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7節 平靜不好嗎

長安,大唐皇帝李世民已經連續一個月的時間泡在堆積如山的卷宗之中。

長孫無垢不在長安,四妃都想着辦法找藉口多到李世民身邊轉一圈,那怕是能在書桌旁幫着磨個墨都足以讓人開心。

燕德妃親自煮了一碗海蔘雀肉湯送到了李世民的書房。

看着快要變成書庫的書房燕德妃眉頭緊皺,將湯放下之後說道:“百官莫不是白拿俸祿的,讓聖人如書吏一般的忙碌。”

李世民輕輕的按了按額頭,他感覺有些感覺頭疼,這是用腦過度的反應。

燕德妃還想再說點什麼,李世民擺了擺手:“尚書省已經連續兩個月每天至少都要忙碌五六個時辰,朕還在想着如何給他們一些賞賜。”

聽到李世民開口,燕德妃立即就改口說道:“臣妾特意命人從萊州訂購的海蔘,聖人要不要嘗一嘗。”

“愛妃辛苦了。”李世民拿過碗來,三兩口就把一碗湯喝光。

至於有沒有嚐出味來似乎並不重要。

燕德妃自己收起空碗,原本打算再說點什麼卻見李世民已經在伏案忙碌,只好施禮退離。

這時,有侍從書吏入內,雙手遞上一隻漆盒:“聖人,總舶司、東港舶司多人聯封信盒,尚書省與行書司都沒有打開。”

“打開,讓朕看看。”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筆,接過了書吏從漆盒內拿出的數封信,看到有柳木的信後,將柳木的信放在一旁,卻意外的發現竟然有馮盎的信。

李世民內心出現了一些好奇,馮盎不是在嶺南嘛?

第一個打開的信就是馮盎的信,李世民快速的讀了一遍之後,立即拿起了柳木的信撕開,看到一半後李世民將信放下,一隻在按在了額頭上。

燕德妃打算靠近給李世民按一按額頭,卻見李世民一擺手:“愛妃先回宮去休息,傳令御膳房將柳駙馬送來的紅龍蝦燒製一隻,四妃分食,賜高昌冰葡萄酒各一壺。”

“謝聖人。”燕德妃施禮後退下。

李世民對侍從書吏再次吩咐:“告訴御膳房,依蝦、蟹、魚、螺各一,配六熱四冷。請尚書省四位主官過來,時間就在酉時。”

“是。”侍從書吏施禮後退離。

半個時辰後,後宮。

那怕是曾爲大隋公主的楊妃、曾爲長安頂級貴族的韋貴妃都驚訝的好半天合不上嘴。

吃過蝦,誰見過手臂這麼長的蝦。

韋貴妃在大吃一驚之後笑着說道:“這天下美食,怕是最先嚐到的有九成都會是長平公主。記得當年長安城有傳聞,聖人與柳駙馬有一個約定。長平公主會讓百人羨慕、千人羨慕、萬人羨慕。”

有侍女已經將龍蝦切開,將切下的蝦肉給四妃每人都放了一片。

韋貴妃又說道:“分出一半,可其他姐妹品嚐可好。”

“好。”楊妃第一個表示支持。

陰妃有些不願意,但在燕德妃也同意之後,只好也認同。

侍女又切下少許,然後將完整的蝦殼保留,由其他人捧着依各后妃品級依次送過去。那怕只有一口,這也是四妃賞賜,對於尋常的妃子來說這是一種禮遇,她們內心是感激的。

太極宮前殿,尚書省四位主官已經入席。

原本尚書省只有左右僕射,眼下事情太多,又增加了兩人,調工部尚書姚思廉入尚書省,領右僕射俸祿,官職爲尚書別駕,主管天下文教之事。

調任國公劉弘基入長安,主管各地輪訓役兵訓練之事、邊軍軍械補充更換等後勤事宜,參謀兵部對外以及各防區部署等輔助事宜。

李世民親自爲四人倒上酒:“嚐嚐,這是千島紅龍。木來信說,這千島紅龍勉強算是大龍蝦中剛入流的品級,兩年內會讓朕品嚐到排名前三的頂級巨龍蝦。還有這隻號稱蟹中之皇的帝王蟹,哈哈。”

李世大笑。

房玄齡在旁說道:“怕是帝王蟹這種名字也只有柳駙馬敢用。”

“朕就是此發笑,若禮部以爲不合適責令其改名就是了。嚐嚐。”

酒過三巡,李世民放下了筷子:“朕這個弟弟,這次把自己難住了,也把朕難住了。”

“難道高句麗那邊有反覆?”杜如晦首先想到的就是高句麗破壞了契約,柳木又準備和高句麗開打。

李世民搖了搖頭:“聞月閣已經有情報,兵部也有備案。六詔不怎麼安份,兵部那邊已經準備調荊襄之兵南下協助嶺南禦敵,調長安守軍五萬入蜀防止六詔北上。柳木卻打算派十萬扶桑兵去嶺南,來信徵求朕的意見。”

所有人都把筷子放下了。

這事確實如柳木曾經考慮的那樣,說大頂破天,說小根本就不是一個事。

關鍵在於朝堂上所有人怎麼看待扶桑道、扶桑族的定位。

眼下,沒有一個人敢對扶桑下定義,就算許多人已經思考了很久,並且有了成熟的想法,也沒有人願意第一個開口。

房玄齡問道:“柳駙馬如何說此事?”

李世民先是給自己倒滿了一杯酒,將一塊蟹肉放在嘴裡之後,這才慢慢的說道:

“他說,扶桑道太過平靜需要一點狂熱的激情,扶桑一族需要貴族,嶺南需要敢提着一把橫刀深入叢林與敵拼殺的勇兵,而他柳木放不下即將收穫的上千萬畝稻米。”

劉弘基在旁說道:“上千萬畝稻米誰也放不下,否則怎麼會決定調荊襄之兵南下。”

李世民微微的搖了搖頭,把杯中酒喝下之後依然是很慢的語氣說道:

“自然是放下不,朕想的是,扶桑道太過平靜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柳木卻認爲這是一件壞事,反而要打破這種平靜。別的都不重要,就這一點朕沒想明白,四位愛卿幫朕想一想這個問題。”

李世民的話也是四人心中所疑惑的。

依大唐的禮教而言,天下太平中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平,平代表平和,平穩。

而柳木卻說扶桑道的平靜要改變,那麼意思就肯定是平靜不好。

這話確實值得人沉思。

李世民把柳木的信拿了出來,讓四人傳閱。

感謝各位讀者的關心。碼字許多年了,在電腦前工作也很多年了,從來沒有出現過眼睛不舒服的問題。這次也不知道怎麼了,醫生還建議我,更換顯示器,然後選擇對室內光線調整有用的燈,別亂裝那些只是外觀好的燈,燈的重點在光源上。相信很快就會恢復,再次感謝各位讀者的關心。

第0285節 談妥第0521節 打完回家第0033節 錦囊之妙計第0985節 誘一葉第0302節 三原的小莊第0126節 一瓷二銅三木四鐵第0017節 窮人的生活不好過第0499節 香料的力量第0626節 無盡的殺戮第0242節 魏徵的忠心第0988節 把酒夜話第0844節 廟算第0109節 三年計劃的頭一招第0501節 好貴第0925節 只是爲了賣軍械第0706節 不心軟的公主第0619節 算計第0727節 謝家的小妙計第0376節 夜會傅弈第0049節 青料開窯第0131節 有人暈倒了第0043節 木之狂想曲第0339節 好甲第0574節 有關露水的小問題第0949節 驃國歸化第0912節 外放的官員第0596節 柳木的獠牙第0829節 拆分生絲業務第0368節 買的是不旗,是人情第0931節 一天一夜的沉思第0487節 柳木的禁忌第0330節 完勝而歸第0760節 買賣變大了第0590節 千年難見黃河清第0175節 謀士?第0195節 木、葉(三更)第0971節 圖騰第0482節 掀桌子第0092節 庶民逆襲之始第0665節 分紅第0471節 這人真有趣第0166節 要那兩萬青壯(三更)第0802節 飯糰之亂第0301節 關於某個小屁孩的地盤第0493節 狂妄的插旗第0802節 飯糰之亂第0984節 繁榮的華亭第0350節 準備回家第0572節 要人第0729節 老村長的手段第0422節 孩童間的爭執(六更)第0264節 忽悠 (四更)第0174節 意外的強硬第0835節 討要第0607節 倭島唐村(上)第0798節 筑紫島的血第0358節 李孝恭的刀第0835節 討要第0007節 求藥第0728節 倭村小事第0195節 木、葉(三更)第0446節 茶魁第0572節 要人第0128節 絕對是人才第0497節 大唐軍神的豪氣第1027節 城下第0048節 有人會不高興第0148節 秦王之怒第0874節 撲空第0081節 膽子太肥第0298節 給齊王府送冬賞第0864節 好建議第0200節 出使倭島歷史第一人第0747節 奴隸第0724節 鐵牛與鐵驢第0074節 小小公子有威風第0585節 李世民的白髮第0267節 李淵的幫助第0877節 柳如雨赴揚州第0487節 柳木的禁忌第0595節 百年租約第0124節 鄉野小民的反擊第0941節 柳木的新計劃第0162節 王君廓之死(第四更)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630節 內閣的雛形第0985節 誘一葉第0375節 五萬勞力泡湯第0264節 忽悠 (四更)第0569節 客氣的請他滾第0669節 老奧的傷心第0531節 晨昏定省第0308節 柳木是不是好哥哥第0069節 三刀第0839節 拒絕送功勞第0983節 六詔開戰第0545節 攤丁入畝的想法第0152節 秦王又‘中毒’第0688節 結親的談判第0471節 這人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