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4節 柳木被彈劾

聽到柳木說自己讀書少這話,柴家人都猛的看向了柳木,特別是柴紹,柴紹有預感柳木接下來的話肯定不尋常。

果真,柳木繼續說道:“我讀的書中,只知道有兩位公主受封平陽。前一位平陽公主爲大漢武帝的姐姐,嫁的人千古留名。皇姐受封平陽……”

柳木沒說下去,施禮上香之後離去。

李世民聽到這番話默默的上前上香,然後也一言不發的離去。

祭祀結束之後,晚上。

柴哲威問柴紹:“父親,木姨丈今天的話孩兒不解。”

“漢平陽長公主嫁的人是誰?”柴紹反問一句。

“曹參!”

“不,他說的是另一個。大漢烈候,去讀一讀史書,大漢烈候的傳記。”柴紹吩咐之後,柴哲威施禮:“是,父親!”

柴哲威年齡還小,未必讀過那麼多書。

柴紹卻不同,他很清楚柳木在講什麼意思,衛青!

衛青的功績,衛青對大漢朝,對整個漢民族的功績……,柴紹不敢想自己這一生能夠達到那樣的高度,但這是一個激勵,一個目標。

柴紹沒想到的是,柳木在平陽昭武公主墓前這幾句話,幾天之內就瘋傳了整個長安。

這事不是柳木安排的,也與李世民無關。

就是百姓自發傳的,特別是那神獸青鸞的骨架移到了平陽昭武公主墓這一點,就足以引爆長安的話題圈。

大漢朝平陽公主嫁的是誰?

那個衛青是誰?

長安城的百姓沒讀過書的百姓議論紛紛,無比的好奇。

而這時,聞月閣一出新戲登場。

同時,話本以及頭一次出現在大唐的一種讀物,畫本!然後是各說書郎在各坊酒肆的評書。

《從奴隸到大司馬》

太極殿,足足一筐的彈劾表章擡到了大唐皇帝李淵面前。

“聖人,長安城內各級官員,累計三百四十一人,彈劾駙馬柳木。其《三國演義》話本。其中有二十四處謬誤,史記蜀國並無五虎上將、史記赤壁之戰諸葛亮只是劉備一方管後勤的參軍、史記六出岐山只有兩次真正到達了岐山、史記空城記……”

以蕭瑀、傅弈爲首,朝臣彈劾柳木。

就一個原因,你這三國演義也太能胡編了,完全與三國志扯不上邊。

臣子們你一句我一句,挑着其中的毛病,然後三英戰呂布,那個時候三英根本就沒上戰場,殺華雄的是孫堅。

御案之後,李淵正翻看着畫本。

這畫本就是後世的連環畫形勢的一種讀物,這本就是從奴隸到大司馬,其中非常明顯的弱化了衛青的上位的裙帶關係,側重於衛青的勇武、智慧、軍略,而一步步成爲大將軍、大司馬的故事。

李淵看的津津有味,殿中臣子們對柳木的彈劾他完全沒聽到。

頭一本看完,李淵放下那連環畫笑問:“好吧,衆卿以爲當如何處置。”

問罪?

這點小破事根本算不上有罪,而且這只是話本,說明了叫演義不是正史。再說那本衛青傳,雖然有偏差,但基本上符和史實。

而大唐也是鼓勵軍功,給每個人都有成爲貴族的機會。

李淵這麼一問,衆臣子們反而不知道應該如何。

李淵又說道:“你們心裡不痛快,就是因爲這東西與史不符。要說他有罪,朕以爲殺頭也沒有錯,他借曹操暗諷漢帝禪位。”

“聖人,此事……”蕭瑀雖然不滿柳木把三國演義寫的與真正的史實偏差巨大,但卻絲毫也沒打算往這事上提。因爲大唐也是接受禪位的,前隋也是。

李淵揮手製止蕭瑀:“三國志朕也讀過,無趣。三國演義,有趣。這事你們可以去商量一下,立一個規矩,前朝的各種故事在編話本的事情,也不能太過胡扯。但三國演義已經是長安人盡皆知,罰柳木錢三萬貫以示告戒。”

傅弈和柳木關係很好,可他卻彈劾的柳木。

爲的就是一個公正的心,他擔心後人在傳歷史的時候,會因爲這些演義而忘記正史,他本着一顆公道,公正,對歷史負責的心來彈劾柳木。

李淵下令之後,傅弈上前一步:“聖人,臣以太史令之責懇請聖人下旨,駙馬柳木準備在長安辦一個書館,內有大量書籍供有借閱。臣請派官員覈查各種書籍,備案後方可供人借閱。”

“準。”李淵也認爲查一查不是壞事。

柳木並不知道自己被彈劾的事情,此時他正在殖業坊,帶着一位鬼工。

李春!

趙州橋的設計、與實際建造者。

殖業坊正在全面開建,二層以下的房屋用的是磚木結構,全都是預製好的構件,大部分的屋子都是同一份圖紙,一車又一車的標準構件從涇陽拉過來。

以房頂來說,各種木料都是事先製作好的尺寸,只需要拼接就可以。

而三層以上,則是磚混結構。

柳木站在一塊標準的預製板上,這塊預製板兩邊用磚支起來,離地約有一尺。

不遠處,幾十個工匠正在和水泥,然後裝上車,一車一車的拉到建築工地去。

“李春。這東西叫水泥,原本就是粉狀,加上碎石、砂子、水,用不了幾天時間變成和石頭一樣結實的菏。拿這東西砌磚牆,相當的結實。你認爲,我要在涇河上造一座三里長的長橋,有沒有可能。”

李春不語,他還在觀察這種神奇的建築用材料。

之前,李春已經在預製板工坊去參加過,見過預製板的製造過程,也體驗過那長度達到一丈以上預製石板的結實程度。

但造橋如何利用這東西,李春還在思考之中。

一座長達三裡,跨河的而且要並行六輛馬車的長橋,這是一個挑戰,這不是普通的木橋與石橋。現天下最長的橋,也不足二百步長,寬度都不夠兩輛馬車並行。

李春一握拳頭:“郎君,可否先建清河橋,清河最窄的一段只有四百步,而且水流很緩。您想讓華原到長安修一條快速直道,那麼其中需要的橋就是三座,清河、涇河、渭河。”

第0720節 官方的佛家戒律第0965節 美食第0068節 男方大媒的人選第0689節 談妥第0541節 馮盎的困擾第0179節 爭鬥的真相 (第三更)第0916節 爲了銀子也要打第0523節 二哥已經是聖人第0194節 長安城中關於柳木的段子第1002節 都是錢的罪第0021節 智商是硬傷第0309節 柳木又去換地皮第0048節 有人會不高興第0576節 豬食?第0505節 大戰在即第0915節 有幫手來了第0267節 李淵的幫助第0129節 出招第0882節 巡視礦區第0155節 各方在準備(第二更)第0882節 巡視礦區第0528節 勢與望第0388節 鐵證如山第0545節 攤丁入畝的想法第0259節 宿國夫人過世第0852節 捐錢印書第0544節 東港舶司籌備會第0651節 一份禮物第0658節 關於柳木的武力第0227節 柳木的報仇計劃第0903節 柳木的紅毯秀第0124節 鄉野小民的反擊第0106節 武德七年的上元節第0159節 李元吉的小報告第0231節 無名奴兵第0200節 出使倭島歷史第一人第0988節 把酒夜話第0365節 新裝備庫第0193節 讓你知道也沒用第0054節 一句話貴爲上賓第0169節 柳木版球賽第0568節 瑕疵必報第0499節 香料的力量第0840節 說服第0565節 比武第0931節 一天一夜的沉思第0473節 對峙愛州第0542節 神秘的客人第1019節 冷清的除夕第0484節 長安的第一批嶺南貨物第0182節 威武?(三更)第0063節 關於‘豚’第0152節 秦王又‘中毒’第0292節 四盤菜之勢第0296節 又見生薑第0795節 要敬畏大海第0075節 姐夫管的太嚴第0505節 大戰在即第0285節 談妥第0835節 討要第0122節 彭海的暗助第0337節 裝,繼續裝第0938節 變革中的大唐第0216節 夜襲第0023節 預料之中的小搶購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517節 血洗突厥牙帳第0240節 一個針對柳木的陰謀第0006節 香洗第0596節 柳木的獠牙第0649節 出訪新羅第0995節 關於泡泡的傳說之一第0816節 拜訪高句麗第0681節 又見雙簧第0719節 論前朝第0663節 柳木的兒子第1007節 棒子與石頭第0486節 仗劍行商第0719節 論前朝第0375節 五萬勞力泡湯第0457節 柳木加冠第0406節 ‘專業’婢女第0115節 地下世界第0766節 各族會館第0511節 有一計第0438節 假戲成真第0700節 宴前第0361節 長孫狐狸的黑手第0042節 木也是純爺們第0171節 與新羅公主的試探性會談(第三更)第1010節 行或不行第0112節 地下密室第0171節 與新羅公主的試探性會談(第三更)第0810節 淵氏叔侄第0523節 二哥已經是聖人第0465節 冷血的逆子第0316節 大唐乃禮儀之邦第0670節 秦瓊回來了第0544節 東港舶司籌備會第0183節 親王級模特(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