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

李治心想:“胖了!”

武媚娘心想:“胖了!”

他倆看到對方後的第一個想法,竟然一模一樣,也算得上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了!

王平安咳嗽了幾聲,道:“太子殿下,臣已然做好了準備,您是要正堂用膳,還是在後宅用?”

他的意思是,如果在正堂用膳,那就是要召見慶州的官員和父老,要是後宅用飯,那就是想先休息一下,兩種情況他都做好準備了,只等李治發話就成。

李治很有些魂不守舍,他嗯了聲,道:“無病你安排吧,孤聽你的!”

王平安也嗯了聲,看向跪了滿地的家小,道:“那就前堂用飯,讓他們先回去?”總不能讓我的家人一直跪着吧!

李治接着嗯了聲,道:“你看着辦!”他有種衝動,想現在就飛奔過去,抱起武媚娘,兩個人好好說說話。

王平安只好又嗯了聲,道:“大家都起來吧,各自回去,準備一下,咱們晚上開家宴,給太子殿下洗塵。”

王家幾十口人這纔起來,紛紛回去,武媚娘自然也跟着走了,可她一步三回頭,眼巴巴地望着李治,李治也眼巴巴地望着他。

王平安趕緊又咳嗽了兩聲,李治現在有些失態,但自己不能提醒,這麼多人呢,自己一提醒,不也等於提醒別人了麼,讓他們一起注意太子!

他看向在場的官員和宿老,就見衆人不看太子,卻都看向自己,滿院子嗯嗯呀呀之聲。不管是誰,都在向王平安大做暗示,前堂用膳,不要落下我啊!

王平安又咳嗽兩聲,道:“殿下,不如您先洗洗身上的風塵,然後再用膳如何,我慶州父老能爲殿下接風,實乃一大幸事也,是要記入慶州志的!”

武媚娘已經走進後宅了,李治的目光這才收回,他嘆了口氣,道:“路上順利,倒也並不辛苦,洗漱就不必了,那豈不是要勞煩諸位等待,倒顯得孤不體諒了!”

慶州衆人忙大叫沒關係,一切以太子爲先,能讓我們陪你吃飯,就已經很體諒了,足能讓他們把這事刻進墓誌銘裡了,光宗耀祖!

王平安把李治請進正堂,叫人送上熱水手巾,給李治擦臉,慶州全體官員皆到,按着品階大小坐好,王平安一一爲他們做介紹,而慶州宿老則坐在正堂外面的院子裡,爲了爭座次,竟還小聲吵起來。

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又進來一大羣人,正是李恪和他的侍衛。李恪搖搖晃晃地走來,卻不要人扶着,手裡還拿着把扇子,邊走邊搖,努力裝出一副瀟灑倜儻的樣子。

剛纔在城外,他沒有從車裡出來,官員和宿老沒看到他,這時見吳王殿下姍姍露面,他們趕緊又起來見禮,官員們也都跑了出來,院子裡黑壓壓地跪了一大片!

李恪雖然也不太怎麼會做人,但比李治還算略強些,他不敢伸手去扶,深怕自己一彎腰,頭重腳輕,就此摔倒。可他卻一一問名字,而且問完一個人的名字,定要重複上一遍。

這麼一做作,雖然很耗費時間,可慶州的官員和宿老卻大感吳王殿下平易近人,心裡暗暗比較,感覺吳王比太子強些。當然,這話誰也不敢說,也不敢表露出來,但神色上,對李恪卻是親近了不少。

李治依舊在魂不守舍,雖然眼睛看着堂外,心卻在後宅,想着武媚娘。王平安小聲道:“殿下,你想什麼呢?”

李治轉頭道:“我在想什麼?”

“呃……”王平安只好道:“殿下在想什麼,當然是國家大事了。殿下你看,吳王正在邀買人心,而我慶州父老似乎已然墮入他的彀中,您得阻止才行啊!”

李治皺眉頭道:“怎麼阻止法?我也去問他們的名字?”

王平安小聲道:“不用,您不必出去,只要您把吳王叫進來就可以了,等一會兒再叫。然後您就說今天這事可以記入慶州志裡,吳王不是剛纔問了他們的名字嗎,就讓他默寫出來,這就行了!”

李治搖頭道:“他根本記不住……啊,明白了,好就這麼辦!”他接着魂不守舍去了。

李恪不知裡面的人在算計他,還在收買人心,不停地問着衆人的姓名,來刺史府裡拍馬屁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足足二百多個。他一一問過去,又一一重複,那可是相當地累人,但問了一個,重複了一個,就得全問全重複,否則別人就會認爲被輕視了,收買人心變成結仇結怨了!

好半晌,李恪額頭上的汗都流下來了,這才收買完畢,被衆人猶如衆星捧月一般,擁進了正堂,坐到了李治的下首。

李恪很是得意,李治對待慶州父老只是盡了太子的禮數,並沒有多麼的親熱,可自己就不同了,如此的演了場好戲,以後自己在慶州想不得到擁護都難,到時衆人一比較,自己再派人引導一下,那太子不如吳王的話,就得滿天飛了,早晚得傳進長安去!

李治振振了精神,不再想着武媚娘,他道:“今天慶州父老都來了吧,都是來迎接孤和吳王的,孤這裡多謝了!”說着,他站起身來,向衆人拱了拱手。

堂裡的官員和院裡的宿老一起站起,向太子還禮,人人心頭美滋滋的,看來今天的事定能記入慶州志裡,說不定還能刻在石碑之上呢!

李治又道:“父老們如此厚受,實讓孤愧不敢當啊!該當怎麼感謝各位呢……”

衆人心想:“把我們寫進書裡,把我們寫進書裡!”

李治看向王平安,道:“無病,你是慶州州牧,你說呢?”

王平安忙道:“如此盛況,足可證明我慶州父老忠於朝廷,爲各州的表率……”

衆人心想:“把我們寫進書裡,快快!”

王平安很順從民意地,接着道:“不如把今天這事記入慶州志裡,流傳下去,讓慶州後人永遠記住今天,永遠效忠朝廷,效忠太子!”

衆人心想:“對,就應該這樣,太子殿下快答應,把我們寫進書裡!”

李治似乎聽到了衆人的心聲,他立即點頭,滿足了衆人的要求。他道:“好,就依無病所言,把這件事記入到慶州志裡,在場所有人都要記進去。”

他頓了頓,對李恪說道:“吳王,剛纔你問了父老鄉親們的姓名,現在就由你把名字寫出來,寫兩份名單,給慶州長史一份,再給孤一份,孤要收藏起來,永遠記得慶州父老對孤的一片深情厚愛!”

李恪一聽,本來發黃的臉,刷地就變成黑色了,幾乎可以和王平安相提並論了,只不過王平安的是被曬的,而他是被氣的!

堂裡院裡,二百多人呢,怎麼可能全都把名字記住?何況他根本也沒想去記,只不過是故做親善,邀買人心罷了。事實上,他連慶州的長史叫啥名字,都沒記住!

官員們和宿老們靜悄悄地,都看着李恪。他們也都知道,要想讓吳王把所有的人名都記住,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是誰,心裡都覺得,剛纔吳王對我那般親熱,就算記不住別人的,我的名字總能記住吧!

記不住別人的無所謂,但要是沒記住自己的,那就會非常失望了,而失望之後,往往隨之而來的便是怨恨!

升米恩,鬥米仇。要麼就象李治這樣,就按着正常禮儀走,誰也無法挑理,李治眼角餘光掃了誰一眼,誰都會感到受了重視,從而心中歡喜;可要是做得太過火,風頭出得太大……那往往會風助火勢,可就要引火燒身了!

太子發話,僕人立即拿來文房四寶,放到了李恪的桌上,讓他揮毫,記下所有人的姓名!

李恪本就身子虛,這時更加的站立不穩了,心中一亂,更加想不起人名了,連一個都想不起來。他沒有帶幕僚進來,侍衛們又不會出主意,無法求助,只好看向慶州長史,心想:“你是慶州除了王平安之外,最大的官了,現在你不說兩句啊,替我把姓名寫一寫!”

慶州長史車四通見吳王看過來,心想:“不會忘了我的名字吧?”他心頭不快,陪着笑臉道:“下官車四通,願爲吳王殿下代筆……”

沒等李恪回答,李治擺手道:“不要你代筆,孤很重視這件事的,還是讓吳王來吧!”他不叫三哥,只叫吳王,這不是商量,這是命令!

李恪拿起筆,茫然四顧,就見官員和宿老們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個個滿懷希望。他後悔得腸子都青了,怎麼又被李治給修理了,自己這不是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嘛!

李治很好心地道:“要是都寫出來,未免太耗費時間,不如只寫一半吧,另一半等宴罷再寫!”

見李恪還不動筆,汗水滴答直流,已然掉落紙上。李治又道:“那寫五十個人名?二十個?那就寫十個吧!那……”

李治轉頭看向官員和宿老,見人人臉色不快,目地達到,他道:“一路上,吳王身體不適,得病了,現在還沒好,不如先讓他去休息吧,諸位以爲如何?”

看看,多體貼,多好的太子,多好的兄弟啊,手足之情表露無遺!

衆人還能說啥,只能關心一番,讓吳王去休息,不要累着了!

李恪只好放下筆,被侍衛們扶着,灰溜溜地走了。來到慶州,第一次宴會,他就鬧了個灰頭土臉,一口酒沒喝呢,就睡覺去了!

李恪一走,李治拍手道:“好,這便開宴吧,孤與諸位,一醉方休!”

衆人齊聲感謝,能陪太子吃飯,就等於是陪日後的皇帝吃飯,這是莫大的光榮!

酒菜是早就準備好的,一聲令下,僕人們立即將酒菜擺了上來,伺候太子及衆人吃喝。僕人們心裡也是高興的,能伺候太子吃飯,對於他們來講,也是大大的光榮啊,當僕人當到這個份上,絕直就可以稱得上是蓋世豪僕了!

推杯換盞,縱情享樂,讚美大唐,讚美太子,讚美王平安,讚美今天天氣很好……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衆人吃得紅光滿面,盡歡而散!

吃罷了酒,李治稍有酣意,王平安扶着他,往後宅走。李治讓侍衛離得遠些,他小聲道:“無病,媚娘……”

王平安道:“先不說她,殿下休息,養足精神要緊!”

李治輕輕嘆了口氣,沒有再催,可是心裡卻有些難過,自己到了慶州,竟然還不能和武媚娘再度溫存,實在是不夠痛快啊!

王平安道:“殿下,世上之事,不如意十居七八。不過,萬事只需耐心些,總有圓滿的一刻!”

“是啊,是啊!”李治道。他被王平安扶着,來到後宅的主院,這裡原來是王氏夫婦住的地方,現在騰出來給李治住了。

王平安扶着他到了房門口,道:“殿下,臣給你安排了一個貼心的婢女,您洗洗塵土,好好休息吧!”

李治嘆氣道:“貼心,何謂貼心?”

隨着王平安推開門,他走了進去。

王平安沒有直接進去,而是鬆開了扶着李治的手,心想:“驚呼,叫啊!”

李治啊了一聲,看向屋裡,屋裡地上站着一人,正是武媚娘!

王平安又想:“叫媚娘,激動點兒!”

李治情緒突然高漲起來,他叫道:“媚娘!”

武媚娘此時已經顯懷,肚子凸了出來,她和李治的關係,使得王氏夫婦和王平安都不會難爲她,她主動要求“伺候”太子,那就伺候唄,反正太子得有人伺候,她便等在屋裡,等着和李治鴛夢重溫。

王平安看向武媚娘,心想:“叫殿下,然後流眼淚,千萬別擦,讓眼淚流!”

武媚娘哽咽地道:“殿下!”眼睛一眨,淚水滑下,她並沒有去擦拭,只是盯着李治看,深怕一擦眼淚,李治就會消失不見一樣!

王平安又心想:“太子張開雙臂,媚娘邊叫太子,邊跑過來,撲進他的懷裡,緊緊抱住……唉!”他前面的事都料對了,可偏偏這個料錯了!

就見李治叫道:“媚娘,媚娘!”一連叫着,一邊跑了過去。

而武媚娘沒有動地方,雙臂張開,激動萬分!

兩人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王平安眨巴眨巴眼睛,無可奈何,人家李治非要撲進武媚孃的懷裡,這個實在是沒辦法,自己總不能叫停,讓他們按着自己所想,再來一遍吧!

搖了搖頭,他伸手關上了房門,讓裡面的兩個人,互述思念之苦去吧!

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8章 左鄰右舍都來賀喜第206章 是騾子是馬溜溜才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258章 把你的本事都展現出來第489章 打道回京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658章 這件大事就由你來做吧第533章 刮痧對冠心病有療效第649章 真正的斥候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467章 達顏部第778章 公主姑奶奶第673章 李恪被修理得滿頭青包第759章 尼姑也有江湖第588章 訓話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661章 下毒也是個技術活兒第812章 李治要親自做法事第105章 牛正宏回來了第445章 葫蘆河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第588章 訓話第667章 李治樂不思長安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730章 找不準登陸地點第432章 報捷第14章 偏方效果也很妙第763章 宰相大人發雷霆之怒第174章 太子建議考進士第71章 生漆過敏第326章 法醫是不可忽視的職業第889章 領兵出征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745章 高句麗的末日第221章 相思病怎麼治第167章 到長安第792章 李義府第786章 去認識一下小尼姑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435章 大唐考察團第221章 相思病怎麼治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227章 全湊到一塊了第61章 此方足可傳世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341章 造勢第707章 李恪要求改封地第367章 不用不知道,巴豆真奇妙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435章 大唐考察團第904章 上了船就下不來第724章 夜垂甘露殿第664章 你肯定吃錯藥了第248章 求知己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850章 生死陷阱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881章 玄奘大師辦事很給力第343章 人人驚喜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習刮痧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793章 靈感寺步行街工程第894章 宰相們同仇敵愾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892章 長孫無忌發難第152章 中風半身不遂案第14章 偏方效果也很妙第97章 骯髒不堪的護城河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628章 哭着喊着要去慶州第714章 去當尼姑吧第294章 少年奴隸的秘密第89章 難民如潮第470章 敬請挨削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845章 結案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584章 喬遷之喜第642章 想綁武媚娘第414章 飛奔去涼州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740章 兇殘的淵蓋蘇文第608章 她長得象媚娘?第112章 混元金斗的妙用第88章 開藥的庸醫是誰第499章 又回靈感寺第453章 強盜也有家眷第206章 是騾子是馬溜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