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7節 柳木的新爵位

沒多大功夫,原本就在長安準備過年的張初塵先到,然後纔是柳如雨、然後是馬周與葉四娘。

四人依他們的身份坐下之後,禮部唐儉說道:“先提一件小事,朝中決定柳駙馬進爵吳國公,駙馬都尉之爵依然不恢復。華亭作爲他的封地,封地收入的七成上交國庫。接下來要議的是,有請翼郡王。”

秦瓊還沒有發言,柳如雨卻從跪坐變了直坐。

在朝堂上,這是請求發言的意思。

蕭瑀說道:“柳首席既然有話講,那請翼郡王暫時等候。”蕭瑀作爲左僕射,在這裡相當於會議的總主持人,他負責主持會議。

柳如雨先向太上皇帝李淵、皇帝李世民施禮,然後給衆臣施禮。

在施畢之後,蕭瑀說道:“柳首席的禮沒有錯,重要會議爲節省時間,只須向聖人施禮即可。請柳首席簡明扼要發言。”

“聖人,華亭給柳駙馬三成太多。”

“多少合適?”崔君肅作爲戶部尚書,有資格在此時發問。

“千分之五爲上限,最低可壓至萬分之八。”柳如雨說出一個驚呆了無數人的數字,連百分之一都沒有。

柳如雨作官之後,在許多重臣身上學到第一個美德就是,國爲重。

拿戶部尚書崔君肅而言,崔君肅是清何崔氏極重要的人員,但遇到任何的事情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職務,身爲戶部尚書的職務,而不是清河崔氏的身份。

當然,如果朝廷要毀滅清河崔氏之時,他肯定站在崔氏一邊。

若是隻爲些許利益,他一定會選擇公正,這是他身爲名士的驕傲,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所以柳如雨在柳家與國事上,也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當然,身爲女子她更想保護自己的弟弟柳木。

崔君肅在向蕭瑀詢問之後發問:“爲何只有這麼一點,或是說,百分之一就是一個很大的數額?”

“崔尚書,兩三年內或許沒什麼。十年後,華亭一年的收益超過一千萬貫,三十年後華亭每年至少一億貫的淨利。當然,這是在華亭變成柳駙馬封地的前提下,臣甚至以爲,不給他這個封地。”

“講的好,朕心甚悅。”李淵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沒看錯,柳如雨確實是一個人才,忠君什麼的李淵沒有去想過,畢竟只是一個女子。但身爲女子既然成爲官員,那麼盡責與能力這兩項上,柳如雨配得上她現在的職務。

李世民也問道:“一億貫?”

“聖人,他能作到。三十年後,一億貫只是很保守的估計。在非官方,非正式的交談之中,臣聽到過柳駙馬點評西港舶司,三十年後的西港舶司年收益三億貫起。這其中還會有另一個變化。”

“細講。記錄。”李世民沒聽過柳木對西港舶司未來的預測。

他那怕可以事後再單獨問柳木,此時也需要柳如雨講出來給重臣們聽一聽。

柳如雨看着小太監擺好紙筆之後說道:“這個變化就是錢幣會出現一些價值上的變化,比如長安城今年的米價是六文錢一斗普通米,三十年後有可能就是二十文一斗米,甚至三十四十文一斗米。柳駙馬將其稱爲通貨膨脹,而大唐的主流錢幣會由銅幣,變成銀幣。”

“通貨膨脹,詳解!”李世民提出要求。

“聖人,歷史記載。王莽三次改革幣制、黃巾起義、蜀漢直百五銖、南朝廢帝劉子業二銖錢、北魏孝明帝……這些都屬於惡意通貨膨脹。”

柳如雨這些年沒有白學習,這些道理講的清楚明瞭。

崔君肅接口說道:“柳首席的講的道理在理,只是迴避了隋煬帝時期,私自鑄致惡錢氾濫,錢……不值錢了。”

“是,崔尚書說的極是。”

柳如雨聰明的迴避了私鑄這件事情,因爲在座的有不少都是前隋遺臣,甚至於就是柳氏大族都在前隋私鑄過錢幣。

李世民一擺手:“這過去的事情,這些惡政,大唐怎麼可能會出現,更何況三十年後,朕相信大唐不會有這樣的惡政。”

“聖人,還有良性通貨。就以大唐眼下來說,事實上就已經在變化了。以長安論,長安百姓在武德六年,人平均收入不足當下的五分之一,而優秀的工匠收入還在上漲,米價沒變,但一隻雞卻比武德六年貴了兩文。”

雞變貴了,這一點大唐的名臣們大部分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柳如雨又補充道:“聖人,種田的農戶在這種變化下,比起工匠會產生收入不公的情況,那麼在達到一個差額比較高的時候,農戶們讓糧食的價格每石上漲百分之三左右,估計長安的百姓會欣然接受。”

“恩,有道理。”

“聖人,若是工錢都在漲,那麼農戶採購農具,僱傭短工等,成本也會增加,這樣也會讓糧食的價格上漲。但只要在一定範圍內,對大唐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甚至於三十年後,大唐或許會免了田稅。”

這句免了田稅卻是驚了無數人。

歷朝歷代,沒有田稅朝廷吃什麼,喝什麼,拿什麼供養軍隊等等。

不過戶部尚書崔君肅卻說道:“說不定,真有這種可能。不是不收稅,只是不要田稅,長安城眼下的工匠戶沒有田種,但他們交的是戶丁稅,按長安的工匠與長安周邊的農戶來算,同樣一百戶,工匠戶的稅高於農戶。”

“此時暫時無須議論,戶部就華亭之事拿一個意見。”

李世民心說免田稅,估計自己能偉大到一千年之後,可眼下這是沒譜的事,所以他不打算議下去,柳如雨的話講的很明白了,相信重臣們會把這個通貨膨脹認真的學習研究一翻,此事當真是關乎大唐國運。

崔君肅只是思考片刻就拿出了一個意見:“臣以爲,就依千分之五。這頭幾年聖人指一個定底數字,或是先觀察上兩年,三年再定也不晚。華亭眼下還只有一個小碼頭,戶部也不差這幾萬貫錢。”

“就這麼定了。”李世民就這件事情作了定案。

第0181節 柳木的採購清單第0252節 長平錢第0552節 舶司使不算官第0012節 霸氣‘女總裁’第0436節 攻打靺鞨第0367節 貴的卻沒用的東西第0887節 新的協議第0998節 秘密訓練營第0749節 新羅驚變第0758節 小生意第0516節 巾幗茶會第0204節 柳木親審要犯第0085節 在絕對實力下第0047節 說出實情第0531節 晨昏定省第0676節 小木木第0287節 禁軍換裝第0266節 禁軍家眷的田第0517節 血洗突厥牙帳第0141節 計中計第0030節 兩片金葉子的‘勢’第0878節 繁榮的碼頭第0633節 柳木的遠洋船隊籌備第0716節 涇河有趣事第0524節 身份帶來的心態變化第0838節 一筆鉅額財富第0852節 捐錢印書第0763節 柳木的腦袋一定被驢踢過第0383節 火雨第0218節 營亂第0352節 巧取豪奪?第0121節 魏黑子第0552節 舶司使不算官第0747節 奴隸第0215節 夜黑風高第0751節 全力攻打第0584節 新的契約第0818節 忍辱負重第0500節 劉仁軌的自尊心第0640節 軍械報價單第0911節 又一個新城第0807節 錢生錢第0716節 涇河有趣事第0405節 大唐的假想敵第0655節 靈光一閃的新計劃第0773節 長安來客第0350節 準備回家第0150節 鐵血亦有柔情的秦王第0525節 燕王妃的官職第0896節 海峽入口第0802節 飯糰之亂第1005節 使節淵淨土第0091節 抄了一首詩第0562節 飛鳥閣第0259節 宿國夫人過世第0016節 又一個小段子第0261節 百騎勇將第0451節 入場卷第0417節 倭女盛妝第0725節 柳木跑了第0752節 拿下卑沙城第1028節 圍不受降第0067節 那一堆小骨頭第0554節 一個很嚴重的彈劾第0476節 梟雄的智慧第0537節 貴族們感覺到了壓力第0040節 官配逼婚第0645節 貞觀頭一個五年計劃第0347節 有意放火第0663節 柳木的兒子第0450節 一天之始第0699節 一塊小銅牌第0768節 小人物的進言第0787節 陰妃的請求第0307節 女人間的對壘第0550節 大采購計劃第0326節 八百里加急到長安第0984節 繁榮的華亭第0549節 馮智戴到長安第0843節 機密會議第0815節 唐與吐番第0953節 武之德第0149節 抄家第0520節 劈頭蓋臉狠揍第0647節 吃的文化第0350節 準備回家第0792節 以物易物第1007節 棒子與石頭第0955節 歸鄉第0180節 莫談國事第0396節 被人盯着呢第0189節 柳木的鋼坊第0870節 翻臉第0777節 是否是反間第0689節 談妥第0641節 大唐第一禁區第1006節 見識一下第0022節 大唐版試用裝第0896節 海峽入口第0205節 嚇破膽的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