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關於許敬宗的安排

一平安和秋仁杰回了靈感寺,王平安只牢不提今天集華…十”而秋仁杰也並不詢問他爲何脾氣,而是一再追問爲什麼太子會突然喜歡上他,到底爲了什麼,他也沒做啥出採的事情啊!

喜歡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真的不需要嗎?

王平安被他追問得無法,只好編個理由出來,說那日太子來到靈感寺,沒看到別人,只看到秋仁杰在這裡聽唐玄婪講經,所以便注意上了他,而秋仁杰又是個翩翩美少年,和長孫無忌年輕時,有幾分相似,所以太子纔會特別的喜歡他!

秋仁杰心中仍舊不解,長孫無忌看樣子倒挺周整的,年輕時應該也不能算太差,可自己爲人算是謙和,而長孫無忌卻越老越彌辣,囂張跋扈,自己似乎和他沒有什麼相似之處啊,太子怎麼會因爲這個,喜歡上自己?想不通歸想不通,他倒也沒再追問什麼。

數日之後,便是上元節,上元節即元宵,節,從漢朝開始,就是重要節日了,民間有燃燈的習俗,唐代燃燈時間爲三天。

一旦上元節過完,那麼新年的各種慶祝活動,便即告一段落,各地官府恢復辦公,而百姓則要開始忙活一年的生計,士農工商各忙各的。

今年的上元節和往年差不多,李世民仍舊要在承天門大宴羣臣,觀賞彩燈,與民同樂,慶典將從掌燈時分開始。

這日白天,王平安跟着羣臣,進甘露殿議事,他沒有什麼好議的事,宰相們言,他就在一旁聽着。議事告一段落之後,李治從他站立的臺階上下來,有事要向皇帝稟告。

李治先看了眼大臣班中的王平安,這才轉身,對李世民說道:“父皇,兒臣以爲中書省最近事情太過繁多,而許敬宗年老多病,無法再勝任中書侍郎一職,兒臣請求父皇恩准,讓許敬宗回家養老,安享晚年。”

李世民嗯了聲,心想:“許敬宗的事情。馬周和我說起過,這人確是不能再用了,可如果就此讓他回家養老,似乎不妥,總得找個能拿得出手的藉口,可一旦找藉口,怕是得翻出一堆的破事出來,反倒不好了。”

許敬宗並不在殿中,他是有資格上殿議事的,可馬周最近看他不順眼,便壓下衆多的公務讓他辦,不許他再上殿面君。李治突然難,許敬宗又不在場,無法說自己不夠老,他被逐出朝廷,已然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李世民不置可否,向朝班裡看去,問道:“馬愛卿,你說呢?”

馬周是中書令,是許敬宗正經的頂頭上司,如想要許敬宗回家養老,勢必要問問他才行。

馬周出班,道:“啓稟皇上,老臣以爲許敬宗確是年老體衰,雖他爲人掛兢業業,但由於年紀的關係,有些事情已經不能及時處理好了。老臣看他平日裡處理公務,每兩刻鐘,便要伏案休息一會兒,深知他的難處,感同身受。老臣以爲如能讓他回鄉榮養,實是大善。”????李世民心想:“藉口就是因爲他辦公時總睡覺?未免太過簡單了些!”又看向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見皇帝看他,立時出班。馬周爲人還算厚道,就算看上不許敬宗,想把他趕走,也只是讓他回鄉榮養,可長孫無忌就不一樣了,他要是看不上誰,那誰就得滾得遠遠的,還想回家榮養,想得美,揮完餘熱再回家不遲!

長孫無忌道:“皇上,老臣以爲,許敬宗乃是能臣幹吏,雖年紀大了,但仍能爲國效力,估計他自己也不想這麼早的衣錦還鄉,還想再爲朝廷效力幾年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是啊,那許敬宗肯定是這麼想的,別說再讓他爲朝廷效力幾年,估計幾十年他都是肯的。

長孫無忌又道:“前些日子,許敬宗去了關外,飽受苦寒,身子受損,這才總在辦公時打瞌睡,這也不能怪他!”

王平安站在朝班裡,心想:“完蛋,許老兄估計是要被打到南方去。”

殿上大臣,個個都是人精,只聽得長孫無忌說了聲苦寒,便都和王平安想的一樣,許敬宗要完蛋了!人人心中嘆氣,真是得罪誰,也別得罪長孫無忌啊,手段太狠了些。可是,話又說回來了,許敬宗是怎麼得罪的長孫無忌?

喜歡一個人,是不需要理由的”這個有待考證。可得罪一個人,需要理由嗎?這個就不用考證了,事實就在眼前,答案就是不需要理由!

長孫無忌看誰不順眼,誰就有罪,什麼理由不理由的!

今天是上元節,開的是大朝會,李恪也在殿上,他自是明白長孫小無忌要對許敬宗下死手,兔死狐悲談不上,可許敬宗要死,馬馬虎虎地替王平安悲一下,倒是可以的。

李恪轉頭看向王平安,心想:“聽母妃說,王平安不知爲什麼得罪了長孫無忌,也不知是真是假,確是該和他結交一下了,他知道無數李治的秘密,是大可利用之人。”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這麼多年下來了,長孫無忌一開口,他就知道下面是什麼話,心想:“宜州?雷州?都夠往南的,熱的很,在那裡許敬宗是絕對不會受什麼苦寒的,肯定能把身子養回來!”

長孫無忌道:“許敬宗於朝廷有功,應當褒獎,而長安寒冷。他又受不了嚴寒,不如派他去崖州,那裡氣候溫暖,既可讓他將養身體,又可繼續爲朝廷效力,一舉兩得。”

大臣們一起把嘴咧開了,許敬宗到底咋得罪了長孫無忌了,咋得罪的這麼狠呢,竟然要被流放到崖州去,還能再南了嗎?

李世民輕輕搖了搖頭,太狠了,比雷州還遠啊,都過海了,到了天涯海角了。許敬宗雖然在關外丟人現眼,可也不至於這麼修理他,從最北邊回來,就直接打到最南邊,這不是等於要整死他嘛!

王平安在下面則想:“崖州?那不是海南島麼,好地方啊,風景秀美。可惜這時代的人不懂欣賞,要換在了現代,去海南島觀光,那可是妙事一樁啊!許敬宗運氣不錯,既能去崖州刮地皮,又能渡假

長孫無忌話音一落地,整個殿內無人說話,誰也不反對,但要說贊成。卻也沒人出來附議。

李世民等了片刻,見大臣們沒反應,便問道:“如此,許敬宗在中書省的職位便要集缺,那麼要誰補這個缺呢?”

李治不等長孫無忌說話,他立即便道:“兒臣以爲,折柳縣公王平安爲人謹慎,辦事得體,可以接任這一職位

王平安在後面精神一振,這是太子在堵自己的嘴了,要讓自己當中書侍郎,這可是邁向中書令的重要一步啊!只不過,事先他怎麼不和自己說呢,難不成是武媚娘給他出的主意?

一想到武媚娘,王平安心裡挺不是滋味,以前李治啥事都找自己商量,可現在卻改去找武媚娘了,看來這世上最硬的風便是枕頭風,古人誠不欺我也!

李治要是重視起別的謀臣,從而使王平安失寵,那王平安就真得想辦法,使勁拍李治的馬屁,爭取奪回瘧愛了。可李治重視的人是武媚娘,那王平安就沒辦法了,好在武媚娘和他是同一條戰壕裡的人,大家誰也不用整誰,只能互相扶持。

李世民看向朝班裡的王平安,皺了皺眉頭,又看向長孫無忌,想聽聽他的意見。

如換在以前,長孫無忌必會順着皇帝的心意,打壓一下王平安,說什麼年輕人還要再歷練一下,可事過境遷,隨着李世民身體越來越差,長孫無忌的想法也在改變,他不是特別想再壓一壓王平安了,反而想要大力扶持。

李世民自己是不會承認他時日無多的,人一上歲數就特別忌諱這些事情,反感別人說有關的話,不單是他這樣,絕大多數的老人,都是如此,這是普遍現象。

他該壓王平安,還是會壓的。這種心態不會有什麼改變。

可長孫無忌不是這麼想了,皇帝身體不好,該生的事情,早晚得生,只是在儘量拖延生的時間罷了。而做爲朝中第一大臣。一旦新老皇帝交替,那麼朝廷裡的政局也要生變化,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他是李治的親舅舅,可在新的朝廷裡。他能不能還有今天的權柄,尚未可知。

權力這個東西,要麼別沾,沾上了就放不下!所以,他得提前做好準備,布好局,使得就算是朝廷裡生了變化,也要向有利於他的方向變化。

對於長孫無忌來講,王平安即將成爲他的實在親戚,要成他的外甥女婿了,這絕對是自己人,須要大力扶持。拉進自己這一陣營裡的。而老皇帝一旦駕崩,新皇登基,這時候王平安要是能夠上位,那麼他只會感謝新皇,而不會感謝他。

如何讓王平安這個必定會成爲重臣的人感謝他,以後聽他的吩咐,成爲他這一陣營裡的得力干將呢?那就得提前給王平安鋪路了,告訴王平安,路是我給你鋪好的,我纔是你的伯樂。

李治要給王平安鋪路,長孫無忌想不到這是武媚孃的主意,實事上他連武媚娘是誰都不知道。但既然要提前做準備了,要拉幫結夥了,那麼他就得參予進來了,得讓王平安感謝自己才行。

李世民一看他,長孫無忌只稍頓片件,就把事情想明白了,他道:“皇上,老臣以爲,王平安雖然有些才幹,但年紀太輕,於處理朝政方面,尚無經驗可談,接任中書侍郎一職,還需緩緩。”

這正是李世民的意思,他點頭道:“是啊,王平安確是在經驗方面有所欠缺,還不適合擔任中書侍郎這麼重要的職位,這件事以後再議吧。馬愛卿這些日子辛苦些,留意一下,看看誰能接替許敬宗的位子

頓了頓,他又道:“還有,讓許敬宗早點離京去崖州吧,任崖州刺史,仍掛中書侍郎之銜。”

馬周立即出班,道:“老臣遵旨”小

李治滿臉的悻悻然,又回了自己的臺階上,長孫無忌則慢慢退回了朝班。

李治心想:“看來得了機會,還得求求舅舅,讓他同意無病出任中書侍郎才成,他要是不同意,父皇便不會答應。”

長孫無忌心裡卻暗道:“待我們一起去騙山時,我找王平安談談,和他說一番道理,再安排個差事給他,讓他出出風頭,再接任中書侍郎,如此一來,這路就妾成是我給他鋪的了。”????人羣裡的李恪卻心想:“看起來,王平安是真的得罪了長孫無忌,只是不知他倆的矛盾出在何處?”

王平安卻滿不在乎,中書侍郎這個官職,對他來講無所謂。不過許敬宗這個人,倒是可以利用一下,許敬宗這個人眼光獨道,極會投機取巧,但開國的這批老臣,最反感的恰恰就是他這種人,只有等武媚娘上位,他才能跟着上位,可現在看起來,武媚娘是不會再需要他了,許敬宗的仕途已經是走到了終點。

既然許敬宗已經不能給他造成威脅了,那何不廢品回收,變廢爲寶呢!許敬宗當官不行,可他對錢財之事最是上心,這是做生意,成爲大商人的必備條件啊,靈感寺步行街,正好缺這麼個人!

別人喜歡打落水狗,而王平安從不幹這種事,誰讓他是大好人呢!

王平安不再沉默,他出了朝班,道:“皇上,微臣以爲,許敬宗不適合出任崖州刺史。”

李世民微微一怔,王平安向來是你不問他,他就什麼都不說 今天怎麼突然反常了?

長孫無忌也轉過頭,看向王平安,心中奇怪,他不是看不上許敬宗麼,我替他把許敬宗廢了,正是替他出氣啊,他怎麼反而,啊,明白了,是氣出得不夠,他想把許敬宗往死裡整!

李恪同樣也把頭轉了過來,先看了看臉上露出詫異的長孫無忌,又看了看站在正中大紅地毯上的王平安,心中狂喜,果然是有矛盾啊,王平安竟有膽量反擊,這是和長孫無忌幹架啊!好,太好了,使勁幹,王平安,我支持你!

第22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81章 朝野震驚第828章 說你有罪,你就必須得有罪第26章 特殊禮物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263章 封侯,真的是委屈人家了第216章 非誠勿擾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878章 見招拆招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406章 平安,你的判決下來了第605章 有個大人物第377章 許敬宗也來湊熱鬧第799章 得了暴盲症的高句麗大頭領第501章 肚子硬了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596章 武媚娘先去慶州第781章 真正的裙帶關係第847章 武媚娘要收養李素節第216章 非誠勿擾第259章 你一定要爲老夫出個主意第822章 王皇后下定決心第538章 都去找武媚娘練習刮痧第120章 解酒散與百杯丸第7章 辨證第729章 出海坐船第366章 世所不知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818章 立太子,抽籤第313章 想認個本家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911章 決戰玄武門第584章 喬遷之喜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第185章 如何報答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219章 太子也要參加第823章 武媚娘成神婆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535章 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第542章 烏鴉精第642章 想綁武媚娘第750章 談判第255章 不錯,老身很喜歡你第198章 陶東昇不堪回首的第607章 很有見識的村姑大嬸第479章 麗夏殿第336章 龍傲天無家可歸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378章 他倆還挺說得來的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627章 李治哭得唏哩嘩啦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799章 得了暴盲症的高句麗大頭領第110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581章 藏身第123章 尉遲恭送禮第308章 地下迷宮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858章 長孫無忌也來湊熱鬧第61章 此方足可傳世第208章 贏你沒商量第746章 敵人盡滅第26章 特殊禮物第18章 鹹同學院第850章 生死陷阱第237章 讓你作詩,讓你作個沒完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825章 超級毒藥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517章 李治臨時抱佛腳第164章 開山鼻祖第70章 尋找病因第783章 幫幫我家皇后吧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253章 大聖安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115章 皇帝給你取表字第280章 上船容易第437章 讓你來求我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第861章 武媚娘也會賣人情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164章 開山鼻祖第311章 東宮有人懷孕了第51章 又是桂枝湯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339章 有膽,竟敢挑戰王平安第904章 上了船就下不來第24章 唐朝科考有醫科第426章 跟着我,真的會給你們肉吃第331章 不是挑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