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寶藏

秦少游似笑非笑的看着韋弘敏。

他動了心思,可是眼睛卻還是清澈無比。

韋弘敏的大禮確實是動人,可是真正去細細思量,其實韋家從中得到的好處才叫真正的巨大。

河南府……

秦少游心裡在掙扎和搖曳,這幾乎是致命的誘惑。

有了洛陽,就有足夠的消費市場,即便是遷都之後,大量的豪族外遷,這裡的貴族和富戶數量也是驚人,畢竟就算天子走了,洛陽可還是東都,那些在洛陽置了宅院的人即便遷徙去,卻總會有一部分族人留下,雞蛋是從來不會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洛陽,無論如何,永遠都會成爲天下各州府豪強們的置產之地。

這其實就是一種最簡單的磁鐵效應,便如後世的省府一般,一省之地,無論是大富人家還是中產,他們是否在本地有什麼地產或者房產,卻總是希望在省府置辦一處房產,即便可能他們長年累月也不會在那兒住上幾天。

洛陽也是如此,天下的大富人家和官宦之家,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來洛陽幾次,可是這種人並不缺錢,也定會在洛陽置一處房產,自己不住,也會安排一些忠僕守着,或者送些族中子弟去那兒求學讀書。

洛陽和長安都是那麼一塊大磁鐵,而這種磁鐵所積累的,則是源源不斷的消費力。

孟津之所以能夠迅速的把自己的貿易網搭建起來,一方面原因是因爲孟津的貨物要嘛有其獨特性,或者是物美價廉,而另一個更大的原因就在於它靠着洛陽,正因爲靠着洛陽,靠着洛陽這座天下最繁華的城市,這裡的豪族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天下人的效仿,他們的喜好,某種程度在一年半載之後。便能迅速的影響到天下每一個人,無數遊人和仕宦被洛陽所吸引,齊聚洛陽,無數的商賈。將天下各處的特產帶來這裡,這裡物產豐饒,同時又是天下最大的貿易網絡的交點之一,因而,孟津傍住了洛陽。才能夠迅速的發跡。

就比如絕大多數的客商,其實他們並不曾聽說過孟津,他們來的只是洛陽而已,只是因爲到了洛陽,聽到洛陽人說起這孟津做買賣的好處,纔來這孟津走一趟。

所以………韋弘敏的條件開的格外的吸引人。

當然,好處不止是這些,因爲要鎮洛陽,就不免要徵募更多的神策軍,而神策軍完全可以從整個河南府選拔。更多的人口,肥沃的土地,現成的商貿網絡,仕宦遊人必到的所在,同時,扼守住關中東面咽喉的地理位置,這個位置,恰好可以輻射到整個關東以東,同時又可立即黃河,輻射至河北。

而對於秦少游來說。洛陽真正的可怕之處還不只是這些,秦少游垂涎洛陽的原因卻是因爲隋煬帝。

隋煬帝好大喜功,登基之後,除了四處用兵。其中留下敗亡的重要原因便是修建運河。他徵募了數十上百萬民壯,從餘杭至江都修建了江南河,之後再將長江與江南河相連,長江和黃河之間,又修築了通濟渠,再用黃河與琢郡修建出一條永濟渠連接起來。

關中之地。在隋唐之後漸漸的沒落,其中便與這一條後世所稱的京杭大運河有極大的關係,京杭大運河四個重要的點,恰恰是後世的南京,北京,洛陽,杭州,這四座城市,也自此成爲百年之後,絕大多數王朝的國都以及天下最繁華的所在。

若說守住了長安,那便是坐擁了關中之地,可是因爲運河的出現,那麼守住了無論是琢郡還是洛陽,是江都還是杭州,那麼就等同於得到了半個天下的財力供給。

洛陽,恰恰是這一條運河上最重要的一處關鍵點,靠近洛陽不遠處的洛口扼守住了整條運河的中段,向北,所有的貨物可以通過永濟渠抵達河北,甚至直達琢郡,向南,洛口出發的貨船可以直抵江都和餘杭,再通過江南密佈的水網,將貨物輸送到任何位置。

這也是爲何,武則天登基之後,立即在洛口修築洛口倉的原因,在那裡,數以千計的貨棧和倉庫林立,堆積着南來北往的貨物,還有……便是官府的物質,甚至還有各處輸送來的稅賦。

或許現在的關中依然富庶,物產依舊豐饒,可是秦少游卻是知道,一旦佔據了這裡,若是以朝廷的模式,只是將運河去當作是錢糧輸送的用途,或許這條運河的好處並不明顯。

而一旦將以孟津的模式進行經營,未來……

河運,在這個時代,幾乎等同於是天下最便捷和廉價的運輸工具,在這個時代的作用,不亞於是後世那些的所謂具有深水港的海運城市,孟津的模式與這條可以跨越天下超過數百座城市的運河一但結合,這個畫面實在太美,以至於秦少游都無法想象。

可是秦少游依然不能說話,他只是笑盈盈的看着韋弘敏。

有些東西,你越是看出這裡頭的好處,你就越不能表露,隋煬帝留下來的遺產,對於眼下的大唐來說,確實有很多好處,比如因爲河運連接了琢郡,所以鞏固了邊疆,爲大唐對突厥盒高句麗對用兵提供了保障。比如因爲連接了江都和餘杭,所以導致江南得以開發,使之成爲不亞於關中,關東的豐饒之地。

而對秦少游,影響更加深遠,這是一座大寶藏,朝廷能開發利用的,不過是這座寶藏的十之一二,而秦少游卻能把它所有的好處全部發掘出來。

秦少游輕輕吃了口茶,只是笑,而後風淡雲輕的道:“韋侍中,話雖如此,可是本王真的稀罕鎮守河南府?且不說本王何德何能,本王捫心自問,即便是神策府鎮河南,又能有多少益處呢?”

他的意思,倒像是河南府裡的洛陽和洛口反而會成爲他的包袱一樣。

不過這是不露聲色,心裡越想得到的東西,就越是不能表露出來,以免被人看破。

韋弘敏見秦少游沒有露出絲毫喜色,一時也弄不清秦少游到底是什麼意思,不免道:“殿下,這河南一但在還都之後,必然要空虛,非殿下不鎮守不可。這不只是老夫的意思,也是娘娘的意思。”

他故意把娘娘二字咬得很重,這便是告訴秦少游,這件事只要你點頭,不會有任何障礙,任何干系,韋家那邊會擔起來。

秦少游卻是莞爾一笑,搖頭道:“本王呢,乃是臣子,若是真有君命,自然是不敢推辭。”他語氣緩和了許多,因爲能從韋弘敏的口裡得出韋家的誠意,人家既然有足夠的誠意而來,自己顯然也沒有矯揉造作的必要。

韋弘敏聞言一喜,道:“這就妙極了,殿下若是肯,這是河南百姓之福。”

這傢伙很不要臉,偏偏什麼話在他口裡,都能振振有詞。

秦少游卻是笑了笑,道:“倒是有一件事……卻還想和韋侍中商量一二。”

韋弘敏皺眉:“不知是何事?”

秦少游淡淡道:“韋侍中做過買賣嘛?”

韋弘敏愣了一下:“買賣,什麼買賣?”

“孟津這兒,做買賣的都有一個手段,叫做買一送一,這是用來招徠生意用的,韋侍中知道什麼叫買一送一嗎?”

“啊……”韋弘敏驚訝的說不出話來,買賣……還買一送一,這是什麼鬼?

這個傢伙,莫非是又想得到什麼好處吧,就這樣……他還覺得不滿足?

……………………………………

在一番商談之後,韋弘敏終於滿足了。

沒錯,秦少游滿足了他,而不是他滿足了秦少游。

因爲秦少游交換的條件實在太過誘人。秦少游給他的是崔家極有可能是此次刺殺的幕後指使者。

秦少游當然不會去得罪崔家,只是讓神策府放出去一星半點的消息,他也絕不可能跳出去指證崔家,與崔家徹底交惡,是極爲不智的行爲。

只不過……憑着這一點,韋弘敏就足夠得到滿足了,因爲只要放出流言,就足以引起天下人的猜想,你姓崔的爲何要刺殺秦少游呢?

關東人會想,你姓崔的殺弘農郡王,這是和我們不共戴天。

關中人和隴西人心思會更深,他們想的是,這個節骨眼上,你們崔家要弄出一個大新聞,這莫不是故意想破壞還都之事,藉此來扯韋家在還都方面的後腿。

單憑這些流言和猜忌,就足夠崔家傻眼了。

……………………………………………

雙倍月票也沒有月票,今天去上海,大家祝我好運吧。。

第262章 與鄰爲善秦上尉第460章 軍備第209章 斬盡殺絕第58章 東窗事發第433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606章 痛下殺手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592章 分庭抗禮第603章 共治天下第591章 人心似水第134章 告捷第211章 心驚膽跳第204章 新君第264章 極盡優榮第382章 藩鎮第589章 決戰第一百五十四章第28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271章 富甲天下第205章 拼命第283章 完敗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262章 與鄰爲善秦上尉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284章 大難臨頭第107章 驚天動地第156章 殺氣第170章 萬死之人,可不止一個第272章 你招惹我了第286章 勝券在握第126章 有錢就是任性第623章 愚不可及第617章 決勝第369章 大難臨頭第365章 仗義執言第636章 亡天下第140章 最厚道的天子第273章 要命的奏疏第160章 酒不醉人第477章 覲見第171章 入宮第489章 天賜良機第181章 欺人太甚第326章 好大喜功第266章 治國安邦第203章 招惹秦都尉的下場第6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77章 駭人聽聞第315章 我非善類第136章 官拜都尉第248章 面見天子第275章 晴天霹靂第194章 你要死的第479章 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第442章 經營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629章 三軍奮勇第627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150章 當狗遇到狼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571章 失而復得第17章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第585章 事急矣第105章 龍虎之鬥六百零九章 天崩地陷第416章 敵國之富第284章 大難臨頭第108章 高擡貴手第351章 攤牌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207章 雖遠必誅第199章 強加於你的奇恥大辱第424章 手段如何第402章 盛況空前第72章 爲人師表第95章 得賜殊榮第193章 人定勝天第590章 自古聖賢皆寂寞第16章 百善孝爲先第9章 節操誠可貴第614章 樹倒猢猻散第87章 反戈一擊第62章 紅燒知了,我喜歡吃第340章 火上添油第560章 奸臣賊子第649章 希望第347章 神器第559章 性命攸關第132章 慷慨赴死第221章 狐假虎威第3章 要有信仰第135章 貪天之功第575章 五軍府第367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第254章 誅賊第201章 磨刀霍霍第459章 雪中送炭第121章 新官上任第469章 夢魘第44章 絕地大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