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絕不贊成和親

端午過後,天也熱了起來。

榻上都換了草蓆,一早潤娘摟着懷玉不捨的鬆手,“我想跟阿郎回嶺南,”

“你舍的孩子?”

潤娘摟着他腰的手更緊了,“可我更捨不得阿郎。”

“那你自己考慮一下,想回嶺南就把孩子帶回去,想留在長安也可以。”

“夫人會同意嗎?”潤娘臉靠着他背上摩挲,能感覺到她臉挺嫩滑的。

“她肯定不會反對的,”

事情就這麼說定,潤娘還是打算跟着南下。

“你這剛懷孕不久,千里奔波身體受的了嗎?”

“我這些年也一直有練阿郎傳授我的八段錦,身體強健着呢,再說這一路大部份是坐船,也沒什麼顛簸。”

潤娘唯一有些捨不得的是李清,她是從小被選做三孃的貼身婢女,兩人情同姐妹。

今天起來遲了,

懷玉洗漱好去吃早餐時,樊玄符正帶着三娘、雲娘還有鄭氏在插花,

“潤娘這剛懷上不久,阿郎可得小心點,切莫動了胎氣,”玄符笑着提醒他,“我們屋裡頭都有通房丫頭,長的也都不差的,你暫且先讓她們服侍,要是瞧不上,家裡不也還養着家伎,就是那些丫環婢女,也都不差的。”

武懷玉要了碗小米粥,一籠蒸餃,一份羊湯。

“就是潤娘有些不捨,晚上多聊了會,對了,潤娘早上說想跟着回廣州,我已經答應她了,”

樊玄符倒不介意,“潤娘也是最早跟着阿郎的了,跟阿郎感情也深,她想跟隨阿郎身邊,那就隨她意,只是她也有身孕,這去嶺南路上也要多加小心。”

李清拿着支牡丹在修剪,聽後停下手中動作,有幾分也想回嶺南,可最後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留在長安,

一來懷了身孕顧忌肚裡孩子不想奔波,二來留京也能常回衛國公府看看叔祖叔祖母,家裡父兄雖說也都在外任職,可畢竟嫂子侄兒等也在京。

再則也是考慮到孩子漸漸長大,覺得長安終究比廣州要強些。

心裡有些遺憾關係最好的潤娘要走了。

懷玉一口一個蒸餃,“我回嶺南後,那邊的媵妾們,我再安排幾個回來。”

樊家的那三姐妹,還有奚公主、契丹公主,以及盧三十五娘,可以都安排回京。

楊慕雲笑着道,“阿郎讓她們懷上了後再回來,”

樊玄符大笑,“雲娘這話說的好,誰懷上了,就送誰回京來,沒懷上不許回來,呵呵。”

武懷玉喝着羊湯,他現在對於生孩子這事已經沒那麼在意了,不像剛開始娶妻納妾時,牢記老族長的話要爲家族做貢獻,多添丁進口,每次還要算着她們的排卵期來安排。

現在嘛,反正妻妾們都或多或少的生了孩子,武懷玉也就不那麼賣力了。

隨緣,

能懷就生,沒懷也無所謂。

但妻妾們其實還是想多生幾個的,尤其是樊玄符這方面最積極,也憑藉着嫡妻身份,她會自己計算日期,到了那幾天,是要獨得恩寵的,也因此生了三子一女,又懷上了一胎。

吃過早餐,武懷玉便又進宮。

今天要進宮陛辭。

順便跟在宮裡的三兒一女道個別。

皇帝在甘露殿召見,這也是皇帝常住寢宮。

“明日就出京嗎?”

“嗯,臣和劉都督都想早點趕回嶺南,安定局勢。”

李世民對武懷玉的能力還是很放心的,也沒太多需要交待的,“朕還是很想讓你主持此次與吐蕃之戰的,要不嶺南就讓劉德威去收拾,”

現如今的嶺南局面確實很不錯,

馮盎這樣曾經的土皇帝都被皇帝按死在長安,而陳龍樹寧純等一衆嶺南豪酋,現在也都服服貼貼,

武懷玉在嶺南,幫朝廷完成了收土酋兵權、治權、財權的重任,對獠蠻編戶齊民也是先打後撫效果顯著,

兩稅法成功全面推行,嶺南的海貿市舶也是紅紅火火,

而去年嶺南的並撤州縣,可以說是讓朝廷對嶺南真正掌握在手,馮陳寧等豪酋的影響力雖還有,可已經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

甚至現在從雲開山到左右溪,從桂柳到都泥江,一衆獠蠻部落也都臣服。

嶺南現在已經走上正軌,不僅能自給自足,每年還能上繳朝廷每大筆稅賦,甚至年年都還能有額外的上貢。

此時把武懷玉繼續放在嶺南,確實有點浪費了。

鬆州之戰,是朝廷今年最大挑戰。

李世民很有信心,但也不希望有任何閃失,這也是皇帝最終聽從武懷玉建議,沒堅持用侯君集掛帥,而選了樊興的原因。

侯君集在吐谷渾這一年表現確實一般,

反倒是樊興他們貶降劍南後,幾位都督居然能夠積極主動的備戰,吐蕃這次進軍迅速,白蘭、党項、吐谷渾等不少部落判歸附從,但劍南這邊依然憑藉着提前的準備,

把邊境守的跟鐵壁一樣,

吐蕃人沒佔到半點便宜,

劉蘭成、李君羨、樊興、牛進達這四員大將中,李世民最終選擇了資歷最老功績最高的利州都督樊興。

其實李世民心中最好的人選是武懷玉,但皇帝又還有點猶豫,

他知道武懷玉出馬,這仗肯定贏,可皇帝不太想讓武懷玉再立這大功。

同樣道理,李靖本來也很合適統帥,但皇帝因同樣原因沒選李靖。

武懷玉這麼識趣,絲毫沒有想掛帥出征的意思,這讓李世民既鬆口氣,又內心有些複雜。

“陛下,只要正視吐蕃不輕敵,其實他們根本不足爲懼,朝廷先故意堅守不出,也只是要收取最大的勝利果實而已。臣相信,樊公定能打贏這仗,而且贏的漂亮。”

李世民點了點頭,“朕點選了右龍武大將軍契苾何力與右龍武將軍執失思力,率北衙五千精騎前往鬆州增援,充樊興副將、先鋒,協助打這仗。”

兩員胡將也是此前滅吐谷渾時的有功戰將,特別是契苾何力那更是一路追殺到西域斬殺可汗伏允。

契苾何力眼下的官爵那是在樊興之上的,可皇帝還是用樊興爲主帥。

“從嶺南抽調回的幾萬戍兵,朕打算調一萬五到鬆茂參戰。”

武懷玉對這仗沒太大的擔憂,歷史上唐朝被吐蕃人打了個措手不及,鬆州都督韓威輕敵出戰,反爲所敗,不少党項羌落紛紛判歸吐蕃,但就算如此,吐蕃七月敗鬆州都督,到唐援軍先鋒牛進達九月抵達時,鬆州仍沒被攻陷,

牛進達掩其不備,立即發動進攻,斬首千餘。

後來吐蕃見勢不妙就撤了。

而眼下因爲有武懷玉之前對劉蘭成他們的交待,

幾個都督府一直在積極備戰,鬆州的甘松嶺這個戰略要地,更是還增築堡壘烽燧,增屯兵馬。吐蕃人現在也只是屯兵鬆州西境,被攔在甘松嶺下,實際上還沒真正踏足大唐國土,他們現在駐軍的地方,是大唐鬆州都督府管轄的河曲党項羈縻州境上。

就連党項諸羌,現在判歸吐蕃的也就兩個羈縻州刺史,另外就是拓跋部了,其餘諸部,大都還是以大唐馬首是瞻的,雖沒爲大唐出擊吐蕃軍,但這也還是好消息。

這一仗,

大唐早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一個甘松嶺,就人讓吐蕃人望而興嘆,他們喊的再狂再響,也只會讓他們騎虎難下,

而猶豫就會敗北,

會讓他們這二十萬人在此消耗,耗個半年,等他們士氣困頓,糧草難濟的時候,唐軍殺出,那就是下山猛虎,

朝廷這次的目標不是說擊退吐蕃,真要就這麼點目標,根本不值得這麼費盡心思。

李世民想要的是生擒那位年輕的吐蕃贊普,

想讓他來長安跳舞陪酒,

皇帝還想要在河曲殲滅吐蕃的主力,把俘虜遷到內地放牧耕種,

皇帝還要趁勢反推,把鬆外党項、白蘭、多彌都給拿下,然後再把吐谷渾那些不服王化的傢伙,狠狠的收拾一遍。

要一戰功成一勞永逸的解決劍南西部、隴右青海這些地方,

當然,若是能夠因此把蘇毗吐蕃羊同也一併納入大唐羈縻臣屬,那就更好了。

正因爲皇帝的胃口很大,所以這次皇帝在劍南四大將外,又增派了兩員胡人悍將,加上青海隴右的那兩位,

八員大將,如此將星璀璨,還不得把那個十九歲的輕狂贊普打出屎來。

“朕聽說,當初吐蕃松贊干布平定吐蕃內亂後,便出兵攻打羊同,擊敗羊同後,把妹妹和親羊同王,成功的化敵爲友,這次吐蕃打着迎公主的旗號來,他那羊同妹夫也率兵前來相助。”

“如果這次不能生擒松贊干布,那麼朝廷可以考慮賜婚一位公主和親吐蕃。”

武懷玉聽到這直皺眉頭。

“陛下,臣以爲此戰必勝,不過能否生擒松贊干布不好說,但不管能不能生擒,臣絕不贊成和親吐蕃。”

“除非吐蕃戰敗,投降納貢割地,送公主來大唐和親,這才勉強能接受,但嫁公主到吐蕃,臣絕不支持。”

李世民對和親這事倒不覺得有什麼太難接受的,從政治角度來考慮,和親是一種很好的手段。至於說公主,朝廷完全可以以宗室女冊封公主送去和親,又不用真嫁親女兒。

皇帝擺擺手,“和親之事先不提。”

“來人,去帶晉國公的三位公子和女兒前來。”

等武家四個孩子帶來,李世民拉着懷玉跟他去了甘露殿不遠的凌煙閣。

這座三層的閣樓,

裡面掛着一位位大唐功臣們的畫像,

“朕近來時常來此閣中,”

那些功臣畫像,有的人已經亡故,多數還在世。

“爲人君者,驅駕英才,推心待士,”

朕從這些功臣畫像中選出了二十四位功臣,另將十八學士也一併陳列。

所有畫像皆面朝北,北面是三清殿。

最內一層爲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爲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爲其它功臣。

李世民帶着懷玉,還有武家四個孩子進凌煙閣,看他新定的二十四凌煙閣功臣和十八學士。

這二十四功臣,是在原實封功臣基礎上精選的。

排名以官爵高低排序。

第一位,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

武懷玉倒不意外,玄武門之變後長孫無忌就是功高第一,而他這些年雖一直沒有什麼實職,但他也是做過宰相,後來又加封三公之司空,再到司徒,這可是正一品,真正位極人臣。

當年李世民的天策上將,都還在這三公之下呢。

“承嗣,你可認得這凌煙閣功臣第二是誰?”李世民指着第二幅畫像笑問。

“回陛下,第二是我阿耶。”

“沒錯,這凌煙閣功臣榜第二,便是司空、晉國公武懷玉。”

“陛下,臣僅是代司空。”武懷玉在一旁道。

“不,從今日起你就是三公之司空了,”

緊隨其後的是司空、萊國成公杜如晦。杜如晦的司空是死後追贈,可也仍是司空。

前三長孫無忌、武懷玉、杜如晦,

跟貞觀實封功臣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榜一大哥不再是裴寂了,

裴寂做爲太上皇的老夥計,曾經一直是武德和貞觀兩朝的功臣之首,是個無法繞過去的大山。

但現在是貞觀十年了,太上皇都早大行西去,裴寂更是先一步死在徵召回朝的路上。

李世民的這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可以看做是他對大唐開國以來許多事情的否定和修訂。

緊接着是冊贈司空的前宰相武士彠,

第四位,司空、周國公武士彠。

排在第五位的,竟然是歷史上排最後一位的秦瓊。

太子太師、齊國公秦瓊

歷史上秦瓊因爲貞觀朝病退的早,也死的早,官爵並不是很高,故在一衆功臣中墊底。

而在如今時空,秦瓊曾出任宰相,官階是開府儀同三司,官至太子太師,這是從一品,僅次於三師三公天策上將。

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傅樑國公房玄齡排第六,太子太保、衛國公李靖排第七,

開府儀同三司、河間郡王李孝恭排第八,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申國公高士廉排第九。

特進、太子少師、民部尚書宋國公蕭瑀排第十,特進、鄭國公魏徵排第十一。

輔國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恭排第十二。

後面是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侯君集、張公謹、程咬金、樊興、唐儉、李績。

幷州大都督府長史、太子右內率、紫金光祿大夫、英國公李績最後一名。

相比起武懷玉記憶中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少了虞世南、劉政會、張亮,多出了武懷玉、武士彠、樊興。

秦瓊也從最後一名到了第五。

看着那一張張功臣畫像,這些等身高畫像,全都出自武懷玉之身,看着既熟悉,又有些陌生。

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1020章 他急了第909章 就是賤第752章 珍珠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767章 再給一次機會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994章 罪已詔第877章 瓦崗山上再舉旗第821章 賢婿啊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97章 隴西會師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1025章 皇天在上后土爲證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327章 奔則爲妾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939章 金山第90章 跳蕩先鋒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158章 燒燒冷竈第270章 開府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930章 一封急報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1071章 夜長夢多第175章 先鋒第1061章 篳簬籃縷第82章 承製拜封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468章 孫真人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687章 私養義兒三千第946章 兄弟謀第68章 棄筆從戎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907章 他急了第10章 捉錢令史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919章 捷報第784章 李靖的警告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498章 衣錦還鄉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879章 惹人生厭的齊王第140章 後院起火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59章 天王補心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727章 跟熊貓肉搏的校尉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711章 人情債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986章 絕不贊成和親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11章 朱衣黃衫第337章 拒絕第625章 晉國公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914章 武公東渡第410章 戰天子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760章 臣妾第1091章 檢校庫第1074章 武懷玉的反擊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240章 代師傳藝第660章 秉筆相公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693章 斬立決第353章 程家的菩薩蠻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472章 慶餘年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55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93章 壽陽侯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68章 棄筆從戎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628章 彈劾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