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5節 攤丁入畝的想法

大唐合法不交稅的田,與不交稅的人。

合法就拿秦瓊來說,秦瓊的爵位會有相應的免稅田畝,然後是他的官職給予的官業田,然後是秦瓊實封眼下有一千四百戶。這是合法佃戶的總數,這些人不需要作工,也不需要交稅,他們所產出的一切需要交稅的部分都是屬於秦瓊的。

當然,秦瓊也可以悄悄的再增加上一些佃戶,吏部、戶部是不會調查的那麼詳細。

各大貴族,他們與秦瓊不同,他們手上還有祖上留下的田地,不過戰亂之後許多田地荒蕪了,而且武德年間也官方整理過一次,將一些土地收回。

但依然遠遠高於他們實際應該合法免稅的部分。

崔君肅出來勸說的意思就是,他已經看得出大唐新皇必然要真正動手整治這一部分,超出的部分肯定是要交稅的。

崔君肅又說道:“三國之時,曹魏之法。”

“當真?”王君愕驚訝的問道。

崔君肅默默的點了點頭,他已經講的很清楚了,而且大唐官方已經數次表明,漢之後天下混亂,唐一統天下當正國法。

那意思就是,漢之後的一切律條誰都別拿來說話,大唐不認。

柳木低聲問崔君肅:“崔公,您說的是那一條?”

“典、賦!”

聽到這兩個字,柳木懂了。三國的時候曹操確實是一個人才,他執行的稅法分爲三種,一種是在編在冊戶的田租與戶調,第二種是典農部民的租賦,屯田戶就是這一類。第三種就是士家租賦。

其中士家租賦就是按畝收的,一畝約十錢或是四升糧。

所以說柳木的這個攤丁入畝並不算是新事務,這些知識深厚的貴族們已經聯想到了曹操的士族租賦。

過了好一會,王君愕說道:“史書有記載,操與洪首揚貲平之法。確實是在曹魏之時,上自操本人,下至小民,可以說除了奴隸之外無一免稅,比起這個我大唐還算仁厚。”

“老話就不提了,只說眼下這個。”崔君肅制止再說有關他們這些貴族未來幾年的將會遇到的一些變化,因爲這事情與此時無關,許多細節還是要放在朝堂之上談的。

柳木站在一旁拍着腦袋,他怎麼也想不起來,到底是那一個時期真正開始士族完全免稅呢?

明、還是宋?

“柳駙馬。”崔君肅呼喊道。

“啊,說眼下的事。”柳木也停止了思考:“我這個想法的最大的好處就是,開荒可以多分一些田,只要你能夠交得起稅。而後就是,想生多少生多少,再也不怕家中人口多而影響生活。”

“不如在山南東道也用此法嘗試。”說話的是鄭元璹。

山南東道開荒對於他鄭家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機遇,他想借這個機會大量開荒,合法的擁有這些開荒的田地。

“鄭老,眼下說的是倭島這些佃戶的問題。”崔君肅無奈的打斷了鄭元璹繼續要說下去的話,這話同樣是朝堂之上需要議的,而不是在倭島。

“我支持。”

鄭元璹支持之後,各人也都表示支持。

然後盧氏族老又說道:“這個山南東道似乎當真可以一試這個攤丁入畝法。”

柳木整個人都暈了,記得後世有歷史記載辮子朝雍正爲了實際攤丁入畝可以說下了多大的功夫,沒有酷吏田文靜拼了命的去執行,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而大唐的貴族卻是無比的支持。

這會細想起來原因就是,大唐的貴族實際上還是要交稅的,只是交多交少的問題。

貴族們想借這個攤丁入畝將他們那些不合法的土地合法化。

“各位,各位。”崔君肅高喊着:“眼下議的是東港舶司的事情,借用柳駙馬的一句話,你家裡全部的田一年能掙多少,西港舶司一年的收益有多少。那個重,那個輕。”

所有人都又坐下了,幾乎全票支持柳木在倭島實施攤丁入畝的方案。

柳木沒有回座位,深吸一口氣後說道:“接下來就是一條毒計了,晚輩希望得到各位長輩的支持以及在方案上的完善。晚輩的計劃上,讓倭島沒有或者儘可能少的種糧食,他們所有的田地全部用來種經濟作物。”

“桑林就是經濟作物,這個收益大於種田。”

“他們吃什麼?”一直默默聽着的房玄齡開口了。

“西港舶司負責供給所須的一切糧食,那裡有不怎麼好吃,卻一年三熟的米。但真正的高產糧區還沒有佔到手,可能需要打仗,那麼給點兵馬吧。”

這一次,人手一份厚度達到一寸的計劃書送到各人手上。

“這是絕戶計,倭人不是還送了一個美人給你,而且還是頂尖大貴族的嫡女。竟然還有這樣的計策,古怪,古怪。”杜如晦一邊翻看那本計劃書一本笑着說道。

柳木卻很嚴肅:“倭人爲什麼要遠征新羅,杜公如何理解?”

“彈丸一島,聽裴府尹講過,他們多山少田,風災,雨災不斷,特別是大地震動卻是年年都有,而且震動極爲恐怖。有人還見過數十丈高的巨浪從海中而來,海邊一切盡毀。新羅卻是平穩的多,而且田地也不錯。”

杜如晦作爲大唐最頂尖的智囊,這樣的問題難不到他。

柳木卻是呵呵一笑:“大唐的土地更好,田地廣闊,風調雨順……”

“誅心之語,但卻是沒有根據的話,這樣猜測一個小邦有違德之嫌疑,讓人不由的懷疑是否是一種藉口。”杜如晦臉上的笑容瞬間就消失了。

“杜公!”柳木來到杜如晦面前抱拳一禮。

杜如晦微笑着同樣抱拳回禮:“柳駙馬。”

“您老說我是找藉口,晚輩若有心想整治那個小邦何時找過藉口?”柳木反問着。

杜如晦搖了搖頭:“之前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柳駙馬是良臣,但對外擴張之心卻是如司馬詔之心,擴張不是壞事,但也要有度。更何況渡海不同於沿着海邊的運輸,困難重重,更何況反事要講個理字。”

第0650節 夜談第0737節 匠人的地位(加一更)第0097節 一面銅鏡第0442節 關大唐什麼事第0582節 揚州菠菜貴(五更)第0417節 倭女盛妝第0596節 柳木的獠牙第0137節 這就是緣份第0030節 兩片金葉子的‘勢’第0335節 抄近道就會遇鬼第0847節 籠內的波斯人第0188節 柳木作官第0640節 軍械報價單第0293節 柳木的搖錢樹第0366節 盛典的專家第0401節 新羅來了幾百人第0065節 媒婆很緊張第0988節 把酒夜話第0046節 木到了恆州城第0550節 大采購計劃第0102節 隱語第0264節 忽悠 (四更)第0249節 關於泡饃的傳說第0786節 如何殺第0927節 觀魚第0603節 服其民、誅其王第0548節 聖令、絕戶計可行第0731節 大唐最缺什麼第0909節 人生的機會第0207節 秦王府的決心第0256節 五萬頭牛第0118節 兩難第0900節 鬼門巨浪第0037節 柳氏大族第0674節 希臘火的秘密第0387節 小和尚第0005節 阿寶?第0229節 動刀子了第0421節 姬髮式(五更)第0097節 一面銅鏡第0500節 劉仁軌的自尊心第0270節 門閥還不懂棉布第0955節 歸鄉第0342節 一人吐血一人笑第0165節 又一箇舊事秘聞 (二更)第0709節 坊間第0317節 大唐最會吃的人第0188節 柳木作官第0549節 馮智戴到長安第0379節 找到寶藏了第0175節 謀士?第0916節 爲了銀子也要打第0167節 李淵要‘渡假’(四更)第0334節 三寶第0861節 柳木的船坊第0169節 柳木版球賽第0423節 踢飛了(七更)第0488節 回長安第0210節 程老妖受刑第0977節 運河與鐵路第0385節 瘋狂的傅弈第0150節 鐵血亦有柔情的秦王第0708節 回紇人的哭訴第0342節 一人吐血一人笑第0191節 惡客上門第0156節 齊王的仇人有很多(第三更)第0368節 買的是不旗,是人情第0938節 變革中的大唐第0779節 預購?第0416節 那一聲驚呼第0366節 盛典的專家第0253節 柳木的鑄錢坊第0045節 惡媒婆再上門第0116節 遊園會第0132節 自律的皇帝第0392節 道門的底蘊第0211節 大隋的巾幗英雄第0097節 一面銅鏡第0739節 西北烽煙第0640節 軍械報價單第0329節 終於全力出戰第0532節 無須排練的雙簧第0969節 一件寶物第0657節 新羅廟堂大爭之始第0320節 八百丁的初戰第0650節 夜談第1001節 鬱悶的皇帝第0732節 豪族狠人第0913節 超重禮單第0759節 海上的小船第0286節 直接翻臉第0901節 休達第0747節 奴隸第0173節 關於茶裡放鹽的故事(第五更)第0744節 杜伏威論廉第0110節 關於羊毛第1012節 宏偉大計第0609節 唐朝女子的生活費第0836節 銀礦的參觀者第0111節 這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