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達顏部

平世民心中稍有安慰,漢段時間因爲王平安不在長安,炮物介治出謀劃策,李治便又恢復了窩窩囊囊的本色,李世民對他的不滿情緒,又開如增加起來,再加上白天李治哭得跟個幼童似的,更讓他不滿!

可沒想到,只半天功夫,李治再進甘露殿,竟然變得這麼有氣勢,而且還大叫着直覺,當衆說他信得過王平安,這個事要是日後被王平安知道,那王平安不得死心塌地地輔佐他麼,而且看在衆臣的眼裡,也必都覺得太子恩義,絕非薄情寡義之人!

李世民坐直了身子,摸了摸鬍鬚,心中感嘆,兒子長大了,終於會拉攏人心了!

長孫無忌心裡也是歡喜,好啊,治兒開始懂得什麼叫做帝王之術了,他做得對,做得好,不管房玄齡的死訊是真是假,治兒都是最終的贏家,他會得到大臣們忠心的擁待。嗯,想起來了,當初皇上也用過這招!

大臣們則都目不轉睛地看着李治,他們想起了凌煙閣,上面那些功臣的畫像,雖然皇帝從沒說過什麼,但宮中傳出消息,說皇上每有閒暇,總是會去那裡坐坐,回憶當年的往事。有情有義,千古明君!沒想到太子。也是這樣的重情之人啊!

李治毫無理由的支持王平安,硬說房玄齡沒有死,否則妻平安一定會上報,不會等到別人先送奏章來,別看他這種做法很有些“莫名其妙”但朝堂上的所有人,就統統都吃他這一套!

李治的人品值,嗖嗖往上竄!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但願事情,如我兒兄得一般!”

可那個跪着的心腹卻着急了,他說謊。但他並不認爲自己在說謊,因爲他斷定房玄齡非死不可,強盜被逼得狗急跳牆之時,什麼事做不出來,不殺害人質,,這是不可能的,換做自己是強盜,也不可能就這麼放過房玄齡和王文度啊!

他趕緊大聲道:“太子殿下小人說的話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假!”

李治瞪了他一眼,喝道:“確無半點虛假,因爲都是假的!值殿武士何在,將這人關入天牢,等候發落!”

按道理來講,朝堂之上,只有兩個人可以下達這樣的命令,一個是李世民,一個是長孫無忌,他雖然是太子是儲君,但也沒有權力下這麼武斷的命令,畢竟他還沒登基呢!

可是,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沒說話,反而一頭,心中都想:“好,上位者理應有此氣魄。做事就應當果斷,說一不二!”

值殿武士上前,將心腹拎了出去,關進天牢。

李世民向李治招手,道:“治兒,過來。”

李治有些冒虛汗,他從來沒這麼牛氣沖天過,頭一回這麼英明神武,挺不適應的。見父皇召喚,便走上了臺階,來到李世民的跟前。

李世民着着兒子,老懷大慰,道:“治兒,希望你的直覺是對的,你房叔父沒有遇到危險!”

李治大聲道:“房叔父絕不會有危險的!”話說得大聲,可腿肚子卻有點抽筋,千萬不要真的遇難啊,要不然我可丟人丟到家了。心裡有些微微後悔,要是不這麼當廷說出來就好了,那個小女子的主意,也不知會不會真的靈驗。

廷上大臣議論紛紛,說了好半天,直到二更天,這才散了,對於房玄齡的死訊,沒有討論出什麼結果來,他們能做的事,只有派人趕去折柳縣,打探消息。

李世民沒對李治有什麼明顯的誇獎,但神色之間,卻是和藹了許多,還留他吃了宵夜。李治卻一直心中揣揣,深怕那個小女子的主意不靈。

回到麗正殿後,他翻來覆去的睡不着。整夜失眠,第二天一早,便急不可待地跑到了麗夏殿,去找武媚娘,問她下一步該怎麼辦!

他沒主意,可武媚孃的主意卻很正,告訴李治不用着急,靜觀其變,就在明後天,一定會再有奏章送來。

武媚娘安慰完李治後,竟然拉着他一起去了花園,找了個小土坡,在一個小小香爐裡點上香,他倆一起焚香禱告,求老天爺幫忙,王平安的奏章千萬千萬要送來啊,房玄齡千萬千萬不要有事啊!

李治本來不怎麼相信這套,可現在又沒別的辦法,只好跟着武媚娘祈禱。求了半天老天爺之後,他忽然有點明白過味兒來了,難不成武媚娘這小女子,她對於那個主意,也沒有把握?要不然幹嘛求老天爺幫忙啊?

折柳拜

王平安站在城頭,看着工地,他身後站了一大羣的人,古藍田和尤修潔等人都在,蘇定方和秋仁杰也都陪着他。王平安問道:“這些日子倒是消停得很,折柳無事,草原上也無事。消停得讓我有些疑心。難道折柳大盜這麼容易就擺平嗎,與情理不合啊!”

古藍田道:“有啥不合的,我軍勢大,那些強盜向來只佔便宜不吃虧,估計他們早跑了,換個山頭。繼續當賊唄!”

王平安看了眼尤修潔,道:“尤大人。你說呢?尤大人,尤大人,想什麼呢?”

尤修潔很有些神不守舍。這些日子,他一直擔心奏章的事,雖然又派出了導一批心腹出馬,想追回奏章,但卻一直沒有消息,不知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聽王平安叫他,他一個激靈,啊了聲,道:“王侯爺,你說什麼,下官沒有聽清。”

王平安道:“我剛纔說折柳大盜,會不會正在暗地裡策劃什麼行動,想耍報復我們?”

尤修潔又啊了聲,說道:“下官看房相爺和王將軍,自從被救回來後,身子一直挺虛,便特地叫人去採辦了些補藥,這就煎煎去,給他們滋補身子!”說着話,竟然迷迷糊糊地,轉身下城,走了。

王平安和古藍田互視一眼。王平安皺眉道:“他這是怎麼了,爲何答非所問,不知所云啊?”

古藍田哼了聲,道:“誰知道,怕是做了什麼虧心事吧,這麼急着巴結房相爺,準沒好事!”

王平安衝尤修潔叫道:“尤大人,你採辦的是什麼補藥?補藥可不能亂吃,要不要我給你”唉,這人到底怎麼了,跟丟魂兒似的!”

古藍田忽道:“王侯”爾剛說宗衆此日子太消停,怕是說錯了,估計要來事兒舊州小用,他一指城下,就見一匹快馬飛奔而來。

王平安轉過頭。也向下面看去,道:“是突厥兵,是咱們撒出去的斥候。”

說話間,那名斥候飛馬到了城下,擡頭望向城樓,見王平安在上面,他便打馬進入修好的城門,直接上牆,人沒下馬,就叫道:“平安汗,末將探到了敵情,北邊有一支軍隊正在往這個方向趕來,先頭部隊有三千人,後面大隊尚未探得人數,末將先回來稟報,兄弟們繞過敵兵先鋒,去探後面的大隊了!”

王平安微微一怔,道:“果然來事兒了,我就說不可能這麼消停的。可曾探得是誰的軍隊,是不是那個達顏部的?”

斥候搖頭道:“沒有探出來,先頭部隊什麼旗號都沒有打,而且奔行極快。看樣子是要奔襲!”

古藍田哼了聲,道:“奔襲,突厥人最擅長的就是這個!”

王平安轉頭對蘇定方道:“立即傳令下去,讓老弱進城。還有,集合軍隊,準備作戰!”

蘇定方卻問道:“是要守城。還是要野戰?”

王平安眨了眨眼睛,心想:“我怎麼知道,我又沒打過仗!”反問了一句:“你說呢?”

蘇定方看向古藍田,玉門關的大都督都沒說話呢,他不好發表意見。

古藍田道:“當然是先守城了,這大冷天的和突厥兵打野戰。就算贏了也是慘勝,得不償失!”

蘇定方想了想,道:“古大都督所言極是。不過依末將看,城牆尚未完全修好,光靠守城,怕是守不了多久。不如先把軍隊集合起來,然後再做計較如何?”

王平安點了點頭,道:“那也行,就先把軍隊集結起來吧,然後再說別的。”

折柳突厥兵已經分散到了各地,去找各自的草場。折柳縣極大,士兵分散,如果想要集結起來,最少也得一天的時間,要是耽誤了時間,沒等軍隊集結起來呢,敵人先打過來了。那豈不糟糕。

蘇定方答應一聲,領命下城去了。

王平安又問那斥候道:“那支軍隊是衝這個方向來的,但目標是折柳嗎?還是向沙州或是玉門關?”

斥候搖頭道:“太具體的,需當後面的兄弟探明,那支軍隊奔行得太快,探得時已離咱們這兒有二百來裡了。現在估計只有一百五六十里,至少要到一百里左右的地方,才能斷定走往哪個方向,直衝過來是咱們折柳,往西是沙州,往東是玉門關。”

王平安擺手道:“知道了,再探!”

斥候縱馬下牆,又出城去了。

王平安道:“我估計,肯定是來奔襲折柳的,但是想以三千先鋒破折柳,未免太託大了吧!”

古藍田笑了笑,道:“王侯爺,你就放心吧,敵兵先鋒是不會真的攻城的,就算城牆再破爛也沒關係。敵兵先鋒到來之後,只會在城下亂叫嚷一通,引得我軍出城,而他們一觸即潰,待我軍追上去時。跑不了多遠。就得和他們的後續大隊碰上,然後他們便會把我軍圍住廝殺。待我軍出動大隊時,他們會再跑,我軍撤回,他們又跟上來。突厥人打仗來來去去就這麼一招,多少年都沒變過,所以你一點都不用擔心!”

“那如果我們不出城,他們會不會真的攻城呢?”王平安皺眉道。

古藍田搖頭道:“那也不怕,只需派出斥候,通知我的玉門關。讓軍隊出關,慢慢朝這裡行進。就能把他們嚇跑!”

王平安哦了聲,道:“那就是說不會真的打大仗了,只是你嚇唬我,我嚇唬你而已?那敵人跑來幹嘛,能得到什麼好處?”

古藍田笑道:“王侯爺,沒好處的事兒,誰肯做啊?我的玉門關和你的折柳沒什麼油水,可沙州那邊油水可足,他們只需分出一部份兵力佯攻,拖住我們,另一部份去劫掠沙州周邊,搶到的東西,就足夠過冬了!”

“原來用的是聲東擊西之法。”王平安點了點頭,又道:“我是沙州都督,沙州那邊也得照顧一下,要不然咱們也分兵吧,去堵敵軍。

古藍田心想:“沙州遭不遭劫,關我屁事!”他假裝思考了一下,道:“似乎不必着急分兵,先看看敵人的動向吧,如果真的如我們所料,他們玩聲東擊西,我們再分兵不遲。”

王平安則心想:“那時再分兵,豈不晚了?看來這傢伙指望不上,又開始算計別人了,玩心眼兒玩不夠!”不好直接挑明,他道:“耍不這樣吧,古大都督去陪陪房相爺他們,我去集結軍隊,準備迎敵。”

古藍田當即說好,下城去城堡了。

王平安也下了城,招集侍衛團,親自提兵出城,去探察敵情。帶着侍衛團走出十來裡,登上一處高崗,向北面眺望,卻看不到有敵人來襲。

沒過多一會兒,第二批斥候奔回,向王平安報告,說那隊敵兵先鋒,轉向去寶石湖了,他們看清了領兵之人。竟然是那個曲智茂!

王平安心想:“確定了,來襲的敵軍就是達顏部的突厥兵。這曲智茂向達顏部借了兵來,他不甘心老巢被毀,所以半道轉向,去看陷空山。

他嘿了一聲,對手下們道:“這個曲智茂,當真是沒什麼大出息,他要是直接來攻,趁我沒集結好軍隊,說不定會打我個措手不及,可偏偏要回家看看,時間上耽誤了,再來可就是我打他了!”

歐陽兄弟們都笑了,順着他的話茬兒。取笑曲智茂。

又過了一會兒,第三批斥候回來。這次回來的斥候全都是拼命打馬狂奔,他們看到山崗上的王平安,離得老遠就叫了起來,喊的是突厥話,表情甚是焦急。

耶律俊哥兒聽了,臉色蒼白,道:“主人,探明敵軍大隊了。是達顏部的突厥兵,他們舉部來攻,控弦者二十萬,二十萬啊,這回肯定是要打大仗了!”王平安大吃一驚,叫道:“二十萬,他們有這麼多的突厥兵嗎?”

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27章 那就收了吧第705章 武媚娘給李治的信第38章 老神仙第294章 少年奴隸的秘密第535章 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第508章 李治,武媚娘,太子妃第375章 她會是武則天嗎第597章 李恪親來第529章 小公主見父皇第744章 自己人打自己人第301章 必有深意第210章 名聲響徹長安第760章 無需忍第569章 鴛夢重溫第219章 太子也要參加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323章 眼保健操現在開始第469章 滿朝文武大讚李治第594章 幹掉探子第409章 嚴家莊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245章 成了代理太醫令第347章 凡事一忽悠就成第156章 淚娘子第594章 幹掉探子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309章 金屋藏嬌第847章 武媚娘要收養李素節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906章 解決遼東事宜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479章 麗夏殿第448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380章 媚娘,你姓武吧第367章 不用不知道,巴豆真奇妙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貼身丫環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485章 阿史那喜反咬一口第566章 去驪山第581章 藏身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482章 李世民再次暈倒第488章 聖旨到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1章 快速解酒法第331章 不是挑戰書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254章 問題出在柳樹上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161章 有發財的機會第593章 交換定親信物第202章 與太醫較技第244章 平安杯酒詩百篇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337章 慘到要哭第656章 劍即將出鞘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329章 醫癡第177章 去把那人給第509章 第一回合第623章 新任刺史名聲大噪第666章 大別同樣勝新婚第147章 四胞胎第728章 李治登基第135章 李世民賜王平安表字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880章 夢喻成真第772章 皇恩浩蕩第644章 魯國之法第526章 敲門敲到崩潰第873章 有人證和沒人證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17章 笑個不停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心物價第166章 山漆第322章 代批奏章第118章 欲成仙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373章 皇帝的病不能生氣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79章 自家孩子,那就好使喚了第42章 名人的小小貴恙第762章 了空是個好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