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節 鬱悶的皇帝

柳木也種痘了。

種痘的結果和其他人沒什麼區別,每天的反應也如同藥王典上所記載的那樣完全一致。

半個月之後,大唐內閣每月例行會議中,依然是絕大多數票否定了給大唐皇帝李世民種痘的決議。

依各級官員的說法就是,就算髮現有感染,次日立即種痘也來得及。

若是一年之後,確定了種痘沒有任何的危險之後,再次討論是否給大唐皇帝李世民種痘事宜。

大唐各位皇子,將在年底種痘。

大唐五品以上的官員種痘,每個衙門口分批次,以防止萬一有特例發生,而影響到衙門的正經工作等等……

這次例會在結束前最後一項是提出秋季末內閣大議的重大議題,往年的季度大議都至少有三項或者是四項,而這一次僅一項。

是否有必要全民種痘。

柳木手臂的痘基本上沒問題了,只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痘疤。

李世民卻是連續兩天都愁的吃不下飯。

不是因爲身體不適,面是愁!

大唐皇后長孫無垢爲此特別找了一個藉口,讓柳木請客,不擺宴,只是尋常的家中聚餐。只爲讓李世民能散散心,讓心情舒暢一些。

李世民的四妃一個也沒叫,柳木的兩個小妾也都沒有參與。

地點就在三原的原先獨孤蘭若的道觀,理由就是慶祝柳木與獨孤蘭若相識十年。

四人都騎着馬,一個護衛都沒有帶。

大唐長安城北從涇陽到華原,戒備森嚴,防禦的嚴厲程度不比長安城差,尋常人過境只能走規劃的道路,道路兩邊有密植的樹林,樹林外有不斷巡邏的護軍。

這道路分爲平直陸與火車道路,寬度達到一百丈,每三百丈也就是一里,就會有一個高五丈的磚石結構的樓房,這是護路隊的住所,房頂則是檢視整個道路的瞭望臺。

四人走在路上,李世民與柳木在前,獨孤蘭若與長孫無垢在後。

倒是長孫無垢在給獨孤蘭若介紹着一路上的風景。

“蘭若你兩年沒有回來,這涇陽與三原兩縣已經是今非昔比。那邊一片是紡工學堂,分爲上學堂一院與下學堂七院以及紡工研究上下兩院。”

“上學堂是培育鬼工的地方,學堂預測培育百人至少能出一個鬼工,二十個巧匠,其餘也有九成能夠成爲良匠。下學堂是培育工坊管理管工、機械良匠以及熟練紡工、織工、染工的地方。所以下學堂分爲七個院,眼下正在學習的人數每院高有八百人,少的也有六百人。”

五千名受訓的技術工人,這個培訓數量已經相當的出色。

大唐皇后長孫無垢在講述的時候,言語之中充滿着驕傲,這是大唐的驕傲,自然也是她這位大唐皇后的驕傲。

長孫無垢轉手又指了另一片地方:“那裡,連綿十萬畝的大唐第一農場,種植的農作物基本上九成連你二哥都沒吃上,許多都直接留種了。今年初的報告上講,雜交稻米已經有近百種之多,今年可能會淘汰一批再新增一批。”

“那邊山坡,是果樹研究基地,去年還種出了苦澀無比,卻外觀極漂亮的梨。優點是吃一片就當吃黃蓮了,有清火解毒的功效。”

長孫無垢一件件的講着。

高超的工藝代表着大唐的強盛,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在大唐這個時代已經開始慢慢的展露頭角。

一行人在傍晚的時候已經來到了道觀。

道觀不遠處就是柳木的田園小莊,這裡已經有人提前過來打掃過,並且準備了足夠的食材。

大唐皇帝李世民穿着一身麻布衣坐在廚房門口削着蓮藕皮,然後將蓮藕再洗乾淨切成薄片。

李世民突然開口說道:“戶部給了我一份預算,若是全大唐每個人要接種牛痘的話,不說收錢或是免費,僅建牛痘苗培育的藥坊就需要七百萬貫,再加上運輸,培訓醫師,各州縣組織等等各種支出,需要全力以赴去作也需要五年時間,錢幣無數。”

五年長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這樣的一件大事,五年並不算長。

李世民繼續說道:“戶部沒有計算出全大唐所有的百姓種牛痘的成本,只說非常非常多。僅京兆就需要一千多萬貫的支出。因爲這其中還有考慮到有些人體質弱,或是體質特別,需要增加別的藥物等等。”

“還有,羅馬人希望得到牛痘,他們的要求也算合理,不要求技術,只希望先給羅馬皇帝、元老家貴族這些家族在一年內種上牛痘,這個要求二哥我答應了,畢竟也是盟友。”

“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柳木認爲這些不可能讓李世民吃不下飯,睡不着覺纔對。

李世民惡狠狠的瞪了一眼柳木,沉聲說道:“你難道不知道,國庫沒有多少錢幣嗎?這麼大的事情,依戶部的計劃必須暫緩鐵路計劃,就是將正在修的三條鐵路先停工兩條,其中一條停工一年,一條停工兩年,否則就需要運用戰略金庫。”

聽到李世民說話,長孫無垢拉着獨孤蘭若遠離。

男人們談的是軍國大事,此時女人們自然要選擇迴避。

看長孫無垢與獨孤蘭若走遠後,李世民繼續說道:“國庫存了三筆錢,第一筆是鎮國銀,這錢非到生死存亡的大事絕對不能動。然後是一筆全面開發中南半島的錢,這筆錢也不能隨意挪用。”

柳木聽着,拿出菸斗給自己點上,慢吞吞的說道:“估計是很大一筆錢。”

“沒錯。”李世民給了柳木一個數字:“這可是大唐歷年積累的錢幣,足有六千萬貫。這筆錢能動嗎?用在中南半島,不出十年就能回收六千萬貫,根據戶部的計劃,基礎建設頭一年就能見到成效,爲各商會創造條件之後,僅港口稅收就能超過八百萬貫。”

柳木也是點了點頭:“二哥說的沒錯,這筆錢動了中南半島的開發就要延後,這個延後的損失細算起來挺驚人的。那麼第三筆錢是什麼錢?”

第0236節 那一刀流芳千古第0917節 辛勞的大唐皇帝第0259節 宿國夫人過世第0264節 忽悠 (四更)第0402節 貴公子之怒第0244節 大婚第0397節 大唐皇帝的狂熱第0473節 對峙愛州第0479節 密談第0614節 品茶第0580節 小麻煩的大影響第0335節 抄近道就會遇鬼第0190節 柳木炒鋼法第0037節 柳氏大族第0887節 新的協議第0011節 柳木的自信第1017節 佈局第0678節 打還是不打第0648節 柳木的新軍師第0431節 討要和尚第0793節 東方見聞錄第0738節 老薑之辣第0961節 戰略計劃第0866節 竟然是利用戶口第0100節 柳木的小工坊第0776節 左右爲難第0017節 窮人的生活不好過第0615節 果真狂妄第0463節 差距第0761節 論卑沙城之規劃第0039節 不能不答第0725節 柳木跑了第0485節 哭死的波斯商人第0917節 辛勞的大唐皇帝第0750節 柳木的反應第0399節 總算回長安了第0846節 小禮物第0661節 充滿陰謀的合作第0442節 關大唐什麼事第0638節 柳木的出戰數據第0080節 突如其來的聖旨第0685節 退封地第0049節 青料開窯第0597節 太極殿論道第0494節 意外來客第0467節 柳木的秘密部隊(五更)第0522節 李世民的苦悶第0783節 低等招數第0039節 不能不答第0399節 總算回長安了第0235節 雲州當家民女第1020節 戰、勿遺某!第0257節 縣令辭職第0819節 劃塊地第0070節 要命的密聞第0282節 李淵的私訪第0804節 西征大勝第0170節 新羅小丫頭第0296節 又見生薑第0200節 出使倭島歷史第一人第0290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0545節 攤丁入畝的想法第0244節 大婚第0611節 油棕有着落了第0382節 這就是玩具第0627節 船倉裡的礦石第0745節 長安的屋居第0196節 驚訝(四更)第0561節 仁厚的好人第0010節 人生在世,全憑演技第0985節 誘一葉第1028節 圍不受降第0090節 情第0946節 一塊石頭罷了第0155節 各方在準備(第二更)第0368節 買的是不旗,是人情第0498節 意外的亂了節奏第0004節 一枚蛋的巧遇第0613節 關於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第0207節 秦王府的決心第0347節 有意放火第0334節 三寶第0319節 遇敵第0053節 小木初到大漠第0070節 要命的密聞第0959節 天意第0277節 又是有爵位的人了第0709節 坊間第0019節 古人的簡單愛情第0670節 秦瓊回來了第0064節 太子府洗馬第0583節 倭人節操無下限第0529節 老朽有個想法第0347節 有意放火第1005節 使節淵淨土第0558節 馮盎到長安第0926節 香料灣第0908節 怪味第1008節 推算第0474節 三五天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