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7節 船倉裡的礦石

聽完李神通自報家產後,柳木卻搖了搖頭:“抱琴,掌燈。”

抱琴吩咐幾個侍女將這底倉的燈都點亮之後帶人離開這底倉。

燭光下,那一塊塊閃着奇異光澤的石塊讓長孫無忌四人無比的疑惑,還是李神通在細看之後疑惑的問道:“你船上放這麼多銀礦石幹什麼。”

“換船。”柳木沒回答,而是離開了底倉。

到甲板上的時候柳木對劉仁軌說道:“我三妹來了,你不帶她去體驗一下倭島風情。”

“公務要緊。”劉仁軌雖然一直沒說話,但卻非常明白柳木可能要搞大事,所以他不可能因爲私事而影響大事。

很快,柳木帶着四人到了另一條船。

上了船之後,先吩咐出海,一直到距離岸邊近二十里的距離上,下錨。

柳木捧着一杯茶坐在上首的位置,十數名穿着短衣的男子進入大倉,向柳木施禮之後站在一旁。

柳木說道:“他們會講一個巨大的的秘密出來,聽到這個秘密的人,誰背叛大唐誰一定會全族死光,甚至誅三族。他們這十三人,在未來許多年都不會有自由,一言一行都在受監視之中,或是在不能與外界接觸之地。”

“這不合我大唐律。”長孫無忌立即提出反對。

大唐子民,非重罪不能禁錮,這是唐律上有明文規定的。

柳木又說道:“他們每個人會擁有一個縣子的爵位,他們的徒弟都有縣男爵,而且可以帶家人一起,但家人蔘與之後,同樣會失去自由。他們是自願的。”

“你等可是自願。”長孫無忌立即發問。

柳木沒等這些人回答就反問長孫無忌:“長孫國舅,你難道不問爲什麼會這樣。”

“爲什麼?”長孫無忌這才發問。

李神通示意那些人坐:“不急,你們慢慢的講。大唐講的公道。”

“我等皆是自願,換個說法就是,若是這秘密讓人聽了去,怕是我等也會被人抓了去,反不如這樣被保護起來。而且也變成有爵位的人,家有奴僕,錦衣玉食。”

“說說。”李神通來了興趣。

柳木對這十三位勘探隊的隊長說道:“這位,準安王,當今皇叔。這位長孫國舅,其妹就是當今的長孫皇后,現爲東港舶司使喚。這位裴公,東港舶司副使喚。最後一位,劉將軍,東港舶司副使。”

柳木說明身份之後,十三人當中資格最老的一位起身:“各位官人,柳郎君帶我們去了一處機密之地,實話說那是什麼地方我們現在也不知道。但卻知道,整座山有着數以千計的銀礦,或可說那就是一座銀山,一個無法形容的巨大銀礦。”

“有多大?”李神通追問。

“估算不出,大到無法形容,無法估算。”

“縱然估算不出,也有一個大概的數吧?”李神通心說,怎麼可能沒一個數。

十三人低頭商量了幾句後,依然是資格最老的這位開口:“整座山都是銀礦,無窮無盡。實估算不出具體數額來。”

“柳木。”長孫無忌沒辦法只好問柳木了。

柳木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數量多到無數。但我個人估算,大唐現全天下所有的現銀合起來,也不足這銀山十分之一。這銀山的銀子融成銀磚,可以替換長安城的磚石。當然可能更多,數量無人知。”

四人驚的合不上嘴。

好半天,李神通才開口問道:“告訴老叔,這事有多少人知道?”

構想指了指這個船倉,然後說道:“長安城,還有九個大人物知道。啊,十個。”

不用柳木解釋,李神通也明白,肯定是太上皇、聖人、尚書左右僕射、六部尚書一共十人。

這船上也有一些礦石樣品。

李神通、長孫無忌問了足足一個時辰,將一切細節都問個明白。十三人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裴世清甘願身爲書吏,在旁記錄着所有的對話內容。

柳木捧着茶杯坐在上首的位置,穩穩的品着茶。

一個時辰後,長孫無忌示意這十三名勘察隊長離開船倉,而後問柳木:“這個巨大無比的銀礦在倭島?”

“恩。”柳木點了點頭。

“位置,估計連倭人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

“對。”柳木又點了點頭。

長孫無忌坐在柳木旁邊低聲說道:“此事,我不敢作主,你膽子比我大,但這事還要讓聖人決斷。就衝着這個銀礦,殺盡倭貴族也是有必要的,但這需要一個嚴謹而周密的計劃。我不想將來史書上記載着大唐不好的一筆。”

“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我們幫助倭人從奴隸變成平民,推翻了奴隸主殘暴的統治與壓榨,帶着倭人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以及學會了人倫五常。”

柳木的話音剛落,李神通就拍了拍手掌:“講的好,這纔是正理。”

長孫無忌接口說道:“這事,須有兩位有身份的正式官員進長安彙報,我的意見是請裴公與準安王辛苦這一趟。眼下就銀礦是立即挖,還是等長安有了回信再挖,這裡正好五個人,咱們拿個態度出來。”

長孫無忌親自準備了五個紙片,要求每個人默寫自己選擇。

李神通卻問道:“還沒問,這礦的位置。”

“不重要。”長孫無忌說着將紙片分給了每個人。

很快,五張紙片收回到長孫無忌手上,長孫無忌將紙片一一打開放在桌上。

五張紙片清一色決定挖。

“那麼,接下來就是第二步,怎麼挖。”長孫無忌又問道。

“礦的位置在這裡,我有一份簡單的計劃書。蘇我蝦夷會借一個不起眼的小港口給咱們,然後咱們派重兵把守,然後用交人奴隸去挖。”

柳木自然是早有準備。

正如長孫無忌對柳木的評價,柳木是戰略的天才,戰術上是二流的。

柳木的計劃漏洞不少。

不過沒關係,李神通的參謀團、長孫無忌的參謀團。這些人足可以將這個計劃細節作到完美,而且又有長孫無忌這個大才把關。

第0364節 死而復生的人第0477節 這個那個蕉第0777節 是否是反間第0070節 要命的密聞第0913節 超重禮單第0695節 如此傷神第0969節 一件寶物第0817節 初談第1006節 見識一下第0912節 外放的官員第0337節 裝,繼續裝第0366節 盛典的專家第0167節 李淵要‘渡假’(四更)第0351節 邢州宴會第0830節 老程的馬第0381節 深夜上原第0651節 一份禮物第0483節 嶺南大棒第0475節 長安之變第0230節 來認親的第0556節 柳木的揹包第0940節 軍費的賬第0119節 納徵主禮的選擇第0233節 大唐皇帝也頭疼(五更)第0786節 如何殺第0852節 捐錢印書第1010節 行或不行第0956節 老邁的母親第0854節 唐租界第0592節 老秦人的袍澤之情第0043節 木之狂想曲第0154節 殺齊之始(第一更)第0403節 淡定的鄉野小民第0160節 皮甲事件暴發(第二更)第0192節 幫手緊跟着就到(第三更)第0281節 挖個坑、搭個棚第0275節 緊急事件第0536節 精明的唐長安小婦人們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803節 倭平第0430節 未來的殖業坊第0897節 遠行路線第0260節 柳木的小誘惑第0647節 吃的文化第0558節 馮盎到長安第0342節 一人吐血一人笑第0130節 二月初九第1000節 大唐又多一寶第0120節 王君廓的望遠鏡碎了第0487節 柳木的禁忌第0346節 公主赴齊州第0573節 關中旱災第0172節 鑄錢權是什麼(第四更)第0358節 李孝恭的刀第0936節 戰略升級第0361節 長孫狐狸的黑手第1003節 填坑第0058節 李世民的親情第0134節 要一百套甲第0724節 鐵牛與鐵驢第0524節 身份帶來的心態變化第0281節 挖個坑、搭個棚第0206節 又一個家丁第0522節 李世民的苦悶第0156節 齊王的仇人有很多(第三更)第0537節 貴族們感覺到了壓力第0554節 一個很嚴重的彈劾第0007節 求藥第0667節 帝皇的智慧第0648節 柳木的新軍師第0234節 小小奴兵是猛人第0477節 這個那個蕉第0258節 柳木的新錢第0281節 挖個坑、搭個棚第0221節 交換禮物第0600節 心揪着疼第0415節 四面楚歌的百濟第0680節 找點小麻煩第0081節 膽子太肥第0500節 劉仁軌的自尊心第0970節 只要金子第0811節 採購權第0623節 突然來到的泥孰第0065節 媒婆很緊張第0166節 要那兩萬青壯(三更)第0059節 貪婪的只要半成利第0115節 地下世界第0813節 大變化第0407節 不賣貨的店鋪第0600節 心揪着疼第0107節 聞月閣第0002節 一筆寫了五個慘字第0860節 李淵的良藥第0751節 全力攻打第0993節 差半步的電報機第0666節 萬人空巷第0224節 代州埋伏第0446節 茶魁第0133節 葉子戲第1006節 見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