更多,就是韓藝年紀太輕了,真正促使他決定選擇讓韓藝這唯一一個重臣來充當太子的老師,就是因爲韓藝曾上奏保過李忠,忠誠對於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韓藝爲什麼保李忠,就是因爲忠於李治,要知道韓藝跟李忠可是連句話都沒有說過的。

而且李治對於韓藝也非常瞭解,知道韓藝這人比較重感情,他不希望讓一些冷血政客在太子身邊。

當然,李治肯定還有很多的考慮,只是帝王之心,又有誰人可以猜透。

但這些都只是插曲罷了,今日的主題還是正式拜相。

甭管是拜誰爲相,這對於朝綱和國家而言,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你皇帝總是模棱兩可,導致很多大臣都左右搖擺,不知道朝廷未來的走向,什麼事都畏畏尾,這下就都定了下來,還是以李義府、許敬宗這幾人爲中心,構建宰相班子。

大臣們現在就明白了,李治不會再轉向關隴集團了,心裡就沒有負擔了,該巴結的巴結,該送禮的送禮,大家狼狽爲奸也好,齊心協力也罷,反正就這回事了。

李義府、許敬宗回到府上,就大擺筵席,其實不擺也不行呀,因爲前去道賀的官員沒有一百也有八十,那禮物送得是堆積如山,就這半宿功夫,比李義府幾十年來還要賺得多。

爲什麼這麼多人渴望權力,不就是因爲這些嗎,誰還真是爲天下黎民着想,就算要着想,也得等到滿足自己的**再說。

到了晚上,賓客盡歸,李義府坐在內堂裡面,把玩着一些奇珍異寶,愛不釋手,這輩子就沒有見過這麼多珍貴的珠寶,李義府以前就是一箇中產階級,捱了這麼久,總算是得到了一些回報,情緒是異常膨脹,對於未來的憧憬,那真是不言而喻。

忽聽得吱呀一聲,他下意識的將手中的珠寶放入木盒裡面,但見一個婦人走了進來,他當即眉頭一皺,訓斥道:“你進來的時候能否先敲門。”

那婦人一看桌上的珠寶盒立刻就明白過來,笑着直點頭,以前李義府窩窩囊囊的時候,她也沒有少給李義府臉色看,如今可不同了,如今李義府說什麼就是什麼,她絕不敢回半句嘴,這就是夫妻啊,丈夫有出息,那你就吊。興奮的坐了過來,道:“夫君,今兒可是有不少人送禮來,而且是一份比一份重,我大概算了一下,怕是有好幾千貫。”

李義府笑道:“才幾千貫而已,你就高興成這樣,你現在可是宰相夫人了,不要讓人將你給看低了。”

“是是是!夫君說得是。”那婦人乖巧的點點頭,眸子左右晃動着,湊了過去,小聲道:“夫君,當初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當宰相的時候,他們的子孫可都在朝做官,你是否也該考慮下咱們的兒子、女婿,津兒到現在還只是在禮部當一個九品小官,還有咱們那位女婿,以前可沒少受排擠,如今都只是掛一個閒職,你在朝中也得需要人幫忙,這自家的人總是比外人信得過一些。”

李義府笑道:“這還用得着你說麼,我已經在安排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都會升上去,還有,讓洋兒不要去參加科舉,我李義府的兒子又豈需要跟那些寒門子弟爭一時長短,到時直接走門蔭入仕。”

“哎哎哎!”

這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然而,就在第二日,關於韓藝與太子之師擦肩而過的消息很快就傳出去,反正就是說韓藝經歷尚淺,出身農家,之所以李治要選擇韓藝當太子之師,就是因爲李治看重賢者六學,希望韓藝能夠教太子賢者六學,只是最後韓藝還是沒能當上老師。

這當然是韓藝自己傳出去的,這個消息的重點,不是韓藝是否成爲了太子之師,而是李治看重賢者六學,這個纔是韓藝主要的目的。

與此同時,李治頒佈詔令,數學科目往後延遲一個月考,任何參加科考的考生,都可以再考取數學。

這個消息一傳出,就直接證實了皇帝非常看重賢者六學。

這皇帝看重什麼,什麼就火,自古以來都沒有變過,後世也是一樣,領導人要是去哪個飯店吃頓便飯,這飯店一定火。

這就直接導致皇家圖書閣爆滿,幾乎天下考生都跑去了皇家圖書閣,因爲他們都寒窗苦讀十年,什麼儒經、道經都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他們來長安只是來參加大考的,不是臨時抱佛腳的,而且如今考試,背得東西少了很多,就是一些禮樂方面,需要記住,主要是考策論方面的,爲了給自己增加一重保險,他們都願意將這時間花在數學上。

其實皇家圖書閣早已經成爲長安一個重要的標誌,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進出,原因很簡單,有書看呀,這就跟電視剛出來時,幾百人看一臺電視是一個道理。

......

......

與此同時,長孫無忌也緊急約見了韓藝。

“哈哈!好一個良師益友,妙!妙!”

長孫無忌何等精明,一聽便也明白過來。

韓藝謙虛一笑,道:“這都全虧太尉你的妙策,我不過都是按照太尉說的去做。”

長孫無忌擺擺手,道:“老夫那也算不得什麼妙策,這也都是因爲陛下信任你,否則的話,也是行不通的。”

說到這裡,他忽然嘆了口氣,神色凝重,道:“其實老夫今日約你前來,主要還是因爲關於此番人員調動一事。陛下這一回提拔上來的人,要麼就是與老夫素無來往,要麼以前與老夫或者褚遂良有過一些恩怨,依你之見,陛下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話語中,難免透着落寞和失望,可見李治還是不放心他,九個宰相連一個根正苗紅的關隴集團成員都沒有,兩三百年來,在這一片地區,是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隋煬帝那麼憎恨關隴集團,但是在他身邊還是有一個宇文化及。李世民也曾削弱過關隴集團,提拔房玄齡、魏徵、杜如晦、李勣等人,但這是爲了達到平衡,另外,最終還是堅持關中本位政策,也沒有像今日這樣。

韓藝微一沉吟,道:“這幾年來,陛下相繼將褚遂良、柳奭他們趕出了京城,這人心隔肚皮,陛下又怎知道他們的人不會記恨在心了,即便太尉你已經致仕了,也不可能消除陛下對於太尉的戒心。但要說主要是針對太尉,我看也不盡然,我認爲陛下主要還是希望朝綱能夠穩定下來,畢竟爭爭鬥鬥已經好幾年了,這種內耗是陛下不想見到的,陛下還想着要勵精圖治,既然陛下已經確立了以許敬宗和李義府構建權力中心,那麼如果再將太尉的人安排上去,內耗肯定還是會繼續的。”

長孫無忌嘴角微微露出一抹苦澀的笑意,他現在可再也不敢小覷李治了,因爲直到今時今日,他才徹底明白,他從未猜中過李治的心思,因爲李治從來不按常理出牌,而且李治善於利用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當初天知道一個廢王立武會鬧得這麼大,甚至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究竟李治現在是如何打算的,他現在還真不敢下判斷。不過有兩個人,他倒是可以摸透,道:“如今李義府掌握中書出旨權,許敬宗掌握門下封駁權,二人聯手控制了中書、門下,敕令通達不在話下了,他們對於老夫的恐懼與恨意,遠遠勝過陛下,他們一定不會放過老夫的,到時他們肯定大肆排擠老夫的人,提拔自己的人上去,等到逐漸瓦解老夫的勢力之後,再給老夫致命一擊。等到那時候,即便是陛下也阻攔不住他們。”

畢竟是老江湖了,他知道自己畢竟是李治的舅舅,李治不可能親自動他,如果要動他的話,肯定還是要借刀殺人,那麼李義府、許敬宗就是兩把屠刀,這二人又恨不得他早死。

韓藝道:“關於這事,我本也打算找太尉商量的。”

長孫無忌道:“你對此有何看法?”

韓藝道:“他們二人醉心於權術,而我顧忌甚多,再加上中間還有一個皇后,我無法專注與他們爭鬥,與其留在長安被他們迫害,還不如先將着一些德才兼備的後起之秀撤離長安,去到地方上,配合我的改革,累積政績,到時再回長安。如果我的變法順利的話,嶺南地區和廣州地區一定會出現飛躍式的展,如果我們事先將那些人安排到兩地,那麼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重新得到陛下的重視。”

長孫無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呵呵道:“你與老夫想的一樣,甚至於想得比老夫還要透徹,廣州和嶺南都乃偏遠地區,調去那裡,只怕李義府他們還會歡喜不已,但如果兩地真如你所言的那般,會有飛躍式的展,那麼功勞也會尤爲顯著,足夠引起陛下的重視,這一步棋稱得上上佳之作。”

韓藝道:“但是前提還是要成功,因此派去的人不但要德才兼備,還得服從命令,”

長孫無忌笑道:“這老夫知道,老夫會給你挑選出幾個合適的人選。”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但這始終是權宜之計,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你跟李義府、許敬宗他們的博弈。”

這朝堂是丟不得的,如果你倒下了,那地方的人都得玩完,你作爲扛把子,得爲他們遮風避雨。

“這我明白。”韓藝點點頭,道:“雖說目前情況比較嚴峻,但是我們還掌控着戶部和吏部這兩個最爲關鍵的部門,另外那邊還有民安局,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刑部和大理寺,以及御史臺。”

長孫無忌眯了眯眼,道:“對呀,老夫倒是沒有想到這民安局,不知這民安局何時正式運作?”這民安局裡面的人,多半還是出自關隴貴族。

韓藝道:“再過個幾天就正式啓動了,我這幾日也在忙着這事。”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道:“但是你也別想得那麼輕鬆,戶部在你手中,暫時是無憂的,可是吏部的話---。”

韓藝立刻道:“縱使撕破臉我也會保唐尚書的,相信陛下、皇后也能夠理解,我如今可就這麼一點勢力,不管唐尚書以前是誰的人,但現在他可是投靠我了。”

長孫無忌道:“他們不需要針對唐臨,亦可奪取吏部的權力,原本六部之是尚書令,蓋因太宗聖上曾是尚書令,故此早已經不設了,但還是有左右僕射分管六部,然而陛下這一次安排,並未涉及左右僕射,而是將六部的權力交給好幾位同中書門下三品,也就是說中書令和門下侍中是可以插足六部,依老夫之見,他們肯定會想盡辦法奪取吏部的權力。”

韓藝道:“那不知太尉你的意思?”

長孫無忌道:“如今他們掌握着門下、中書二省,只怕你是防不住他們的涉及到吏部的,因此你只要保住唐尚書即可,宰相雖然可以插手吏部,但是隻有吏部尚書不出現空缺,那麼就不能完全掌控吏部的權力,至於這人員安排,你可先搶在他們插手吏部之前安排好。”

韓藝對於這部門之間的權力瓜葛不是很瞭解,他還是以長孫無忌的建議爲主,點了點頭,眉宇間透着一些憂慮,吏部和戶部對於韓藝而言,是缺一不可,因爲他的變法需要用人,吏部就是管人事的。

第七百一十五章 賭上一切的婚姻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沒有人忘記你第一百一十六章 裝病破謠第八百九十三章 反串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爆第十五章 爽就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助我也第一千六百章 簡單辦法第一千零一章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先捧上天再說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白菜價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愛情利益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理暴力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強行爭論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皇天不負有心人第六十章 從自己人開始騙起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金票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改弦易調第三十五章 誰在說謊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面傾城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個騙子三個幫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飯得一口一口吃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的家我做主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全民一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千門俠侶第六百七十四章 花樣多多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碧螺春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開始?已經要結束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火候差不多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衷腸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貴在人情第七十七章 謊言中的真誠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朝廷牆角?照挖不誤第九百四十四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無權無勢鋤作田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後果很嚴重第七百九十章 禁忌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夷之辨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脅?提醒?第五百七十四章 憑的就是實力第六百九十八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二十七章 孔子再生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絕境求生第四百五十九章 羞辱第三百八十一章 代金券第八百八十五章 神鬼莫測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越玩越大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馬桶誕生時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正常反應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不跟你們玩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傷口會自然痊癒的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們被騙了第一百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三百五十一章 治國之策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坑爹的盟友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忘初心第七百五十七章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君臣一塊污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一定弄大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九十八章 你會缺錢?第一千五十四章 紅了眼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契約精神第三百八十章 目測第一千零三章 聲名狼藉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扣你工資第三百七十三章 皇帝駕臨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零四章 誰說救美的一定是英雄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讓女人來撐起半邊天第九百八十二章 因勢利導第七百九十一章 抱歉!你出局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心急的媚娘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場誤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深藏不露第二十一章 你就是一仙女第七百六十五章 嚇人的禮物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第七百六十六章 忠於自己第八百一十五章 何必問外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要命的抉擇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後果很嚴重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相信我,是你們唯一的出路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見縫插針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孰能無情?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不眠之夜第七百九十七章 斜壺溼被,背水一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先綁着再說第九百五十三章 死亡衝鋒第四百一十六章 論紈絝第八百零九章 大內密探靈靈壹第三百一十八章 踢翻了醋罈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儒道法兵賢第八百一十三章 談個買賣先第九百五十四章 貼身保鏢第九百四十四章 當頭一棒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就是會玩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