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8節 倭島的除夕

快到中午的時候,一隻騾隊到了。

“老趙叔,年好。”

“好,你們還有幾個村子,要不要在村裡吃點,喝點。”

“不用了,我們帶着乾糧,總是要趁早把各村的年賞送到,我們還想天黑前回城裡,我家婆娘包了餃子,聽說縣令晚上準備架火堆,五十隻烤全羊,這氣勢。”

聽這年輕人高興的說着,老趙頭用手中的木棍在年輕人頭上重重的敲了一下:“這臭嘴沒個把門的,什麼縣令。那是熊本山鹿區區管事,或叫區長,什麼縣令沒聽過。”

年輕人輕輕在自己嘴上打了兩巴掌:“這是錯了,錯了。是區長。”

大唐爲了迷惑倭人,這裡的人都沒有大唐的官職,但內部各級吏員、小官還都是知道各位長官相對於什麼樣的官職,今個除夕一高興說錯了。

放下年貨,這一隊人又往東邊走,還有幾個村子他們送。

“開……大……竈!”老村長高呼一聲,來自大唐的各戶立即歡呼了起來,喜悅之情讓什麼都沒弄明白倭人也跟着大叫。

倭人至少懂開大竈,這就是表示有好東西給大夥吃。

往常,每個月也就是開大竈六次。

老村長喊完之後,樂呵呵的再去翻看這次的年貨,這是他們頭一次在大唐之外過年。

頭一份,紅紙、墨水、大筆。

一看就是給帖對聯準備的,看來這區長還是有心人。

看到這些紅紙讓大唐來的各戶心裡暖暖的。

然後是一包印的彩畫,這彩畫大小足有上千張,有抱着魚的娃娃,也有捧着荷花的娃娃,總之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娃娃。

“這是什麼?”有個老漢翻出兩張畫。

好多人圍了過來,看仔細之後,有人說道:“這是門神,一定是門神。”

“這門神怎麼和以前的不一樣?”

“沒看這寫着,一位是咱大唐護國秦大將軍,一位是大唐勇武尉遲大將軍,咱們在外有大將軍護着,百邪不侵。來來,叫幾個婆娘過來趕緊弄漿糊給帖上。”

“不行,不行。先讓我拜一拜……

歡樂的笑聲越來越多。

老村長卻發現竟然還有二十隻罐頭,還有完整的四隻殺好的羊,白菜蘿蔔有十數筐。細白麪粉有十袋之多。

“包餃子……”老村長又是一聲長長的吆喝。

這一直忙活到申時初,也就是下午三點多,今天才開始準備吃飯。

老村子一邊看一邊罵:“你這豬腦子,餃子能這麼包,下到鍋裡成湯麪了。”

被罵的倭人只是傻笑。

真正開始吃上,又過了半個時辰還多。

羊肉湯的香味飄的很遠,一直飄到了河對岸。

倭人沒有大唐人過年的習俗,倭島沒有畜牧、倭人也不吃肉。不是因爲他們不愛吃,事實上很早的時候,倭人是吃肉的。

魏志說倭島:其地無牛馬豹羊鵲。

倭人還有訓化的野豬。

而到了此時,因爲倭島的人口劇增,那點野獸早就被吃空了,倭人又沒有養殖技術,事實上是沒肉可吃。

歷史上真正禁止食用獸類,是在五十年之後,佛教讓倭王下令不許吃肉。

羊肉湯的香味,讓平時就吃着在唐人眼中還不如豬食的河對岸小村又一次的開始蠢蠢欲動。可他們不敢過來,因爲他們只要過河就被打。

不是這邊村子唐人動手,而是倭人村民去打。

這村子的倭人跟着唐人種植桑林,吃的好,穿的好,睡有屋。體質遠高於那邊,再加上這邊還有精良的武器。就算不用守備村子的橫刀,僅靠木棍就可以十人打那邊一百人。

村子裡的倭人感覺到河對岸那邊似乎又想過來偷吃的,立即召集人手準備防禦。

“都把傢伙放下,今個是好日子,咱們不打架。去把存下的乾糧舊糰子取些出來,讓他們每家帶一隻碗過來。今個是好日子,給他們點吃食。”

大唐原本就是過年救濟乞丐的傳統,大唐人將這個美德也保持着。

倭人一向很聽老村長的命令。

但這一次,他們卻沒有完全的執行。

桑林村的倭人開始安排人挑選,糰子是他們外出作工時帶的乾糧,每次製作都會作不少,冬天更多,夏天少些。

這裡有存下的,甚至還有上次,上上次的。

將好的挑出來重新裝在筐內,然後蓋好,將陳舊的、破碎的,甚至是有些輕味變味的挑出來,而且也不算多,數量到只比他們每次出去桑林作事帶的一餐多了一點。

在河邊,不允許那邊人過河,拉起一根纜索然後掛上油輪吊上一隻小筐。

兩邊的倭人在喊什麼離的有點遠老村長也沒聽清,這裡有當地的帶着口音的土話講的慢點老村長還能聽懂些,講的快這種吵架的方式,離的近也聽不出來說的是什麼。

給完糰子,老村長又讓給些餃子,倭人們不幹了。

一部分是他們自己包的,雖然醜的出奇,破裂的無數,但這是他們親手包的。那些唐人包的精美漂亮,更是捨不得給。

“好了,好了。這樣吧,給他們吊過去兩筐包子,一筐豆包一筐肉包。”

包子是熊本城大食坊批量蒸的,也是靠騾子運過來,這些東西之前桑林幹活的倭人也沒吃過,不知道是什麼,但感覺肯定不如餃子好,也就吊過去兩筐。

河對岸,這冬天凍的冰硬的肉包,讓那些倭人吃的眼淚汪汪。

也不知道是感動,還是感慨自己的窮苦生活。

這邊,正如老村長所預料的那樣,倭人包的餃子下鍋之後,華麗的變成了一鍋燴麪。

“哈哈哈,你們這些笨手笨腳的笨傢伙。來,給他們每人一小碗,嚐嚐真正的餃子。”

倭人吃的高興,這燴麪也是極美味的,唐人吃餃子是一定要用湯料的。

當吃過蒸熱的包子,真正的餃子之後。剛纔送食物給那邊的倭人開始後悔,這樣美味的東西怕是王宮裡都沒有,怎麼就給了那些傢伙。

老村長用木棍敲打了不少人,這才讓準備過河去搶過包子的倭人們安靜下來。

第0099節 巨資第0300節 牢裡的魏徵第0591節 問民意第0364節 死而復生的人第0331節 秦王到第0719節 論前朝第0509節 李靖的多層連環計第0999節 種痘先行者第0574節 有關露水的小問題第0234節 小小奴兵是猛人第0942節 太上皇重賞第0018節 富人裝窮也不容易第0940節 軍費的賬第0150節 鐵血亦有柔情的秦王第0803節 倭平第0388節 鐵證如山第0599節 泱泱大國第0850節 隱藏的任務第0554節 一個很嚴重的彈劾第0077節 本人的大姐夫是……第0857節 李淵病了第0331節 秦王到第0659節 福岡城第0174節 意外的強硬第0535節 西港舶司的十萬萬份子第0028節 身世第0634節 私密海盜王計劃第0912節 外放的官員第0613節 關於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第0260節 柳木的小誘惑第0269節 擋住的誘惑第0868節 認可出兵第0039節 不能不答第0086節 柳木只是民第0671節 擺宴第0956節 老邁的母親第0601節 一個故事第0765節 爲誰守島第0999節 種痘先行者第0788節 母親的心第0313節 莫輕視第0776節 左右爲難第0745節 長安的屋居第0506節 突利歸心第0812節 禁區中的禁區第0063節 關於‘豚’第0418節 木之精明第0249節 關於泡饃的傳說第0072節 改造一樓院第0663節 柳木的兒子第0852節 捐錢印書第0905節 大人物的生意第0535節 西港舶司的十萬萬份子第0630節 內閣的雛形第0715節 重建佛門?第0433節 裴寂告老第0593節 柳木的樣品庫第0018節 富人裝窮也不容易第0547節 柳木的底氣第0232節 來自突厥王子的威脅(四更)第0215節 夜黑風高第0497節 大唐軍神的豪氣第0602節 千古一帝的氣度第0470節 馮盎的誠意第0973節 碼頭的小吏第0416節 那一聲驚呼第0529節 老朽有個想法第0383節 火雨第0809節 聖僧還是妖僧第0218節 營亂第0680節 找點小麻煩第0573節 關中旱災第0564節 倭人亮刀第1013節 備戰第0642節 黑心商人柳木第0905節 大人物的生意第0965節 美食第0556節 柳木的揹包第0514節 又沒按劇本來第0024節 霸氣的小婢女第0467節 柳木的秘密部隊(五更)第0687節 大族的姻親(五更)第0547節 柳木的底氣第0527節 一個小建議第0574節 有關露水的小問題第1019節 冷清的除夕第0964節 準備過年第0413節 馬周娶妻第0379節 找到寶藏了第0979節 失落的承乾第0148節 秦王之怒第0993節 差半步的電報機第0098節 千里目第0011節 柳木的自信第0585節 李世民的白髮第0444節 端午第0454節 讓柳木先辯解第0175節 謀士?第0942節 太上皇重賞第0930節 派出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