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

李世民慢慢地道:“朕不但夢見了皇后,還夢見了以前玄武門的事!”

長孫無忌趕緊接話道:“皇上,以前的事,提它做甚?如果心裡感覺不好受,那麼待您病情好轉之後,給隱太子等人加封號,讓他們重入祖宗廟堂也就是了。”

李世民嗯了聲,道:“這個不是什麼難事,一紙詔書罷了。事情做都做了,確實再無提它的必要。只是朕剛剛夢到了元吉的兒子!”

長孫無忌稍稍提高了聲音,道:“皇上,多少年前的事了,真的不用再想了,那些孩子想必早已轉世,做了我大唐的普通百姓,過着男耕女織的生活,雖然不再有榮華富貴,但卻平平安安,平安就是福,這比什麼都強!”

他一再阻止皇帝想起以前的往事,實是因爲當時太過血腥,血腥到連殺人魔王尉遲恭都受不了的地步,還曾和皇帝抗議過。不要說皇帝,就連長孫無忌自己想起當時的情景,都是毛骨悚然,晚上睡不着覺!

李世民淡淡地笑了笑,道:“現在,朕也要去地下見他們了,真不知見了面後,該怎麼說啊,該如何面對他們啊!元吉的孩子被摔在地上,血肉一團……”

長孫無忌再不阻止,伏下身子,哭道:“皇上,當初是他們對不起您,您只是自保而已,成王敗寇,沒人會怪您的!”

“成王敗寇,成王敗寇……這話可不真的是在說朕和建成麼,還有元吉!”李世民喃喃地道,似乎在想曾經的往事!

李治和在場的宰相一起伏在地上,誰也不敢說話,只有李治發出了嗚嗚的哽咽聲。

李世民看向李治,道:“治兒過來,讓父皇好好看看你!”

李治聽話地湊近了身子,擡頭看着父皇。李世民擡手輕輕地撫摸着他的頭髮,道:“朕一看到你,就想起皇后,你和她真的是很象啊,長得也象,脾氣秉性也象。”

李治的眼淚掉下來了,道:“父皇,您快快好起來吧,兒臣還要陪着您去打獵呢,還有打馬球……”

李世民笑了笑,放下手,道:“別光顧着玩,我大唐的江山,還要你來守護啊!”他輕輕嘆了口氣,道:“無忌,大家都來了吧,叫他們進來,朕有話說。”

他自己也清楚,現在是迴光返照,支持不了多久的,趁着神志還清楚,得趕緊把該交待的事情都交待了,不能再拖了,因爲他已經沒有時間再拖了!

長孫無忌答應一聲,衝伺候在旁的一個小宦官揮了揮手,小宦官立即跑了出去,轉瞬間,外面等候的大臣們,魚貫而出,跪倒在皇帝的榻前。

李世民笑道:“大家果然都在啊。這裡有跟隨朕多年的老友,也有新晉的臣工,不管是誰都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大臣們一起伏地哽咽,人人都知道,皇帝這是在交待後事了!

李世民道:“我大唐內政清明,只要治兒不昏庸,只要他還能選好太子,那麼我大唐至少可以再興旺百年,至於百年之後……滄海桑田,兒孫自有兒孫福,讓他們自己努力去吧!但朕有一事,須當交待清楚。高句麗此糞土之國,必須要滅掉,開戰的理由不必再找了,就用爲中國子弟報仇即可,不滅此國,戰爭永無止歇!”

李治道:“兒臣遵命!”

衆大臣一起道:“臣,遵旨!”

李世民又道:“突厥必須劃入我大唐的版圖,不僅如此,西域那裡,要多建都督府,凡我大唐馬蹄踏處,盡爲我中原領土!”

又是一片遵旨之聲。

李世民氣息逐漸變粗,伸手拉過李治,道:“我兒,必爲一代英主……父皇,父皇和列祖列宗,在,在九泉之下,看着……”一口氣沒上來,他眼皮低垂,又出現了昏迷的模樣。

長孫無忌大急,叫道:“太醫呢,太醫呢,叫他們拿湯藥來!”

可李世民這時已然靠不住了,身子慢慢滑下,全身脫力,但唯有手,還一直拉着李治!

太醫們連滾帶爬地進來,陶巨東撲上前來,拿起皇帝的一隻手號脈。片刻之後,他臉色發青,全無血色,放下皇帝的手,去探鼻息!

大殿之內,盡是粗重的呼吸聲,大臣們都紅着眼睛,看向皇帝,皇帝的眼睛已經閉上了,身子也歪到了一邊!

陶巨東的手慢慢放了下來,他眼睛裡盡是恐懼,看向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全身哆嗦,雙眼赤紅,他屢次擡手,想要去探皇帝的鼻息,卻始終伸不過去。

李治更是不停地戰慄,全然失去了主意,不但手擡不起來,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此時,只有馬周,這個最持重的大臣,還算能動彈,他慢慢爬到李世民跟前,伸手去探鼻息……

一日之後,慶州。

是時,已然是夜深人靜,慶州的城門關閉,就和平常一樣,城門外沒有百姓來往,靜悄悄的。

忽然,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七八名騎士,拉着十幾匹的戰馬,前後拉着距離,往城門口這裡狂奔而來,跑在最前面那人,手裡揮着皮鞭,發瘋了似的抽打胯下的駿馬,每當皮鞭揮起,都能帶起血珠。顯而易見,騎士已經顧不得座騎的死活了!

城門上的守兵聽見馬蹄聲,都感驚訝,紛紛向下望去,藉着月光,他們看見了奔來的那些騎士。

守兵頭目道:“怎麼回事,怎麼奔得這般急,難道又有軍報送來?真是怪了,營州那邊有事兒,怎麼老往咱們慶州送軍報啊!”

有個守兵道:“不對勁兒啊,如果是營州方向的,不該走咱們這座城門吧?還有,聽蹄聲,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馬啊,可這麼個奔法,就算是奔到咱們這兒了,那馬也廢了,就算以後再調養,也是調養不回來的,完全跑廢了呀!”

守兵們說着話,忽見奔在最前面的那一騎,駿馬撲倒在地,馬上騎士摔了下來,跌落塵埃,可後面的騎士們縱馬馳過,並不去救助他,只有其中一個騎士,鬆開手裡的繮繩,把備用駿馬留了一匹,接着再往前奔!

那摔倒的騎士身手極好,似乎他早就知道座騎不行了,從馬上掉下來之後,並沒有受傷,掙扎着跳起身來,拉過同伴給他留下來的馬匹,直接跳了上去,接着跑。連回頭都沒回頭,半點不在乎那摔倒的座騎!

守兵頭目叫道:“肯定是大事,肯定出大事了!”

守兵們也都看出來了,這隊騎士都是衛府兵將打扮,卻都沒有穿盔甲,這是爲了減輕重量,而且還是從南邊奔來的,這極有可能是長安來的信使。如果真的如此,奔得這般快,連馬匹的死活都不顧了,那必是極重要的事情,他們怕是得半夜開城了!

果然,就見這隊騎士奔到近前之後,一個騎士叫道:“某,玄武門守將,有緊急事情要見王平安,速開城門,不可耽擱。我們這裡有長孫大人的信物,夜半開城,不壞規矩!”

守兵頭目叫道:“是玄武門的兄弟?那不是皇宮的宮門嗎?可是,這大半夜的……”

騎士叫道:“如果耽誤了時間,王平安是要被砍頭的,你們也好不了,事情緊急,廢什麼話,快點兒!”

又有一名騎士奔了過來,就是先前那個摔倒的,他從懷裡掏出一物,道:“長孫大人的金魚袋在此。爾等是想害王平安被滅九族嗎?還不快快開城!”

守兵們盡皆大驚,這些騎士直呼王平安的姓名,這也就罷了,長安城裡大官遍地,王刺史的名字也不見得有多尊貴,可長孫大人的金魚袋都拿出來了,那肯定是出了大事了!

守兵頭目叫道:“兄弟們,不是小弟我不通人情,你們就算拿了長孫大人的金魚袋,我們也驗不出真假,這夜半開城,是萬萬不行的。要不然這樣,我們去告知刺史大人,兄弟們在此稍等片刻,可好?”

那騎士叫道:“速去,叫王平安穿上便利的衣服,騎上馬出來,直接和我們回長安,我們就不進去了,你只告訴他一點,我們是前天下午從長安出發的,一日半便到了慶州,他就什麼都明白了,其它的話出來再說,快點,你他奶奶的!”

守兵頭目見他氣急敗壞,心裡也是害怕,知道出了大事,他親自奔下城門,跳上戰馬,向刺史府奔去。

這時候,已經是半夜了,刺史府裡早就靜悄悄了。可書房裡卻還亮着燈,王平安並沒有休息,他正在研究地圖,自從知道李恪在營州開始折騰之後,他只好也開始研究起高句麗了,但這年代關於高句麗的事情太多,而且複雜,不是短時間就可以研究出什麼的,甚至得從前隋開始研究,工作量太大,他只好挑燈夜讀了!

正在看地圖,忽聽外面有人跑來,叫道:“大人,外面跑來個守城門的,說長安來人了,還帶來了長孫大人的金魚袋,信使說是前天下午從長安出發,現在就到了,讓你跟着他們回長安!”

王平安大吃一驚,叫道:“什麼?從長安來的,這麼遠的路,一天半就到了?可有聖旨?”他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只剎那間就明白了,必是皇帝病危,否則必有聖旨,而不是光有長孫無忌的金魚袋!

一個僕人跑了進來,叫道:“大人,沒有聖旨,只有長孫大人的金魚袋,但不知是真是假,沒準兒是來賺城門的,會不會是山上跑來的大盜啊!”

王平安心想:“沒有聖旨,那就肯定是皇帝病危了,長孫無忌來不及寫書信,事態已經緊急到了這般田地,我得馬上去長安!”

他罵道:“放屁,慶州是腹地,周邊盡是大州郡,哪會有強盜發瘋,會來賺我們的城門,就算是吃飽了撐的,也不至於撐成這樣!快去備馬,備我的白龍馬,還有叫上歐陽利他們!”

一邊罵着,他一邊往外跑,根本就不打算等着備完馬!

那僕人吃驚之餘,卻心想:“刺史大人向來好脾氣,怎麼今晚罵起人來了?”他不敢耽誤,扯開嗓子叫了起來,往馬圈跑去。

王平安跑出了刺史府,這時白龍馬還沒牽來呢,他也不在府門口等着,撒丫子就往城門那裡跑。

那個守兵頭目見刺史大人火燒屁股似地往外跑,連忙叫道:“大人,小的這裡有馬!”趕緊把馬給王平安牽過來。

王平安跳上馬背,就往城門口跑,叫道:“讓我的侍衛跟上來,路上不停,直接去長安!”

那守兵頭目心想:“真出大事兒了啊!不過,我還沒說是啥大事呢,怎麼刺史大人就跑起來了?”

正在納悶兒時,就見刺史府裡跑出一羣衣衫不整的大漢來,大呼小叫地,尤其是最前面那個,一邊狂呼主人,一邊嗖地蹦起來,竟然躍到半空,起落之際,轉眼就追上了刺史大人!

守兵頭目幾乎被嚇暈,怎麼回事,世上竟有人跑得比馬還快,我看花眼了吧?

歐陽利去追趕王平安,而其餘的歐陽兄弟一半跟去,另一半則等在門口,等僕人們把馬牽出來,跳上馬背,拉着剩下的幾匹,一起往城門口跑去。

守兵頭目叫道:“喂,喂,等等小的啊,還有我呢!”沒人答理他,他只好用腿跑了起來。

王平安狂奔到了城門,叫道:“開門,快!”

守兵見是刺史大人親來,不敢耽擱,他們早就準備在門口了,一聽下令,立即打開了城門,放下吊橋,王平安縱馬出城。

外面等候的騎士見有人出來,叫道:“可是王平安王刺史?”

王平安道:“正是,長孫大人的金魚袋呢,拿來我看!”

歐陽利立即跳到了他的馬前,他害怕這些人是歹人一類,萬一是來騙主人的,那豈不糟糕,小心無大錯!

可騎士們並沒有什麼特殊舉動,其中一人將金魚袋扔了過來,叫道:“速走,累死人,累死馬,也不可耽誤,如果晚回片刻,長孫大人有言,要滅王刺史你的九族!”

歐陽利接過金魚袋,交給王平安,此時城門裡奔出了歐陽兄弟們,馬匹也都到了。

王平安打開金魚袋,從裡面取出金符,見正是長孫無忌的金符,他道:“是真的。不用懷疑了!”

歐陽義在後面道:“咱們剛從長安回來,又得再去了。”他把王平安的白龍馬牽過來,讓王平安換馬。

王平安改乘白龍馬,叫道:“有話路上再說,如果半路失散,一律到長安匯合!”打馬便奔!

強烈推薦:

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419章 遭遇突厥猛將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93章 少爺之腹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740章 兇殘的淵蓋蘇文第844章 大理寺協同破案第21章 喜傷心,恐勝喜第745章 高句麗的末日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739章 襲擊淵蓋蘇文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218章 都知道誰是王第22章 成名第291章 李績偏不生氣第2章 徐州城外小地主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572章 武小妹第195章 這少年相當有兩下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546章 去感業寺進香第90章 徐州城外第566章 去驪山第405章 大理寺成了太醫院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717章 燒散了架子了第424章 平安可汗第201章 最累的便是學生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430章 突厥兵投降第357章 和龍傲天比試醫術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309章 金屋藏嬌第181章 長安的東市第118章 欲成仙第295章 你就姓耶律吧第487章 召回王平安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780章 王平安也求人第799章 得了暴盲症的高句麗大頭領第907章 武媚娘當上皇后第858章 長孫無忌也來湊熱鬧第437章 讓你來求我第387章 據說,許敬宗很有能力第648章 這樣兒和一定要這樣兒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70章 尋找病因第166章 山漆第655章 李治也做好了準備第432章 報捷第196章 屠戶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387章 據說,許敬宗很有能力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131章 米主事搬起了石頭第572章 武小妹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205章 太醫齊上陣第202章 與太醫較技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298章 李績被氣犯病了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110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240章 誰擊鼓都是你作詩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126章 太子有請第338章 平安來救傲天了第434章 該不該封公爵第231章 各國使者只差一個第543章 離感業寺很近的一處小莊園第285章 王麻繩第167章 到長安第106章 原來你是尉遲恭第414章 飛奔去涼州第515章 都集中到一塊了第331章 不是挑戰書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337章 慘到要哭第69章 這是什麼樣的病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43章 風寒小病也難治第406章 平安,你的判決下來了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837章 給有能力的人一個機會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87章 三劑見效,並非誇張第193章 踢球易受的一種傷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739章 襲擊淵蓋蘇文第806章 利用大首領第315章 送財童子王平安第606章 相認第20章 風火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