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獅子大開口

這李義府、杜正倫退下之後,許敬宗就站了出來,輪裝逼,論倚老賣老,他可是高手中的高手,心中暗笑,就知道你們兩個不行。頗有高人風範的說道:“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這該救得還是得救,但是糧食不宜多也不宜少,既要當地的胡人感受到朝廷是真心幫助他們,又不能讓他們覺得可以對朝廷予取予求,而且朝廷也應該量力而行,災難難免會死人,相信他們也會諒解的。”

拿生命去諒解,敢情胡人都是聖人來得。韓藝暗自一笑,雙目微合,開始養精蓄銳。

其實李治心裡早有打算,但也得樞要大臣點頭,很是嚴肅的點了點頭,好像挺有道理的,又朝着李勣問道:“不知司空有何看法?”

李勣永遠是最貼心的了,而且是一隻老狐狸,道:“陛下難道忘記,當初皇家特派使曾在那邊頒佈不少政令,而且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支持,陛下何不詢問他的建議。”

韓藝眼一睜,這麼快就輪到我了。

李治的打算就是韓藝的政策,但是他們就商量過,而且李治反覆思考過韓藝的策略,覺得這的確是可行的,而且韓藝已經先斬後奏,他沒有多餘的選擇,但由於中間出了很多意外,這事一直擱置沒有談,其實蘇定方的來信裡面都提到了韓藝在草原上的許諾,明顯就是催促朝廷趕緊兌現,只是沒有明說而已,因此這事非韓藝莫屬。

“韓藝!”

“臣在!”

韓藝趕緊站了出來。

李治道:“你最瞭解那邊的情況,你對此有何看法?”

韓藝道:“回稟陛下,方纔李侍郎、杜侍郎、許大學士他們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許敬宗一聽韓藝說話,就各種不爽,總覺得韓藝不尊重他,殊不知韓藝當年連褚遂良都不尊重,又豈會尊重他,陰陽怪氣道:“是嗎?那老夫倒真要願聞其詳!”

李治瞧了眼許敬宗,心裡不免都在想,你這麼大年紀,爲什麼就這麼喜歡自取其辱了,韓藝的才能都擺在你面前了,你如何就看不到。

韓藝微微笑道:“敢問許大學士,如果洛陽發生了災難,朝廷該當如何?”

許敬宗立刻道:“洛陽是東都,怎能拿來跟西突厥舊地相提並論。”

“抱歉!”

韓藝又道:“那就揚州吧!”

許敬宗道:“揚州百姓乃是我大唐百姓---!”

不等他說完,韓藝就道:“大學士的意思是,北邊的胡人就不是我大唐百姓呢?”

“老夫可沒有這麼說,你這是斷章取義。”許敬宗慌道。

“那就請你明說,安西四鎮和揚州、太原、鳳翔這些地方有何不同?”

許敬宗囁嚅着不做聲了,其實不只是他,基本上朝中大臣都是區別對待中原與北邊,朝廷對於東突厥的政策也跟對中原不一樣,何況是更遠的西突厥。但是現在李治已經將這些地方納爲大唐版圖,當地的百姓肯定就是李治的子民,因此話不能明說。

韓藝又道:“陛下以仁政治天下,如今陛下的子民有困難,朝廷怎麼視若不顧,亦或者聊表心意,這可是一條條人命啊!”

杜正倫腰板一挺,不屑的看了眼李義府,這個二十歲出頭的後生都比你明白事理一些。

李義府立刻不服,道:“特派使,若能救那當然也無妨,可是那裡有着不少人,難不成讓朝廷掏空國庫去救援他們呢?而且胡人善變,不可信也,萬一將他們養肥了,養壯了,他們就會拿起他們的武器來對付我們。”

韓藝道:“不知李侍郎可有聽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李義府微微皺眉道:“願聞高見。”

“高見就不敢當了,畢竟司空、杜侍郎、高尚書都坐在這裡的。”韓藝擺擺手,故意噁心了李義府一番,又朝着李治道:“陛下莫不是忘記,微臣曾代表朝廷答應,會在當地修建驛站和道路,如果我大唐要控制住那片土地,就必須要這麼做。如今正是大好時機,朝廷可以派人去那邊僱傭當地百姓修建驛站,擴建道路,如此便可以給當地百姓帶去生計。”

李治笑着點點頭道:“這法子好啊!既救助了當地百姓,但也沒有白給,朝廷還是得到了遠通西域的道路。”

許敬宗道:“陛下,還請慎重呀,如果要修建通往西域的路,這可不是小事,想當初隋煬帝修建大運河,弄得百姓民不聊生,直接導致隋朝滅亡,因此我朝一直不敢大興土木,如果朝廷這麼做的話,只會是火上澆油,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今年最佳隊友莫過於這老傢伙了!韓藝大喜,立刻道:“許大學士言之有理呀!”說着又向李治道:“因此微臣奏請陛下,由朝廷出錢投資,讓商人去修路修驛站。”

許敬宗愣了下,道:“這有何區別,商人要更加奸詐可惡。”說到後面,那是咬牙切齒,擺明就是指桑罵槐。

事業愛情雙豐收的韓藝完全不在意,笑道:“這區別可大了,隋煬帝是朝廷直接出面修建大運河,那就是直接面對百姓,百姓不反隋朝反誰,如果朝廷只是拿錢出來的話,那百姓要反也是反商人,而且朝廷還可以幫百姓做主,監督商人,豎立朝廷良好的形象,形成一個三角關係,三者各司其職。商人僱傭百姓,百姓依仗朝廷,朝廷監督商人,監督本就是朝廷的職責,朝廷要是做買賣,那纔是不務正業。”

高履行聽得眼中一亮,暗道,這小子真是聰明呀!

“說得好!”

李治立刻拍案叫絕,其實他是知道的,故意裝成激動萬分的樣子,道:“這主意真是好,有時候大興土木也是迫不得已,但往往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主要原因就是朝廷直接面對百姓,與百姓交易,而不是在一旁監督,這是不行的,韓藝之言,深得朕心啊!”

許敬宗一看,你把話都說到這種地步了,那我還怎麼說呀。

李義府見許敬宗不行了,急忙站出來道:“陛下,可是商人那是無利不起早的,他們得賺錢呀,這隻會增加財政的負擔。”

李治點點頭,又向韓藝問道:“韓藝,你認爲這需要多少錢?”

“不多!”韓藝手一伸,五指一張,道:“陛下只需要給微臣五十萬貫,微臣便可將這事辦妥了。”

在坐的所有人同時一顫,這些人可是皇帝、宰相,能讓他們顫抖的事,還真是不多。

五十萬貫!

對於小農經濟的大唐,真是一筆鉅款,要知道如今的大唐可還沒有達到頂峰時期,開元之治纔是巔峰,現在還是發展期。

李治也沒有想到韓藝會這麼狠,張口就要五十萬貫,這立刻讓他有些騎虎難下了。

許敬宗恨不得用唾沫淹死韓藝,這還不多,你乾脆將國庫搬你家去算了,你要貪點那也就罷了,可你一口氣貪這麼還多,咱們湯都沒得喝了,這可不行,立刻站出來道:“陛下,韓藝分明就是在信口開河,五十萬貫這可不是小數目呀,而且老臣認爲根本用不着這麼多錢。”

韓藝立刻道:“那不知道許大學士認爲多少錢可以搞定?不不不,我先問一下許大學士,你可知道我們要修多少段路,蓋多少驛站麼?”

許敬宗道:“再怎麼也用不着這麼多錢。”

韓藝點頭道:“那行,我五十萬貫包給你,你帶人去修,多得都算是你賺的,少了你自己往裡面填,我只要求兩點,道路要按照規矩修,百姓的工薪要按我的要求給,如果壓迫百姓去修的話,那不是成心逼迫那些百姓造反麼。”

許敬宗對此一無所知,不免有些被韓藝給嚇到了。

李治皺眉道:“可是這錢也太多了。”

韓藝道:“陛下,賬不能這麼算,我大唐當初征伐東突厥,前前後後花了多少錢,死了多少人,這幾年征伐西突厥,又花了多少錢,死了多少人,折算起來,五十萬貫並不多,而且朝廷投資的話,是不是應該派人去督察,我們大唐的制度就可以藉此推廣到西突厥舊地,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掌控那片土地,這麼大的一片土地,上面蘊含着多少的財富,如此算下來,這隻能說是以小博大。”

李義府道:“話雖如此,但是你憑何說你可以保證一切都能如你所說。”

韓藝笑道:“我的保證,能夠拿出五十萬貫嗎?”

李義府道:“你若是有信心的話,可立軍令狀。”

tmd,老子的命就直五十萬貫?五年之後,老子的財產就不止這點錢了!韓藝道:“我本是爲了國家着想,爲陛下分憂,如此大事,又怎能意氣相爭,可是這軍令狀我倒也願意立,不是要跟李侍郎鬥氣,而是表現我對此的信心。”

李治當然不想這麼做,韓藝是他的得力助手,道:“什麼軍令狀,簡直就是胡鬧,韓藝是爲朝廷效力,又不是爲自己着想。”

李義府心想,五十萬貫,這小子至少得弄一半到自己口袋裡面,不是爲自己着想,難道是爲我着想麼。

這談錢就傷感情,況且感情本也就這樣。

李治現在也拿捏不準了,道:“不知你們認爲韓藝之策是否可行?”

杜正倫立刻站出來道:“老臣覺得特派使之策,大爲可行,我大唐幾番征伐西突厥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遠不止這個數。”

李勣也道:“當初太宗聖上也是恩威並施,還冒非常大的危險將數百萬突厥人遷徙到中原來,如此才安撫住了東突厥,直到現在都相安無事,可見此遠勝於漢朝時對於匈奴的政策。而西突厥舊地比東突厥的地理位置還要關鍵,它西臨西域,南邊是吐蕃,朝廷對於當地應該要徹底掌控,不容有失,那麼延續太宗聖上之策,可能無法達到目的,因此老臣認爲韓藝之策可以一試。”

東突厥的威脅就是在於他是大唐的敵人,就這麼簡單,但是唐朝征伐西突厥,不僅僅是爲了消滅西突厥,還有穩定東突厥,壓制吐蕃,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因爲唐帝國就是一個擴張性國家,西突厥地理位置對於大唐對外政策非常重要。

六個樞要大臣,崔義玄沒有來,目前是三比二。

高履行很本分,他覺得李治不信任他們關隴集團了,他也沒有必要發言,聽聽就好了,免得惹禍上身。

可是這事關錢,而李治目前唯一的顧慮也就是這錢,那總得問問他這個戶部尚書吧,道:“高尚書,你認爲如何?”

韓藝立刻道:“這五十萬貫不是一次性拿出來,可以分三年支出。”

高履行道:“回稟陛下,這五十萬貫的確小數目,但國庫倒是拿得出,若是還照特派使之言,還分三年支出,就更加沒有問題了。”

言下之意,就是支持韓藝。

李治心想分三年支出,一年十幾萬貫,萬一不行,還是可以及時收手的,權衡一番之後,道:“既然大家都贊成的話,那朕就准奏,此事就交給戶部去辦,由韓藝全權負責。”

李義府、許敬宗二人很是鬱悶,我們沒有贊成啊!

李義府眼珠一轉,心裡暗自盤算着,中樞會議我方寡不敵衆,何不讓陛下開殿議,好歹也是鉅款呀,那樣的話,人多嘴雜,拖也要將這計劃給拖死。正欲開口時,李治兩道殺氣騰騰的目光射來,李義府嚇得一怔,到嘴邊的話都給吞了回去。

看來李治也愛贏者通吃的規則。

韓藝突然道:“陛下,臣還不是戶部侍郎。”

李治眨了眨眼,道:“朕可是一早就任命你爲戶部侍郎了。”

韓藝道:“但是這詔令沒有下來。”

李治很不爽的望向李義府。

李義府冒着汗道:“回稟陛下,這---這前幾日發生不少事,因此任命詔令還---還在門下省。”

大家對韓藝升遷都不滿,因此有意卡住,然後請求李治收回成命,李義府當然樂意如此,故意當做沒有看見,可中間又出了佃農那一檔子事,大家一看韓藝似乎快要犯錯了,甚至可以說是馬上就要不行了,那就更加不發了,可哪知道最後韓藝大獲全勝,但是大家也就忘記這事了。

李治眼中閃爍着怒火,道:“要是今日之前,關於韓藝的任命詔令還沒有送到韓藝手裡,門下省和尚書省的官員就不要再來了。”到了門下省,那麼就預示着中書省已經起草,李治當然不會怪中書省。

wωw ▪тt kǎn ▪c ○

李義府立刻道:“微臣遵命。”

韓藝眼眸一轉,道:“陛下,此乃最高機密,不宜過早傳出去。”

這五十萬貫都答應了,這點要求算得了什麼。李治點點頭道:“今日之事,除韓藝之外,誰也不能亂說,倘若誰走露了風聲,休怪朕不講情面。”

“臣等遵命!”

ps: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求月票。。。。。

第七百四十四章 心急的媚娘第七百九十章 禁忌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腹黑武第四百九十九章 真正的意義第四百七十三章 觸發第二百八十二章 無所不會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無恥之徒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帝國公民第一千二百章 你們是幸福的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論演技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四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四百八十一章 關係好亂第二百零八章 你們自由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賞罰不明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做人不做李義府第八百五十章 我要打蒼蠅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高福利行業第五百三十九章 種因得果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人紅是非多第一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故事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對佳偶第九百一十四章 存糧還錢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一顧傾城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毒舌藝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同病相憐第一千六百章 簡單辦法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中庸之道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養精蓄銳第八百六十九章 發達了第八百八十五章 神鬼莫測第八百一十三章 談個買賣先第二百零五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六十章 從自己人開始騙起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不跟你們玩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招不怕使第二遍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熱化第二百零八章 你們自由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接過權杖第七百五十五章 被鄙視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兩極分化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價錢決定文理第九百三十二章 有利纔有供第四百四十一章 愛情神像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好壞同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大劇院效應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九十章 我做妻,她做妾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默契姐妹第九百四十一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一千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八十七章 賢妻當如蕭無衣第六十三章 驗金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坦誠相對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考驗智商第六百二十五章 覺醒第七百零七章 敢拼纔會贏第七十三章 直覺第九百零一章 無恥之徒第二百三十七章 扶貧計劃第一一千七百零七章 變幻莫測第八百章 藏字訣第五百六十八章 是他,就是他!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之威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這個皇后不簡單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遊樂園(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政治的外衣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女人之間的戰爭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皇帝耍流氓,誰也擋不住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鹽鐵會議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零一章 夜讀春秋第二百九十章 難道是天意?第九百七十二章 全國商品化第五百三十五章 加速計劃第九百一十六章 借來的闊氣第八百四十九章 腹背受敵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都是套路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全盤計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影子精神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打破地理限制的男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孰能無情?第九百三十九章 鍍金之旅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資本下的長安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雙劍合璧第一百九十九章 對賭第一一千七百零七章 變幻莫測第三百六十八章 愛美之心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戈然而止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爭執第四百七十二章 飛上枝頭變鳳凰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不可持久第七百零三章 引蛇出洞,鷹擊長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乾點大事第一千三百章 海報第七百零九章 臨危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