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自衛反擊

同那些彈劾奏摺一樣,我嘔心瀝血完成的辯解摺子也彷彿石沉大海,呈送上去就杳無音訊。

劉仁軌死人臉依舊,自從被我噁心到後就恢復以往的討厭嘴臉,不是嫌我懶散就是敲打了積極進取之類的廢話,再沒從他嘴裡打聽出有價值的情報。

而李義府自始至終都在裝糊塗,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整日歌舞昇平的一派和氣,態度很明確,既不想惹火上身也不必落井下石,你好我也好,你不好我也沒辦法,兄弟倆誰不欠誰。

好壞先不論,關鍵心裡不踏實。按理不該拖延這麼久,搞不清上面那幫人什麼打算,折騰人很有意思麼?我這邊上吊繩疙瘩都綰好了,出來進去的提心吊膽,不給說個痛快。

也罷,本就沒在這羣文官身上寄託希望,既然大夥都保持靜默我也只能靜觀其變了。現在要保持冷靜,反覆思量,好也罷、差也罷,什麼結果是能接受的,什麼是接受不了的,自己心裡先得有個底。

“既然都沒了音訊,等過了年大夥把這事就忘乾淨了,夫君不必太費神。”穎親手捧了杯茶給我,寬慰般笑道:“既然已經辯解過了,又扯軍需又扯前方士氣的,怕誰也不敢在這當頭把事鬧大,區區幾個言官成得什麼氣候?”

老夫老妻了,自然明白穎的用意,不過是想給我鬆個勁卸卸包袱。說言官成不了氣候那是自己騙自己,那幫人行事少有忌諱,一不看臉色,二不講交情,事情鬧的越大越顯本事,說起不怕死是真的。當年李義府勢頭正盛的時候比我威風多了,就因爲和個罪婦有瓜葛杯揭了短,還不是被參的焦頭爛額?雖說最後依仗元首寵幸扳回局面,講個蹦達最歡的諫官流放算是報了仇,但自此被劉仁軌抓了痛腳直到現在都沒翻過身來,壞名聲的事。

想到這不由拿李義府當年的案子和今日做了個全方位比較。老李是色急忘本了,又手腳不利落被人抓了短,期間不得不帶出條人命遮擋。按名間的思路想的話,殺人償命是天大的案子,罪無可赦,但在上位者的眼裡就可輕可重。以來李義府難得的人才,小小個風化案子而已,就不必折損棟樑了;二來本是個小事,可逼迫堂堂大員殺人脫罪也是諫官過分,本類哈哈一笑的風流韻事非得逼迫人家弄出人命,煞風景。雖說罪在李義府,但禍從清流而起,要我是國家元首也會偏袒老李。

王家這事恰恰相反,在民間不會有大響動。百姓們不可能有這種認識。王家待人親和的名聲或許還能博取些同情,可上位者眼裡怎麼看?首先有破壞國家體制的嫌疑。農耕爲本地年代裡,在某些人眼裡王家的行爲可以和挖國家牆角劃等號,說利誘是輕的,真要和你過不去,在‘利誘’簽名加上‘有心’二字,只怕聖上想袒護都有難度。

按我所能承受的結果,最次不能讓人把‘有心利誘’的罪責坐實了。到時候罰俸祿、降爵甚至外放都不要緊,至少京裡咱不缺人脈,只要給人個無心的感覺,東山再起難度不大。

想到這讓穎喊老四來。到了這當頭上反到踏實了,不管能不能平息,先做最壞的打算,第一反應就是先保陳家。王家的根基雖淺,想一下扳倒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怕就怕陳家受了連累。未雨綢繆,商家經不起這麼大風浪,而且陳家的資產也已經累積到引人注目的程度,想完全撇清關係的可能性不大,也不現實;但可以通過途徑將損失降到最低。

現在面面上一切照舊,不能給人心虛的感覺。所有的動作都在暗處,陳家財產作個全面盤點,不能分散,能集中的全部集中起來同意統一。我至今欠蘭陵兩萬貫,這給我提了個醒,同樣的欠條再來三張就相當於陳家的財產了。就算陳家有麻煩,只要出具長公主府上的六萬貫欠條,動陳家就相當於東蘭陵公主的財產,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胡鬧!”自古舍財取義的例子不少,可主動上門索取欠條顯示自己債務纏身的就我一人。蘭陵被我的無理要求弄的哭笑不得,“沒功夫陪你過家家,欠條開出了就得認,到時候你認這兩萬貫不?”

“認!當然認!”

“那你先將千面兩萬還了。”

“還,肯定還!”

“沒皮沒臉!”蘭陵氣得啐了口,“你這號早就沒了信譽,開六十萬你都不皺眉。拿我當匿財的禍東了,不夠人笑話的。”

“那我找程老爺子去,雖然他沒你可靠……”就怕老頭哪天耍蛐蛐興趣起把陳家的欠條押上去這麼一輸……

“都開始準備後事了,啊?”蘭陵說的有的惱火,一本子摔在我身上斥道:“我還沒死呢,你憑什麼預備到我前頭?”

“我尋思這事不可善了,現在軍備當頭不清算,不等於善罷甘休。”說這話的時候耍了個小心思,以探聽虛實爲主,開欠條啥的不過是藉口,想從蘭陵嘴裡打聽最高層的想法。

話一出口蘭陵就品出了味道,一陽指綽過來點了我無恥穴,“遭謊都遭慣了!人前人後都不實誠,朝我這裡還用拐彎抹角?”

“拐啥?你拐還是我拐?好不好的照個面給個話對你來說不是大事吧?前後給人吊着,你當我愛胡思亂想?”

“現在本子還壓着,想等話的不是你一人。”說到這蘭陵也拿不住脈的樣子,“若真依罪處置,下手辦起來的話,你王家少說也得脫層皮;可現在……”蘭陵斜眼看了看我,表情變得古怪,“可現在有人給你撐着,辦吧得罪不該得罪的人,不辦則有違國之根本,盡是頭疼事。”

有人撐着。誰啊?誰對我這麼好?“那可是老天開眼了。我就想看看你的態度,依你看我是該嚴處還是從輕發落?”

“就憑你這問法就該嚴處!”蘭陵不屑的眺我一眼,“現在是扳道理的當頭,還不到認罪服法的地步。不管是嚴處還是從輕發落都不該從你嘴裡處理,只要能把道理扳倒了,就是一文錢的責罰都不該認!”

唉!我這時就盼了誰能罰我一文錢把這事揭過去算了,就憑我那辯解摺子還達不到顛倒是非的效果。蘭陵給我個提示,至少有人覺得我是對的,我這一套大逆不道的制度在高層建築里居然有市場。還真沒想到。

蘭陵維護我是肯定的,但這個當口她不好積極表態,堂堂長公主直接和諫官對幹,明目張膽干預朝政只會淪爲笑柄。只能在背後動用自己的勢力拉我一把。

作爲李治就更不好表態了。儘管蘭陵說過元首私下對我有好感的話,國本不能動搖,再大的好感也比不過他李家江山,再小的事一旦被擺在桌面上就不好講情面了。

“夫君堂堂學監,掌管織造學。既然他是針對咱家織造作坊的事,想要扳理也不難。”穎一邊抽了九斤屁股一邊朝我提示。九斤今天是非捱打不可了,前次奶孃搶得快,沒得逞;今又再接再厲給妹妹拿跑當了穎的面就朝雪裡埋,和我塞他時候如出一轍。

出發點是好的,想叫襁褓裡的妹子感受下他當時的快樂;所以穎這暴力娘就加倍滿足兒子,清脆的抽動聲動感十足,無論從視覺還是聽覺,給在場所有人帶來全方位的震撼。

“回屋反省去!”穎打的手掌通紅,累了。九斤扶了牆朝門外挪,九斤奶孃站門口不敢勸,心疼的捂嘴掉淚還怕哭出聲來惹夫人更惱火,知道九斤出門才趕緊抱起來朝廂房跑。二女和老四則見怪不怪,這種打她兩常挨,不在乎了。

打的穎氣喘吁吁,我跟前茶碗端起來兩口就見了底,“虧妾身搶住了,要不非出事不可。”

“下次給他都不敢了。”一頓臭揍就長了記性,孩子嘛,偶爾打打有好處。我這號的小時候捱打還是少了,要不就不會出今天這事,比捱打還受罪。

“不敢就好了,他什麼不敢?”穎朝椅子上一靠,立威般的朝二女、老四冷眼掃過,“你倆先出去。”說罷朝我甩甩手,“腕子崴了。”

“先崴着,打孩子用得着那麼大力氣?沒看見九斤剛都走不穩了,下次輕點。”

“妾身有分寸。”說着自個也樂了,“不知道九斤給妹妹朝雪裡塞時怎麼想的,可妾身抽了幾下到開了竅。”

“打孩子還打開竅了?”這說辭希罕,和我那份辯解摺子有異曲同工之處,不可理喻。

“一開始就錯了,從上辯折就錯了。”穎不在意我怎麼嘲諷,只顧說自己的道理,“就和這打孩子一個道理,巴掌掄起來纔不管對錯,抽完再說,抽多少下憑人家的性子。不管怎麼辯解,暫首先就把自己放了個捱打的位子上。”

女人家心思太淺,當朝廷和過家家一個道理,可說了就叫她說完。

“現在就算辯了,可大理依舊在人家受理。咱不能順了他們的一絲辯,越辯越被動,吵吵鬧鬧的還降了自家身份,索性不和這幫人繞了暫王家是錯是對上糾纏。”穎是吵架高手,每次和我拌嘴時候都能揚長避短,避重就輕的胡攪蠻纏。“他們目的就是繞了王家尋事,暫佔不佔理都脫不乾淨。”

“恩。”有理,穎這番話有見識。就事論事,只要把王家撇清了,不管事錯事對都有機會脫身,要趁了舌戰還未正式打響之際把矛盾轉移。

“您是織造學的學監,滿大唐能在這上說的起話的就您一人。現在不要王家怎樣怎樣,就直接說這章程是爲天下織造業能有序進展才制定的。”穎說到這裡嘴皮子越發利落,“不牽扯別的行當,就圍了織造業和他們理論,還就不信有比您更懂行的?既然扯上了軍供,加上您在織造學裡超然的身份,只要不牽扯別的行當,就是胡言亂語也沒人敢即可批駁。”

什麼叫旁觀者清?這就是例子。絞進去的只想了怎麼脫身,越急越亂。穎不懂行,織造作坊的事她插不上嘴,始終站了圈外看待事件發展,家裡最清醒的就是她。

只要不牽扯別的行當……這句話太重要了。這就不牽扯因工廢農的說法,僅僅是指織造業本身的一次試驗性變革罷了。而織造學本就是農學裡剝離出來的學科,和農學息息相關,王家作坊不過是自甘爲試驗品來驗證這章程可不可行,有沒有在整個行業推行的必要性,是先驅!

既然是試驗,有弊有利才合常理。知錯改錯,沒錯勉勵,你不該拉起架勢當反動派來打擊鎮壓把?這不是針對王家如何如何,而是針對天下有識之士爲國爲民的一片赤誠熱心,一盆子涼水澆下來把王家打倒是小事,寒了大夥愛國爲民的熱忱纔是目的。

就像穎說的,咱不辯解!已經爲國爲民到了這個份上還彈劾冷眼不斷,還辯解啥?你給王家殺完抄淨算了。從我王修於高麗戰事上諫言伊始,先後吐蕃攻略,對農學的貢獻,織造學裡兢兢業業,銀監府和惡勢力做鬥爭等等事蹟,那樣有對不起大唐帝國?那樣對不起蒼生黎民?王家上下一不求名二不求財,有點好處巴不得惠及周邊百姓,說王家牟利的可以來看看,看看莊戶是不是被王家盤剝的生不如死,看看鄰莊的是不是常年生活在王家的淫威之下。

心涼了,知道錯了。全我的錯,有錯不敢不認,沒錯也全包了,你說啥我認啥,既然所謂的清流容不下王修這污吏,朝廷愛咋發落都行。爲了讓你們動手更方便些,我這雲麾將軍先辭了,織造學咱也沒資格爲人師表,農學少監一併交了去;還有左武衛的官職,銀監府的大印,一盒子送了吏部裡。

再不夠的話,王家這爵位是不是也那啥了?這可是聖上親封的,沒有聖上同意,王家還不敢撒手,是吧?

第七十九章 魔鬼軍營(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穩健第三十章 家族產業第二十二章 蠱惑第四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二百九十章 投資第四百三十六章 重任第二百七十四章 戲第一百三十章 美容新概念第二百八十七章 蹊蹺第一百七十一章 圈內圈外第四百二十四章 貴族修養第一百九十三章 穎之策第四十五章 茴香?第二百三十七章 犧牲品第三百三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零四章 閒人英雄(上)第八十一章 過年的誤區(上)第三百四十章 監管第二百九十二章 獠牙第一百章 封賞的背後(上)第二百七十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差第二百四十一章 答疑解惑第一百六十七章 將軍第四十二章 同門?第四百八十三章 遠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分贓第九十九章 唐朝學生(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聞道有先後,死法各不同第五十六章 諒解備忘錄第八十四章 避寒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生代第三百三十四章 萌芽第三百一十六章 隨波逐流第二百一十一章 碧血、黃沙第一百七十章 展望第一百零五章 閒人英雄(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飛來橫地(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蟲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前奏第一百零九章 對蘭陵的新認識(下)第二十七章 三口之家第四百二十五章 冬季攻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秋天,果子熟了第五十八章 紙(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人沒好報第一百一十二章 牡丹花開(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雙贏?第二百零四章 和平與戰爭第四百四十五章 開導第四百七十一章 武力解惑第四百五十八章 操之過急第一百四十九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端午逸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五章 學問第一百八十三章 拉練第四百七十四章 水淹龍王廟第三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藤本植物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七十五章 失主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家的文化遺產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巡攻略第七十章 動員第九章 才女與九花玉露第四百一十八章 自衛反擊第四百二十六章 年忙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名有副作用第三百六十五章 論清廉第一百六十三章 過客第三百九十章 我是無辜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出差第二百一十七章 創新的價值第八十三章 守歲奇想第三百四十二章 害喜?第四十五章 茴香?第三百八十章 軍功,期貨第三百四十三章 出差第一百六十四章 錢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操之過急第八十九章 觀燈起風波第二百三十七章 犧牲品第四百一十章 變局第一百五十四章 秋天,果子熟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謠言與攻略(上)第七十章 動員第三百一十一章 分贓第二百八十八章 急報第一百六十七章 將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無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謠言與攻略(下)第三十五章 複習單身生活(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身後事第六十七章 名就第四百八十九章 混淆(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家庭暴力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釁?第二百六十三章 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