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捷報

大纛下,

石守信頂盔貫甲,大馬金刀坐在馬紮上,那身華麗的御賜明光鎧甲,讓他極其醒目,所有人都以爲他就是武相公。

而真正的武相公此時卻並不在纛旗下,

這場約戰,武懷玉提不起半點興趣,早就知曉結果,毫無懸念的戰鬥,那不就是垃圾時間嘛,

吊打突厥生擒頡利的武相公,堂堂大唐戰神,跑來流求島欺負島夷們,也勝之不武嘛。

武懷玉在安平港,

安平號是武家的一家商行,收購流求島上的土產。

“這是樟腦,也稱龍腦,我們向土人收購價是每擔八貫錢,我們轉運到廣州香島後,那裡出貨價十六貫,在廣州可以賣到二十多貫,而在廣州港胡商的收購價達到三十貫·······”

一擔百斤,

伐樟熬腦,是個很賺錢的行當,需要的就是樟樹資源,然後就是廉價的勞動力了。

在流求這邊,最不缺的就是樟樹,而且這裡很多老樟樹,組織一羣人進山伐樟,然後蒸熬樟腦就行了,跟燒炭一樣沒啥太大技術,但是比燒炭可賺錢多了。

一旦八千,一斤就是八十錢呢。

土人覺得還是很滿意這價格的,只不過武家收來運到廣州香島就翻番了,而出口給胡人海商,更是達到三十貫一擔,

當然,武家收購樟腦可不會直接給錢,都是以物易物。

各種各樣精美的貨物,能讓島夷們看的眼花繚亂,每樣都愛不釋手。

黑糖紅糖白糖冰糖糖塊,各種蔗糖都供不應求,尤其是武家掌握的白砂糖和冰糖提純脫色技術,可以說獨步天下,比以前天竺人的黃黃的霜糖不知強多少倍,完全壟斷了白糖貿易,

供不應求,自然就得擴大產能,這幾年長安貴族們最熱衷的一個理財,那就是到南邊買地買奴隸,建甘蔗種植莊園,或是建棉花種植莊園,

那邊的地便宜的很,適合置辦大面積的農場,然後那邊的奴隸也相對便宜,買來大批奴隸,集體種植,再搞點粗加工,很賺。

而現在武相公親自給他們描繪了更美好的畫卷,

安平號掌櫃激動的道,“別說一年十萬擔,就是一萬擔,再我們只佔一半,那也四萬貫啊,”

特別是武家的各種好酒,最讓土人喜歡了,當然各種鐵器也是他們喜歡的,島夷們的手工製作造技術太弱後了,

八貫一擔的樟腦是挺值錢,可武家販來的各種商貨卻更貴,每次島夷來交易,樟腦、鹿皮、稻穀、魚乾、肉乾、藥材等,換回的商貨卻不多。

“安平號守着流求這個寶島,前景是極其光明的,你們是先行者,這頭湯自然你們吃喝。”

大掌櫃的以前也只是武家一個商號分號的三掌櫃,這次升大掌櫃,也是奔着先吃苦的準備來的,卻沒料到這邊比他想象中的好。

八貫一擔收,運到香島就十六貫了,就這麼簡單,翻一番,而廣州那邊的商號賣給胡商,能賣到三十貫一擔。

“當然,這樟腦買賣做大了,到時肯定也不是我們一家壟斷,肯定會有很多人來一起做,但再怎麼分,我們近水樓臺先得月,也能搶佔很大份額的,這最肥的肉肯定是落我們肚裡。”

僅這裡的收購價來說,十萬擔一年,那就是一年八十萬貫的買賣了,也意味着起碼有八十萬貫的毛利。

僅一個一年樟腦十萬擔的產出,就讓安平號的幾位掌櫃驚的直吸涼氣。

武家的商號,早有成熟的運營制度,從掌櫃到大夥計,都是有資格拿到頂身股的,那就是崗位分紅啊,商行賺的越多,他們分的也越多。

樟腦是重要的藥材,用途廣泛,還可以做香料。

“等這次仗打完,我們就開始組建樟腦場,一邊收購一邊伐樟熬腦,”

而且流求的氣候這麼好,土地這麼肥沃,蔗糖、大米也能成爲大宗出口貨物,此外高山也適合種茶,茶葉和棉花以及檳榔,再加上硫磺、銅,還有漁業,簡直就是挖之不盡的寶山!”

安平號是新成立的商號,幾位掌櫃加上一干業務骨幹的大夥計,都是從武家其它商號抽調來的。

“守着這麼個寶島,我跟你們說,將來穩定了,一年能收購鹿皮十幾萬張,樟腦十萬擔以上,

蔗糖,是跟樟腦一樣值錢的好東西,

平時的辛金相比之下反比不過。

這幾年武家跟不少家族合作,從黔蜀到嶺南,擴大了許多甘蔗種植園,每年的蔗糖產量都在提升,可仍跟不上需求。

這也是後來島夷們怒了想掀桌子的原因,他們也不傻,覺得自己在這交易中太吃虧,可又沒有定價權,既想換唐人的東西,可卻又沒東西可拿出來換了,一怒之下,決定直接動手搶。

流求有極優質的樟樹資源,

樟腦產業,是武懷玉規劃中的未來流求的支柱產業之一,這個行業,以後肯定主要還是要進山的,不可避免的要跟生番甚至野番打交道。

武懷玉之前一直惦記着流求島,其實就是想着這邊的巨大資源,

不說這裡的樟腦資源,僅僅是種甘蔗製糖,也非常了得。

蔗糖的需求太大了,大唐內需極大,外貿需求更大,這玩意可以說絲毫不比絲綢瓷器茶葉的需求低,

此時的茶葉外貿,其實量還不大,蔗糖的外貿現在已經後來居上超過茶葉出口。

雖說蔗糖很多地方能種,但要達到一定產量也不易,更何況武家還掌握着白糖冰糖這些高端產品。

“我希望明年流求的蔗糖產量能達到十萬擔,”

十萬張鹿皮,十萬擔樟腦,十萬擔米,十萬擔蔗糖,

聽着一個個天文數字,掌櫃的們都驚呆了,這不可能辦的到的啊,就算今年還有一年緩衝,可一年時間能征服多少島夷,拿下多少地?最關鍵的還是今年能夠從內地遷來多少人落戶,又能招來多少人墾荒。只是心裡卻又對武相公很相信,

武相公說能,那就是能。

安平碼頭現在並不大,一會就轉完了,武懷玉去找汪刺史,

新年新氣象,

兩人對那邊的戰鬥都不感興趣,沒當回事。

“打完這仗,就可以上岸墾荒屯田了,我們要一邊鼓勵世家大族僱工來搞商屯,也要鼓勵內陸無地百姓移民過來,只要來的,一戶給地二百畝,丁男百畝,中男都給五十畝,”

只要有人,就有發展。

“不過流州衙門這邊也需要引導,流州開墾的田地,在保證口糧的情況下,還是應當多種些甘蔗棉花等經濟作物,”

流求畢竟是個島,

墾的田全都種糧,那就會過剩,而糧食做爲大宗商品,運輸成本是極高的,況且近幾年糧價一直很平穩價格也低,運出去也賺不到什麼錢。

反倒是蔗糖和棉花,當今最熱銷的好東西,經濟價格高。

甚至種甘蔗棉花還能帶動島上的一些製糖作坊、棉花加工等一些初級產業,再則流求是海島,現在又堅挨着貿易航線,蔗糖棉布現在也是熱銷外貿商品,很方便出口,還賺錢。

一戶百姓如果來落戶流求,分到二百畝地,那麼口糧可能僅需要二十畝地,再留一個地稅糧或額外統購糧,比如十畝二十畝的,則仍還有很多田可以用來做甘蔗或棉花、茶葉等,

這樣移民們保證口糧自給,又能爲流州的官、軍、商、工提供商品糧和上繳的稅賦,

剩下的地種經濟作物,自己收入增加了,流求這裡出口也增加,稅收也增加,港口也能帶動起來,還能帶動加工產業,

“武相安排的好,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兩人商議着開墾規劃,種糧保障自給自足和上繳稅賦,種甘蔗棉花則促進農民增收,帶動流求產業發展。

流州衙門不但不會阻攔百姓種植甘蔗棉花茶葉等經濟作物,反而還會加以引導,提供一些技術支持等。

當然,對於世家豪強過來也是鼓勵的,支持他們買地屯墾。

這條政策,最惠的自然還是武家。

武家是流州還沒設立時就拿到流求開拓令的,現在有了流州,武家做爲開拓者,依然能得到許多政策的支持幫扶。

反正汪達直接說了,這地武家看上哪塊就圈哪塊,衙門立馬丈量立樁登記,象徵性的給點錢就給發地契。

所有地,武家有優先挑選權。

武懷玉以武家各個商號的名義購地屯墾,這種商屯也能享受一樣的特惠。

汪達現在巴不得武懷玉能夠多圈點地,因爲按約定,拿了地是得屯墾耕種不得荒蕪的,否則輕則罰款,重則收回。

流州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地,最缺的就是人了。

“今年內,武家會想辦法在流求開二十個商屯,”

一聽這話,汪達就精神了。

大唐在邊疆也一直搞軍屯,從河西到遼西,從朔方到隴右,從南中到嶺南,一個標準的軍屯是五十頃,每屯百戶,每兵受田五十畝,配給耕牛、農具,實行“安邊御虜,足食力先。

也有少屯,每屯二十頃。

武懷玉說的明顯是大屯,一屯五千畝,二十畝那就是十萬畝。一張口就要一年開墾十萬畝地,邊軍軍屯是一屯用屯兵一百,二十屯得兩千人。

不過武懷玉不管是弄兩千奴隸過來,還是招募兩千長工夥計過來,似乎對他來說確實不是問題,至於說弄幾千頭牛,以及種子耕具啥的,更不是問題了。

“武相,才二十屯麼,乾脆弄一百屯,”汪達得寸進尺。

懷玉呵呵一笑,“不急,慢慢來,這首批二十屯,會是各個商號來開墾,”

“報!”

一條快艇駛入安平碼頭,船上跳下一名牙兵,飛奔到武懷玉前,

“稟報經略,大捷,

我軍已大敗島夷部落聯軍,敵人已潰不成軍,四處逃竄,我軍正大舉掩殺,”

懷玉聽到這消息絲毫不驚訝,擡頭看看天色,太陽將要下山,

晚霞滿天,無比美麗。

第899章 海上花園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865章 自棄兵權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164章 別宅婦人第876章 再聚瓦崗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109章 鄣鹽井寨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234章 和親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227章 太子第475章 孤臣路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581章 並立二妻第240章 代師傳藝第605章 舊情復燃並立妻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第42章 連升四級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725章 保守黨魏徵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996章 武氏十三義子第581章 並立二妻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909章 就是賤第68章 棄筆從戎第17章 三娘夜奔第857章 新人換舊人第215章 洞房花燭第78章 千里覓封侯第465章 二年夏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625章 晉國公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234章 和親第672章 史掌櫃侯東家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38章 空手套白狼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344章 秦瓊李靖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200章 高處不勝寒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73章 檢校總管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790章 阻擊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474章 爭相附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第558章 憫忠閣上起山頭第43章 長街刺殺第760章 臣妾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500章 聖太子和他的賢良師第660章 秉筆相公第175章 先鋒第125章 聯姻程家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943章 新金山第844章 樊樓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262章 囚徒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第1081章 非份之想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117章 撿漏寶藏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60章 太子特授第1094章 交易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647章 與皇帝共天下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1091章 檢校庫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638章 擅殺第1091章 檢校庫第1018章 水牛鎮第401章 壓歲第807章 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