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3節 長安來客

只見數以百計的婦人以六人一組,推着一架架裝有圓木桶的小板車往碼頭上飛奔而至。碼頭上已經或站或坐數不清有多少人。

“好香!”張公謹笑着對身邊兩人說道。

獨孤修羅探頭看了一眼,只見那桶內裝有魚湯,筐裡有魚肉乾,另有大桶內裝有白米飯。當下問道:“這辰時到了嗎?”

“還差點。再有一刻鐘就是辰時。”

還差一刻鐘到辰時,就是現代時間的早上六點四十五分。

說話當空,那邊碼頭上全是魚骨湯泡飯,然後每人發一根鹹蘿蔔條,一小塊魚肉乾。

鐘聲響起的時候,這些人已經吃完飯,那些婦人推着板車小跑着離開。

“這送飯快跑過來怕涼了,這吃過了還急什麼?”

張公謹的話音還沒落,就見遠處的大門打開,一架一架的驢車同時是跑着往裡衝,然後碼頭上各船的踏板已經加好。

碼頭上不斷的有人在吼着,那些吃飽喝足的碼頭工人扛着大包不斷的在船上船上跑着,原本空曠的碼頭此時是人擠人,不斷有穿着制服拿着喇叭與木棍的人在叫罵,在驅趕着佔道,或者是驢子不聽話的人。

因爲三人是突然到此,碼頭上的管事得到消息這會才趕過來。

管事到之時,獨孤修羅正在數着:“一刻鐘,那邊的那個位置已經換了這是第四架驢車,總共運到船上那種大麻布包七十一包,現在是七十三包。”

管事順着視線看過去,這樣的速度在這碼頭上很常見。

一條船四塊板,一對在舷上,一對在腰倉門。一塊上人一塊下人,完全就不間斷在跑着,一包也就是二十匹麻布,這裡力氣大的一次能背三包,甚至是四包。

“三位上官,可有公文?”管事這才正式問起。

當下就有隨從將一份大唐皇帝李世民寫給柳木的親筆信拿了出來,封皮上面有大唐皇帝御印,有尚書省的落印。這完全可以算是半正式的公文。

只看那兩印,管事趕緊施禮站在一旁。

“柳駙馬在何處,你可知?”

“知,在杭州。”

“崔知縣在縣衙嗎?”

“不知,縣令日夜忙碌從不在縣衙之中,這幾天或是在紗坊,或是在挖河工地。”管事不知道面前的三人是誰,但就憑有大唐皇帝的親筆信,這三位也不會是小人物,更何況氣勢上絕對不是普通人,所以說話帶着敬語。

“挖河?”三人都大吃一驚,要知道修運河是需要工部批文的。

管事點點頭:“回三位的話,這是柳駙馬定下的,華亭八千八百里運河,計劃三十年修完。不過下官看過圖樣,這八千八百里,其中只有四百里是真正的運河,寬十二丈以上。這其中,有一百七十里大運河,寬三十丈。”

“其餘呢?”

“多是用於小船運輸、灌溉等。一丈寬的水渠有五千裡之多,但華亭人都稱呼這是八千八百里運河大計劃。號稱每個鄉、裡都有河道,每個村距離河道不會超過一里,其中修橋八百座,大橋規劃有四架。”

三人聽着稱奇:“你官居何職,竟然知道如此詳細。”

“回三位上官的話,下官是吳菘江南碼頭第二管事。華亭依柳駙馬之令執行政務公開,華亭縣規劃圖與大沙盤就在縣衙,縣衙不關門任何人都可去看。若有建議或是什麼想法,可留書於縣衙,一個月左右必有回覆,可自來縣衙查看。”

張公謹一擺手:“去縣衙。”

“鄒國公,還是去杭州吧。萬一咱們晚上幾天,柳木不知道去處何公幹,你說咱們是等呢,還是如何去找?”

“這個,那就先去杭州。”

碼頭上的管事立即安排小船,從黃浦江逆流而上,然後許多河道都可以到杭州。這比起換海船繞經杭州灣更平穩,時間上倒差不多。

獨孤修德抱怨着:“若早知道他在杭州,當時在揚州就應該換運河小船。”

“抱怨有用嗎?說不定咱們去杭州運氣不好,他不知道在幾千裡之外了。”張公謹笑着勸慰之後,示意碼頭上的管事去安排船隻。

碼頭上的管事已經從三人的對話聽出來,這位是國公,那麼他就心中有數應該如何安排。

在等船的時候,張公謹往那邊貨運碼頭走去。

可以看得到各種貨物在不斷的裝船,最讓張公謹感覺有趣的是一種深色的板,感覺不是那麼硬。

靠近之後,那船主正在滿頭大汗的指揮着自己的船員配合裝船。

張公謹沒打仗船主,問了一名碼頭上的護衛。

“這叫棕墊,大的用於牀上,中小都是給車船椅上用的,這個墊在牀板上非常的舒服,自江南一帶上市以來就供不應求。這條船按登記應該是去倭奈良港的,重貨往下裝,輕貨在上。棕墊裝完他就應該離開泊位,讓下一船過來裝貨。”

“識字?”

張公謹注意到這護衛是翻看了身上的帶着一個記事本。

“識字,這碼頭上敢於作亂的幾乎沒有,所以我等要代管各船隻泊位,覈對其貨物種類。碼頭上還有幾隊人是專門檢查是否有違禁品私運,眼下查的嚴,覈准清單之外的貨物一律扣押。”

獨孤修羅打量了這護衛的站姿後,笑問:“清河峪待過。”

“慚愧,僅一個月就被淘汰。但賞了三個月的書院讀書,之後就來到這裡作小隊正。不知將軍如何看得出,我待過清河峪。”

“站姿。本將在清河峪當過三年的副總教頭。”

那位護衛挺胸施禮:“給教官問好。”

獨孤修羅回禮:“好好幹,識字的兵不多,給自己奔個前程。這平時有機會也要多學,就這船上裝貨也是一門學問,碼頭上管的好,也是學問。”

獨孤修羅說話的時候看碼頭管事已經回來,估計船準備好了,又鼓勵了幾句之後和張公謹一起往官船停泊區走了過去。

話說杭州城,柳木並不知道張公謹突然到了這裡,這會正在作着出海的準備。

依然是五條船。

第0648節 柳木的新軍師第0655節 靈光一閃的新計劃第0610節 意外的客人第0723節 神工之術第0488節 回長安第1026節 神威第0671節 擺宴第0238節 魏徵果真黑第0517節 血洗突厥牙帳第0046節 木到了恆州城第0535節 西港舶司的十萬萬份子第0729節 老村長的手段第0478節 李淵到嶺南第0882節 巡視礦區第1009節 大戰略第0971節 圖騰第0174節 意外的強硬第0906節 關於一條柴第0567節 糾結的豹哥第0711節 一碗麪第0404節 秦王很辛苦第0468節 柳駙馬到嶺南(六更)第0298節 給齊王府送冬賞第0121節 魏黑子第0436節 攻打靺鞨第0222節 竟然是聖人親信第0736節 男女眼中不同的三寶第0325節 無奈之下只能求援第0288節 戶部的賬單第0282節 李淵的私訪第0605節 唐人上等民第0090節 情第0634節 私密海盜王計劃第0517節 血洗突厥牙帳第0296節 又見生薑第0504節 聽說只要三千貫第0926節 香料灣第0300節 牢裡的魏徵第0726節 一部機器引起了的震動第0198節 千里相思糕第0121節 魏黑子第0074節 小小公子有威風第0616節 一句戲言第0192節 幫手緊跟着就到(第三更)第0982節 俠義與國運第0513節 開戰第0540節 默契的小花招第0340節 小奴兵戰功了得第1000節 大唐又多一寶第0476節 梟雄的智慧第0668節 新東市第0283節 柳木的欠稅第0372節 帶血的短刀第0337節 裝,繼續裝第0402節 貴公子之怒第0362節 柳木的練兵第0493節 狂妄的插旗第0647節 吃的文化第0693節 財富第0239節 柳木的反擊第1015節 衆將回歸第0473節 對峙愛州第0166節 要那兩萬青壯(三更)第0317節 大唐最會吃的人第0157節 ‘風起’(第四更)第0652節 神秘船隊第0866節 竟然是利用戶口第0177節 大秘密被發現 上第0779節 預購?第0869節 讓人意外的客人第0921節 奴隸兵第0296節 又見生薑第0878節 繁榮的碼頭第1003節 填坑第0225節 柳木瘋了第0877節 柳如雨赴揚州第0125節 還有更狠的第0341節 頡利準備和談第0121節 魏黑子第0754節 新羅現狀第0032節 暴力小木第0987節 張亮之死第0698節 倭島的除夕第0772節 大紗坊區第0038節 小黑屋中的小抄第0964節 準備過年第0560節 六典之禮典第0349節 演戲很有趣第0700節 宴前第0297節 一碗長壽麪第0136節 管家婆的天賦第0447節 那一套茶具第0290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0532節 無須排練的雙簧第0718節 論功行賞第0658節 關於柳木的武力第0380節 去三原看寶貝第0309節 柳木又去換地皮第0675節 柳木的醉話第0077節 本人的大姐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