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大治

神策府到了如今,早已有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

對於楊炯爲首的一批人來說,顯然大肆招募兵馬是有害的,他們確實已經開始有了矛盾了。

一方面,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安全感,而另一方面,一旦魏王殿下窮兵黷武,就意味着大量的壯丁要入伍,勞力市場只怕會出現緊缺,除此之外,大量的資源向五軍營傾斜,就意味着往後在其他方面的投入要大大降低,商賈們最依賴的是道路和橋樑,唯有四通八達,不斷的降低輸送和輸出的成本,纔是關鍵。

但是另一方面,卻也有人對此頗爲期待,許多商賈,從事的都是相關於紡織、冶煉,一旦擴軍,就意味着魏王殿下急需要大量的軍用物資,有一些物資,固然神策府自己可以供給,可是還有許多,卻需要大肆的採買,這對他們有利。

所以秦少游的擴軍,卻在議事堂裡鬧得不可開交,支持的人極力支持,反對的又是極力反對,楊炯倒是很能理解秦少游的處境,事到如今,矛盾已經明面化,殿下若是再不未雨綢繆,未來怎麼辦?

一旦出了事,那就極有可能連鍋都砸了,若是不擴軍,事到臨頭,一切可就都化爲烏有了啊。

短視的人自然是有的,可是楊炯卻並不短視,他最終還是決心四處幫助秦少游遊說,說服了許多人。

議事堂在半月之後,總算是表示了支持,而這種支持,對於秦少游來說是極爲重要的。

這個時代所謂的民心,當然和尋常的平頭百姓無關,河南府乃至於整個五鎮,表面上是比朝廷和其他各鎮對人更尊重一些。可是也僅限於如此而已,這裡的民,指的是這個社會有能量的人,既有商賈,也有士族,官府要做任何事,若是能得到他們支持。則能事半功倍,而一旦強力推行,不計任何的後果,那麼勢必會引起反彈。

楊炯這個人,如今在秦少游的心目中,甚至比王琚更加重要一些。因爲此人的身份和地位都非同一般,而最重要的是,他總是能爲秦少游斡旋關係,使許多原本與士族和巨賈們相悖的一些問題最後得到他們的支持。

楊炯這邊的問題敲定,那麼接下來就是鄭榮那兒了,鄭榮的五軍府,反而要輕鬆許多。畢竟那兒的豪強徹底被壓下去,五鎮幾乎成了河南府的巨賈和士族們的樂園,幾乎所有的政令,都向這些人傾斜。於是乎大量人涌入,填補了從前豪族的空缺。

五鎮的豪強,此時已經再無力組織反抗了,一羣土財主,遇到了河南府那些動輒上百萬貫身家的巨賈,還有那些人脈可達九州的士族,再加上魏王殿下的支持。官府的偏袒,神策軍和五軍營的虎視眈眈,他們幾乎已經玩不出任何的花樣。於是許多家族衰弱下去,也有一些人。索性賣了莊子,另謀出路。

…………………………………………………………………………

鄭榮是在三月初八進的洛陽,從衛州到洛陽,走水路倒是頗爲便捷,只需兩三日就到,此番來洛陽,這位五軍府的掌舵人,心境卻全然的變了。

從前的鄭榮,雖是侍中,每日想的是家國天下,可是更多時候,他卻被太多太多的事羈絆,那個長安的朝廷,就好像一片未開發的林莽,到處都是荊棘,甚至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但凡想要做任何事,都有無窮的阻力在阻擋你,鄭榮則像是個捆綁了手腳的人,在那夾縫之中,尋求自己的作爲。

五軍府雖小,轄地不過三十一州,可是鄭榮卻發現,這裡的事比朝中所轄的三百餘州要多的多。

長安的朝廷其實就是個,管的東西不多,無非就是賑濟災民,調撥兵馬,或是在官員任免上做文章。其實無論任何時候,歷朝歷代,朝廷都是‘無爲’的,倒不是說這是統治者的國策,而是因爲,當下的組織條件,想要有爲而不可得。

可是五軍府卻是全然不同,在這裡,他實在有太多需要作爲的地方了,各州的州城不斷的擴大,大量的人開始涌入,商賈們想要建一些作坊,那麼……就少不得需要修橋鋪路,各處的運河,需要有人管理和疏通,碼頭和城市,也需要連接。

況且許多作坊,大多都牽涉到了棉紡,是極容易引發火災的,一旦出了事故,若是放任不管,可能一夜之間,便要將半個城市燒掉,所以爲了以防萬一,就必須得有專門的滅火人員。因爲各州城的人口增加,三教九流聚集,就不免引起治安問題,單憑原有的差役,已經捉襟見肘,又必須招募專門的捕盜人員,市場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徵稅已經不可能再由尋常的差役負責,而是聘任專門的稅吏。

整個五軍府的過程,其實就是專業化。

原有的衙門架構,此時不得不統統打散,此前朝廷的差役來源,除了一部分專職之外,絕大多數,都是服徭役的壯丁,這些人在以往,倒是勉強能夠勝任一些事,可是到了如今,無論是捕盜、滅火、徵稅、文書、修橋補路、疏通河道、興修水利、登記戶籍、接待商賈、居中協調交易、計算錢糧,如此種種,那些大字不識的壯丁,幾乎都無法勝任了。

唯有專門的人才,方纔將這些事做好。所以五軍府的差役,已經直接從太平學裡招募了,學了律學、算學、明經、水利的人才。幾乎是有多少要多少。而捕盜、滅火的人員,則索性從神策軍的退役人員裡調撥。

可是這些讀了書的人,若是像從前攤派的徭役一樣,直接徵調你來,隨便給一點口糧就可以使喚,顯然已經不太可能。

於是乎,就免不了要給予合理的報酬。

在這種情況之下。五軍府則效仿神策府一樣,開始制定吏員的薪金體系,一等吏每月得錢多少,二等吏得錢多少,總共九等,從最初的一月一貫兩百錢。再到最高的每月十三貫,全憑你自己熬資歷慢慢來。

單是這一筆開銷,就足夠讓鄭榮肉痛了,三十一州,一百多個縣,招募的吏員接近三萬餘人啊,這三萬人。每月的薪金,一年下來,可就是近百萬貫錢不見蹤影了,再加上其他的開銷。足足兩百萬貫不見了蹤影。

不過……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衙門的專業化,某種程度,讓效率大大的提高,以往徵稅,大多是靠那些差役,可是效率低到令人髮指。幾個會算數的,加一大羣大字不識的人,要徵一個縣的錢糧。其結果可想而知?而專門的稅吏,幾乎都是從太平算學裡徵募來的算學能手。各種賬目一清二楚,查起帳來也不含糊,一年下來,雖然稅額沒有增加,可是收取上來的稅,卻是足足增加了近一倍。

而從退伍軍人之中招募來的捕役,顯然也極有效率,從前的差役,大多數都是本鄉就地招募來的壯丁,鄉里鄉親,許多事根本無法去管,因而罪案頻發,再加上這些人壓根就沒有戰鬥力,即便給了他們槍棒,一旦遇到聚衆的人,也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可是現在的捕役則全然不同,在衛州只有捕役一百二十人,可是效率極高,往往幾個人,就可以獨當一面,尋常的潑皮見了,也只能繞道。

也正因爲如此,鄭榮發覺,這個錢確實沒有白花,因爲往往他頒佈下去的政令,總能切實的施行,不再像其他地方那般,無論怎樣三令五申,最終都是屢禁不絕,官府想要施政,少不得就要依靠本地的豪族,而豪族們各自心懷鬼胎,盤根錯節的,你折騰我我折騰你,結果事兒辦不成,絕大多數時間,地方官卻都去操心勞力的擺平各家的關係去了。

五軍府所轄的五鎮三十一州,如今已經開始有了一些變化,因爲新奇的東西出現,因而比之從前多了幾分生機,衛州城是最顯而易見的,這足以讓鄭榮產生一些自豪。

他心裡清楚,從現在開始,他已經不必再去操心鄭家的事了,鄭家和這新政已經捆綁一起,和魏王也捆綁一起,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他現在要做的,則是憑藉以往的許多經驗,再從自己的幕僚那兒,吸收許多神策府的知識,再施展自己的拳腳,治理一方,讓這荒蕪的五軍府,變成一處膏腴之地。

此番來洛陽,當然是爲了擴軍之事,據說此番擴軍,就意味着明年神策府給予五軍府的資助將會大大減少,這讓鄭榮很是擔憂,這一年來,他簡直就是散財童子,整個五軍府,處處都在花錢,可是進項卻是不多,憑藉着那點兒稅收,顯然是難以彌補這些不足的。

不過他素知魏王殿下的心思,魏王既然做了決定,自然不可能動搖,況且他本就是從長安來的,韋家人的心思,他自然曉得,遲早有一日,雙方要撕破臉皮,因而早作準備,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

既然跑來,他當然還是爲了他的五軍府,既不能反對秦少游的擴軍,這個緣他還得來化。

魏王府是洛陽頗爲顯赫的建築,這兒附近的一條街道,都是五步一哨十步一崗。因爲現在的魏王總攬了太多的事,所以每日都有人來謁見,因而想見秦少游卻是不太容易。

好在鄭榮畢竟不是尋常人,經過通報之後,立即便被人專門招待,引入魏王府的一處小廳,只是少待了片刻,秦少游便笑吟吟的進來:“鄭侍中,別來無恙,似乎消瘦了,怎麼,衛州那兒不好?”

鄭榮忙是站起,道:“下官見過殿下。”旋即他苦笑搖頭:“衛州倒還不錯,雖不及長安洛陽,可是在下官眼裡,卻也是一處好地方,下官在那兒,倒是頗爲習慣。”

秦少游笑了,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他知道鄭榮是個大忙人,只怕每日的事務,不會比王琚要少,可是此番快馬加鞭的趕來,當然不可能是來和自己寒暄的。

就因爲無論是神策府還是五軍府事無鉅細都要管,所以無論是秦少游,還是王琚、鄭榮這些人,已經漸漸養成了開門見山的習慣,若是還像從前那樣,一副清靜無爲的樣子,屁大的事兒也要先寒暄個老半天,那麼這事兒也就別想做了。

終究……還是環境改變人,所以秦少游已經發現鄭榮有些不耐煩了,於是索性單刀直入:“不知鄭侍中此番來,有什麼見教?”

鄭榮這才鬆口氣,他來這裡不能駐留太久,明日就要打道回府,除了要見秦少游,還要見一些大商行的人,除此之外,和神策府的王琚以及議事堂的楊炯也需要溝通,他就怕秦少游和他東拉西扯,若是說個沒完,不知又要耽擱多少的事。

…………………………

打完吊針寫的,好奇怪的病,吊完瓶子就好了,睡一覺起來,又開始頭痛渾身不舒服。

第213章 感天動地第11章 擊鼓鳴冤第426章 一切只是開始嗎第188章 必須要死第120章 厚賜第264章 極盡優榮第112章 冤枉啊第617章 決勝第275章 要做天子第362章 怒氣沖天第6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99章 見過天子第124章 吃了我的都給我吐出來第123章 男兒志在四方第437章 人至察則無徒第269章 是太子殿下第116章 風口浪尖第195章 攤牌第163章 破釜沉舟第479章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277章 魏國公救我第465章 優中選優第56章 將進酒第593章 上皇入宮第23章 很好吃第637章 笑貧不笑娼第249章 滿城殺機第435章 走狗烹第213章 感天動地第213章 感天動地第336章 決戰長安第242章 天下名士第313章 縮頭烏龜第397章 人才濟濟第380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89章 封官許願第77章 帝心難測第49章 送佛送到西第92章 該死第131章 大周朝的女人第249章 滿城殺機第41章 風暴第216章 萬箭穿心第268章 掃清障礙第569章 世界很黑暗第137章 一戰而勝第342章 操傢伙第170章 萬死之人,可不止一個第46章 老虎發威第181章 欺人太甚第18章 憤怒的天子第286章 勝券在握六百四十七章 宮變第579章 可喜可賀第489章 天賜良機第35章 官身第591章 人心似水第272章 龍子龍孫第463章 神兵第505章 兵敗如山倒第8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624章 大勝第557章 攻城第163章 破釜沉舟第131章 大周朝的女人第29章 冒犯女皇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118章 孝感天地第314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47章 神器第160章 酒不醉人第479章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59章 鐵血真漢子第429章 無所遁形第338章 誰是惡人第1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488章 惹錯人了第145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51章 攤牌第501章 決戰之前第487章 拼了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639章 逆之者亡第586章 大動干戈第106章 萬劫不復第559章 性命攸關第292章 我來了第269章 大變在即第238章 開府第251章 破城第329章 瘋狂年代第595章 備武第234章 貪天之功第118章 孝感天地第505章 兵敗如山倒第424章 手段如何第7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28章 大勢已去第161章 拔刀相向第354章 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