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節 沒有準備,我們就不會下手(1)

“怎麼,你還有理了?”

李世民看着李恪那倔強的表情,小子長得不錯,類己,可是你這個脾氣如果真的類己的話,豈不是讓自己都覺得不舒服了?

“這件事背後的一切我就不說了,朕相信你們都知道,單純地說,長安城多大,有多少水泥都不夠用的,你們竟然還說賣給他們,你們有那麼多東西嗎?到時候,如果沒有的話,他們又會拿着這件事過來找朕,你覺得這件事就那麼容易就撫平了嗎?小小年紀就不懂得如何收斂,以後如何幹大事……”

李世民可能真的是爲了出氣,巴拉巴拉地說了一通,根本就不給兩人說話的機會,不過呢,李恪畢竟年紀小,有點着急,而李承乾則對着他搖了搖頭,這口氣要是不讓李世民出出來,到時候倒黴的人可能就是自己這些人了。

而其他的幾個大臣都在那裡喝茶,陛下這裡的茶水還湊合,比自己家裡的都差一些,不過呢,他們沒有說出來,這樣的事是不能說出來的,否則的話,很容易出事,因爲自古就是如此,皇帝享用的東西,只是在名聲上價格更高,但是是否的是最好的東西,那就不一定了,很多人都是拿着皇帝忽悠玩呢,其實最終這些年都落入了皇帝身邊人的手裡,而且,從來沒有例外。

等到李世民覺得氣出的差不多的時候,李恪已經忘記了自己應該說什麼的,反而有點臉色發黃地看着自己的父皇,這個父皇,今日怎麼會如此的陌生呢。

不是因爲李世民陌生,而是因爲這就是一個皇帝和一個父皇結合在一起的結果,非常的可怕和讓人不知所措。

李世民說累了,就坐在那裡喝茶,而李恪已經被他打擊的不知道說什麼的好,還好被李承乾給拉着坐下來了,然後過了一會,吃了一點東西之後,李世民才繼續問道,“此事,你們幾人有什麼看法?”

這是出了氣之後,打算給自己的孩子弄點後手了,否則的話,到時候事情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大了就麻煩了。

魏徵沒有說話,自己平時都是最後一個說的,而長孫無忌是戶部的人,說真的,也不合適,只能房玄齡開始說了。

“陛下,此事雖然出乎臣的預料,可是畢竟這件事也算是打擊了一下那些門閥的勢力,也算是一個好事,可是剛剛陛下的話也有道理,這件事如果一旦太子殿下和蜀王殿下沒有充分的準備的話,他們還是會讓鬆洲公開配方的,畢竟,大唐的城池很多,這筆錢到時候就算是價格低了一些,也會非常的要命,所以,臣的想法就是如果實在是不行的話,還是想辦法不要和他們撕破臉皮的好,現在朝堂之上,還是有太多他們的人了,不宜過分擠壓。”

房玄齡不愧是房謀杜斷之中的謀士,說道理那是一套一套的,可惜,這人有個毛病,有想法,卻不一定有決斷,不過也是應該的,如果你一人什麼都會,什麼都幹了,你讓皇帝怎麼辦啊?

而等到他說完,長孫無忌接着說道,“現在戶部雖然有點錢,可是都是杯水車薪,還要應付接下來的朝廷可能出現的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賑災,犒軍,安撫百姓等等,這些都是需要錢的,所以,臣認可房大人的看法。”

李世民聽到兩人的話之後,發現自己剛剛想的還是太簡單了,二個兒子說話倒是舒服了,這些事,如果是葉檀在這裡的話,說不定還有一些處理的辦法,可是現在那小子在涼州啊,靠着自己的這兩個還沒有成年的兒子,能行嗎?

“玄成,你爲何不說?”李世民忽然想到魏徵還沒說呢,雖然他經常被魏徵氣的吐血,可是呢,這人倒是真的有腦子。

“微臣沒有什麼想說的。”魏徵的腦子裡總是閃過葉檀的樣子,雖然這次的事不是他主導的,而是他的手下,可是呢,這兩年,他算是看出來了,這些小傢伙做事那是真的一個狠和厲害,不管是什麼樣的道理,都可以做出一些事情來,而這些,你是用平常的儒家思想弄不來的。

在沒有弄清楚一些事之前,還是不要發表言論的好,否則的話,搞不好,裡外不是人。

一聽到自己的鏡子都不打算說話了,李世民又瞪了一眼李承乾哥倆,但是隨即又溫和地看着魏徵道,“這兩人雖然都是皇族,可是也都是你的晚輩,你什麼都不說,不合適吧?”

魏徵被李世民無恥的話弄的一愣,拜託,你到底需要不需要更加無恥一點啊,我是你的臣子,可是,我是投降過來的啊,你現在不讓自己的大舅子和自己的心腹房玄齡說,反而讓我來說,你是打算玩死我的節奏啊?

而且,他們都是小孩子,自己說什麼,都像是欺負人,不過感覺到李世民那鋸子一樣的眼神,就知道,如果不說點什麼的話,這件事恐怕過不去。

沉思了片刻,魏徵就說道,“陛下爲何不問問兩位殿下,再做決定?”

李世民的臉色直接就黑了,這個傢伙,還真的是水火不浸啊,這算是什麼,朝廷出現了這麼大的事,你跟我說,讓兩個孩子說話,如果孩子們都可以解決問題,那麼我要你們幹什麼?我還要什麼三公六部啊,豈不是不需要這些人了?

但是魏徵已經低頭了,我不想說了,你自己看着辦吧。

這個到底是打臉還是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反正,挺讓李世民心塞的,這個傢伙,找點時間得收拾一下。

目光落在了李承乾和李恪的身上,這兩個兔崽子,簡直就是囂張到了極點,難道不知道他們的老子爲了這個狗屁江山,什麼事都做了嘛,將父親囚禁了,將哥哥弟弟全部弄死了,順帶着還弄了一些福利,比如說一些漂亮的嫂子和弟媳婦也都拖入了後宮了,可是自己的一顆心是爲了誰啊,還不是爲了這些傢伙,可是這兩個東西竟然不明白自己的苦心,今日你看看,爲了幾個鬆洲人竟然和那些人抗上去,你不知道這其中的兇險嗎?聽到別人說的幾句話,就朝前衝,難道不知道,自古都是皇帝在後面搖旗吶喊,而其他的人朝前衝的嗎?如此這般,如何是好啊。

“成乾,你來說。”李世民揉了揉腦袋,可是心中已經不打算聽他們一些所謂的意見了,這件事就是個死衚衕啊,一旦解不開,朝廷上下就得有很多人要倒黴了。

“啊?”李承乾本來以爲李世民會讓李恪去說,畢竟這件事,真正熟悉的人是他,自己雖然是遙領,可畢竟很多事都不是特別的清楚,你讓我現在就過來給你說清楚,我夠嗆啊。

看到李承乾的模樣,就像是什麼都不懂一樣,李世民心中的火氣再次上涌,同時,內心深處對於自己的兒子的評價再次降低了,這個可能就是所謂的父母期待越高,失望越大的原因吧,自古這樣的父母太多了。

“啓稟父皇,大哥最近的事情有點多,可能不能兼顧所有的事,而兒臣無所事事,只是管這一個事,所以,還是讓兒臣來說吧。”李恪這個時候肯定要站出來,否則的話,到時候要是真的出事的話,倒黴的人就有很多了。

“也好。”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的臉色微變,稚嫩的皮膚上有一絲紅暈和感激,心中微微感慨,難道真的是英雄老子熊兒子嗎?還好,李恪做的不錯,這樣子就足夠了。

“父皇,這件事其實挺簡單的,沒有大人們想的那麼多複雜。”

李恪看了一眼李承乾,然後才說道。

這種類似一錘定音的話,卻讓李世民嘴巴直接就開了,“怎麼會沒有影響,難道你們不知道朝廷上面有多少他們的人嗎?”

“父皇,我的意思,您可能是誤解了。”李恪現在才發現,爲什麼之前和崔清塵他們聊天的時候,人家總覺得和他聊天有點費勁,不是因爲知識不夠,而是思路不一樣,人家看問題的角度和自己不一樣,所以,也就沒有辦法好好地聊天了。

“誤解?朕如何誤解了?”李世民不解地問道,同時覺得這小子身上有一股子葉檀的味道,喜歡狡辯就是最大的問題。

魏徵幾人也看着李恪,雖然知道這小子無論如何也當不上皇帝,可是呢,有一個如此好的皇子,也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備選,世界上很多事都很難說,有些皇帝上位不是因爲自己有這樣的本事,而是因爲已經沒有人可以當皇帝了,比如說南陳皇帝一樣,當時楊堅去殲滅對方,對方還在那裡玩耍呢,不是因爲他真的沒心沒肺,而是因爲自己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料,結果,前面的哥哥都死的差不多了,他不頂上去,可就沒人了,怎麼辦,只能頂上去啊?

“父皇想的是如果朝堂之上的這些和這次的利益有關係的官員都罷官了之後,朝堂會陷入一片混亂當中,這樣的考慮在皇爺爺在位的時候還可以有大面積的顧慮,可是現在卻不需要。”李恪說到這裡,覺得詞彙用的不合適,就接着說道,“不需要過分在意。”

“爲何,難道他們就會認可我大唐的一切?”李世民陰陽怪氣的問道,都是晉朝弄出來的那股子不好的風氣,說什麼不爲五斗米折腰,這樣的風氣在大唐也是可以的。

“認可倒不至於,可是我大唐百戰立國之後,現在可以說是民心思安,在接下來的上百年裡,只會對外作戰,而國內的局面肯定是很安靜的,如果想要造反恐怕百姓是不會支持的,而自古沒有百姓支持的造反根本就不是造反,最多算是叛亂,自古沒有任何一個王朝可以抵抗住造反,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叛亂是不能平定的,這是其一,而其二就是,隨着大唐的安定,讀書人肯定會變多,同時因爲朝廷的科舉制度慢慢的執行,這些人需要當官的話,就得考試或者說是需要人推薦,一旦他們都離開了,以後還想要再來朝堂的話,肯定是千難萬難的,所以,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說,不當官就想要過去的那種特權的日子,可能要沒有了,如此這般的話,靠着做學問就想要將家族發揚光大的那些大家族可能沒有辦法繼續下去,所以,以後肯定會有更多的人想當官,而且隨着大唐國力不斷地升騰,到時候需要的生活成本也會很高,光靠種地,恐高是不行的,而如果經商的話,肯定需要各級官府的照顧,如果沒人,他們可能寸步難行。”

李恪說到這裡的時候,看了一眼李承乾,然後才說道,“所以,兒臣認爲,這件事本身父皇的想法就是有誤解的,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事,朝廷發佈了任務,然後有人接了,出現了問題,按着常規的渠道就是依法行使就好,可是現在就因爲他們跑到朝廷上面鬧,結果,明明是他們做錯了事,卻將事情推到其他的人身上,如果朝廷上面將這件事如此處理的話,以後大唐的這一塊恐怕就會非常的陰暗,因爲朝廷和這些人在修補長安城的時候,就定下了一定的契約,做人就應該按着當初說的話去做,而不是這樣的反悔,否則的話,以後誰還會真正地位大唐着想,因爲東西都是靠着搶的,這樣的情況,在亂世可以,在安定的大唐是不行的,如果以後他們依舊用這個想法來煩父皇的話,父皇一句,你們自己的事自己處理,我這裡還有無數的事需要做,那裡有時間處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爲由,拒絕他們,誰惹出來的亂子,誰去收拾,大唐的朝廷是用來處理國家大事的,不是爲了幾個銅板就扯開嗓子說什麼,爲國爲民的,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如果他們依舊不依不饒,那麼就走律法程序,一切都按着律法去辦就好。”

李世民震驚了,他沒有想到一個孩子竟然有如此的看法,像是將烏雲上面的一層東西給掀開了一樣,雖然他不是全部都贊同,可是卻覺得還是有點道理的,有的時候,人就是如此,在對李承乾失望的時候,李恪的話卻給他一個不錯的提醒。

“你說的都是猜測,而且,你們有那麼多的水泥嗎?”

第二百三十五節 囂張跋扈第二百零二節 太原家族(53)第四百四十零節 年關總結(5)第一百五十節 太原家族(1)第六十七節滅門第三百三十一節 沒有準備,我們就不會下手(1)第一百二一節 刁民(1)第一百三十九節 不可思議的豐收第二百四十六節 戈壁大雪(4)第一百六十九節 無恥之極第二百七十六節 吐谷渾的來回(26)第三百二十八節 事情都是有緣由的(2)第三十三十六節 準備好了,吃飽了,去搶劫第九十一節 李承乾的發現第一百三十四節 不講理的佔有(35)第三百零零九節 神將與神棍第三十三節 孩子何辜?第一百五十二節 柴紹的告狀第一百二十七節 六率威武第一百八十四節 突破口第三百三十六節 李世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2)第四百零二二節 熱火朝天(4)第二百八十七節 暗夜裡的紅船第三百四十九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4)第四十九節 鏡鐵山(5)第二百二十一節 聖旨到第一百七十九節 虛情假意第二百一九節 太原家族(70)第一百十七節 不講理的佔有(18)第一百七十一節 一輪明月蕩四方第三十二十四節 殺人放火只因爲一巴掌第一百四十五節 房遺愛的味道第二百零六節 太原家族(57)第六十四節 玄機子第九節 肆葉護拔擢第二百零五節 太原家族(56)第二百五十八節 就是要打臉(2)第三百三十一節 沒有準備,我們就不會下手(1)第十節坑師父的貨第二百五十五節 吐谷渾的來回(5)第九節 這脾氣第二百七十節 通州家話第三百二十八節 事情都是有緣由的(2)第四十八節 鏡鐵山(4)第一百零二節 步步爲營爲賺錢第七十四節家和促野心第一百四十九節 名聲很好的世家的下落想法(1)第一百六十五節 魔鬼地的血(1)第十七節 肅州刺史譚燕第一百一六節 整頓內務第六十一節煙翠樓裡有壞人第四百零一一節 粗暴的開始(3)第二百三十六節 太原家族(87)第三百八十五節古槐村(3)第二百九十一節 吐谷渾的來回(41)第三百零四節 血池宴第三十二十三節 我就是不講理第一百零六節 三天與三天之後(1)第三十一十四節 四散而逃第二百三十八節 心寒與心窩第九十六節 小集體第一百六十四節 太原家族(15)第一節 女人的殺戮和溫柔第四十九節 沙場揚威第一百三十三節 二公子很二第三十七節 程咬金第二百七十六節 吃肉的傷害(4)第三百二十零節 朝廷規劃涼州(1)第三百一十一節 許敬宗第九十四節 前手還是後手(2)第一百十六節 不講理的佔有(17)第二百七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23)第三百二十三節 葉氏家族(3)第七節 世家底氣與不講理的葉檀第三百三十六節 葉氏家族(16)第二百一十四節 清算與否?第三百一零節 青雀之怒(4)第二百零五節 無恥無畏=作死(3)第一百八十七節 太原家族(38)第一百八十節 太原家族(31)第一百六十六節 談條件之真心無語第一百一四節 遊俠與隱門第六十九節 鏡鐵山(25)第十五節你能給多少錢?第1313章 葉氏家族(30)第三百二十八節 葉氏家族(8)第二百三十九節 太原家族(90)第三十四十一節 作死進行時第九十五節 前手還是後手(3)第三百四十六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1)第二十二節 吃飯就要有吃飯的感覺第一百三三節 笑臉與殺人不矛盾(1)第二百三十三節 太原家族(84)第六十九節 瘋子的世界第三百三十八節 涼州不是涼州人的(1)第1301章 葉氏家族第一百二六節 對決(1)第八十九節 地獄第二百二十五節 過把癮就死?(3)第一百七十五節 一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