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

區區一頭野豬,皇帝毫不畏懼。

本來還覺得唐儉過於緊張,可被他這麼當衆一說,李世民也才意識到,剛纔確實讓承幹挺危險的。

承幹才十一歲,也不像他從小學習騎射。

不過越是如此,越讓李世民覺得太子剛纔既勇且孝,能夠第一時間不顧自己安危,提劍來擋野豬,

朕的好大兒啊。

“莒國公說有幾分道理,剛纔朕大意了,”

皇帝揉了下鼻子,然後指着那五頭野豬,

賞賜給唐儉一頭、秦瓊一頭、武懷玉一頭、太子一頭,剩下一頭歸皇帝。

因爲唐儉能夠站出來勸諫,李世民還說唐儉忠良,於是特賜唐儉晉爲二品右光祿大夫,兼太子少詹事、賜絹百匹。

武懷玉晉從一品左光祿大夫,賜絹百匹。

秦瓊賜絹百匹,加太子太保。

皇帝還當衆宣佈,跟秦瓊結兒女親家,把一位公主賜婚給秦瓊次子秦理秦懷道,並賜爵歷城縣公。這個秦懷道,其實說來是秦瓊的第四子,不過他當初投唐,在洛陽的妻妾兒女皆被王世充所害,後來李淵把侄女唐興縣主賜婚給秦瓊,兩人又生了彥道、懷道兩嫡子,妾侍也生了善道等,

以功臣嫡次子尚公主,也是李世民慣來手段了。

六歲的秦懷道也算是運氣好,賜婚尚公主還馬上得一縣公爵位,雖是虛封縣爵,畢竟也是縣公啊,這輩子富貴不愁了。

幾人一起謝恩。

不少人看着唐儉,對這傢伙挺佩服,覺得這傢伙很會抓住機會,他衝上去拔劍攔野豬,其實還真需要他來戰野豬嗎,這麼多侍衛大將,甚至皇帝也能把這野攔斬殺,

但這表現確實搶眼,尤其是事後再來那麼番勸諫,可不得了。

本來他是太上皇的人,但現在既勸諫了皇帝,又維護了太子,於是皇帝順理成章的嘉獎了他,還讓他做了太子少詹事,讓他去兼職輔佐太子,

好傢伙,

不愧是元謀功臣,厲害。

當然,秦瓊那一槍也是非常驚豔的,真的是寶槍未老,雄風依舊。

當年天策府第一大將的威風依舊,不愧是能讓朝廷把他用過的大鐵槍當成國家禮器的人物。

現在憑一槍之威,讓皇帝順勢把這位軍方大佬加上一個太子太保的名頭,讓承幹多了個了不得的老師。

至於武懷玉由特進遷左光祿大夫,這是升入從一品,跟開府儀同三司同爲最高品,

現在開府儀同三司,大唐僅有兩人,一是長孫無忌,一是秦瓊,都是曾任過宰相,且還是皇帝頂級心腹。

武懷玉現在也能升入從一品,雖是次一級的左光祿大夫,那也是當衆表明皇帝對他的賞識。

當然,這個加封,不是射了野豬一箭換來的,很明顯,這是武懷玉在三原推行兩稅新法很成功,甚至是剛纔太子替他獻的代役法的獎賞。

出了中間這麼一個插曲後,

圍獵繼續,

但接下來許洛仁等將領們可不敢大意了,皇帝前後左右都有將領侍衛圍着,這樣讓李世民覺得有些無趣,

雖然之後他又射了幾隻野豬野雞野兔,甚至還射了兩隻鹿,

可惜沒遇到白鹿,

皇帝射空一壺箭後,便讓其它王公們射獵,承幹也上馬張弓搭箭,射殺了一頭野豬一頭鹿,還射了一隻野雞,

這箭術讓李世民非常滿意,

武懷玉倒沒有爭風頭之意,他箭術還可以,平時經常練習射箭,現在射這些圍趕聚攏的獵物,其實挺容易的。

他只射了頭野豬,雖然有機會射幾隻鹿,但最後故意一頭也沒射中。

鹿這玩意,當着皇帝太子的面射了,感覺不太好。

晚上,

皇帝就住在長坳的秦瓊白鹿莊園,

秦瓊的莊園裡,條件還是不錯的。

白天獵到的獵物,宰殺後烹飪,

這樣的時候,武懷玉免不得又要充當回廚子,給皇帝搞幾個私房小菜。

蘿蔔燉野豬肉,醬爆鹿腰、枸杞鞭花、參燴鹿腦、鹿蹄燉鹿筋、辣炒鹿絲,野雞做的飛龍湯,野兔炒的麻辣兔丁······

再來點新鮮鹿血配的鹿血酒,

李世民今天挺高興,

他喜歡打獵,打獵使他愉快,今天收穫不錯。

當然最高興的是今天太子的表現,那不顧一切衝到馬前,提劍護衛父親的忠孝之心,太讓他感動了。

李世民自己沒能處理好與父親、兄弟之間的關係,玄武門之變雖說是迫不得已,但也是他這一生都抹不過去的陰影,

甚至可以說是這輩子的負擔。

越是因爲這抹不去的人生污點,他越發強調父慈子孝,越發強調要以孝治天下,

缺什麼就強調什麼,

就好比民間窮苦百姓,最喜歡給兒子取名富貴、大貴、大富、阿發、阿旺一樣,而世家貴族卻喜歡給兒子取名什麼仁義禮智孝,什麼承嗣繼祖。

懷玉做的這桌子菜,非常不錯。

能夠跟皇帝一桌共享美味的不是宰相,那也是極尊貴的,宰相中房玄齡溫彥博魏徵這三高官官,李世民都沒帶出來,

一來也是長安中樞事務重離不開人,二來李世民也有些煩魏徵、溫彥博他們喜歡勸諫,

李世民每次打個獵,他們總要各種勸諫,煩人。

甚至李世民有時候在宮裡悶的久了,便在後宮射射宮人們養的小兔子,魏徵知道了都要來進諫。

帶上他們幾個,那都別想痛快狩獵一回。

長孫無忌喝着飛龍湯,這野雞吃的多是松子,燉出來的湯也是極爲鮮甜,一點不油膩,對於長的很胖,不幸跟馬週一樣得了消渴症,甚至還有高血壓的國舅爺來說,喝點湯就好了,

武懷玉則在吃蘿蔔燉野豬,

比起家豬,野豬肉更柴,

特別是那層皮,不僅毛難以去除乾淨,毛根多,而且皮很堅韌,直接炒的話是很難的,燉比較合適,直接放兩個大蘿蔔在裡面,小火慢燉燉熟後,再把蘿蔔切塊,

能夠把野豬的那股羶騷味去除,且能讓柴硬的野豬肉軟而彈牙,

他今天這野豬肉燉的不錯,跟家豬肉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味道,各有特色,連皇帝吃了一筷子後都稱讚不已。不過皇帝最喜歡的還是鹿肉,尤其是鞭花、鹿腰這幾樣,

懷玉不由的有點懷疑,難道皇帝日理萬機,操勞過度,腎虛了?

皇帝這幾年生的孩子還是挺多的,應當沒這問題,不過哪個男人不想更猛點。

要猛,更猛,

李靖和馬周也留在京城沒來,

秦瓊跟懷玉坐一起,爺倆倒是其樂融融。

對於今天加封太子太保,秦瓊沒啥太激動的,反正他連宰相都不願意當的人,早不在意官爵這些了,沒有仗打的太平年月,他更願意遠離朝堂紛爭,

不管是開府儀同三司還是太子太保,又有什麼關係呢。

相比之下,坐對面喝着飛龍湯的長孫無忌,卻是有點心不在焉,自從侯君集被趕出長安後,這位長孫公可是又活躍了好一陣子,

他仍想復出,

但忙碌了一陣皇帝也沒半點反應,於是失望的長孫無忌現在又開始在謀劃着讓他舅舅高士廉返回朝中,

據說這事已經有了點眉目。

高士廉可能年後就能返京,極可能再次拜相。

這件事最大反對者好像就是房玄齡,還有個王珪,當初高士廉罷相,就是因爲王珪讓高士廉轉呈一道奏疏給皇帝,結果他私自看過後按下了,事發才罷相,雖說具體罷相的真實原因並不是這個,

但現在高士廉要回朝,仍然還要面對黃門侍郎王珪的阻擊,而房玄齡則是份量最重的反對派。

貞觀朝中一直存有諸多派系,

有各種劃分之法,比如有關隴軍事貴族派,有關東士族派,也有如太上皇的元謀老臣派,還有李世民的秦王府系,

秦王府裡的也分了好幾派系,

各種各樣的派系很多,長孫無忌與房玄齡在某些劃分裡是同一派的,但實際二人如今在朝中又是涇渭分明的兩派領軍人物。

這種明爭暗鬥,武懷玉無意參與。

其實在朝野眼中,武懷玉現在也已經成爲一個派系山頭的領軍人物了。

武懷玉的山頭標籤,其實主要就是軍功新貴派,以及東宮黨,前一個是以秦瓊程咬金等爲首的秦王府系、山東派、軍功新貴集團,另一個則是圍繞承幹,還沒正式穩定的一個東宮黨。

但是武懷玉也被關隴貴族們視爲自己人,甚至能成爲核心。

長孫無忌跟侯君集其實本來關係不錯的,這次侯君集被武懷玉一下子掀翻,幹到嶺南去了,對長孫無忌來說,是有點讓他措手不及,甚至暗裡有些不滿的,

而另一方面,侯君集跟魏徵既是師生,也是盟友,侯君集獲罪貶官,魏徵也受了不少牽連。

但武懷玉這宰相,長時間不在中樞,所以中樞明爭暗鬥,武懷玉反倒能夠比較超然。

“叔寶啊,朝廷新政,部曲、客女、蕃戶、雜戶俱放免爲良,別立戶籍,你家莊園的部曲客女等對此是何態度?”

“臣已經讓家中管事,配合衙門登記、入籍、立戶,”秦瓊如此答道,很明顯,秦瓊的部曲客女等對此事,其實也是不太願意的,

在秦瓊家附籍做部曲客女,明顯比自己出去另立門戶強的多。

這年頭,自由不是第一,生存纔是第一。絕不會有人高喊什麼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口號,說出來也會讓人覺得不是傻就是瘋。

李世民一下子聽出來了。

“看來部曲客女入良,役是個大負擔,懷玉跟太子提的那個折布代役,攤入田畝,永不加賦這個辦法看來要儘快制訂推行。”

大唐有官私奴隸,官奴婢一免爲官戶,也叫蕃戶、番戶,戶籍在官府名下,再免則爲雜戶,三免爲良人。

私奴婢一免爲部曲、客女,再免則爲良人。

官戶等俱爲賤民,官戶雖然可以減半授田,實際上很難難有田,而且他們一年要承擔三個月的免費勞役,勞役時官方只提供衣食。

雜戶地位高點,隸屬州縣,兩年服五番,一年相當於服役七十五天。

相比之下,部曲客女隸屬私人,地位要比官戶、雜戶高一些,他們原本是不需要服國家勞役的,當然,部曲嚴重依附於主人,不僅不能擅離規定的活動範圍,而且娶妻嫁人,也得由主人指定,而且私籍賤民,不能分田。

官私不同,權利和責任也是不同的,官戶、雜戶仍屬賤民,但有資格分田授地,可也因此要服役,從九十天到七十五天。

私籍的部曲客女不能分田,但也不需要服役。

現在朝廷要把這幾個身份的賤民,全都放免爲良,以後沒有這幾個階層了,除了奴婢,就是良人。

成爲良人,自然就要跟良人一樣的權力和義務,一年二十天正役,對官戶雜戶來說,負擔減輕了,但對部曲客女們來說,卻是負擔增加了。

武懷玉現在提的這個代役攤畝,如果能實行,那以後對普通百姓確實減輕了又一筆負擔,這負擔轉嫁到田地上面,朝廷收了代役錢,然後再去僱傭百姓,

對普通小民來說,就算同樣是做役,但以前是白乾,現在卻是有工錢賺。

“叔寶,你覺得把官戶、雜戶、部曲客女統統放免爲良,這是好政策嗎?”

李世民也知曉,確實不少世家豪強名下的部曲,不願意脫離,說到底還是權力與義務的關係。

給朝廷當良人,居然不如在豪強世家做部曲。

這讓李世民有點心情沉重,箇中緣由他是清楚的,畢竟李家以前也是名門貴族,家中奴婢、部曲也很多。

“陛下,這是真正的仁政,”

“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改賤爲良,甚至現在都還有不少良人,脫籍逃戶,”

如果這些現象不能改變,那李世民覺得朝廷做的還不夠好。

但如何做好,又很難。

“陛下,百姓其實最大期望不過是溫飽,能夠一家老小一日兩餐有食果腹,一年四季有衣蔽體保暖,他們就滿足了,至於說是良人還是部曲,甚至是奴婢,很重要,但也超不過所求的溫飽。”

李世民點頭,聽明白了。

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208章 天當被地當牀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242章 羊鼻子和牛鼻子第744章 談條件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1073章 大姨子的提醒第1041章 後宮秘密第602章 總管第238章 李靖收徒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44章 拔刀相助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939章 金山第914章 武公東渡第844章 樊樓第405章 學生李泰第246章 大師兄蘇定方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943章 新金山第236章 老丈人第289章 白城開市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859章 十三行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271章 拜相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670章 武青天第301章 緋聞第66章 出征隴右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86章 臨危受命第923章 功高難賞第715章 嶺南王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805章 狗仗人勢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185章 合二姓之好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93章 不敗神話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505章 白袍勝紫衣第825章 吃了閉門羹第139章 三個貴人第760章 臣妾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860章 逆子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990章 武氏絕密第455章 黃金萬兩換僧牒第23章 紆尊降貴送人情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459章 香積寺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720章 步步緊逼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802章 戒酒戒色第1024章 馬周的口信第321章 旗開得勝第735章 李靖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526章 清夷初戰摧拓羯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715章 嶺南王第337章 拒絕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90章 跳蕩先鋒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880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第1097章 三年之後第564章 拍案而起惹衆怒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1087章 陛下駕到第280章 認栽第172章 閉門羹第282章 攻心第931章 皇長孫第598章 白金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473章 鄉賢良第76章 懷玉校長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821章 賢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