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勉爲其難

“證人。”突厥使者愣了半晌。忽然大哭起來。叫道!“汗。我遠離突厥,久居長安,上哪兒去找證人啊?但達顏部造反一事,肯定是真的,但但我實是找不出證人來!”

李世民長長地嗯了聲,搖頭道:“這可難了,如果沒有證人 聯是不會輕易相信你的,更不會對達顏部做出懲罰。這樣吧,等聯派人去你父汗那裡,詢問一下具體情況,再做計較!”

文武百官們一頭,有的道:“是啊,你找不出證人來,光憑嘴巴說達顏部造反,別人也沒法兒信啊!”

更有的大臣,摸着鬍子,一臉驚駭地表情,道:“達顏部造反了,不可能吧?哎呀,上次聽說這全部落,是幾年前的事兒來了?”

“我們都以爲突厥很太平呢。所以一直也沒留心草原上的事兒,誰能想到

大唐對突厥的事情,關心得不能再關心了,就在不久前,還派出一大批的細作,趕往草原。回報突厥各部動靜的信使,更是每月不絕。

可這時候,大唐君臣竟然都記不起來這些事了,一致表示平常對突厥關心不夠,你們草原上生了什麼事,我們大唐壓根兒就一點不知道!

文武百官們假裝不知道,可士子們卻興奮起來,他們正在作詩呢,而且做的就是以戰爭爲題目的詩,現在一聽說突厥有人造反,立即有人便叫了起來:“我大唐乃是突厥的宗主國,突厥有難,我大唐理應出兵助其平叛!”

有的士子喝的有點多了,烈酒酒勁大,喝得稀裡糊塗地,竟然跑到樂師那裡,操起一把胡琴,比比劃戈地叫道:“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喊完之後,更將胡琴頂在膝蓋上,啪地折成兩半,扔到地上,以示他對胡人的帳惡!

園內亂成一團,其中最着急的還是各國的使者,他們來之前,史忠臣曾向他們暗示過突厥方面要有點事兒!但各國使者也沒想得太多,進入園中之後,阿史那奇鉢兒又是唱歌。又是敬酒,向大家述說他的不幸。使者們便以爲這是個落難王孫。跑到中原來,求皇帝幫他一把,賞他塊封地!

結果現在謎底揭曉,竟然是突厥內亂,有大部落領造反了!這可關係到各個國家的利益了,想當初前隋打高句麗時,弄得整今天下大亂。不光是中原百姓苦難,周邊國家也是同樣。

正規軍隊打仗還真不是太可怕。至少還有那麼一點軍紀,怕就怕那些敗兵,散兵遊勇要是逃跑。逃到了哪個地方,那真是燒殺搶掠,半點都不留情啊!

有的使者叫了起來:“剛纔那個小孩子呢,那個突厥小王子呢,他就是證人啊!”

“對對,他不就是遭難的嗎。還唱出來了呢,他跑哪去了?”

“他家是不是被達顏部滅的啊?剛纔竟沒細問

王平安拍了拍阿史那奇鉢兒,道:“別哭的太用力,如果把喉嚨哭破了,治起來是很困難的,你會好幾天吃不下東西!”

阿史那奇鉢兒點了點頭,隨即放聲大哭起來,王平安撥開人羣,叫道:“他在這裡,你們要找的是不是他!”

“對對,就是他!”使者們異口同聲地叫道。

阿史那奇鉢兒來到了皇帝案前,對突厥使者道:“原來我突厥可汗竟是你的父汗,那你是位王子了,我也姓阿史那!”

“那你也是位王子了?”突厥使者大聲道:“你爲什麼會在長安,可是草原上生了什麼變故?”

兩個突厥人,說起突厥的事。卻同時用的漢語,明顯是要讓大家都明白,他倆到底是在說的啥!

阿史那奇鉢兒放聲大哭,叫道:“達顏部造反了,吞併了我們的部落,他一邊哭,一邊將事情說了出來。

他所講的事情,本來就是真的。只不過經過高人的指點後,重點轉移。不再是草原各部爲了爭奪牧場。而進行的戰爭,卻變成了因爲契丁部。非常仰慕天朝,所以特地派人前來進貢,結果半路被達顏部給劫了。而達顏部又逼迫契丁部,不許他們再效忠天可汗,而契丁部寧死不從。結果被吞併,他只好逃到中原。請天可汗做主,,

而且他還講了大量以前家鄉是多麼多麼的美好,被佔領後,敵人是怎麼燒帳篷,殺牛羊,殺婦孺。每當他講不下去時,便會有好心的大臣出言提醒,使他能夠連貫的講下去!

各國使者聽得渾身冷汗直冒,那個達顏部竟然兇殘到了如此地步,他們的行爲簡直就連禽獸都不鬆了!尤其是當阿史那奇鉢兒,講到達顏部是何等的狂妄,還說要滅掉天底下所有的國家,比如說南扶余、鞋鞠”被說到名字的使者無不大怒。紛紛喝罵不止!

使者們開始大罵,而大喜的文武官員卻靜了下去,至於後面的士子們。卻出了驚天動地的呼聲:“滅掉達顏部,還突厥一個清平世界!”

使者們的叫罵聲,很快就被士子們的呼聲掩蓋了下去,士子們越喊聲音越齊,最後竟然整齊劃一的喊出了:“出兵草原,出兵草集!”

王平安站在人羣當中,看着士子們激動的表情,心中忍不住想道:“要放在現代,這可就是先來場述苦大會,然後再來場戰前動員 這幫士子們就是最好的輿論製造者,以及最強悍的傳播者!”

他向文武百官的人羣中看去。就見人羣之中,房玄齡面上含笑,頗有得意之色,正摸着鬍子,看向地上跪着的突厥使者!

房謀杜斷!王平安腦海中閃出這四個字,暗道:“這主意不會就是房玄齡出的吧,腦瓜真好使,就算放在現代,就憑他的本事,也絕劉是數一數二的!開了場記者招待會。場地還是別人花錢給他置辦的,”

人羣裡,趙璧和盧秀之也在漏*點大叫:“出兵草原,出兵草原!”這十萬貫場地費沒白花,事情弄得越大越好,越大就越容易被記入史冊。他倆也更容易史上留名!

園中呼聲震天,遠遠傳出園外,引來了無數的百姓!

百姓們都知道芙蓉園今天有場大詩會,而且還很盛大,但百姓們都要討生活,也沒多少人大清早的過來圍觀。而且沒過多久,大唐君臣們便即來到,在園邊“走來走去”的百姓便多了起來,見護衛武士並不如何阻攔,有膽大的百姓,便慢吞吞地蹭到了園子邊上。

此時園中衆人高呼,百姓們便再也忍耐不住好奇,成百上千地開始擁入園中,想要看一看皇帝和太子的風采。但無論百姓怎麼擠,卻就是擠不到前面去,每當擠得稍往前一些,就會有大譏…點們往外推推。百姓們只好離得安遠,胡亂猜測!????有的百姓問道:“出兵草原?是我們要去打突厥,還是防突厥人打過來?。

“是我們打過去啊!”百姓們立即興奮起來,想當初突厥人是何等的囂張,都打到長安城下了,這深仇大恨也是時候該報了!

“出兵草原,出兵草原”。園外百姓也盡皆放聲大叫,而他們的呼聲,又引來了更多的百姓,附近幾個裡坊的百姓,聽到呼聲,紛紛趕來觀看,而他們的到來,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又有更多的人趕來!

待衆人喊了好半天,李世民這才擺手,示意士子們不要再喊了

園中,出兵草原的呼聲剛剛停止,而園外出兵草原的呼聲隨即傳來。園外的呼聲稍弱,大街上的呼聲又來,而這片呼聲只一稍弱,更遠處又再傳來,,

呼聲就如同大海的波浪一般。一個浪頭接着一個浪頭地洶涌而來!

李世民笑了笑,想等呼聲都平息下去後,他再說話。誰知,更遠處的呼聲弱了下去,大街上的呼聲卻又響了起來了,隨即園外哥次響起來,園中的士子們緊跟着忍耐不住了,又大叫起出兵草原來!

雖然被打斷了好幾次,但李世民的心情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大聲道:“諸君雖願出兵助突厥平叛。但那舉竟是突厥的內務,突厥可汗又未曾向我大唐求助,”

突厥使者大聲叫道:“天可汗,我願代父汗懇求您,出兵助我突厥”。

阿史那奇鉢兒也所道:“天可汗。阿奴求您,求您助阿奴奪回牧場!”

李世民看向各國使者,見他們幸災樂禍的多,跟着起鬨的勁兒頭挺大。但卻沒什麼實際表示。他皺眉道:“如果突厥內亂,我大唐今日出兵替可汗平叛了,那麼以後別的屬國,也生叛亂,我們大唐也要出兵,幫助那些國王和酋長不成?”

使者們一愣,頓時都不吱聲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剛纔他們還有點緊張,害怕突厥內亂連累到他們的國家,可看園內園外的人這麼熱情,喊着要出兵草原,他們又不擔心了。只要大唐肯出兵就好,天塌了,只要有個高兒的人頂着,砸不到自己就行啊!

可現在一聽,皇帝的想法竟然不走出兵,而是想撂挑子!

這可不行啊,大家大老遠的跑到大唐來幹什麼,不就是爲了尋個有力的靠山麼,不就是爲了從帝國的身上得到好處麼?如果以後自己的國家出了點什麼意外,而大唐卻置之不理”那我們現在爲什麼要朝拜你們。爲什麼要給你們上貢,爲什麼要給你們磕頭?

鞋鞘部的使者最乾脆,直截了當地道:“皇帝陛下,我們家那疙瘩。山高林密,天寒地凍,百姓生活困苦,實在比不得別的地方,但我們別的沒有,勇士卻最是不缺。陛下如果想要討伐突厥叛逆,別的我們出不起,但我們願意出兵助戰,只要您答應我們一件事兒,進入突厥後糧草自籌,那就一切全都妥了!”

契丹部的使者看了一眼韓鞠部的,心想:“你們這羣吃帶毛生肉。喝生血的,還說什麼糧草自籌,你直接說開搶不就得了!”

契丹使者道:“多年以前,突厥曾助暴隋,毀我契丹各部,殺我契丹子民,得幸天可汗爲我們報了仇,還資助我們牛羊,契丹人這才能重新在草原上放馬牧羊。只要天可汗你一聲令下,我契丹勇士願爲前驅,鎮壓突厥叛逆!”

他頓了頓,補充道:“戰事結束後,只要天可汗能賜給我們一片水草茂盛的草原,讓契丹人休養生息也就夠了,我們別無所求!”

其他使看見前面這兩個開口了,要東西要地盤,他們也沒閒着,紛紛表示,只要大唐肯出兵平叛,那他們也原意幫忙,這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但以後如果誰的國家也有叛亂,自己還擺不平的,那大唐也的這麼幫自己!

使者們熱火朝天的表建議。可李世民還是皺着肩頭,搖頭不語,而文武百官們也都臉有憂色,不知他們在擔心些什麼!

新羅使者橫了契丹使者一眼,心想:“你這還叫別無所求哪?人家鞋鞠人只不過是搶東西,而你們是直接搶地盤!契丹人,不過是大唐在草原上,養着專門咬突厥人的狗罷了,那裡及得上我們新羅人萬一,還是我們新羅人,最懂大唐皇帝的心意!”

新羅使者上前仁步,道:“皇帝陛下,您是否是在擔心,一旦向西作戰,東面的高句麗人會蠢蠢欲動?”

李世民嘆了口氣,哼道:“高句麗”聯早晚會滅了它!”

“臣願即刻派人回南扶余,稟報我家大王,我南扶余願出兵高句麗。權做牽制”。南扶余的使者搶先叫了出來。

新羅使者差點沒上去咬他,我先想好的詞,結果倒要你給說了,他也連忙上前,表示願助大唐一臂之力!

李世民這才露出笑臉,道:“但此事還沒有通知突厥可汗,不知他是否同意我大唐出兵,如要是我大唐兒郎到了草原,”

突厥使者叫道:“只要天可年答允。臣願返回突厥,說服父汗”不不,父汗是一定會答允的,如果他的兵力充足,也就不可能放任達顏部。這麼放肆了!”

突厥使者連這種話都喊出來了。大唐君臣極是滿意,長孫無忌微微點頭,心想:“很好,是個當奴才的好苗子,如果你爹不答應,那麼我們就扶持你算了,誰讓你這麼的聽話,這麼討人的喜歡呢!”

李世民還是猶豫着,遲遲不下決定!使者們急了,文武百官“終於”也急了,士子們急了,園外的百姓雖不明真相,但也急了!

“出兵草原,出兵草原!”呼聲一浪高過一浪,震天動地。

李世民終於長嘆一聲,道:“聯不想輕起戰端,可諸君卻是如此的逼聯,讓聯實難,”

“天可汗,難道你要拋棄屬國的子民嗎?”阿史那奇鉢兒叫道。

“陛下,您就答應了吧使者們大叫!

李世民眼望着激動的人羣,看着苦苦相求的使者,還有百官,還有百姓,他嘿地一聲大喝,叫道:“你們這是逼聯啊!也罷,便順了你們的意吧”。

抽出腰中寶劍,重重斬在案上,將書案一劈兩半!

看到皇帝威,衆人無不歡呼:“萬歲,萬歲!”,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四 啦 。

第849章 史忠臣再次開始行動第897章 去找王平安第248章 求知己第674章 這可讓兄弟說什麼纔好啊第881章 玄奘大師辦事很給力第380章 媚娘,你姓武吧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169章 給閻立本的畫配個詩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702章 武媚娘大受打擊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734章 爲中原子弟報仇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824章 巫符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822章 王皇后下定決心第404章 探望之人無數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654章 教你怎麼立功第416章 越走越不對勁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446章 這個繼父不能要第105章 牛正宏回來了第744章 自己人打自己人第693章 李恪,你竟然如此奢靡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601章 偶遇和製造偶遇第681章 至少得半個月才能治好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721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701章 快來看這個孩子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130章 算是個人材第294章 少年奴隸的秘密第577章 喜脈第418章 城下小戰第472章 俘虜一大堆第333章 金瓜子的妙用第740章 兇殘的淵蓋蘇文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783章 幫幫我家皇后吧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905章 把持住營州第396章 神針王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293章 唐朝和尚很有名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45章 拍手可以養生保健第717章 燒散了架子了第754章 班師回朝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816章 怎麼會是她第85章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905章 把持住營州第892章 長孫無忌發難第192章 綠豆湯第8章 左鄰右舍都來賀喜第373章 皇帝的病不能生氣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768章 大家一起去第69章 這是什麼樣的病第229章 突厥徒弟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590章 李治的安排第572章 武小妹第725章 李世民駕崩第629章 吳王幕僚的惡夢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521章 兩人一見如故第439章 誰是最有名的神棍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629章 吳王幕僚的惡夢第753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561章 試探第42章 名人的小小貴恙第362章 看病要仔細第136章 遠行第616章 蘭州水車第144章 幼兒感冒第427章 放下武器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21章 喜傷心,恐勝喜第707章 李恪要求改封地第519章 狄仁傑終於熬出頭了第288章 定喘湯第542章 烏鴉精第809章 媚娘進宮,就在今日第826章 三個稻草人第159章 初入兵營第96章 傷寒兼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