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節 備戰

李世民也從來沒有指望扶桑將軍們懂自己的意圖。

李世民繼續講解着大致的戰略方向:

“別急,然後會有人引高句麗人追至長門,接下來他們都是咱們的奴隸。控制住之後,視當時的情況而論選擇合適的機會反攻高句麗半島。具體的安排一切聽兵部李尚書吩咐,此一戰,咱們大唐精銳盡出,一戰滅高句麗。”

“你不懂不要緊,這也是你們的一個學習的過程,記得一切聽指揮,勇敢殺敵就沒錯。”

近衛忠禮起身退後三步單膝跪地,抽出隨身的障刀劃破額頭,將血塗在刀刃上。

無聲的承諾,這是大唐將軍的一種儀式。

或成功、或成仁。

近衛忠禮退下了,柳木問李世民:“皇兄,我怎麼感覺他沒懂。”

“他懂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切聽指揮,下定決定去衝殺就行了,認識字纔不到三年時間,他能聽懂纔是奇蹟。說的直白了一點,眼下他們的作用就是冒充大和國的士兵並且讓高句麗淵氏相信,這就足夠了。”

“也是。”柳木認可這種說法。

柳木想想又不太對,又問道:“皇兄,明明可以平推了高句麗,爲何還要搞這複雜的計謀。”

“你……”李世民無奈的苦笑着搖了搖頭:“說你什麼好,笨的時候就是差根弦。這是一個讓扶桑族萬民歸心的過程,這機會不好找,以後也不會有了。高句麗既然要滅,那麼在滅亡之前能多利用一份就不能放過。”

讓李世民這麼一解釋,柳木才明白。

這是李世民給扶桑族送功勳,同時扶持幾個扶桑族的大唐高等貴族來,若是扶桑族在大唐各族之中沒一點勢力,將來一定會被排斥,排斥的後果就是造反。

李世民有信心,一百年時間讓扶桑族融入大唐。

漢化的威力有多麼巨大,李世民研究了歷史與柳木講述的後世歷史之後,李世民很自信的說一句,未來千年傳承漢文明的就是漢族,純血的漢族很難找,甚至是沒有。

鮮卑族在那裡?

眼下的鮮卑族就是答案,李世民自己身上還有四分之一的鮮卑血統呢,也不是純血的漢人,李世民更相信此時整個大唐,純血漢人也未必多。

所以,傳承漢文明就是漢族,這不是李世民的假想,而是事實。

但是。

高句麗人呢?

李世民放下茶杯緩緩的對柳木開口:“木,爲兄有一個設想。”

“設想?”

“對,倭人在……”李世民停下了,輕輕的搖了搖鈴,有侍衛進來後李世民吩咐道:“朕要談些機密的事情。”

“得令。”侍衛退下,李世民的吩咐已經非常清楚,侍衛會安排這周邊一定範圍內不允許人靠近,侍衛與侍從也在保證足夠的距離。

一柱香之後李世民繼續說道:“倭人之所以一直想進攻中原,根源就是他們住在那個天災不斷的小島上,一個資源貧瘠、地域狹小的島。”

“二哥,正因爲這個原因,也造就他們堅忍、服從等多種美德。”

“沒錯,所以爲兄打算讓至少一半的高句麗人成爲倭人的奴隸,讓倭人也體驗一會成爲上人上的感覺,然後將中南半島交給倭人一部分,就戶部去年的報告,倭人種稻米還是非常出色的。”李世民沒有說扶桑族,還是按倭人在稱呼。

柳木反問:“那麼天竺半島呢?”

“妙!”李世民輕輕一拍桌子:“倭人一分爲四,最優秀的可以住在中原,次等的住在中南半島,再次一等的讓他們自己去打天竺,最後的部分送到非洲去。高句麗人先作上一百年賤民吧,以後或許給他們機會重新作人。”

柳木問道:“新羅人與百濟人呢?”

李世民眼神之中多了一絲凌厲:“百濟人也是奴隸,與高句麗人同等。新羅人與倭人同等,只選其優秀的成爲唐民,以夷治夷。用優秀的唐中異族來控制各族,下等人若是要造反,這些異族唐民就會首先不允許,這會影響到他們的實際利益。”

“二哥高明,雖然有些殘忍。”

“殘忍嗎?哈哈哈!”李世民不認爲這是殘忍,西突厥那些不斷造反的部落已經有不少了三十萬人成爲了奴隸,相反那些早早歸順的部落卻成爲了上人上。

西域絲綢之路,對於大唐來說是一條擁有重大利潤的線路。

爲大唐守護這條財富之路的各族各部落,依然變的富足,強盛。

柳木說道:“二哥,若是將北上的鐵路只修到幷州呢?”

李世民的手指輕輕的在桌上敲擊着,過了很久才說道:“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設想,但就需要在黃河上修一座橋,這座橋可不容易。”

“後世在晉西,呂梁一帶有一座橋,長約一里,河面橋長度一百六十步,寬二丈三尺。這是一座在後世很小的橋,但眼下對於大唐來說卻足夠大了。”

李世民起身翻看了一份記錄:“李春修的雙層渭水大橋總長四百步,動用了民夫三萬八千人,修了一年零三個月,或是給他足夠的材料,以及十萬民夫,不知道他需要多長時間可以修好。”

柳木說道:“問問!”

李世民點點頭:“來人,傳工部李春。”

侍從領命,立即就去找李春過來。

工部就在皇城內,李春正在研究風凌渡大橋的可行性以及設計圖,聽到大唐皇帝召見,立即換上了朝服跟着侍從官進入太極宮內。

沒等李春施禮,李世民就問道:“在晉西呂梁一帶,柳駙馬認爲可以修一座橋,全長也就是一里,以供火車通行,你以爲如何?”

“回聖人的話,臣從蘭州坐船順黃河而下,歷時一年時間,實測黃河上可修橋的位置四十多處,晉西確實有一處河道平穩,連兩側輔橋也只要一里左右的短橋,但工部與戶部討論過,那裡修橋可以解決河東與河西的交通問題,但卻無重大用處。”

“繼續。”李世民那怕聽到反對意見,也會讓臣子說完。

第0099節 巨資第0894節 人工珍珠第0292節 四盤菜之勢第0030節 兩片金葉子的‘勢’第0042節 木也是純爺們第0921節 奴隸兵第0321節 一個小小的誤會第0225節 柳木瘋了第0039節 不能不答第0899節 文明入侵第0137節 這就是緣份第0104節 柳木開始準備彩禮第0285節 談妥第0282節 李淵的私訪第0692節 青山綠水藍天(五更)第0413節 馬周娶妻第0185節 恐怖的髒箭第0049節 青料開窯第0347節 有意放火第0098節 千里目第1017節 佈局第0907節 站穩腳跟第0763節 柳木的腦袋一定被驢踢過第0974節 五位親王第0502節 原生態唐人心更狠第0601節 一個故事第0445節 梧桐坊第0541節 馮盎的困擾第0917節 辛勞的大唐皇帝第0856節 白送的軍械第0949節 驃國歸化第0628節 準安王病逝第0550節 大采購計劃第0063節 關於‘豚’第0838節 一筆鉅額財富第0642節 黑心商人柳木第0485節 哭死的波斯商人第0429節 取經之心第0513節 開戰第0075節 姐夫管的太嚴第0604節 南下江南第0992節 藥王第1018節 危險的兵器第0483節 嶺南大棒第0712節 萬民書第0960節 五京論第0476節 梟雄的智慧第0031節 小小郎君有威風第0105節 羊絨梳出來了第1010節 行或不行第0123節 天下第二寶鏡第0481節 珍珠蚌第0753節 柳木他娃的奶粉錢第0651節 一份禮物第0566節 蘇我凌的衣錦還鄉第0004節 一枚蛋的巧遇第0290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0644節 神器級第0307節 女人間的對壘第0361節 長孫狐狸的黑手第0343節 柳木版項莊舞劍第0167節 李淵要‘渡假’(四更)第0374節 朝堂上的變化第0242節 魏徵的忠心第0292節 四盤菜之勢第0515節 罐頭筒炮第1010節 行或不行第0552節 舶司使不算官第0660節 大唐的舊軍械第0141節 計中計第1022節 南下備戰第0004節 一枚蛋的巧遇第0139節 魏徵的挖角計劃第0814節 忙碌的扶桑道第0598節 人倫五常第0248節 天馬第0571節 柳木的盛宴第0561節 仁厚的好人第0043節 木之狂想曲第0826節 大量的銅錢結算第0464節 穿龍袍的太子第0864節 好建議第0447節 那一套茶具第0271節 柳木的小霸氣第0861節 柳木的船坊第0660節 大唐的舊軍械第0334節 三寶第0690節 五娘快意恩仇第0213節 發飆的小木第0574節 有關露水的小問題第0065節 媒婆很緊張第0756節 大唐的入仕第0727節 謝家的小妙計第0891節 再送一份禮第0224節 代州埋伏第0587節 糧船到了第0730節 好多田契第0096節 嫁妝第0668節 新東市第0460節 柳木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