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4節 長安在想念柳木

柳木用手指在閻立本身上戳了兩下:“我告訴你,太子登基我肯定活不了。你也一樣。”

“莫說是我,連我兄長也活不了。但眼下這個拿出來用真的太急,容再緩一緩。我知道你不怕,你手上有免死三次的金牌。你信我一次,再等一年或是兩年。”閻立本很堅決。

那些工匠們各自低頭忙碌,護衛們坐在四周,這些人就當自己是聾子,什麼也沒聽到。

“我想想,怎麼說服你。”柳木託着下巴。

閻立本飛快的打開櫃子抓出一把錢扔在桌上:“這個你可以隨便用。反正一套鐵模只能用三四天就要換。”

柳木抓起那一把錢。

上面有秦瓊的,尉遲恭的,程咬金的等等。

大唐名臣的基本上都有了,但唯獨沒有太子府一系臣子的頭像。

有些不是官員的,比如死於二十年前,隋朝名揚天下的畫師展子虔,李淵就曾稱呼此人爲唐畫之始。所以此人頭像的錢幣後就寫有唐畫之始。

而且還是從宮裡找卷宗,依李淵當時的筆跡套印過來的。

“這些少一點,有些就行了,還是我家公主的多作一些鐵模。還有,元貞皇后的制金幣,一萬枚足夠。”

“曉得,只是宮中流傳的畫相不好。”

“動一動腦筋,你照着宮中那些畫個十副,我相信長平公主肯定能看得出那一副最象,然後根據意見你再改改。”

“妙計。”閻立本一拍手稱讚道。

柳木卻是嘿嘿一笑:“是你腦袋反應慢,這有什麼妙計的。”

閻立本抓着柳木的手臂:“你答應我,不許趁我不在這裡的時候,命人壓制秦王錢。”

“安心,我原本想着存個百萬貫,等殿下登基。不過你的話我理解,保證不會衝壓秦王錢,這事或許會害了秦王殿下。還有,這裡的事情,你答應過我不許外傳。”

“不會外傳。”閻立本拍着胸口保證。

柳木帶着獨孤蘭若離開,隻字沒提那工坊內有什麼,倒是裝了一袋子長平錢回去。

長安城在柳木大婚之後恢復了平靜。

東西兩市的高大木牌成了一處風景,每天都會有許多人圍在四周。這裡有最新的朝政要聞,也有市井趣事,還有一則笑話。最後一塊有時會有聞月閣新戲的介紹,沒新戲的時候會介紹一種新的美食,或者是域外趣聞。

這裡可以說是長安市井最受歡迎的地方,這裡賣小吃的都比其他地方生意好。

賽馬場依然還是每旬打一場球賽,每月跑一次馬。

中元節的比賽李淵親自到場,又是一個爲期三天的盛典,可柳木卻沒有出現。

突然有一天,長安城東市。

一位富商站在那木牌前看着今日的要聞,看完後搖了搖頭。

“怎麼,有心事。”他的好友問道。

“不,總感覺缺少了點什麼?這東市也沒有了往日的熱鬧,這木牌上的趣聞也變的無味起來。”

“估摸是天氣轉涼,來東市的人少了。”

“不!”那富商輕輕一拍手:“不是,我知道少了什麼。今天是幾號?”

“八月初六。”

“是了,已經兩個多月,長安城中沒一點木小郎君的消息,自他大婚之後就消失了一般,涇陽那邊除了上個月運來幾百匹牛馬知道是他的生意之外,就再無消息。”這位富商感慨着。

另一位也嘆了一口氣:“沒錯,這木小郎君就象是我等的明燈,他往那裡奔,商號就跟着去必然可以掙錢。但眼下,卻沒了動靜,讓人心裡空空的。中元節那涇陽的熱鬧,比不得木小郎君大婚那幾日。”

“差的遠了,十不足三。”

這是實話,中元節當天無數人流,還是氣勢,都比不上柳木大婚那幾天的狂熱。

長安百姓開始相信柳木,而柳木這才躲進溫柔鄉僅僅六十天罷了。

宮內,杜如晦正在彙報各地上報的秋收情況,這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活,但李建成眼下失勢,管的事是越來越少,大部分的差事都被李世民搶走。

所以豐收的彙報是杜如晦來報的。

“聖人,今年風調雨順,各地都上報豐收。其中上上佳爲晉陽等六州,大豐收。最高留種地畝產高粱達到七石,普田最高達到五百五十斤,其中畝產青料均七千斤。”

彙報到這裡,杜如晦將手中本子一合:“聖人,臣爲幷州長史竇靜請功,他司農有功,屯田有功,畝產高有功,新式農耕之法有功。”

李淵聽着彙報,突然來了一句:“小木在作什麼?”

“臣沒聽清。”

“我是問,柳木在作什麼。幷州屯田是他推動的,朕已經了很久沒有見到他了,雖然有些胡鬧,但朕挺想他。”李淵坐直了身體,雙手扶在龍案上:“加竇靜縣男爵,授司農卿。具體的門下省議一議。”

“臣記下了。”杜如晦翻開自己的小本記在本子上。

李淵看到後招了招手:“你用的是何物?”

“聖人,這個叫石墨筆。具體怎麼製作臣不懂,但使用卻是非常方便。”杜如晦將筆呈上,李淵看過後問道:“從小木那裡來?”

“正是。”

“你派人去傳旨,就說禁足半年的命令不能改,但朕可以允許他暫時解除上幾天。他可以報個日子,沒什麼問題讓刑部準了就是。”

“臣記下了。”杜如晦記下這件事情之後,開始彙報其餘的工作。

突然,李淵問杜如晦:“朕是不是記錯了,按禮法講,長平有回門禮。”

“聖人,因爲柳木禁足,所以回門禮定在一年期。”

“噢。”李淵點點頭:“那你繼續,朕聽着呢。還有,那鉛筆給朕送些來。”

“是,臣再要講的是關於萊州,荊州上報,積累有鹽三萬擔,請旨如何處置。長安城如若不用,那這些鹽準備調運幽州,柴駙馬已經與靺鞨部換些馬回來。”

李淵擺了擺手:“這事情不要問朕,長安是否需要鹽,戶部尚書在幹什麼,三省在幹什麼,拿了主意後讓朕再來聽。”

第0151節 慈心仁善的小木第0401節 新羅來了幾百人第0915節 有幫手來了第0122節 彭海的暗助第0874節 撲空第0165節 又一箇舊事秘聞 (二更)第0229節 動刀子了第0292節 四盤菜之勢第0210節 程老妖受刑第0659節 福岡城第0090節 情第0047節 說出實情第0337節 裝,繼續裝第0381節 深夜上原第0621節 馬周的疑惑第0182節 威武?(三更)第1018節 危險的兵器第0690節 五娘快意恩仇第0589節 縣令級背鍋俠第0616節 一句戲言第0987節 張亮之死第0788節 母親的心第0633節 柳木的遠洋船隊籌備第0148節 秦王之怒第0610節 意外的客人第0593節 柳木的樣品庫第0141節 計中計第1028節 圍不受降第0891節 再送一份禮第0510節 這是敲詐第0943節 生死約鬥第0226節 霸刀重傷 (第三更)第0153節 狠辣的老生薑第0682節 大唐內閣開始籌備第0658節 關於柳木的武力第0201節 北上幷州第0335節 抄近道就會遇鬼第0911節 又一個新城第0596節 柳木的獠牙第0716節 涇河有趣事第0387節 小和尚第0211節 大隋的巾幗英雄第0195節 木、葉(三更)第0434節 柳木被彈劾第0859節 柳木的小發現第0813節 大變化第0122節 彭海的暗助第0195節 木、葉(三更)第0308節 柳木是不是好哥哥第0801節 殺領主、分田地第0752節 拿下卑沙城第0867節 平靜不好嗎第0102節 隱語第1002節 都是錢的罪第0847節 籠內的波斯人第0776節 左右爲難第0776節 左右爲難第0505節 大戰在即第0119節 納徵主禮的選擇第0834節 紙幣在高句麗第0699節 一塊小銅牌第0540節 默契的小花招第0332節 知道劉安嗎?第0334節 三寶第0561節 仁厚的好人第0100節 柳木的小工坊第0317節 大唐最會吃的人第0488節 回長安第1024節 各方謀動第0243節 柳木祭祖第0354節 不同意第0813節 大變化第0181節 柳木的採購清單第0987節 張亮之死第0865節 新舊新羅分界線第0943節 生死約鬥第0553節 複雜的事第0824節 錢山第0042節 木也是純爺們第0701節 這就是一個局第0804節 西征大勝第0907節 站穩腳跟第0403節 淡定的鄉野小民第0867節 平靜不好嗎第0731節 大唐最缺什麼第0856節 白送的軍械第0780節 十人衆第0620節 大姐到江南第0052節 四鳳珠釵第0263節 客人到第0586節 關中大旱災第0625節 推古女王之死第0521節 打完回家第0919節 磨刀霍霍第0759節 海上的小船第0023節 預料之中的小搶購第0600節 心揪着疼第0502節 原生態唐人心更狠第0279節 八百家丁(五更)第0955節 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