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五天,糧價跌

“踏踏!”

通往長安的官道之上,一道道震動的聲音傳來,上百馬匹策馬奔騰,若是有人看到的話註定會錯愕。

原因很簡單,這一些馬上不是想象之中龐大腰圓的漢子,而是清一色的娘子軍。

當然若是有一點見識的人便知曉,整個大唐唯有一個人纔有女子軍伍了。

“千琳,還有多久到長安。”

一道清冷的聲音響起,話語之中似乎帶着一絲急切的模樣。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平陽公主了,從接到了李世民的信之後,李秀寧便安排完遼東的事情,馬不停蹄趕回長安了。

帶着這一些親衛可以說日行夜晝,沒有留下剩餘的時間,一心只想要回到長安。

“公主,大概還有五天的路程。”

千琳的聲音響起,話語之中帶着一絲擔憂的情緒,似乎有一些不明白公主爲何那麼着急。

不過想要質問自己主子同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情千琳隱藏在自己心底。

“嗯!”

李秀寧眼眸浮現出遠方的景象有一些心不在焉道,似乎想起了一些什麼。

對於李秀寧而言的話,長安並不算是什麼美好的回憶,只不過這一次有着她非要回來不可的人。

........

隨着時間的推移,從嶺南而來的糧食同樣到了,這一些糧食一進入長安消息就已經傳到了舒安的耳中。

“果然李世民耐不住性格。”

舒安眼眸閃爍輕聲呢喃道,這件事情沒有出乎他意料,馮盎面對李世民的命令,自然是不敢不從了。

更何況賣誰不是賣,反正對於馮盎而言,嶺南的糧食並不算珍貴。

若是能夠鞏固在李世民心中地位話,那麼纔是頭等主要的事情,要知曉上一次不少人彈劾馮盎,想必這一位馮柱國應該嚇得不清。

畢竟這一個時代嶺南並不算什麼,馮盎可是清楚若是自己造反下場如何。

當然在舒安眼中,在當初玄武門之變的時候,纔是馮盎最好的造反時機,既然當初沒有造反,現在自然不會。

事實之上歷史之上關於嶺南馮氏有着不少記載,同樣馮盎並沒有造反的想法。

“老爺,這一批糧食進入長安已經吸起不少關注了。”

來福在自家老爺身邊出聲道,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敬佩的神色,因爲這一切都在自家老爺的預料之中。

“那麼就開始計劃吧。”

舒安眼眸閃爍輕聲說道,反正損失是這一些世家利益,他自然是不在意了。

更何況這一次有李世民背鍋,他更是內心愉快,反正背鍋的事情李世民做多了,那也就不愁了。

長安

“什麼,便宜的糧食?”

“這怎麼可能?這一些糧商怎麼可能降價?”

“長安自從上一次天災之後,糧食都沒降回去,怎麼會有便宜糧食?”

.......

僅僅是一批糧食的話引起的討論當然還不夠,然而第二天的時間,依然有一大批糧食被押運進入長安。

哪怕是之前不在意的糧商此時不由面色之上都開始慌了,顯然已經有一些沉不住氣了。

當第三天的時候,同樣的一幕再度發生,運糧的隊伍繼續從長安押送進來。

而這一些糧商就真正坐不住了,紛紛聯繫自己背後的關係,想要知曉這一些糧食是從哪裡來的。

一些糧商的話已經開始動搖了,不由紛紛開始降價,一斗米下降一文錢,甚至有的一文半錢。

要知曉若說長安之中誰對米價最爲敏感的話,那麼自然就是這一些老百姓。

每一天米價的波動他們可是最爲清楚,只不過今天每一位百姓面色之上都有一些怪異。

“怎麼回事?米價跌了?”

“是不是趁着這一個機會多買幾鬥。”

“等等,還不着急,聽說長安米價還會再跌。”

......

老百姓不由議論紛紛,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欣喜又有一些猶豫的神情。

畢竟他們不確定米價是會繼續跌,還是要漲上去,若是漲的話他們肯定會後悔。

於此同時,長安同樣有一些人發現了這樣的怪況,那就是米價下跌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此時處於趙國公府的長孫無忌了,哪怕是他都有一些後怕。

“還好有老師的提醒。”

長孫無忌輕聲呢喃道,要知曉他的產業可是存了不少的米糧,若是在嶺南糧食衝擊之下的話,那麼肯定至少損失一半以上的價值。

當然面對這件事情長孫無忌同樣有一些猶豫,他是在想要不要將這一個消息透露出去。

最後想了想還是讓人去請幾位熟識的人,畢竟現在嶺南糧食還沒有完全衝擊,能減少一些損失是一些。

當第四天的時候,整個長安的米價再一次下跌,甚至已經回到了之前長安的五文時候。

“糧食降回五文了?”

“這一些糧商良心發現了?”

“這是怎麼回事?”

........

糧價的大幅度下跌,這一次不僅僅引起了老百姓關注,還有長安之中不少士子同樣在討論這一個問題。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事實之上在長孫無忌消息透露了之後就註定了這件事情不可能隱藏的住了。

當然就算是長孫無忌隱瞞住了,舒安也不可能將這件事情擴散的。

現在五文可還不是最低價格,至少在舒安看來還有下降的空間,就等着消息完全擴散了。

而當第五天的時候,在舒安的暗中的推動之下,關於嶺南糧食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長安。

“什麼?嶺南糧食如此便宜?”

“才僅僅兩文錢,這可以買好多糧食。”

“原來嶺南是一年兩季稻米,難怪如此便宜。”

.......

一時間所有人都轟動了,要知曉在許多人認知之中嶺南仍然是一處苦寒之地,然而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驚喜。

這和李世民剛剛聽到這件事情的神情差不多,不過這還不是結束,因爲還有一道消息曝出。

“嶺南的糧食已經到達了長安!”

簡短的這一句消息,成爲了壓到了這一些米商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時間長安的糧價再度血崩。

一時間長安的百姓歡呼,而正當長安被嶺南糧食吸引的時候,李秀寧一行人馬同樣出現在了長安的郊外。

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王怒,流言蜚語第四百六十一章 問題,朋友之情?!第四百七十章 複雜,結果第七百七十八章 詫異,矇在鼓裡(祝元旦快樂!)第四十二章 賭約,氏族志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五百六十三章 北方狀況,想法第七百零四章 武曌變化,教導第四百九十章 安南定,第三種選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臨近,機遇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能拒絕的邀請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相聚,想法改變第五十四章 爭論,選擇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八百九十七章 集思廣益,準備第十七章 耿耿於懷,說教第二百二十七章 意外的客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罪,武曌的小動作第七百五十五章 真湊巧,看法第四百五十四章 王玄策的選擇第十二章 李世民的頭疼!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淵之問,八年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析,嘗試第七百零三章 宮廷之事,練習第八百二十七章 桃花林,補刀第四百九十八章 團隊,搞事情第六百二十三章 淳樸,扶桑再臨第三百四十七章 簡易火藥,打算第八十七章 名單,李泰的變化第二百三十四章 現身,爭執第五十四章 爭論,選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事畢,競爭第九百四十三章 撲一場空,矚目第五百八十八章 落入陷阱,無知第九百零五章 模仿,房玄齡疑惑第八百三十四章 姐妹關係,恍惚第七百九十九章 安定,讀書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情願,事已成舟第三百五十六章 風起,舒安的謀劃第八章 學生杜如晦!第八百四十四章 極致的憤怒!第三百七十二章 又一年冬,功勞第三百九十五章 雪夜歸來,新年第五十六章 問題,私心第九百一十九章 小心願,拜託第五百九十五章 捷報入長安,震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頂峰,成敗於一舉第一百七十五章 尋常人,感嘆第九百一十九章 小心願,拜託第九百四十一章 報喜不報憂第六百零一章 馬周的明悟第九百三十六章 爲人處世,朝聖第四百八十章 二十三,與天爭命第六百三十章 掩蓋,稀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意外客人,程咬金第三百四十一章 舒安的答案第六百三十三章 壓力,非常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秋近,月餅第一百五十六章 反應,帝王心思第八百一十七章 半年總結,告別第二百零四章 李世民的方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舒安的明悟第四百四十四章 缺少的人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相,不甘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二百五十七章 改變,舒安的好奇第六百九十六章 弟子拜訪,糾結第五百八十九章 火藥之威,互換第十二章 李世民的頭疼!第二百三十九章 佛系,傳聞第三百八十六章 開始,下馬威第一百零四章 神算,無力第四百七十三章 讚賞,驚喜第六百章 馬周機遇,風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選琴,膨脹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夢美好,醒殘酷第六百一十三章 關心,道門出手第四百五十九章 猜不透,母女之情第九百零七章 半年,傳言第八百五十二章 雲動,母子情深第七百零八章 故意,印證第一百九十六章 杜如晦的異常第四百四十六章 轟動長安的蹴鞠第四百九十五章 時間逝,又一夏天第七百一十二章 利用?病入膏肓第八百七十六章 議論紛紛,興致第七百二十七章 沒落門閥,題目第六百四十七章 真相浮現,想法第九十四章 對比,傷害第四百五十九章 猜不透,母女之情第二百一十三章 際遇,柳氏父子第一百五十章 神醫之言,災臨第五百五十九章 終結的話題,憤怒第一百三十三章 身份認出,震動第七百六十六章 坑爹,坑兒?!第八百八十三章 原則,誠懇第九百一十六章 帝王打算,落幕第一百九十四章 臨門,方法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析,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