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自棄兵權

“張監,懷玉現在江州吧,在忙什麼?”

岐州,九成宮,李世民泛舟西海湖上,

龍舟上內侍監張阿難陪同着,面對皇帝似乎不經心的詢問,這位大貂寺拱手答道,

“皇城司密探從江州發回消息,晉國公攜嫡長子武承嗣數日前抵達江州·····”

一五一十的將武懷玉到江州後的一舉一動都報告皇帝,語氣平淡,不夾帶半點私人感情,哪怕這位晉國公是他義孫女婿。

武懷玉考察江州官吏,提拔了些人,貶降了些人,罷黜了一些人,還要新招些人,

他還拒絕了把江州統軍府改爲江州護軍府的安排,甚至認爲沒必要設親事府、帳內府,

連擬建的江州鈔關將來三分之一的關稅,也主動推辭了,建議那份留給江州一州三縣用於民生。

武懷玉沒有在江州開幕府,也沒有設國司,還拒絕了江州統軍府劃歸其名下,也不想點選品官子弟爲親事、帳內······

皇帝聽完這些,臉上並沒有露出什麼意外神色,

張阿難沒有看皇帝,低着頭,但他餘光還是能感覺到皇帝臉上古井無波,皇帝是早就已經知曉了這些,還是早預料到了這些?

不管是哪樣,其實也都在張阿難的預料之中,

兩人也是相處多年,都很熟悉對方了,貞觀天子是個非凡天子,沒啥能超出他的預料。

當然,張阿難也極了解皇帝,皇帝也沒啥能超出他的預料。

張阿難見皇帝不語,

便繼續稟報,

“江州官吏考察完後,正在進行調整公示,”

“江州已經開始補選官吏的三級考試,初試正在進行中,允許九百人報名,六百江州本地戶籍士子,三百江州外地士子,只要是年紀在二十至四十歲內皆可。”

“還有年齡限制?”李世民哦了一聲問。

朝廷科舉,其實就沒有太嚴格的年齡限制,你有本事,十一二歲也可以參加,當然前提你得是州刺史舉薦的鄉貢,或是州學生,或是國子監、兩館的學生。

刺史舉薦貢生,也是有擔保責任的,尤其是如秀才科的貢士,如果能力不夠,到時可是要問責的,所以一般刺史也不敢亂舉薦,導致有時秀才科甚至都沒有考生。

每年科舉,都會有些十來歲的少年,或是頭髮花白的五六十歲老人蔘加,

江州地方上選幾個官,武懷玉卻要三級考試,還搞這麼多限制,李世民倒有點意外了。

“聽說武相說這次考試是爲了補選官吏,所以書言身判很重要,這身不僅要相貌好五官端正,而且還得青壯,十來歲或是五六十歲,根本不適合·····”

等皇帝聽說這三級考試,甚至考的非常嚴格,不接受考前干謁,考試時考棚裡小號間分開考生,嚴格巡考防止舞弊,考完了試卷要封箱,然後由專人糊卷頭名、再重新謄抄,再交給考官閱卷評分,最後武懷玉還要再覈查一遍,最終還要衙試排名次······

這套江州考選辦法,真的比朝廷的科舉還要嚴格了,

通過資格考試初選出來的九百人,最終只取三十名舉人。

淘汰率也很高。

這般嚴格考試,就是要純粹的以才取士,這可是現在朝廷都做不到的,朝廷的科舉,秀才、進士、明經、明書、明法、明算諸科,秀才科一年一兩個,有時甚至一個不取,最難。

進士有兩等,一年也就取那麼十來個,明經有四等,但加起來也才取二三十個,其它明算等幾科,也都分兩等,錄取的不多,而且含金量不高,可每年就錄取這麼點人,

卻也不全是按才取士,而是考前就干謁投詩權貴,考前就憑才氣、氣聲,以及家世,先在考官那裡已經內定好名單了。

真正考的好不好,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

之所以有這樣的科舉,還是皇帝本就把科舉取士,當做是朝廷取士的一個小補充而已,大唐取士仍還是以門蔭爲主的,

貴族高官勳戚子弟,都可以門蔭入仕,頂多是服色役累積年資,或是納資代役累資,累積了年資就可以參加銓選授官。

只有那些沒有門蔭資格的,纔會想着走科舉之路。

但就算沒門蔭資格的,科舉也主要是面向那些地方豪強庶族,或是貴族裡的庶子等。

所以從一開始這科舉取士,就不是爲了取才、公平去的。

“怌玉這是不想要江州?”

李世民站在龍舟船頭捋須,

張阿難攏着袖子,回了皇帝,“晉國公一向是反對分封內地的,”

“難道朕還真把他封到那夷洲荒島去?”李世民搖了搖頭。

這個頭不能開,封武懷玉去夷州,那其它功臣們呢,要不要改封蠻荒,那皇弟皇子們呢,是不是也要改去邊疆?

那就非皇帝願意了。

“他護軍府不要,那親事、帳內兩府總是要的嘛,”

“晉國公說身爲國公,本就有防閣,他官居一品,朝廷給防閣九十六人,足夠多了。”

皇帝想了想,

“既然懷玉不想要護軍府,也不想要親事、帳內府,那就隨他意吧。”

江州統軍府不改爲護軍府,則原來定的這一府開支,也不需要再由江州刺史出了。

另外親事帳內兩府,武懷玉本來該有三百多人的,

“納資代課吧,品子服色役,充王公親事帳內,也可以納資代課,一人要納資多少?”

張阿難說,“月納二百錢,”

總之,一個品子需服色役,這也是累積當官資格,如果他不願意服色役,也可出錢代替,反正一年也就兩月,四百錢對他們而言算不得什麼。

武懷玉主動放棄親事帳內兩府,朝廷讓那些品子折成錢交給他,總共三百三十四人,每月納資代課錢摺合六萬六千八百文,

一年下來有八百貫。

這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當然,對於一位世封國公來說,這其實不算啥。

放棄三百多人的侍衛,換一年八百貫補貼。

朝廷肯定不會虧,畢竟這筆八百貫的錢,完全可以從江州分到的那筆稅賦裡出,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李世民捋須,

或許其它世封功臣刺史們,也可以沿用武懷玉此例,不置護軍府,也不置親事、帳內府,直接把親事帳內納資代課錢折給封臣們。

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503章 老狐狸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661章 象牙侯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994章 罪已詔第1018章 水牛鎮第659章 大膽第347章 颯露紫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729章 老狐狸第53章 古仙一脈第163章 極品紈絝第1076章 威風掃地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596章 開竅了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722章 吳王府第218章 太子殺手第794章 心病難醫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353章 程家的菩薩蠻第4章 雙喜臨門第1083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881章 陛下千秋萬歲後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354章 截殺第18章 高攀不起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1094章 交易第37章 小有身家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64章 別宅婦人第463章 觀自在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391章 公主的天價彩禮第14章 烏雲踏雪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622章 來都來了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492章 逃人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1052章 天恩浩蕩第801章 大手筆第751章 屠萬是爲雄第661章 象牙侯第735章 李靖第292章 龍驤將軍之女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600章 香得嘞第186章 不良少年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577章 閒看庭前花正開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434章 櫻桃宴第1037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0章 李三娘子第903章 怕嗎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337章 拒絕第767章 再給一次機會第317章 恕不奉陪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174章 可敦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471章 石守信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775章 刺面第760章 臣妾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765章 高明的獵人第781章 設無太子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1046章 他好像一條狗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