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風雲變色

洛陽城裡平靜如初,不過這曾經的天子腳下,卻是多了諸多的市儈之氣。

商賈揮金如土,已成了所有人稱羨的對象,那些士族豪門,固然也有人羨慕,可是對於尋常平民來說,豪族畢竟距離自己過於遙遠,永遠高不可攀,可是富賈,在這個商貿興旺起來的洛陽城,卻是可以指望的上的。

尋常人不可能成爲士族子弟,除非下輩子投胎,可是尋常人卻能成爲富賈,正因爲如此,漸漸的,許多人都以做買賣爲榮。

風氣的改變,卻是不能掩飾神策府帶來的危機。

這是茶壺中的風暴,外頭風平浪靜,可是在神策府這小小的密室之中,卻早已是驚濤駭浪。

神策府必定有朝廷的人,誠如朝中也有不少神策府的人一樣,所以當秦少游定下了調子,許多人便感到窒息了。

在許多的治所裡,小聲的議論必不可少。

“韋氏此番召殿下,或是包藏禍心,只是……殿下若是不去,韋氏必定震怒吧……”

關東這邊,輿論掌握的倒是極好,從一開始,神策府的人便有意的將朝廷與韋氏切割開來,所以當朝廷有對神策府不利的聖旨,大家便自動的將這聖旨默認爲乃是韋氏所頒,可若是有利的聖旨,則宣揚是朝廷的意思。

這顯然是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套路,天子是不能反的,更不能懷有什麼不滿,可是韋家就不同了,韋家你只要願意,可以打扮成任何的角色,他們既可以是皇親國戚,也可以是名門望族,當然,如有必要,他們還可以是曹操,是王莽。

“殿下若是不去。那韋氏若是搬弄是非,可若是去了,豈不成了文王禁錮於殷都?”

文王是周文王,周國的勢力越來越大。引起了紂王的疑心,於是召周文王至殷都軟禁起來。

於是便有人怒斥:“什麼文王禁錮於殷都,殿下乃是朝廷的臣子,又非亂臣,這樣的話。說出去,不曉得的還以爲別有所圖,無論如何,殿下不去,是有道理的,韋氏狡詐啊……”

韋氏狡詐,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

“只怕往後,河南府的日子要難過了,卻是不知,撐得住撐不住。如今許多巨賈,也有些着急,都在四處打聽此事呢,諸公是知道的,買賣人嘛,最怕的就是時局動盪,一旦動盪,這買賣可就做不成了。”

說到這裡,許多人都是唏噓。

這些神策府的官僚,與商賈集團的利益牽扯很深。

而商賈集團的表現。卻顯然對神策府還要着急。

這是要命的事啊,一旦鬧出什麼來,或者是秦少游垮了,河南府有什麼動盪。他們迎來的就是滅頂之災。

現如今的商賈,和從前的商賈可是全然不同的概念,以往的商賈,往往是以販運爲主,所謂互通有無,有多大的錢。進多少的貨,從中牟利,即便是河南府有什麼動盪,那也無妨,就算貨物全部沒了,畢竟家裡還有家底,撐過去,也就是了,而且若是遇到了什麼災害,未嘗就不是什麼好處,運氣好的,可以把貨物儲存起來,到時候奇貨可居,趁機可以大賺一筆。

可是如今,商賈的模式已經徹底改變,更多的商賈從事生產,而生產,就意味着大規模的投入,這些投入,都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東西,一旦河南府出了什麼情況,就意味着那數以十萬貫的工坊就要毀於一旦了。這……其實不是真正涉及到商賈根本利益的問題,而真正的問題在於,由於錢莊的出現,由於從商的門檻提高,想要投資工坊,想要把買賣做大,單憑一人的財力,是遠遠難以迅速積累財富的,因此,幾乎所有的商賈,早已拋棄了以往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模式,而是通過借貸,用更多的錢,去生更多的利。

一個身家只有十萬貫的商賈,用自己的所有產業,去錢莊借貸二十萬貫錢財來,再將所有的錢全部投入到商貿中去,這是最稀鬆平常的狀況。

因此……無數的工坊正因爲這種模式,瘋狂的開始擴張,也使市場變得更加的繁榮昌盛。只不過……這樣的做法,同時也意味着極大的風險。

風險就是,一旦出現了任何亂子,自己投資了下去的工坊不能源源不斷的生利,這就意味着,自己的資金鍊斷裂,到了這時,等待他們的就是家破人亡。

生產的商家如此,販運的商家又何嘗不是如此,想要賺更多的錢,生更多的利,那麼就告貸,能告貸來的錢越多,收益就越大,這是一個極爲理想的模式,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抗風險的能力大大的降低。

如今……危機已經露出了端倪。

各地的治所,那些個‘官老爺’們,都少不得有諸多商賈來問詢問,生怕當真出什麼亂子。

甚至已經有一些商賈,索性組織起來,在茶樓或者是商行,大肆抨擊韋氏了。

這種抨擊,看上去是牢騷,可是某種程度,也是一種態度,他們固然還沒有權利,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力量,可是對於一切,想要撕毀他們的力量,天然的充當了秦少游走卒的角色。

正因爲商賈集團對於韋氏的不滿,近來許多的話本和書籍,便多了許多‘詆譭’韋氏的內容。

自然,這種‘詆譭’,更多帶着隱晦,而偏偏,卻迎合了尋常百姓的胃口,沒了工坊,大家都沒有飯吃,或許在三十年五十年之後,商賈和匠人之間的矛盾會凸顯,可是在這個幾乎沒有選擇的時代,匠人們除了做工就是務農的時代,幾乎所有人,都自然而然的站在了最有利的一方。

狄仁傑見狀,第一時間上了一道奏疏。

這位仁兄很不甘於寂寞,在河南任通判的日子,似乎頗爲瀟灑,這位鐵面閻王幾乎成爲了河南府百姓的保護神,也使得河南作奸犯科之事銷聲匿跡,而如今,得知了河南輿情的狄仁傑,竟是在第一時間上疏,他的目的只有一個,抨擊韋氏。

狄仁傑是個很較真的人,想當初,連武則天都敢罵,何況只是一個李顯,只是狄仁傑沒有罵李顯,而是直接指斥皇帝身邊出了小人,以至地方輿情紛亂,要請陛下自請君側。

這篇奏疏……是神策府始料不及的,就在神策府還在琢磨着找什麼理由拒絕朝廷相召的時候,萬萬想不到……原本想要大事化小的神策府,步調徹底被打亂。

……………………………………

召秦少游入京,這是韋弘敏的主意,如今這位侍中,已經加封爲越王,地位得到了鞏固,韋氏幾乎已經徹底站穩腳跟,那麼接下來,自然該將矛頭對準秦少游了。

本來韋弘敏還不急於出此下策,而之所以如此,問題的根源卻是出在了狄仁傑身上,此前韋弘敏爲了安撫韋氏,提出借用狄仁傑爲棋子,藉以制衡神策府,可是誰知,這個狄仁傑制衡倒是制衡了,可是神策府那兒,非但沒有鬧出什麼事端,反而因爲一個狄仁傑,如今連官場和地方都變得純淨起來。

秦少游表面上,會和狄仁傑偶爾製造一些摩擦,不過這種摩擦很有分寸。明眼人都知道,狄仁傑這個通判,沒有給神策府帶來災禍,反而使秦少游得到了莫大的好處。

官府之間的損耗降低,百姓不再隨意被人凌辱,貪墨的現象已經大大的有所收斂,軍民之間的關係得以緩和,這河南府上下,可謂是海晏河清、安居樂業。

韋氏不知是從哪裡聽到了一些河南的消息,立即將韋弘敏叫去,直接罵了個狗血淋頭。

韋弘敏是真的委屈,想當初,這個法子韋氏也是極爲讚賞的,可是萬萬想不到,這轉眼之間,所有的干係又都推到了自己的身上。

韋弘敏沒法子,思來想去,若是再不想出個辦法,韋氏當真要敲打了。索性,他選擇了一個最直接的辦法,召秦少游入京,秦少游,你來是不來,不來,就是抗旨不尊,來了,那麼就用高官厚祿養在長安,不得讓你出長安一步,讓你做一個囚鳥。

這幾日,韋弘敏一直都在觀察着神策府的動向,許多的消息也從關東那邊匯聚過來,他對尚書省中的事,沒什麼興致,基本上絕大多數的事,都推給了自己的族弟韋安石。

每日清早,三省的宰輔們,都要聚在一起,由韋弘敏主持,商討着近來天下發生的大事,韋弘敏如往常一樣,笑容可掬,可是等他輕快的拿起一份楊再思那兒遞來的奏疏時,韋弘敏的臉色,驟然變了。

…………………………

第172章 駙馬都尉第105章 龍虎之鬥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382章 藩鎮第46章 老虎發威第64章 陛下的厚望第616章 細思恐極五百六十四章 諸侯之主第451章 胸懷萬里第318章 合則強 不和則死第206章 來者不善第277章 魏國公救我第595章 備武第90章 一擊必殺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119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355章 人心第382章 藩鎮第320章 盛名之下第93章 深藏功與名第137章 一戰而勝第169章 宣武門之變第649章 希望第602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第235章 光明正大的財源滾滾第121章 新官上任第47章 行路難第195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411章 工爲本第156章 殺氣第611章 千萬恨第231章 無罪第9章 節操誠可貴第275章 晴天霹靂第353章 黎明將至第115章 反殺第16章 百善孝爲先第184章 狠狠的打第503章 一戰定乾坤第278章 ;陛下何所念第501章 決戰第563章 控制第267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584章 人言可畏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408章 上皇第9章 節操誠可貴第28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596章 大治第426章 一切只是開始嗎第260章 徹底完蛋第81章 大局已定第245章 實力是根本第650章 凌雲壯志第312章 滅頂之災第116章 風口浪尖第418章 無毒不丈夫第88章 殺無赦第56章 將進酒第457章 天要塌了第11章 擊鼓鳴冤第359章 絕招第260章 大恩大德第109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第418章 無毒不丈夫第62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338章 誰是惡人第161章 拔刀相向第591章 人心似水第393章 大展宏第38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109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第608章 自古聖賢多寂寞第614章 樹倒猢猻散第13章 殺手鐗第297章 勝者爲王第469章 夢魘第12章 千古奇冤第297章 勝者爲王第227章 龍爭虎鬥第635章 萬事俱備第62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31章 春光明媚第12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25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109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574章 上下尊卑第482章 放馬過來第463章 神兵第474章 江山色變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17章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第90章 一擊必殺第280章 位極人臣第276章 宮變第589章 決戰第383章 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