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不相信,一場鬧劇

“讓孔穎達拿出一個方案來!”

李世民的確實是想不到能有什麼手段,畢竟對於教學方面他並沒有研究。

不過術業有專攻,這件事情還是要交給那一些大儒研究了。

書院真正出名的就是亞父一人了,總不能那麼多人抵不過一個人吧。

儘管李世民內心想說一句似乎還真的有可能。

但藉此機會讓國子監改變改變似乎同樣不錯。

不管書院還是國子監,若是出現人才的話,那麼最後還不是落入他手中。

帝王一聲命令,哪怕是孔穎達有再多怨言自然不敢抱怨。

“真沒有人爲的痕跡。”

孔府之中,孔穎達有一些不太相信詢問了管家。

孔家不管怎麼說也是千年世家,很多世家的話同樣十分願意給孔家一個面子。

畢竟孔家不管在哪一個時代,註定都不會沒落。

但是自身世家就不一定了,所以有時候孔家若是擡上一手話,那麼就更好了。

“老爺,一切都是自發的,完全沒有人干涉其中。”

管家面色之上帶着苦笑出聲說道,這一切的話還真的沒有任何虛假。

和宮廷給出的信息是一樣的,陛下並沒有包庇什麼人。

聽到這一個答案之後,孔穎達面色之上就是更爲複雜了,還有一絲絲無力。

很早的時候,孔穎達就已經暗中和安玄公開始交鋒了起來。

不過還是以孔府慘敗爲結果,直到孔穎達想要了一招,將安玄公拉入儒門纔好上不少。

然而孔穎達沒有想到這麼快又和安玄公對上。

現在的孔穎達都有了不少的陰影,因爲每一次都是自己吃虧。

安玄公可是多智如妖,加上預測天機的本事,孔穎達不覺得針對書院能夠成功。

但若是針對不了書院的話,那麼只能從國子監本身開始改變了。

陛下可是要他拿出改變的方案出來,然而孔穎達哪裡有什麼方案。

畢竟國子監的話不一直都和樣子,什麼時候國子監需要改變了,自然沒有準備什麼方案了。

或者說,孔穎達就根本沒有想過這一個問題。

若是在十幾年之前的話,孔穎達甚至沒有將書院放在眼中。

哪怕是安玄公所創建的,但是書院並沒有和國子監相比的可能。

然而隨着最近幾年,書院出名的次數可是越來越多了,漸漸在風頭之上將國子監壓下去。

要知曉之前書院招收的都是一些次子,而且不少人還是看在安玄公面子之上。

結果現在的話,不少人已經將嫡子送入書院培養了。

特別是一些世家,他們不入仕途,國子監對於他們來說無所謂。

相反書院的話,能夠學到不少東西,交流到的人脈同樣不能小看。

世家的話反倒是更加喜歡書院多一些,因爲送入國子監倒是有一點像是對於這一位帝王妥協。

諸多世家的話,還是有着自己的傲氣,至少面子上要過得去。

所以書院的話就成爲了最好的選擇。

孔穎達同樣不想多耽擱,馬上就將負責國子監的這一些人都找來。

既然自己想不出來的話,那麼就一起想,否則話都別好過。

......

而在國子監和書院紛擾的時候,齊州的叛亂彷彿是一場鬧劇一般。

“怎麼可能?”

李佑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不敢相信的神色,自己的士卒就這樣被擊敗了。

這纔多少天的時間,只不過李佑不知曉的是。

可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不智,竟然想要參與謀逆,這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所以很多士卒都開始不配合,而且平叛大軍還沒有到來。

齊州之中已經亂起來了,齊州兵曹杜行敏已經召集人手,準備抓捕李佑了。

所以在外面紛亂之後,李佑已經從自己帝王夢之中開始清醒了過來。

清醒過來的李佑更多一股涼氣直接從腳底冒上了大腦,全身開始冰涼了起來。

“不行,若是被抓住,那麼肯定就遭了。”

李佑同樣開始慌亂了起來,可惜是現在已經晚了。

要知曉李佑又不是什麼明主,平時對待士卒不見得有多好。

自然賣命的人,那麼自然是沒有幾位了,基本上齊州兵曹杜行敏所到之處話,那麼士卒就停手了。

最終的李佑等人的話,那麼就成爲了甕中之鱉了。

從叛亂開始到現在結束,可以說不過是僅僅幾天的時間。

甚至李世民的大軍都才籌備到了一半,還在出發的路上。

當消息傳到長安之後,瞬間所有人面色之上都是一愣,這叛亂的話簡直是鬧劇。

比起鬧劇的話,那麼甚至還要好笑!

不知曉這一位五皇子哪裡的勇氣叛亂。

儘管已經肯定了這一次叛亂的話肯定不會長久,單單是地理位置就註定了不少東西。

齊州的話則是在河南道,可以說正處於大唐的腹地之中。

四面八方的話,那麼都是大唐的土地,如何發展都是問題。

不管是誰的話,面對這一種情況話,那麼都是沒有機會發展起來。

更不用說是面對大唐的壓力,如何擴張等等,只要有一點見識的人,都不認爲能夠成功。

但沒有想到這結束得比想象之中還要快,而且還是內部的問題。

至於李世民收到消息之後,更多就是眼眸複雜了。

憤怒話,倒是已經沒有消除了,開心的話自然是不可能了。

悲哀的話倒是有一些!

爲自己生出如此蠢的兒子而悲哀,一方面是對於叛亂的複雜。

“陛下,臣妾請您息怒,網開一面!”

正當李世民思緒紛飛的時候,御書房門外又傳來了不少的紛擾聲音。

來者的話正是李佑的生母陰妃了,想要請求陛下繞過自己兒子一命。

這已經不是第一天了,或者說從知曉消息那一天,這一位陰妃就如此了。

但可惜的是李世民拒而不見,或者說李世民正在氣頭上。

至於現在的話結果出來了,李世民倒是覺得不是一般的心累。

內心情緒的話更多還是複雜,一方面希望兒子不那麼平庸,但一方面又不希望叛亂擴大。

結果的話還是這一位兒子不是一般的蠢,如同之前他所想那般。

“唉!”

最後李世民默默嘆息了一聲。

第八百五十八章 笑柄,矇在鼓裡第八百八十五章 訴苦,接班換代第五百五十一章 終出言,意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非尋常人,歸來第二十二章 震驚,詩傳長安!第五百九十四章 遼東事畢,長安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七百三十四章 知曉,洛陽城空第三百五十五章 再聚,頡利決定第二百八十七章 父慈子孝,差錯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一百零三章 舊宅,親人第一百二十章 入長安,名聲顯第九百零五章 模仿,房玄齡疑惑第四百八十三章 明悟,魯木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一百八十八章 着急,決意第六百六十五章 見安玄,李淵執念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幸運,勸諫第八百四十三章 故事,驚覺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打願挨,不可能第六百零六章 湊巧兩人,以後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七百七十二章 初唐大家,歐陽詢第六百一十九章 顛覆,卑微之時第二百七十章 馬周的機會第七十八章 逆鱗,扼殺第三百一十五章 跨時代的無奈第二百二十八章 疑惑的舒安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世民的憤怒第四百九十二章 嶄露頭角,順帶第六百八十一章 流言,羣臣驗證第六百四十六章 禍不單行,天災第四百二十七章 科舉,寒門士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疑惑的舒安第五百二十六章 緣由,奪嫡之爭第八百二十六章 不能實現的想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商隊第一百零七章 證實,各方反應第一百七十五章 尋常人,感嘆第九百一十一章 天下轟動,改變第二百二十四章 欲哭無淚,意外第四百九十一章 造勢,猜測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絲,外甥女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事求是,主場第八百六十四章 思想變化,知曉第六百六十八章 忍不住,逆天之物第八百八十八章 父子默契,再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捨,書院變化第二百零七章 擔憂,李淵好奇第二百三十七章 送命題,唯一解第一百零七章 證實,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章 燈火闌珊,天上人間第六百零一章 馬周的明悟第四百八十一章 想法變化,傳長安第五百章 一線之差,變故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諫,關內初動第五百零六章 帝王的失誤第三百一十八章 扶貧,禽獸不如?!第九百一十九章 小心願,拜託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價,長孫無忌(爲醉了呢萬賞加更!)第八百四十五章 氣氛凝固的朝堂第八百三十七章 議論風暴,方法第九百一十一章 天下轟動,改變第四百六十二章 意外,接連不斷第五百四十章 嶺南未來,帝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思緒第三百四十章 適合的學生第九百一十三章 邀請,盡力第七百三十七章 可怕,天下矚目!第八十二章 禮物,科舉改制第二百七十七章 結果,緣由第二十四章 門閥和寒門!第七百九十六章 請求,高昌第六十五章 流言,民怨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七百二十九章 喜茶之人,機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猜測,重臨第八十六章 名額,求上門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險,承諾第七百八十四章 想法,意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靈感,可惜第三百六十章 平地生雷,面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段,嚐到甜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伯府變化,湊巧第六十章 千金之子,造勢第四百零九章 最好的年紀第六百八十七章 終了,回長安第一百三十二章 選擇,感激第七百七十五章 幸福的煩惱第六百五十八章 歸來的馬周第二百五十三章 期待,主意第七百一十九章 消息傳出,凝蘭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相聚,想法改變第一百五十七章 意外阻力,幕後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國子監的動作第六百三十八章 應答,來自長安的意外第五百六十八章 陰差陽錯,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