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9節 柳木的鋼坊

另一邊,太子府被封門,李建成確實是出不來也不能見人,但他的太子妃鄭氏卻帶着李建成的手書以回孃家的名義,到了滎陽鄭氏在長安的大宅。

鄭氏鄭元璹坐在首位,他曾經在前隋的時候就是高官。

李淵反隋時期他舉城投降,現爲太常卿,正三品高官。

坐在鄭元璹下首客位的是清河崔氏崔君肅,現任兵部侍郎。再往下是博陵崔氏,崔敦禮現任門下省通事舍人。

另一則客位,太原王氏王君愕、隴西李氏李延壽。

再往下,就是以崔一葉爲首的晚輩。

“王君廓本是匪類,原秦王府之人,此事有詭。”說話的是王珪,他原本就不看好王君廓這樣的人,總是給太子府引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但,王君廓爲何要殺齊王?”崔敦禮問道。

坐在下首的魏徵起身:“未必是王君廓所殺,有可能是另有人,連同王君廓一同殺死。”

“但禁軍親眼所見,王君廓與齊王殿下在惡鬥,檢查屍體也確實是王君廓的親兵,也確實是當時死掉的。”鄭元璹反問道。

魏徵還想再說什麼,王珪制止了他:“齊王殿下之死,結果是什麼?”

“這個問題還用問,太子需要背上這個責任。明面上講,太子只是不查,但正因爲齊王殿下之死,所以有掩蓋事實的意味,這讓太子殿下很被動。”崔敦禮的話所有人都認同。

王珪這才說道:“這就是秦王府的陰謀,無論是誰,是王君廓還是另有他人,結果卻是不變的。”

一書吏此時,送來了那第三份詔令。

王珪看過後,雙手捧着了最長者鄭元璹面前:“鄭公。”

“竟然是這樣。”鄭元璹大吃一驚。

沒等衆人發問,鄭元璹就說道:“柳木,一介小民,但卻直接入職從五品下的官職。要麼是聖恩浩蕩,要麼就是有奇功,僅因爲迎娶公主老夫以爲不足以從五品下。自武德元年以來,朝中升貶都極是公允。”

那份詔書各人傳開,也都暗自稱奇。

“那麼這個奇功是什麼呢?”王珪這不是在問衆人,而是在問自己。

“且看。”鄭元璹這話的意思是,等一等再看,這件事情肯定會有一個結果,既然是聖詔令,這樣的升職是需要備案,那麼就要有一個理由。

大唐皇帝眼下不在長安,這個備案可以暫緩,但卻絕對不會不備案。

“天策府,他果真是秦王的人。”魏徵卻是感慨了一句。

“去查一查,秦王是否有爲他討封。”鄭元璹對魏徵說道,因爲王珪眼下要被貶到長安之外,衆人正在力爭可以貶得不要太遠。

當下,這些舊貴族的代表們繼續開始商討,眼下秦王府監國帶來的影響,以及應對的方略。

魏徵負責查證柳木的事情。

耀州華原縣某處山溝裡。

李德謇已經沒了貴公子的風采,他身上穿的上石絨布,這布又叫火浣布。早在周朝的時候就有過記載,以漢代已經有大量的使用。

這布的用處就是防火。

大唐皇帝李淵到,李德謇還在拿着銅喇叭在衝着工匠們喊着話。

李淵示意不要去打擾,就讓柳木與彭海站在自己身旁遠遠的看着這一處工坊。

“這是漢式高爐。”李淵倒是見識不凡,一眼就看出了這爐子的本質。柳木在旁解釋道:“聖人,只是看着象,但內部卻有所不同。”

“如何不同?”

“大漢朝的爐用的是粘土,而這爐卻用是的華原縣特產的一種土燒成的磚,叫耐火磚,鐵化爲鐵水這磚也不會被燒壞。而且爐內必須要有的,還有這裡特產的長石,將長石切成條,擺在爐內。”

“恩。”李淵點點頭,繼續觀看。

柳木不是工科男,他並沒有詳細的工科類圖紙,簡單的還行,這種高科技的東西柳木不行。

但柳木知道,焦炭、長石、耐火磚。

兩位老鐵匠不斷的在旁邊很高的架子觀察着爐子,其中一位老鐵匠舉起了手中的旗,另一位依然在觀察,也就是幾分鐘後,也舉起了手中的旗。

“掛纜……”李德謇專注於爐子,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大唐皇帝已經到了。

兩側兩根,背後兩根,前面一根。

四根纜在幾十個人的力量之下讓爐膛慢慢的傾斜,鐵水從爐中流了出來,而且是一個又一個的沙模,鐵水倒不沙模之中。

大約一刻鐘之後,這一爐的鐵水全部倒空。

小工開始上前清理爐膛,新的長石與砸成碎粉的礦石也拉到近前,還有早就準備好的大量焦炭。

“稱重。”李德謇急不可待的要求稱重。

他很想知道這一爐出來的有多少,成色如何?

然後再次用另一個爐子重練,煉掉雜質。再換到最後一個爐內,可以變成鋼水。

能進最後一個工坊的人,都是簽下死契的人,連李德謇都不能到最後一個工坊,那裡有最頂尖的刺客負責守護四周。

因爲柳木講過,最純的就是熟鐵,不純的是生鐵。鋼是用碳煉出有極少數炭的熟鐵。

從沙模之中取出的鐵條還是暗紅色的,工匠們與李德謇一樣急,他們等不了這些鐵條變冷,用大鉗子兩人合力夾住放在石墨托盤上,另一邊放着標準一斤重的鐵塊,然後按照重量變化,以標準一錢重來配重。

“無須算小數,數一數有多少條。”李淵開口。

衆工匠不知道李淵是誰,但他們認識柳木。

再看大唐皇帝的服色,很是華麗。在這工坊之中依然穿絲綢的人,絕對是貴人。而且從站位來看,比柳木這位最大的人物似乎還高。

李德謇卻是反應過來,只看衣服就知道這是大唐皇帝親臨。

李德謇上前施禮,大唐皇帝李淵一擺手:“免禮,站在一旁。”

一根鐵條五斤重,很快就數完有七十一根半。也就是這一爐有三百五十斤。

“很好。”李淵滿意的點點頭後問道:“一爐需多久?”

“回聖人您的話,這一爐需要約一個時辰。”

第三更,預存發佈。

希望明天白天會正常有電,能碼字。

第0336節 空城計第0480節 被震驚的大唐皇帝第0480節 被震驚的大唐皇帝第0685節 退封地第0155節 各方在準備(第二更)第0085節 在絕對實力下第0757節 一個高句麗小貴族第0583節 倭人節操無下限第0048節 有人會不高興第0905節 大人物的生意第0321節 一個小小的誤會第0772節 大紗坊區第0325節 無奈之下只能求援第0913節 超重禮單第0306節 任城王妃第0294節 下血本助秦王第0365節 新裝備庫第0665節 分紅第0730節 好多田契第0440節 大唐秦餅第0109節 三年計劃的頭一招第0671節 擺宴第0964節 準備過年第0084節 忍這一口氣第0132節 自律的皇帝第0269節 擋住的誘惑第0146節 預定的時間第0917節 辛勞的大唐皇帝第0888節 一塊身份牌第0158節 柳木是公證人(第五更)第0199節 柳木在找公證人 (三更)第0879節 歡呼第0543節 柳木宴客第0725節 柳木跑了第0927節 觀魚第0941節 柳木的新計劃第0388節 鐵證如山第0082節 追加的聖旨第0548節 聖令、絕戶計可行第0982節 俠義與國運第0603節 服其民、誅其王第0221節 交換禮物第0971節 圖騰第0951節 秦瓊選將第0447節 那一套茶具第0120節 王君廓的望遠鏡碎了第0304節 小民的莊子第0335節 抄近道就會遇鬼第0079節 杜伏威第0131節 有人暈倒了第0027節 混世大寨主第0305節 女王養成計劃第0463節 差距第0774節 三老打架第0568節 瑕疵必報第1017節 佈局第0843節 機密會議第1022節 南下備戰第0838節 一筆鉅額財富第0841節 來了不少客人第0745節 長安的屋居第0492節 太子詔書密盒第1004節 減稅提案第0623節 突然來到的泥孰第0981節 麻六甲的軍港第0053節 小木初到大漠第0304節 小民的莊子第0738節 老薑之辣第0887節 新的協議第0386節 大興善寺第0613節 關於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第0470節 馮盎的誠意第0872節 崔一言接手第0762節 長孫狐狸的妙計第0685節 退封地第0026節 窮人間的情份第0708節 回紇人的哭訴第0218節 營亂第0533節 給大唐新皇臉上貼金第0084節 忍這一口氣第0984節 繁榮的華亭第0304節 小民的莊子第0966節 過年要吃餃子第0549節 馮智戴到長安第0724節 鐵牛與鐵驢第1007節 棒子與石頭第0113節 小陰謀第0768節 小人物的進言第0660節 大唐的舊軍械第0329節 終於全力出戰第0131節 有人暈倒了第0664節 銀礦能挖不第0931節 一天一夜的沉思第0981節 麻六甲的軍港第0661節 充滿陰謀的合作第0652節 神秘船隊第0537節 貴族們感覺到了壓力第0527節 一個小建議第0251節 小家第0854節 唐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