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1節 晨昏定省

對於柳木提出的要求,李世民沒二話就答應了下來。

“可以,給他們三個。但二哥也要提出一個要求,長安六部他們要給二哥選至少二十個真正有名有才的人過來,還有二哥要建一個學館,他們兩家各要派一個真正的名士前來出任博士。”

提出要求之後,李世民又說道:“這次吏部大選,二哥親自查看過。說是有八千人報選,但真正的名士不足百人,真正各世家才華出衆的連三百人都不到。在寒門士子當中,真正有才的,象馬周那樣的只有五個,勉強不錯的也不過三十幾人。”

“馬周這樣的奇才有一個就不錯了。”

“二哥要一百個。”李世民的態度很明確,我要管的是大唐天下,不是你四個縣加幾個工坊,所以人才有多少要多少。

李世民又說道:“誰想在東港舶司佔份子,就先派一個真正的名士來朝中爲官。”

柳木知道這一段歷史。

在真實的歷史上,世家門閥的優秀人才不願在初唐爲官,這個一直到貞觀四年還是五年,大唐盛世出現之後纔有所改變。

因爲大唐之前,根本就沒有國家級別的教育體系,受過良好教育的都是世家子弟。

寒門想學習連書都沒有,何來成材之說。

柳木說道:“二哥,蕭謝兩家爲何想往東港舶司塞人?”

經柳木這麼一提醒李世民也回過神來:“是因爲那裡有一展才華的機會,而且是一個富足之地。”

“沒有大唐,就沒有西港與東港。”

李世民開始沉思,柳木講的話有理,更何況大唐的官又不是瓦片,是真正的珠玉。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可以等一等。”李世民認可以柳木的建議。

“二哥,讓他們派人,給學館派名士爲師,再借用他們家中的藏書讓翻印。學館可以培養許多人才出來,不過就歷史上的記載看來,寒門出身爲官的人貪財的底限比門閥出現的底太多了。”柳木又建議道。

李世民認同:“恩,在理。這些天,準備抓一兩個特別可惡的,然後凌遲。”

聽完這話,柳木更加相信一句話。

歷史是人寫的。

歷史書上寫道李世民行仁政,死刑都要送到他這裡複審。

現在看來可能有誤會。

李世民沒有了玄武門之變,沒有弒兄殺弟囚父的惡名之後,不需要洗白。而且李世民自十四歲就帶兵徵殺,根本就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

展示其仁政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大唐沒有足夠的好官員用。

長安有多餘的官,但被刷下來的都是廢物,派出去也一樣是廢物,都是曾經前隋留下混子的,根本就與優秀二字無關。李世民的仁也是爲了吸引真正的人才爲官,來爲他的大唐創造盛世。

柳木的意見李世民聽進來去,大唐只要展示出盛世之態,就一定會有真正的人才出仕。

爲官圖什麼?

門閥豪族的子弟不愁吃喝,他們更喜歡遊歷天下,研究自己喜歡的學問。

爲官是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但不是所有人都追究這個。

就拿後世的現代來說,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人,絕對不會去走國考的獨木橋,他們有着自己的抱負,自己的理想,或者是自己選擇的紙醉金迷的生活。

柳木作爲橋樑,讓李世民與蕭、謝兩家談好之後,趕緊打包就準備回自己的三原小莊。

可讓柳木沒想到的是,一個宮裝少女卻在自己即將離開長安的時候擋在自己的馬車前。

“這是誰呀!”柳木一扶車門就準備下馬車。

柳木的四輪馬車,可是帶車門,還軟座,還自帶小酒吧的。

柳木下車之後獨孤蘭若也跟着下車。

沒等柳木開口,獨孤蘭若就向着那少女走了過去:“襄城,你爲何在這裡?”

“皇姑,襄城想請您代遞表章。”少女正是李世民的長女襄城公主,她已經進入了嫁人倒計時,開始學習一些必要的知識,然後工部已經開始給她劃地準備興建公主府。

獨孤蘭若接過那份不怎麼正式的表章翻了一眼後遞給了柳木:“這事夫君去辦,你肯定能夠辦成。我不行,襄城怕是連這份表章都遞不上去,甚至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柳木接過表章看過之後,腦海中出現一段曾經讀到過的歷史。

眼下的一幕雖然與歷史不同,但也有其相同點,那就是無數歷史如何變,一個人的品德與想法卻並不會改變。

“好,包在我身上。這事沒問題。”柳木收下了表章要了一匹馬準備回長安翼國公府。

獨孤蘭若請了襄城公主去她涇陽的莊子小住。

獨孤蘭若上了馬車之後,柳木拉住抱琴:“你去給蘇我凌說,讓她準備一下,我長安這邊的事情忙完就去找她,在她那裡小住幾天。然後你告訴葉四娘,計劃開始啓動,人手給我事先準備好。”

“恩。”抱琴重重的點點頭後,這纔跟着獨孤蘭若上了馬車。

次日清晨,柳木在朝會的時候申請參加。

無官無職,連駙馬都尉這個爵都還沒有恢復,只有一個三原縣公的爵位的柳木,朝上百官沒人敢輕視這位駙馬。

柳木到太極殿之後,許多人都熱情的過來打招呼。

蕭瑀的告老駁回以及長子賜婚的事情都沒有正式公佈,李世民準備等自己祭祀天地的時候才公佈這些,所以這次朝會依然是日常朝會罷了。

幾項重要的議題說完,柳木出例。

“臣弟有表章。”

有負責的太監將表章給李世民放在御案上之後,柳木纔開口說道:“臣弟代長平公主爲襄城公主上書。臣弟以爲,晨昏定省身爲子女的必須,雖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但子在外爲朝盡忠,媳代子進孝纔是人倫大道。”

“老臣以爲柳駙馬所言極是,禮記有云:凡爲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臣支持。”說話的是裴矩,真正的老臣子,德高望衆。

緊接着,除了蕭瑀身爲當事人之外,足有十五位老臣出來表示支持。

禮孝是治家之本,也是治國之本。

第0566節 蘇我凌的衣錦還鄉第0740節 圍點打援之策第0525節 燕王妃的官職第0857節 李淵病了第0629節 扶靈回長安第0184節 孫老神仙第1028節 圍不受降第0454節 讓柳木先辯解第0625節 推古女王之死第0333節 八百丁的軍功第0901節 休達第0322節 趁沒人發現再戰第0332節 知道劉安嗎?第0883節 條件第0723節 神工之術第0714節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0045節 惡媒婆再上門第0155節 各方在準備(第二更)第0481節 珍珠蚌第0880節 夜宵第0005節 阿寶?第0313節 莫輕視第0739節 西北烽煙第0207節 秦王府的決心第0254節 長安在想念柳木第0432節 殺雞敬猴第0668節 新東市第0756節 大唐的入仕第0879節 歡呼第0822節 鎮元五莊觀第0486節 仗劍行商第0372節 帶血的短刀第0638節 柳木的出戰數據第0096節 嫁妝第0844節 廟算第0042節 木也是純爺們第0958節 傳播中的僧道儒第0202節 南徐村(三更)第0236節 那一刀流芳千古第0865節 新舊新羅分界線第0094節 東市傳聞第0218節 營亂第0290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0202節 南徐村(三更)第0723節 神工之術第0626節 無盡的殺戮第0553節 複雜的事第0122節 彭海的暗助第0850節 隱藏的任務第0487節 柳木的禁忌第0416節 那一聲驚呼第0603節 服其民、誅其王第0448節 別有用意的瓶子第0263節 客人到第0643節 銀子、銀子第0977節 運河與鐵路第0351節 邢州宴會第0611節 油棕有着落了第0081節 膽子太肥第0838節 一筆鉅額財富第0602節 千古一帝的氣度第0787節 陰妃的請求第0517節 血洗突厥牙帳第0244節 大婚第0388節 鐵證如山第0584節 新的契約第0989節 打還是不打第0145節 秦王中毒第0047節 說出實情第0599節 泱泱大國第0608節 倭島唐村(下)第0030節 兩片金葉子的‘勢’第0924節 躺式暴雨弩陣第0100節 柳木的小工坊第0288節 戶部的賬單第0744節 杜伏威論廉第0312節 所謂的不問窗外事第0702節 天可汗第0092節 庶民逆襲之始第0062節 故意講出的秘密第0019節 古人的簡單愛情第0280節 連老婆都忽悠第0082節 追加的聖旨第0628節 準安王病逝第0428節 軍械神器第0525節 燕王妃的官職第0138節 竇世寬的牌第0358節 李孝恭的刀第0477節 這個那個蕉第0654節 勸服第0995節 關於泡泡的傳說之一第0012節 霸氣‘女總裁’第0970節 只要金子第0465節 冷血的逆子第0400節 那‘妖女’第0529節 老朽有個想法第0918節 柳木來信第0940節 軍費的賬第0302節 三原的小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