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

“凌煙閣據說安置在皇宮的三清殿之中。”

“據說陛下還請了安玄公親自題詞,上榜者無盡殊榮。”

“是啊,安玄公已經多年沒有出手題字了,這一次不知曉會留下什麼言語。”

........

“凌煙閣據說安置在皇宮的三清殿之中。”

“據說陛下還請了安玄公親自題詞,上榜者無盡殊榮。”

“是啊,安玄公已經多年沒有出手題字了,這一次不知曉會留下什麼言語。”

........

長安到處都是議論的聲音,話語之中有羨慕,也有着期待安玄公的題語。

由此可見安玄公在士林之中的影響力,甚至有一些商隊或者讀書人專門在長安等候幾天,原本他們已經準備離開長安。

關於抽取位置的結果舒安並不知曉,想必是有歡喜也有不爽,但是無論如何這都只能怪手氣不加。

“倒是許久沒有練練書法了。”

舒安輕聲呢喃道,俗話說字如其人,作爲一個後世之人他自然不會忘記書法的重要性。

唐代主要是用楷體來充當字體,不過楷體還分爲各種種類,而作爲後世之人他的楷體又跟這個時代有一些不一樣。

不過這都沒有關係,因爲自成一體的話,不是庸才就是天才,他的話自然是屬於後者。

除了大儒之外,他同樣是一位公認的書法大師,當然這離不開他幾十年的苦練。

院子的石桌之上,來福在一旁緩緩磨墨,作爲曾經的書童,對於這一份差事並不陌生。

甚至可以說得心應手,而舒安則是在調整自身狀態,身爲穿越者,你可以什麼都不會,但是文抄公則是必備技能。

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出身,不要求你熟讀唐詩三百首,但是二三十首還是會的。

這一次舒安寫的便是自己喜歡的一首詩詞了,當然若說一開始當文抄公還有心理負擔的話,那麼現在話絲毫沒有負擔了。

舒安眼眸閃過了一絲光亮,隨後執筆落下,筆走龍蛇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一旁的薛仁貴默唸出了整首詩,越是念到最後則面色之上則越是激動,彷彿有一種熱血涌動,想要上陣殺敵,建功立業,登上凌煙閣。

看着自己寫出來的字,舒安不由滿意點了點頭,這應該是他感覺狀態最好的一次。

隨着年齡的增加,他的字體似乎隨着心態的變化而有一些返璞歸真,想必若是放在後世的話,這一副字以及詩應該是國寶級別吧。

關於這一首詩是中晚唐的時候李賀所做,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出生,當時這一首詩的背景是大唐陷入藩鎮割據,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

甚至有反叛,不停中央調遣,但是用來此處的話完全可以換一個意思,那就是開國收取隋朝之地,結束亂世。

放在這個背景之下這一首詩的已經則是完全昇華,加上後面的凌煙閣更是應景。

“仁貴,帶上爲師的令牌,將這一副字送去宮裡,就說是安玄爲凌煙閣的題詞。”

舒安眼眸閃爍輕聲說道,此詩放在大唐這個時期應該算是詩成鎮國了,不要以爲貞觀了就沒有戰爭。

突破未滅,高麗未徵,關外異族不在少數,這一位野心勃勃的帝王正值青春年華。

“是,老師!”

薛仁貴面色浮現出了一絲激動說道,像是虔誠的接過這一張宣紙,小心翼翼裝在了竹筒之中,隨後轉身向着門外走去。

前幾次不是老師不帶上自己活着就是在長安城中,他都沒有碰上當今陛下。

這讓薛仁貴有着小後悔,面對這一位當今的天子,無數人想要一見天顏,哪怕是他同樣不例外。

“老爺,仁貴這孩子還需要磨練。”

來福看着已經消失的身影不由出聲道,事實之上他早已經將薛仁貴當成子侄了。

對於薛仁貴的心思也清楚,不過爲老爺做事情,做好本分就好了,不要想太多的事情,該來的老爺絕對不會虧待你。

“無妨,少年心性而已,何況見一見市面也不錯。”

舒安則是輕微搖了搖頭說道,少年還需要磨練,不過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當今那一位陛下不也是十多歲的年紀就開始南征北戰了,當初大唐依然平穩走來。

至於薛仁貴的話就算是失敗了也無妨,他還承擔得起,大唐同樣損失得起。

“來福,你準備一些飯食。”

“還有,你也四十多歲了,還沒有娶妻像什麼話。”

舒安的聲音繼續響起,不過這一次的目標則是落在了來福身上。

“老爺,您還未娶妻,來福怎麼敢先娶。”

來福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爲難說道,事實之上來福對於自己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

當初他僅僅是一位差一點餓死的流民而已,是老爺救了自己,並且教會了自己識字讀書,吃上了飽飯。

甚至還有當今皇帝都吃不到的食物,對於來福而言這就是最大的幸運。

哪怕沒有娶妻,但是對於來福而言並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情,畢竟他本身就是孤兒,並沒有傳宗接代的想法。

舒安則是輕微搖了搖頭,因爲系統的原因導致他無妻無子,至於現在的話他倒是沒有想那麼多了。

正當兩人的說話時候,薛仁貴則是快馬加鞭向着皇宮而去,一首詩就能讓他熱血沸騰。

哪怕是薛仁貴也只能說這就是老師,那一位名震天下的安玄公,只有他能夠寫出這樣的詩詞。

當然幸好舒安不知曉自己這一位學生的想法,否則的話只怕是老臉一紅。

他勉強算是集齊數個時代的精華,放在現代的話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在這個時代他就是當世唯一。

御書房

李世民和一干重臣正在商討各地的奏摺,隨着冬天的臨近,百姓過冬又是一個問題。

“陛下,安玄公的弟子薛仁貴帶着安玄公的題詞來了。”

不過正在此時,一位小太監匆忙跑來恭敬道,一時間在場人都不由停了下來。

“讓他進來。”

李世民眼眸露出了一絲興趣說道,哪怕是他不得不承認,自己便宜岳父在才華之上不遜色任何人。

在場幾位大臣同樣互相看了一眼,內心則是十分期待,畢竟這凌煙閣可是和他們有着不小的關係。

第二百二十二章 疑惑,教導第六十六章 逆鱗,張亮倒黴第五百六十八章 陰差陽錯,複雜第一百八十四章 看人,教導第五百六十六章 眼前,舒安的主意第五百三十三章 遣唐使,湊巧第一百一十章 李世民的決定第七百五十九章 榜樣,調查第九百二十章 簡單故事,好奇第七百二十二章 幾天,想明白第五百一十六章 結果,感激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六十四章 初揚名,算計第四十章 頭疼,太閒了第五百零九章 驚喜,一份力第四百七十一章 震懾,想要改變的舒安第一百五十八章 漩渦,不平第四百三十章 放榜,世間紛擾第九百三十七章 人去樓空,後悔第六百八十六章 李淵的自白第一百零四章 神算,無力第六百三十五章 蘇大山的小秘密第三百一十一章 失望的李秀寧第七百六十章 引導,又出事情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反應,世家榮譽第二百四十七章 遲到的嫁妝第四百七十三章 讚賞,驚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心神不定,蹴鞠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毒計第八百七十二章 責任,早有準備第二百四十四章 同意,意外的話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屬於邊關的生意第四百一十一章 線索,嚴重第六百五十八章 歸來的馬周第九百零四章 補償,沉默與名望第一百零二章 分析,心思縝密第一百零九章 震驚,醒來第一百八十一章 封伯,成家第八百一十三章 後悔之事,間隙第八百八十二章 張柬之與狄仁傑第七百零六章 驚愕,允諾第六百章 馬周機遇,風動第五百四十五章 風險,承諾第八百八十三章 原則,誠懇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象,太陽雪第一百章 傳聞,驚奇第四百二十一章 興趣,藉口第三十八章 耿直的李泰第七百四十六章 期待,躍龍門第四百零二章 意料之中,尋找第九百四十五章 追逐聖賢,名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近,激動第七百六十三章 混亂,夜盡天明第八百一十二章 驚動,對手第八百四十章 出兵遼東,想複雜了第四百四十章 爲難,又一年開學第八百四十二章 邀請,幫手第四百零四章 撲所迷離,興趣第二百八十八章 阻礙,反應第三百七十二章 又一年冬,功勞第七百八十章 講一些道理第三百三十章 興趣,安排第四百六十九章 醒悟,認罪第三百八十九章 偶感風寒的帝王第九百一十六章 帝王打算,落幕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次機會,遼東第一百六十七章 長壽,短命第七百八十五章 順利,疑惑第三百二十九章 離別情,峰迴路轉第二十九章 護衛,誤人子弟第七百七十五章 幸福的煩惱第七百九十章 帝王的忌憚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析,嘗試第九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鄉,南北之爭第四百二十一章 興趣,藉口第五百五十八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第五百零五章 試探,風聲第一百九十八章 疑惑,養生之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撫,意外第一百八十四章 看人,教導第五百七十一章 帝王的另外一面第八百一十章 壞消息,李勣決定第三十九章 唯恐不亂,貶低第七百三十四章 知曉,洛陽城空第七百四十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三十九章 唯恐不亂,貶低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仰,送別第五百五十六章 競爭,決定第六百六十八章 忍不住,逆天之物錯誤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霸王餐,傲氣第七百六十九章 改變,武曌選擇第三百七十八章 舒安的明悟第五百八十三章 地點,分頭佈置第八百五十章 對賭,提前第五百二十五章 意外動作,馬周第八百五十六章 長安議論,教育第一百零一章 身份,算卦第二百一十九章 舒狂虎的變化第二百一十六章 做主,微微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