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

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

高州,

高涼。

高涼嶺上,

高州都督馮智戴正跟楊公相約打獵,兩人一身獵裝,帶着衆多家丁奴僕,架鷹牽狗,

今天二人收穫皆豐。

“馮都督可知這山爲何叫高涼山?”楊松指着羣山問。

“楊公這可難不倒我,”馮智戴哈哈大笑,“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羣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而高州便因高涼得名,在南朝梁時正式建州。”

先有高涼山,再有高涼郡,然後有高州。

“我們楊家當年原籍河南,五胡亂華之時,遷移南下,我們家族從閩西進入南粵,一路隨客家羣落遷至高涼,在此曾定居數代,後來才遷到北邊竇州的阿公髻山麓,

在那開基立業,繁衍生息。”

楊家比馮家先來高涼,馮家當年南渡,是先在廣州新會登陸落腳,後來因任官高涼,才遷移過來定居。

其實貞觀之前,楊家所在的阿公髻,也就是當地人所稱的楊公嶺這帶,也是屬高州的。

只是後來划進竇州。

楊公嶺所在的馬貴鄉,位於雄偉秀麗的雲開大山粵西第一高峰大田頂,和粵西第二高峰棉被頂南麓,

馬貴楊公嶺,向爲高涼北部要塞,

早年嶺南聖母冼太夫人就曾領兵與楊家祖上在此據險屯兵,參與平定侯景之亂。

後來楊家還在楊公嶺建立了地母廟,以紀念那位聖母。

馬貴楊家和高涼馮家的關係,也是世代聯姻的緊密盟友。

這位楊松,花白鬍須,年過花甲,武德年間曾任刺史、拜金紫光祿大夫,如今是致仕在鄉,但影響力很大。

今天兩人說是相約狩獵,其實還是爲了談事情。

“聽說武相公回嶺南了,人在廣州,沒有邀高都督過去嗎?”

“沒有。”馮智戴如實道。

馮楊兩家是世交,楊松和馮盎向來以兄弟相稱,馮智戴還得稱楊松一聲世伯。

“聽說使府下了公文,嶺南諸州以後得按兩稅新法納稅,而且還得把三分之二的稅賦上繳,只三分之一留州?”

馮智戴有些無奈的點頭,“嗯,這是朝廷的旨意,觀察使府轉發諸州,今年兩稅,夏稅過了不徵,但秋稅要徵。

現在下文讓各州務必完成秋稅上繳,使府還要派稅吏下來監稅,”

其實楊松也早確認了此事,

他今天要跟馮智戴談的當然不是這個,而是要如何應對。

這個兩稅法跟楊家當然也息息相關,畢竟僅是一個按畝徵收的地稅,就不是小數,戶稅按財產徵收但有上限,倒無所謂,可工商市稅等等,這些卻又是很大一筆。

這是大變革。

前幾年朝廷試行的稅法,按戶徵收,上戶也不過一石二斗米,夷獠更是減鬥,可以說可以忽略不計。當然,楊家這樣的大戶,向來跟馮家這樣的豪酋關係密切,所以每年其實在稅外,也要給馮家上貢不少。

但不管怎麼算,以往的那種約定俗成的上貢,都不算多。可如果按現在武懷玉所公佈的稅法,

那楊家這樣的地方豪強,那要納的稅就多了,楊家田地衆多,按畝徵收就是一大筆,而楊家也還開礦冶煉,又還開有集市,有商隊販貨行商,甚至也賣鹽,是沒有鹽引的私鹽。

其它諸如種甘蔗熬糖,私釀酒水販賣等,那都是一般操作了。

要是全都得徵稅,很大一筆。

這事影響的當然不只是楊家這樣的豪強,馮家這樣的嶺南土皇帝受影響更大。

一來官面上,他們馮家本來控制高府八州甚至是海島四州,都督刺史縣令等基本上是他們馮冼兩家的人,徵收上來的稅,說是公用,其實不也還是他們在用,養官吏養兵馬,都是他們的勢力。

現在一道公文,就要拿走三分之二的稅,

於私,馮冼等家族,也是地方上最大的土豪地主們,其它工商礦業等也是他們爲主,依法徵稅,那他們還是出的大頭。 “武相公真沒邀你去廣州面談?這麼大的事情?”

“沒有,連信都沒有一封。”

兩人坐在山嶺上,陷入沉默。

“使府公文說今年秋稅,須在十一月底前完成,”

楊松捋捋須,“朝廷手伸的越來越長了,不僅對獠蠻窮追猛打,調過頭又向我們下手了。”

馮智戴也只能是一聲嘆息。

“馮公在長安可有信回來?”

“我阿耶只說遵守朝廷的政令。”

“馮公真這樣說?”

“嗯。”

又是一陣沉默。

自武懷玉下嶺南後,嶺南豪酋們對中央朝廷的態度可以說是變的更爲恭敬了,武德年間,朝廷還只是控制了廣交桂幾個要鎮,在嶺南兵也不多,所以發馮盎陳龍樹寧純等有見識的人,恭順朝廷,但如寧長真談殿馮暄寧道明等有野心的人,還是桀驁不馴的,

如今形勢大變,

大唐不僅把DTZ給滅了,也打服了吐谷渾党項,南中、黔中諸蠻也紛紛恭順,這個時候朝廷在武懷玉的建議下,大力經略嶺南,往這邊駐派了大量兵馬,

說實話,楊松也覺得無力對抗。

但馮盎會這麼配合還是讓他有些意外的。

“我聽說,朝廷在嶺南又編新軍了,”楊松道。

“嗯,武相公新編了一支經略軍,做他的衙外兵,大部份從廣州點選的團結,總共六千人。

而廣府,也已經新編三千人的都督牙兵,稱守捉營。

聽說交桂二府也馬上要編守捉營。”

他又說了一個內幕消息,“廣州市舶司把秋季收入的三之二給了武相公,十萬貫,”

楊松問他,“那高州都督府是否也要編都督牙兵守捉營?”

“朝廷是讓編的,但這三千人的守捉營,軍費得高府自己負責的,”

“武相公不管?嶺南三分之一的稅賦可是上繳給他了,”

馮智戴無奈道,“按理說他得管,可親兒子都還有偏心的,何況我們呢,嶺南六個都督府,要編練守捉營,也肯定是先他大哥武懷義的廣府,再是他親家丘行則的交府,然後是李襲志的桂府,

我們高邕容這本地人都督府,肯定是最後的,甚至得自己解決軍費。”

他又說了一事,“我聽說廣府的守捉營三千人馬,武懷玉是交給廣府司馬陳盛統領的,加了個防禦副使銜。”

“你是說就算我們自己出錢編練這守捉營,到頭來武懷玉還是要派自己人來接管統領這支人馬?”

“那是肯定的,都督雖然是我,可嶺南六府九十六州的長史、司馬,武懷玉早就說過,要全換成朝廷吏部選官的,”

再次沉默,

良久,

“都督打算怎麼做?”

“楊公覺得該怎麼做?”

一老一少對視,眼裡多少有點不甘,又有點畏懼。

繼續三更,,樂極生悲,今天腰痛,讓老婆按按,結果一屁股給我坐的都直不起腰了,明天可能要去醫院,哎!

(本章完)

第817章 劃地爲牢第99章 真母老虎(求首訂!)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132章 獨領風騷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56章 過三關第470章 好地主第691章 反擊第1068章 朕累了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1069章 詔停世封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273章 邀約第913章 大消息第236章 老丈人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316章 烹殺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665章 不給面子第1065章 天譴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97章 隴西會師第462章 褻瀆者第439章 末法時代無盡藏第850章 武良娣第790章 阻擊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41章 三娘子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510章 山後八寨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268章 龍顏大悅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165章 夜不歸宿第568章 程咬金的羨慕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24章 九五至尊第627章 滅國擒王終雪恥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922章 納貢第289章 白城開市第589章 武二孃的未婚夫第1071章 夜長夢多第976章 喚鄭才人來第1092章 武相的福利第433章 死不懼閻羅王第20章 千牛備身第664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章 渭北三原第803章 惱羞成怒侯君集第801章 大手筆第43章 長街刺殺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第66章 出征隴右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401章 壓歲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1064章 配饗太廟,陪葬皇陵第103章 幹就完了第761章 嫡系第758章 千里西江奔邕州第532章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850章 武良娣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505章 白袍勝紫衣第907章 他急了第228章 貴族範第213章 崔寡婦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199章 有本事告御狀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347章 颯露紫第511章 火槍營第99章 真母老虎(求首訂!)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981章 遜位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864章 世子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324章 段公子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615章 幽州軍第607章 太子怒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258章 舔狗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