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樹倒猢猻散

韋后見韋承慶阻止,不禁面帶蘊怒:“這又是爲何?”

韋承慶一臉憂心忡忡,其實他比韋后更加有封閉城門,關門打狗的衝動。

可是理智告訴他,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機,把城門一關,這就是把人逼到了絕地,而這些長安城中盤踞了這麼多年的人,哪一個沒有能量,真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整個家族都可能死無葬身之地的時候,他們所要爆發出來的力量又是何其的可怕。

韋承慶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收買人心,一旦封住了城門,接下來,今夜只怕就會生變,而我們……還未把咱們韋家的人拉住,一旦事態失控,則悔之莫及,這些人中,只怕也有一些,是在經照拂和禁軍中有差使的,假若他們妖言惑衆,與某些大族合謀一起,帶着他們的私兵謀反,長安就要動盪了。與其如此,不如留他們一線生機,那些要逃之人,也不可能席捲了一切逃走,他們少不得要棄了自己的官職,丟了自己的宅院,甚至要丟棄自己的土地,和奴婢,失去了這些,他們或許還有實力,卻也大不如前了,等我們韋家站住了腳跟,再作打算,將他們的東西,賜予自己的人,激勵士氣,也可免了一場蕭牆之禍。”

見武則天沉吟不語,韋承慶又道:“若是消息沒有提前泄露出去,韋家確實可以從容佈局,對於那些有二心的人,全數一網打盡,而現如今,敵暗我明,就絕不能鋌而走險了,娘娘,眼下最緊要的,還是拉住各鎮的都督與不屑於與秦少游爲伍的文武百官,萬不可造成人心浮動了。”

韋后只好長嘆口氣,冷笑道:“都是武則天那娼婦做的好事。”

韋承慶不語了。

他知道韋后已經將武則天恨到了骨子裡。而事實上,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韋家原本的局面,還佔據了主動。而如今,卻是處處受制於人,甚至到了韋家一族的存亡,都已到了關鍵時刻,韋承慶對武則天如何不恨。

…………………………………………………

尉遲循毓這麼一跑。整個長安已是徹底人心思動了。

到了這個份上,事情明擺着,到處都有人說太子已死,而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太子居然也沒有露面,那麼太子和四皇子被韋家所殺,幾乎已經板上釘釘,韋家既然將太子和四皇子屠戮,他們的心思還不明白嗎?這大唐的江山,只怕又要易主了。

只是這一次。和上一次卻是全然不同。

上一次,武則天雖然做了皇帝,雖然也是阻力重重,可是武則天依然還給了許多人希望,至少大家認爲,武則天只是婦人,她雖然做了天子,可是她卻有兩個嫡親的兒子是李家的宗親,遲早有一天,武則天會老。也會死,只要她駕崩,這天下,終究還是李家的。也正因爲如此。武則天雖然在位期間,遇到了李敬業和諸王的討伐,可是叛亂的規模,還是在可控範圍之內,絕大多數的大臣,依然還是願意默認這個事實。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反對武承嗣與武三思這些武則天的親族身上,一切都以爭取李顯或者是李隆基克繼大統爲目的。

可是現在……局面卻是全然不同。

韋氏沒有子嗣,一個沒有子嗣的人,假若要效仿武則天,就足以讓人絕望了,一個沒有子嗣的人,況且現如今,陛下的兩個皇子已經被她誅殺,到了這個份上,說句難聽的話,假若現在韋氏下旨,讓二皇子李重福到長安來,立爲太子,大家敢相信嗎?只怕反而會擔憂李重福來了長安,最後羊入虎口吧。

也正因爲如此,韋氏做了天子,那麼將來這太子,不是韋氏的女兒,就是韋氏的宗親,本質上,韋氏爲了她的利益,必定會將自己的女兒下嫁給韋家的人,接下來的所謂太子、太孫,終究還是姓韋,這……是所有人無法接受的。

這一點許多人都看的明白,甚至於尉遲循毓這樣的渾人,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所以當他感覺不對,這個傢伙倒是當機立斷,二話不說,連夜就跑了。

開始跑的人有許多。

官……還是不做的好,留在這裡,效忠韋家?這韋家篡位,即便做了天子,可是當真就能一帆風順?就算你對李氏沒有感情,對這大唐朝也沒有多少的念想,可是跟着韋家人走到黑,也未必就是好事,說不定到時候各路諸侯拿下函谷關,兵鋒直指長安,你這助紂爲虐,也足夠讓身敗名裂了。

有人不願意牽涉其中,所以掛印而已。

也有人對於大唐,依舊還是忠心,如尉遲循毓這樣的開國功臣之後,他們家族的一切榮耀,都與這個王朝息息相關,固然讓他們留在這裡,能得到不少好處,可是總覺得對不起列祖列宗,於是索性攜家帶口而去。

田產暫時可以拋棄,官位暫時也沒有不要,畢竟……許多人不是韋家的親信,留在這裡,誰曉得會不會被認作是,韋家人敢殺太子,敢殺四皇子,難道還會在乎你嗎?

而洛陽的二皇子……終究還是最後的希望。

對秦少游看不慣的人,尚且可以安慰自己,說自己這是要去投奔皇子,而破罐子破摔的,甚至恨不得直接插翅去長安,恨不能讓秦少游立即提兵,將這些韋家的人,殺個一乾二淨。

許多人開始動身了。

到處都是大車,甚至一些百姓,也開始參與其中。

大量的逃亡開始,通往洛陽的道路上,人流絡繹不絕。

…………………………………………

洛陽城裡,本來一切如舊。

秦少游從衛州趕回洛陽,這洛陽城,比之從前已擴大了一倍。以至於城牆將整個洛陽一分爲二,導致城內和城外的道路開始堵塞起來。

擁堵,似乎成爲了整個洛陽頭痛不已的問題。

因爲城門只有這麼幾個,所以入城的通道也只有這麼多。人口的暴增,導致每日出入城門的車馬和人流往往將各處城門堵的水泄不通。

莫說是百姓,便是連巡城的官軍,也是經常被堵的進退不得,尷尬的很。

眼下王琚的意思是。可以拆除現有的洛陽城牆,而後再在洛陽的外圍,修建更大的城牆,不過……秦少游對此,卻沒有太大的興趣。

拆掉城牆,就意味着城內城外不再是幾個門來出入,內外街坊都可以連通,成井字形的結構,如此一來,進內城和出外城的道路就憑空多了上百條。這固然是好事,可是修建新城牆是什麼鬼,這等於是,拆掉了一個小圈,卻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建一個更大的圈,把擴充的城市,全部容納進去,只是這個範圍更大的城牆,不但耗費巨大不說。最重要的是,假若未來,洛陽的人口繼續增長呢?

難道以後繼續拆,繼續修?

這顯然是一件很無聊的事。

人口暴增。其實是板上釘釘的事,在幾年之前,城市的職能,不過是官府治所的衍生罷了,因爲治所在這裡,人們又有交換的需求。於是市集出現,人們互通有無,緊接着,一些人因爲固定交易的需要,漸漸的有人開始定居,成爲了非農的人口,只不過……城市的大小和人口多寡,其實也在於城市的需求。

因爲有許多官人和商賈在住,因而就需要奴僕,需要供給商賈歇腳的客棧,需要一些煙花之所,可是這並不代表,這個容量是無限的,假若有人跑來洛陽,卻是連生計都沒有,這豈不是來找餓肚子的?

工作,才決定了城市的規模。

如今因爲商業的繁華,手工業的興盛,再加上各行各業的行業開始細化,理論上來說,現在的洛陽,需求的人口幾乎已經可以到無限的地步,至少現在……已經沒有了孟津了,這倒不是因爲孟津被秦少游所裁撤,而是因爲洛陽和孟津距離不遠,兩座城市已經聯成了一片。

若是在這外圍建城牆,這豈不是吃飽了撐着?

所以秦少游的主意是,先拆,至於修不修城牆,再行打算。

一聽說不修城牆,倒是引起了譁然。

這不安全啊。

城牆防禦,在這個時代是鐵律,一萬的精兵,只要配屬得當,城中有足夠的糧食,完全可以依託着城牆,將城外的十萬精兵拒之門外,固守個幾年完全沒有問題。可若是沒有城牆……

秦少游對此,也是頭痛,畢竟守舊的觀念還是頗爲強大,所以自己只能依託代表,現在大家注意力都在城牆上,前來請託的人不少,議事堂那兒,也是沸沸揚揚,卻終於還是有一件事,徹底把所有人的注意力,統統轉移開了。

尉遲循毓到了。

這位仁兄帶着家中數百口人,浩浩蕩蕩的租用了十幾條船,帶着他們尉遲家能帶走的所有家業,抵達了洛陽碼頭。

他沒有叫人去向秦少游報告,而是到了洛陽安頓之後,每天在二皇子李重福的龍門宮外頭轉悠,要求二皇子會見。

尉遲循毓……這個鄂國公,其實在洛陽城,早已成了笑柄。

當初他和楊家的矛盾,是人所共知的事,就因爲如此,還招致了關中和關東人的矛盾呢。

因而關東人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吃飽喝足了,然後拿這個可憐的傢伙作爲飯後談資,各種調侃都是不可避免。只不過……這種調侃也只維持了兩三個月,也就銷聲匿跡了,而如今,這傢伙在洛陽冒了頭,頓時洛陽譁然。

鄂國公來了啊。

哪一個鄂國公。

鄂國公還有哪個……

李重福那兒,沒有迴音,事實上,當他得知自己的兩個兄弟已經慘遭毒手,他便更加謹慎起來。

李重福現在唯一慶幸的,就是自己當初做了正確的決定,若是這個節骨眼,沒有逃到洛陽,只怕現在的自己,下場會和李重俊沒有什麼分別。

尉遲循毓的求見,讓他尤爲小心,因爲他很清楚,尉遲循毓和秦少游之間可是有矛盾的,這個時候私會此人,可能會引起秦少游的不滿,無論秦少游對自己是好是壞,自己現在畢竟是寄人籬下,還是注意一些的好。

所以龍門的李重福,將尉遲循毓擋在了外頭。

倒是這個時候,神策府那兒來了人,卻是請尉遲循毓前去尉遲循毓,見一見秦少游。

尉遲循毓聽到秦少游的名字,就有些惱火,其實他是個很單純的人,跑來洛陽,是他的主意,可是想到要面對秦少游,他就憂心忡忡,不過不要緊,人總可以安慰自己,自己是唐臣啊,是去投靠二皇子殿下的,和秦少游有什麼干係。

不過二皇子不見,秦少游那兒倒是貼了上來,他知道這是秦少游的地頭,自己現在可是拖家帶口,把人惹怒了,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不見也得見,於是只好安慰自己,見一見也無妨,他能把我怎樣?

帶着幾分忐忑,尉遲循毓乖乖抵達了神策府。

而後……他終於見到了那個自己曾經朝思暮想,都想將他剁爲肉醬的秦少游。

秦少游含笑看他,讓他頭皮有些發麻,不過他倒還不至於糊塗,忙是行禮:“見過魏王殿下。”

……………………

全章送到。

第251章 破城第3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644章 最後一戰(二)第81章 大局已定第585章 事急矣第261章 惡貫滿盈臨淄王第174章 霸氣第461章 宰相第573章 禮不可廢第220章 徒勞無益第139章 秦都尉入宮第6章 飛黃騰達第6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96章 強強聯手第353章 黎明將至第504章 連綿不絕第94章 升官進爵第455章 試看天地翻轉第49章 送佛送到西第338章 誰是惡人第421章 箭在弦上第31章 春光明媚第275章 晴天霹靂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222章 天崩地裂第83章 殺一儆百第164章 卿本佳人第79章 欺君罔上第616章 細思恐極第563章 控制第260章 徹底完蛋第88章 殺無赦第296章 碾碎他們第573章 禮不可廢第290章 勝者爲王第350章 決裂第190章 元芳,你怎麼看第458章 春暖鴨先知第156章 殺氣第337章 禍水東引第70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271章 利器第391章 河南府大總管第458章 春暖鴨先知第228章 御狀第374章 走着瞧第236章 榮升第199章 強加於你的奇恥大辱第402章 盛況空前第389章 各取所需第384章 可怕的力量第206章 來者不善第12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332章 反戈一擊第131章 大周朝的女人第243章 慧眼識金第340章 火上添油第226章 天命第471章 總鎮一方第557章 攻城第37章 走馬上任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72章 爲人師表第62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563章 控制第261章 惡貫滿盈臨淄王第178章 走着瞧第109章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第90章 一擊必殺第257章 瘋狂反撲第100章 天子殺機第94章 升官進爵第261章 惡貫滿盈臨淄王第124章 吃了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416章 敵國之富第137章 一戰而勝第320章 盛名之下第252章 命懸一線第13章 殺手鐗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180章 偌大家業第259章 大變之局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408章 上皇第64章 陛下的厚望第400章 挖人牆角第418章 無毒不丈夫第221章 狐假虎威第418章 無毒不丈夫第439章 河南有個狄青天第205章 發跡第245章 實力是根本第273章 要命的奏疏第500章 一決勝負第341章 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