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李義府改名叫史義府

李治把給史愛國收兒子的事情,都給忘了,讓他去記宦官的事情,那實是不太可能,而且史愛國由於傷心過度,昨天到今天,一直躲在車裡休息,也沒過來伺候,見不着人,他就更加想不起來了。

聽王平安這一問,李治皺眉道:“這個,人選的問題,朕倒是也留心了,卻沒注意到有什麼人合適,這事比較突然,得容朕好好想想。要不,無病你提個人選?”

他一遇到問題,就讓王平安去解決,習慣成自然了。

王平安此時是騎着馬伴在車邊,李治和他通過車窗說話,車裡面可不止李治一個人,還有武媚娘呢。

武媚娘見時機到來,忙叫了聲舅舅,道:“是給史愛國大總管收兒子吧,是要改姓的那種,對不?”

王平安呃了聲,心想:“她怎麼知道的?對了,當時我們議事時,她是躲在後殿的。嘿,幹嘛呀,這就要垂簾聽政了,現在就要干預起朝政了,未免太過性急了些。”

他點頭道:“是啊,是要給他找個可以改姓的兒子。這就比較難辦了,人選相當地難找,給宦官當兒子,又要改姓,限制太多了啊”

武媚娘抱着李素節,輕輕悠了悠,道:“是啊,這事是挺難辦的,至少得找個實誠可靠的人才行,要不然就算改了姓,也不會把史愛國當親生父親的,不會孝順他。現在啊,實誠的人太難找了,不容易碰得到。”

王平安可不知她話裡有話,點了點頭,隨嘴便道:“是啊,現在實誠人不太好找。當然,也不是特別難找,我大唐禮儀天下,實誠的人還是很多的……”

沒等他把話說完,李治就想起來一個實誠人了。能給史愛國這種宦官當兒子的,還是要改姓的,那隻能是小人物,但也不能太小,總得稍稍有點份量,要麼是個小軍官,要麼是個小吏。官大的自然不肯給宦官當兒子,而沒官職的普通百姓,又怕史愛國看不上眼,畢竟要唬弄着史愛國賣命,事情怎麼着也得辦得漂亮些才行,不能隨便找個人,就塞給史愛國的。

李治道:“要說實誠人,昨晚還真看着一個,那可是真的叫實誠,這個人還是無病你親自選出來的呢,就是那個李義……是叫李義什麼吧?”他記不住那小吏的名字了,轉頭問武媚娘。

武媚娘道:“叫李義府,是個真正實誠的人,而且爲人恭順,一看就是個孝順兒子,如果他肯改姓,認了史愛國做父親,那史愛國可有福了,不愁老無所依了。”

聽了他倆的話,王平安大吃一驚李義府?怎到扯到李義府的身上去了,自己什麼時候選的李義府?他跟着皇帝出巡狩獵了?

王平安看向武媚娘,心中驚詫,她是怎麼和李義府搞上關係的這姦情來了,還真是擋都擋不住啊,他倆在宮裡能遇上就夠神奇的了,竟然出了皇宮,還能再碰上,還說是我選的人,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王平安道:“李義府,這人是誰?”他不承認自己選過李義府,免得李義府以後犯了事兒,得罪了李治,那時追究起是誰推舉得這個李貓,找麻煩找到自己身上,那可就真是有麻煩了。

李治啊了聲,道:“你不認得李義府,他不是你的手下官員嗎?還是你讓他隨行的呢,他烤兔子的手藝一流,很是不錯”

王平安搖頭道:“可能是職事官搞錯了吧,臣從來沒有讓李義府伴駕過,連他是誰都想不起來。再說了,身爲大唐官吏,竟然精通烤兔子,不務正業,這種人一看就沒出息,皇上要說他實誠,估計着……天黑沒看清楚吧”

武媚娘心中突然明白,王平安肯定是看不上李義府的,想那日在宮裡見到李義府,李義府那副要死要活的鬼模樣,一看就是當替罪羊的,要是王平安能看得上他,豈會讓他當替罪羊。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既然是替罪羊,怎麼沒有把他殺掉啊,還讓李義府到處亂竄,這可真是奇了

李治哦了聲,可他又想不起能讓誰給史愛國當兒子,畢竟這年頭讓人改姓,可是背祖離宗的大事,不見得人人都肯的。他道:“你去問問吧,如果李義府願意給史愛國當兒子,就讓他當,如果不願意,就換別人。反正你都說他不務正業了,這種人廢了也不可惜,速去辦來。”

武媚娘忽然道:“舅舅還要去找史愛國,這纔是關鍵,至於李義府,不如就讓臣妾開導他一番吧。畢竟史愛國爲人不錯,以前也照顧過媚娘,現在能給他找個好兒子,也算報答他了,結個善緣,留個念想兒吧”

她知道史愛國以後要完蛋了,用完之後,必會象破布似的扔掉,不可能在再宮裡當大總管了,她也不避諱,直接說出留個念想兒的話。商議這事兒時,她就在後殿裡聽着,眼前的君臣兩人都知道,她還有什麼好遮遮掩掩的,有啥說啥唄

王平安還沒回答,李治便不耐煩地擺手道:“那好,就這麼辦吧,正好前面就要休息了,無病和媚娘分頭行事,把這事情早點辦完,好讓史愛國趕緊去營州。不是朕說你,無病你這個人啊,就是辦事太拖拉,不夠乾脆利落”

我辦事太拖拉?這話別人能說,你竟然也好意思說,我再拖拉,還能拖拉過你去?王平安肚中腹誹,可嘴上只能說道:“是,臣知道錯了,一會兒休息時,便和史愛國說這事兒,必會辦好,請皇上放心”

李治把車窗關上,打了個哈欠,道:“光坐車還真有點累,等會休息之後,我騎馬,媚娘一個人坐車吧”

武媚娘啐道:“皇上光顧着自己,你坐車累,難道我就不累了,我還抱着孩子呢”

別人哪敢和李治這麼說話,可武媚娘偏偏就敢,而且整個天下,現在就只有她一個敢這麼說話,李治偏還就吃她這一套。

李治趕緊摟住了她,道:“瞧你說的,你坐車累,我自然是心疼的。可卻是你非要抱着孩子來的啊,我還讓你不要抱呢。你抱着孩子,就只能坐車了,要不然孩子受了風,我看你會更累的,說不定又怪我了”

武媚娘拿拳頭輕輕捶打李治兩下,輕嗔薄怒地道:“怪你,怪你,都怪你”

李治呵呵地笑了起來,很有點憨厚丈夫的模樣。

又走了幾裡地,來到一處開闊之地,大隊人馬停下來休息。長孫無忌等人一起過來,拉住王平安,道:“怎麼樣,你現在就要去找史愛國說事兒了?”

王平安咧着嘴道:“可不是嘛,現在就要去。不過此事事關重大,我怕辦不好,要不然哪位大人勞累一下,替我去和史愛國說說?”

大臣們一起把頭轉開,紛紛道:“嗯,此處風景不錯”

長孫無忌還算夠意思,沒立即說風景的事,他道:“史愛國一直躲在車上,他是個宦官,身上的氣味難聞,老夫年紀大了,可經不起薰,還是無病你去吧”說着,他也轉過身,和大臣們看風景去了。

王平安無可奈何,只好去找史愛國。沒辦法,誰讓他年紀最小呢,年紀小就應該多辦事嘛,這樣才能多有機會鍛鍊一下,大臣們這是爲了他好,把機會留給他

史愛國的車離得皇帝挺遠的,照理說身爲新任的大總管,應該離得皇帝越近越好,但他卻偏偏離得很遠,不知是爲了什麼。

史愛國這時已經下了車,坐在一隻胡凳上,低着頭,看樣子是在想着心事。王平安走到跟前,道:“史老叔,你還好吧?”說着拱了拱手。

史愛國擡頭看了他一眼,他可不象哥哥史愛國那般託大,他不受王平安的禮,慢慢站起身來,還了王平安一禮,道:“不太好,全身不得勁。王相爺你來得正好,勞煩你給咱家看看,是不是該吃藥了。”

王平安忙道:“史老叔,怎麼說話竟生疏起來,你叫我無病就成了。”他坐在小宦官給搬來的胡凳上,伸手給史愛國號脈。

片刻之後,王平安鬆開手,道:“還好,沒有大毛病,史老叔身上不適,是傷心過度所致,小侄給你開劑藥,服了就好。”他讓小宦官拿過紙筆,給史愛國開了個方子。

史愛國把方子揣入懷中,道:“你是來給皇上報事的吧,有關宮裡的法事,米小苗辦事可還得力?”

“還湊合吧,照着史老叔差得太遠。”王平安隨口奉承一句,便直奔話題,道:“史老叔,朝廷議事那天,你也在場,現在史叔父不在了,去營州的事,就得你去辦了,皇上讓我來和你說一聲。”

史愛國也是個老油子了,他雖沒搞明白,王平安爲什麼會突然翻臉,但有一點是清楚的,以王平安現在的地位,和他平常爲人處世的作派,肯定不是他要翻臉,而是自己的大哥先翻的臉。自己大哥已經沒了,如果再問王平安什麼,於事無補,說不定還會引起王平安的惡感。不如干脆自己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以示大哥和他交惡之事,與自己無關。

史愛國道:“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咱家自然遵從。不過,此事有勞無病親自來說,想必還有些別的吧?你就一起說出來吧”

王平安乾笑兩聲,人家還真明白事兒,聽了上文就知道還有下文。他道:“是這樣的,皇上念你勞苦功高,想幫你收個兒子……”他把事情說了出來。

史愛國一聽,立時就明白了,這是怕自己去了營州不好好辦事啊,所以先給點兒甜頭,要說從營州回來……毫無疑問,宮裡不會再有自己的位置了。他心中又是苦澀,又是氣憤,自己效忠皇帝這麼多年,卻落得這麼個下場,真是豈有此理。

可他轉念又一想,自己大哥害死了蕭淑妃,這可是大事,而自己又參予了“善後事宜”,以後要是留在宮裡,說不定得被揭發出來,那些小宦官想要上位,什麼卑鄙手段使不出來,自己再留在宮裡,是有危險的,如果能出宮,好好過完下半輩子,也算是得到善終了。

一把事情想開,史愛國裝出一副又驚又喜的樣子,道:“如果真能這樣,那可是太好了。我史家終於能有後了,香菸可以持續。只是不知咱家要收個什麼樣的兒子,有人願意改姓嗎?”

他知道一定有人願意的,但這個人卻不能由自己來選,想必早就被定下了。

王平安皺了皺眉頭,既然由武媚孃親自出手,那李義府不可能不答應的。他道:“皇上親自挑中了一個門下省的小吏,雖然官位小了些,但爲人誠實可靠,名叫李義府。其實,史老叔認識他的,就是拜了史叔父做乾爹的那個人,在宮裡辦案的那個。”

史愛國長長地哦了聲,心想:“原來是他啊,我就知道不會是什麼好人,果然是個王八蛋”他笑道:“那可好了,那人咱家看着順眼,如果能成了我史家後代,確是好事一樁啊。估計他已經有了兒子吧,如此一來,咱家直接就當上爺爺了”

王平安笑道:“直接就祖孫三代了,過不了多久,便可四世同堂,實是人生一大美事。”

史愛國慢慢站起身,道:“咱家這就要去謝恩,無病一起去?”

王平安也趕緊站起身來,道:“小侄自然要相陪的。”

兩人一起去見李治,遠遠的,便看到李治休息的地方,正跪着一人,看背影可不就是李義府麼,李義府正在指天劃地地,聽不清在說些什麼

待到了近前,李治見史愛國來了,笑道:“愛國,朕替你收了個好兒子,他叫李義府,願意改宗姓史,他可是個實誠人啊,愛國你有福了”

武媚娘在旁笑道:“史義府,還不快快拜見父親”剛纔就是由她說服李義府的。

其實,也沒費啥力氣,只一說,李義府便答應了,只猶豫了一下,都沒第二下。他還說自己早就仰慕史愛國,欽佩史愛國的爲人,很願意拜他爲父,從此端茶遞水,養老送終

李義府聽了武媚孃的話,立即轉身,給史愛國跪下,行大禮,高聲叫道:“父親在上,請受孩兒史義府一拜”幾個頭,重重地磕到了地上,幸虧是在草地上,如果是在石頭地上,非得砰砰有聲,甚至磕出血來,都有可能。

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206章 是騾子是馬溜溜才第889章 領兵出征第530章 李世民小毛病不斷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709章 高句麗人的想法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347章 凡事一忽悠就成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427章 放下武器第136章 遠行第467章 達顏部第32章 放馬莊第909章 離京五十里第451章 要錢不要命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41章 預測科考試題第766章 武媚娘發現了王平安的詩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336章 龍傲天無家可歸第292章 有效第208章 贏你沒商量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40章 這纔是真正的高手第131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頭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899章 見到了長孫無忌第582章 三件事第606章 相認第568章 刮痧治療頸椎病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106章 原來你是尉遲恭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548章 王平安和史愛國碰頭第225章 詩醫雙絕王平安第430章 突厥兵投降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144章 幼兒感冒第365章 又是一味藥第229章 突厥徒弟第73章 把全城醫生都給我抓來第120章 解酒散與百杯丸第657章 殺人不見血第743章 擊斃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670章 往李恪身邊摻沙子第582章 三件事第196章 屠戶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199章 保護脊椎放鬆腰部第888章 王平安封王第647章 燃眉之急立解第85章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第338章 平安來救傲天了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565章 亮眼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460章 救出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238章 怎麼擊鼓都是你作詩第137章 萬民旗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417章 至少有五萬人第485章 阿史那喜反咬一口第263章 封侯,真的是委屈人家了第167章 到長安第589章 馬球會第7章 辨證第96章 傷寒兼瀉第756章 遼國公第328章 龍傲天出現了第527章 點醒,點不醒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655章 李治也做好了準備第77章 慈悲心腸第191章 板藍根和綠豆不能同食第192章 綠豆湯第38章 老神仙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848章 媚娘和李治做了合法夫妻第721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第432章 報捷第911章 決戰玄武門第530章 李世民小毛病不斷第196章 屠戶第355章 等着你們來請願第760章 無需忍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