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

李治一生氣,就有些語不成句。他屬於那種越着急,越說不出話來的那種人,所以遇到急事!他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自己在一旁生氣,然後把事情交給別人去辦,自己看着別人辦事。

如果別人把事情辦好了,他的氣就消了,如果別人辦不好事,那他接着生氣,然後換個人辦事,他接着在一旁看!

所幸,他現在面前的這兩位,不管是王平安,還是武媚娘,都是解決事情的能手,絕對不會讓他生氣生得太長時間的!

李治一見王平安出來,彷彿見着主心骨似的,衝王平安道:“無病,這個宮女竟然偷偷跑進來。她,她沒看到什麼吧?”

王平安連忙搖頭,道:“殿下息怒。這宮女是臣的親戚,輪起輩份,臣還是她的舅舅呢!”

武媚娘很配合地叫了聲:“舅舅!”

李治啊了聲,看向武媚娘,又看了看王平安,搖頭道:“你倆長得一點兒都不象!”他的注意力相當地好轉移,一下子就從奏章,轉移到了兩人的長相上。

王平安點頭笑道:“是啊,長得不是太象。殿下,你看臣長得如此英武,要是她和臣長得象,那就象個爺兒們了!”

李治也笑了,道:“你長得英武嗎?孤怎麼沒有瞧出來,你長得是太文弱了,比龍小妮子,還要文弱上幾分!”

王平安道:“是嗎?臣可不這樣認爲,殿裡有鏡子吧,咱們進去照照鏡子!”說着,就要往殿裡走。

李治連忙跟上,笑道:“不如你改名叫王小妮好了,和龍小妮正好是一對!嗯,不叫小妮,小囡,王小囡!”說着,他哈哈大笑,一高興就把地上跪着的武媚娘給忘了!

還沒等武媚娘哆嗦完呢,兩個人進殿去了。就剩她一個人了!

武媚娘望向他兩人的背影,心想:“王平安好生了得,能在瞬間就讓太子由惱怒,變成了愉快,看來拜他做舅舅是非常正確的,他以後定是朝中權臣,可以做爲我的依靠!”

慢慢站起身,武媚娘向院外走去,忽然聽到殿內傳出來一陣歡笑聲,她回頭望去,見王平安似乎是在比劃着什麼,而李治在旁拍手大笑!

她稍稍站了片刻,這才低着頭,快步出了崇賢館,返回了甘露殿。

王平安站在大殿內一座半人高的銅鏡跟前,雙手展開,做了個女子甩袖的動作,又假裝嬌羞了一下,他道:“臣確實長得英武,不管怎麼學女人都不象,地地道道一男子漢!”

李治拍手大笑。道:“你不學女人還好些,這一學女人,可真夠嚇人的!你要是半夜出去,穿上女裝,如此做作一番,估計都能把鬼嚇跑!”

王平安放下雙臂,笑道:“所以說嘛,王小囡這個名字,臣是沒法叫的,太不囡囡了!”他走到桌子旁,道:“殿下,奏章批得差不多了,不過又新到了幾道,你要不要先看看,臣要把剩下的幾道抄完,才能看新的!”

一聽奏章,李治便道:“對了,那個宮女呢?”他回頭向殿外看了一眼。

王平安道:“好歹也是臣的外甥女,殿下就不要責罰她了,弄哭了也無趣的緊!”

李治嗯了聲,道:“孤可沒心情弄哭她,她很喜歡哭嗎?”心中竟然想不起那個宮女到底長啥模樣了,剛纔光顧着生氣了,沒仔細看。

王平安走到李治的案前,將剩下的奏章抱到了自己的桌子上,接着抄。而李治則拿起新送來到奏章,隨便挑了一道,翻看起來。

只看到一半,李治便沒興趣了。道:“無病,你聽孤給你念,這道奏章說金州有一女子,乃是功勳之後,家裡頗有田產,這女子的父母過世後,她兄弟卻不許她繼承孃家的產業,說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能再繼承孃家的產業,結果就打起官司來了。”

王平安抄好一道奏章,擡頭道:“按着咱們大唐的習俗,女兒的陪嫁即是分得的財產,她的兄弟倒也沒有說錯,她確不應該再繼承田產了!”

李治見他感興趣,自己也便又感起興趣來,接着道:“可她的兄弟從沒在父母身邊盡過孝,一直在外地遊玩,聽說是吃喝嫖賭,樣樣俱全,一直是由這個女子和她的丈夫,照顧孃家的父母,她兄弟在父母過世幾年後。纔回的家,然後便要求繼承財產了!”

王平安哦了聲,道:“那就要看那對父母生前是怎麼安排的了,如果留下書面遺囑,要將田產給女兒,那就是女兒的,如果沒有留下,那就算是女兒一直照顧出力,田產依舊要歸她兄弟繼承的。”

李治皺眉道:“無病,你這麼個說法,豈非不通情理。難不成家業田產不給孝順的女兒,反要給不孝的兒子?”

王平安笑了笑,道:“除非絕嗣,否則女子是不能繼承家業的,兒子再不孝也是兒子。”

他心想:“就象你再懦弱,皇帝也會立你爲太子,不會立女兒一樣,就連武則天那樣的女皇帝,到最後都沒立太平公子爲皇太女。沒辦法,這年代的規矩就是這麼定的,你要是想改,得至少晚出生一千四百年!”

李治拿着奏章搖頭晃腦地道:“不公平啊,不公平,這可真是大大的不公平了!”

他將奏章扔回到桌上,道:“這種兄妹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竟然要寫成奏章,呈給父皇看,還要讓孤看,真真的莫名其妙。大唐子民何止千萬,如要是個個家裡的小事,都拿出來說一說,豈不是要累壞了父皇,還要累壞了孤!”

說話間,王平安已將剩下的奏章都抄好了,只剩下今天新送來的,他拿起李治扔到桌上的那道,道:“可不是嘛,殿下太辛苦了!”

其實,地方官呈送奏章是有講究的,要選有代表性的,並非道道都是家庭糾紛,再說地方上能有什麼大事,民間還不就是這種糾紛嘛!

王平安看了看這道奏章,又是先擬好了草稿,練習出李治的筆跡,這才往上面抄錄。

抄到一半,他忽然想道:“在這個年代。李治竟然有這種想法,這倒是和他日後的所做所爲相符。他日後不是聽了武媚孃的話,弄出個什麼二聖來嗎,還讓武媚娘垂簾聽政。別的皇帝老媽垂簾,他可倒好,讓老婆垂簾……也對,算起來武媚娘可不真的是他小媽麼!”

李治吃飽了飯,感覺有些困,坐到自己的案後,打瞌睡去了。而王平安則繼續批閱奏章,又過了小半個時辰,這才批覆完畢。

王平安見李治竟然睡着了,只好搖了搖頭,在桌上留了個條子,說自己去甘露殿了。他捧起奏章,出了崇賢館,去見史忠臣。

甘露殿。

李世民處理公務累了,他半躺在龍書案後,就如李治一般,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史忠臣靠着盤龍柱,他竟然也在打瞌睡。

史忠臣這幾天着實勞累,白天伺候皇帝,晚上還要在寢殿外面聽聲,他又不相信小宦官,所以凡事親力親爲,再加上年紀大了,熬了幾天,便有些熬不住了。

王平安來到殿外,見一衆宮女和小宦官侍立在旁,他衝裡面的武媚娘招手道:“媚娘,來舅舅這兒!”

武媚娘答應一聲,邁着小碎步,跑了過來。

殿外幾十號的人,人人都轉頭去看武媚娘,目光隨着她身體的移動而轉動。要說史大總管叫武媚孃的名字,他們馬馬虎虎還算是能接受,畢竟得寵和失寵,天天在宮裡上演,他們基本上是羨慕,頂多有些嫉妒罷了!

可王平安是外臣啊,而且是皇上和太子駕前的大紅人,他竟然自稱是武媚孃的舅舅,這可就不一般了!要是哪個宮女在外廷有靠山,那就算不得寵,也不會太失寵,至少沒人敢踩她!

很明顯地,武媚娘巴結上了王平安這個大靠山,那麼她當宮女的日子不會太長了,估計很快又要做嬪妃了!

小宦官和宮女們看向武媚孃的目光中,羨慕完全消失,嫉妒也隨着她向王平安行禮,叫了聲舅舅後,完全消失。現在幾十號人的目光中,全都是恨了!

幾乎一半的人在心裡怒罵:“這個小浪蹄子,竟然巴結上了王侯爺!”

而剩下的一半人則在心裡唾棄:“呸,這個小賤人,就憑你也配叫王侯爺爲舅舅?”

武媚娘在宮裡待了這麼多年,豈有不知那些小宦官和宮女心裡在想什麼,她纔不在乎呢,你們有本事,也認個這樣了不起的舅舅啊,誰讓你們沒本事,沒機會呢!

她跑到王平安的跟前,福了一福,道:“舅舅,你來了!”

王平安將奏章交給她,道:“殿下將奏章都批覆好了,你進去拿給史大總管,順便說一聲我來了!”

武媚娘答應一聲,美滋滋地抱着奏章進殿去了,走路腳步輕快,目不斜視,她根本就沒把那些小宦官和宮女放在眼裡,她很有自信,自己絕不是和他們一類的人!

王平安在殿外等着,他看了眼周圍的小宦官和宮女,衝他們點頭微笑。衆人忙也向他媚笑,甚至有些人竟然有種想法,自己能不能也和王平安扯上點關係啊?

不姓王沒關係,可以象武媚娘那樣,拜他爲舅舅,而姓王的那就好說了,怎麼着五百年前也是一家人吧!

武媚娘進了大殿,悄步來到史忠臣的跟前,輕聲道:“大總管,大總管!”

史忠臣輕輕嗯了聲,睜開眼睛,看到武媚娘,他忙轉頭去看皇帝,見李世民在小憩,他便壓低聲音,問道:“你進來幹什麼?”

武媚娘忙舉了舉手中的奏章,道:“王侯爺來了,送來奏章,他在殿外等您呢!”

史忠臣點點頭,接過奏章,來到李世民的案前,將奏章輕輕放下,又輕手輕腳地離開,衝武媚娘一擺手,兩人出了大殿。

王平安見史忠臣出來,忙迎上前去,道:“史叔叔,你叫侄兒來,有何吩咐?”

史忠臣將他拉到沒人的地方,小聲說道:“你開的藥,似乎有些效果,皇上這兩天沒有犯病。”

王平安臉上露出笑容,他對治李世民的病,並無十全的把握,現在聽說有效果,自然開心,他問道:“皇上的症狀有了好轉?”

他們在這邊說話,那邊的小宦官和宮女也忍不住了,武媚娘回列之後,站在她身邊的一個小宦官低聲道:“武宮人,你和王侯爺有親?”

武媚娘輕輕點了點頭。

這小宦官又問道:“是親的舅甥?”

武媚娘又點了點頭。

旁邊一個宮女實在忍不住了,她也指望着能有個靠山呢!小宮女問道:“武姐姐,你有這門好親,怎地以前沒聽你提起過?”

武媚娘姿勢不變,還是點了點頭。

小宮女見她不回答,心中不快,哼了聲,不再詢問。而那個小宦官卻又問了句:“王侯爺年紀比你小啊,他怎會是你舅舅?”

武媚娘仍舊還是點點頭,反正不管別人問她什麼,她都不回答,只是點頭!

殿外的小宦官和宮女們見她只是點頭,心中無不大罵:“小賤人,現在由得你囂張,等着挑你個錯出來,非得狠狠告你一狀不可,看王平安能不能護得了你!”

那個先前問武媚娘話的小宮女,心裡是最生氣的,她一時沒忍耐住,竟然哼的聲音大了些!

那邊說話的史忠臣立即轉過頭來,問道:“剛纔誰出的聲?”

衆人的眼睛一起看向那小宮女。小宮女頓時就嚇傻了,沒想史大總管會有此一問,不就哼了聲嘛!

她哼的挺不是時候!

史忠臣剛纔正在回答王平安的問話,他道:“皇上胸痹的症狀雖然好了些,但仍感胸悶隱痛,而且還腰疼,不管站立,還是坐直身子,都感困難。”

王平安嗯了聲,道:“服藥之前不這樣吧?”

史忠臣搖頭道:“不這樣,是服藥之後出現的。而且皇上大便秘結,小便溲頗……”剛說到這裡,那宮女哼出來了!

哼的不巧吧!

說皇上大小便的時候,竟然敢用鄙夷地語氣哼哼,這絕對是大不敬之罪!

史忠臣以爲他說的話,被那個小宮女給聽到了呢!別人都沒反應,那當然是沒聽到,或者說聽到了,也不敢有反應,可偏偏她哼了出來,這就算她倒黴了,還得連累別人!(!)

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564章 唐朝人也關心物價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118章 欲成仙第851章 毒藥該給誰服第911章 決戰玄武門第776章 啥秘密也守不住第62章 頭頂戒尺,口背論語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157章 風火眼疾第606章 相認第255章 不錯,老身很喜歡你第704章 非常可愛的小太平第892章 長孫無忌發難第557章 關於許敬宗的安排第501章 肚子硬了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症狀第38章 老神仙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壓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458章 出兵陷空山第289章 初步成功第39章 紫血連升第445章 葫蘆河第902章 李恪來見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121章 仙姑打老丹第425章 平安汗殺到第532章 刮痧調治法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第76章 這下子可出大名了第811章 更幽堂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98章 難老難少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602章 鼻洪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840章 這也算是患難之交了第480章 無敵大將軍第19章 鉅富第355章 等着你們來請願第773章 夜會石室第309章 金屋藏嬌第182章 泡藥酒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487章 召回王平安第436章 甘州城下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181章 長安的東市第269章 一羣人來求知己第391章 出風頭第263章 封侯,真的是委屈人家了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261章 可用種痘法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438章 死有餘辜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322章 代批奏章第459章 和尚去救和尚第697章 李恪忽然喜歡上了高句麗第225章 詩醫雙絕王平安第200章 沒考好,生病了第316章 恩比天高第37章 開這方子的人必是高手中的高手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425章 平安汗殺到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631章 水車模型第395章 鍼灸可治癔病性失語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680章 妊娠失音第83章 爲什麼會易怒第201章 最累的便是學生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347章 凡事一忽悠就成第109章 欽差的氣勢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827章 蕭淑妃被修理第874章 皇幼子被害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708章 樸俊男回來了第184章 中藥消毒劑第236章 第一首詩由你來做第106章 原來你是尉遲恭第450章 折柳大盜第869章 武媚娘可不是好惹的第704章 非常可愛的小太平第867章 李義府改名叫史義府第110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487章 召回王平安第78章 對於諱疾忌醫者第344章 長安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