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步步驚心

宮宴熱鬧無比,充滿盛世景象。

侯君集一直在盯着武懷玉,看着聖人一直讓他坐在身邊,不時傾身與他說話,那親密的樣子讓他羨慕萬分。

總算熬到宮宴結束,

皇帝好像才終於想起這位夥伴來,衝他招手,侯君集精神抖擻,趕緊上前。

“三水啊,你接手吏部,至今還沒理出頭緒來,朕思來想去,覺得讓你做吏部尚書確實考慮不周,

你還是去兵部吧。”

侯君集心中一驚,很是失落,看向旁邊的武懷玉,

“吏部就交給懷玉管。”

“臣領旨,”心中雖不甘,但侯君集還是馬上接受了。

李世民揉了揉腦袋,有些困了,“朕讓懷玉以兵部尚書檢校中書令兼攝吏部尚書,知選事,總監東宮兵馬,加左衛大將軍。

你呢以右衛大將軍檢校兵部尚書,同掌武選,參預政事。”

說完,皇帝打了個哈欠,“你們也是同門師兄弟,以後懷玉身兼數職,任務繁重,三水你協助主持兵部日常事務,”皇帝轉身離去。

侯君集愣在當場。

本以爲是吏部尚書改成兵部尚書,雖不甘心,也勉強接受,只要參預政事頭銜還在,那仍是宰相。

可武懷玉奪他吏部尚書,還仍任兵部尚書,他卻檢校兵部尚書?

兵部兩個尚書?

他這個尚書前加了檢校二字,自然不如武懷玉這個正牌尚書。

“晉國公好本事啊。”侯君集怒火中燒,眼睛都要冒火了。

武懷玉也很困了,

今天一大早就從灞橋驛出發抵京舉行入城儀式,然後又太廟獻俘,在宮裡陪太子半天,也沒空休息。

這又宮宴熬了一夜,陪在皇帝身邊,打個盹的機會都沒。

確實挺困,

他沒什麼心思跟侯君集在這裡廢話,“潞國公啊,一夜宴飲,我也困了,有什麼事,回頭政事堂上或是兵部衙門裡見面再說吧。”

看着武懷玉轉身離去的背影,侯君集是越看越火大。

“侯相?”

張亮過來。

一夜宴飲,張亮眼睛依然很亮,這傢伙精神的很,以前搞監察情報這塊的,那都是屬夜貓子的,

“困了,告辭。”侯君集卻不想理張亮,也扭頭就走了。

張亮看着武懷玉和侯君集一前一後離開的身影,捻着鬍鬚若有所思,從刑部侍郎到光祿卿,再到殿中監,然後御史大夫,張亮這幾年的仕途還是非常順暢的,

好多人想不通憑什麼張亮都能拜相?

張亮也從不會去解釋什麼,難道說他張亮先後執掌過六扇門、百騎司、皇城司這些皇帝的秘密情報機構?

要告訴別人羅藝李孝常李幼良王君廓這些王公大將的死跟他有關?要告訴他們裴寂蕭瑀宇文士及等武德老宰相們被罷相,有他出的一份力?

他只要給皇帝辦好差就行了。

出宮的時候,武懷玉追上秦瓊。

“我明日便去三原縣白鹿塬莊子上休養了,”秦瓊道,

“我在樊川有幾個莊子,義父不如就在樊川挑個莊子休養,離京也近,我得空時便來看望,”

秦瓊笑笑,“樊川離京太近了,難得真正清閒的,還是三原白鹿塬上好,離京百里,那裡也沒那麼多勳戚士族的莊園別業,我之前在那裡住的挺好,也習慣了。”

皇帝還給秦瓊留了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銜,但秦瓊打定主意,遠離長安,不再過問政事,更不會去政事堂。

當着秦瓊面,懷玉也沒什麼隱瞞,便把皇帝執意要他拜相,甚至現在他幾度請辭下,不僅不許,還反而讓他又添了職事,兼攝吏部尚書、總監東宮兵馬,

他武懷玉本職兵部尚書檢校中書令,這又添兩要職,這等於是一人同掌文武選事,

這份權力,真跟皇帝剛稱帝時杜如晦一樣了。

“這是陛下對你的信任賞識。”

“可是我很惶恐不安。”

秦瓊瞧了瞧他,“你的擔心謹慎倒也沒錯,不驕不躁這很好,不過當今天子你大可放心,陛下是想要用你衝鋒陷陣幹大事的,中書省決策,吏部兵部更是要害部門,而且還掌選事,”

“陛下登基以來,吏部已換了許多人了,長孫無忌、杜淹、杜如晦,然後楊師道、戴胄,又侯君集,再到你,你看這才幾年?”

“我聽說之前戴胄兼領民、吏二部,顧不過來,陛下便又讓房相掌選事,但被侍御史權萬紀彈劾了,此事還在朝堂上引發很大爭議,後來陛下便讓侯君集接任吏部尚書,也沒讓房相兼掌選事,

可結果就是侯君集到吏部後,一團亂麻焦頭爛額,根本搞不順,”

秦瓊笑了笑,提醒武懷玉這事情沒表面那麼簡單,

“我聽說權萬紀是拜在長孫國舅門下?”他問。秦瓊點頭,

圍繞着吏部,這段時間有一番暗鬥,長孫無忌暗中出手,讓侍御史權萬紀找到了些房玄齡、戴胄掌選事的一些問題,直接彈劾發難。

很明顯,長孫無忌想復出,似乎是房玄齡在阻攔他。

秦瓊平時不過問政事,也不去政事堂辦公,但他對朝中這些明爭暗鬥卻很清楚,“趙國公坐不住了,想復出,試探了一番,發現聖人無意,便又想謀劃讓他阿舅高士廉回朝,

他想讓高士廉來任吏部尚書,甚至拜相。”

“可是誰料雖然借權萬紀找到了房相他們的一點漏洞,可最後魏徵卻出了手。”

“這事跟魏徵又有什麼關係?”

“你別忘了,魏徵以前數次舉薦侯君集有宰相之才,後來侯君集也真就拜他爲師讀書,”秦瓊提醒懷玉。

魏徵在朝中雖說比較特殊,以會噴人聞名,且一副孤臣姿態,但其實魏徵也不是那麼真的孤身戰鬥,他跟武懷玉關係就很好,

後來又不知道怎麼的跟侯君集越扯越深,甚至還成了師生。

權萬紀彈劾房玄齡戴胄一案,確實是直中要害,可魏徵橫插一腳,他上書皇帝說房玄齡、戴胄那都是朝中老臣,素以忠誠正直得陛下信任,如今二人都身兼數個要職,兩人掌文武選事,考覈的官吏衆多,中間出現一二個考覈失當的,那也實屬正常,這並不是有意偏私,

然後魏徵最厲害的一招出手,他說權萬紀本來也是在考堂參與,之前對此並沒有半點反駁,等到自己沒得到好的考覈結果,纔開始借其職權上書彈劾,這只是以公謀私,並非竭誠爲國。

魏徵一封諫章,勸說皇帝不要做廢房戴二人的考覈,只需對權萬紀檢舉的那幾個考覈不當者,加以調查一番,做出處置便是,更不應當對房玄齡、戴胄二人進行追究。

這個事情,看似爲房戴說話,可其實並非。

結果就是戴胄不再兼吏部,房玄齡也不再掌選事,侯君集做了吏部尚書,權萬紀還被訓斥一番,

最重要的是,長孫無忌、高士廉都沒能借這案子回朝復職。

侯君集成功拿下了吏部大權。

可誰也想不到,侯君集確實經驗不足,他在吏部一段時間,都沒能真正抓到實權。

房、戴、長孫等依然還在圍繞吏部角力。

秦瓊感嘆,“陛下讓你取代侯君集兼攝吏部,這也是當務之急,再這樣鬥下去亂下去,還談何做實事大事。”

“魏徵現在野心這麼大嗎?”懷玉問。

“也不能說魏徵野心大,房相和長孫公暗裡爭鬥越來越激烈,這吏部都成了戰場,他也是想早點平息這些爭鬥吧,”

武懷玉覺得有可能,但不全是,魏徵現在雖是侍中,但他堂堂宰相,若朝中沒有三五個助力同盟,也是很難的,除非魏徵甘願真就當個嘴炮,或是跟秦瓊一樣只掛名宰相,否則他若想幹些實事,名留青史,肯定得有盟友。

他也不清楚魏徵爲何非就偏看上侯君集,但朝堂鬥爭確實兇惡,有時選擇的機會也並不多。

“房相爲何不讓長孫國舅和高士廉復出?”

秦瓊跟房玄齡那是齊州同城老鄉,關係還算可以,“這裡面說來話長,不過真正阻止長孫國舅他們進中樞的,其實是聖人。”秦瓊小聲道。

武懷玉點頭,這個結果他以前也是猜測到的。房玄齡是皇帝絕對心腹,長孫無忌也是,但長孫無忌還是皇后大哥,房玄齡這人行事謹慎,所謂房謀杜斷嘛,他主要還是奉旨行事。

“高士廉大概這一兩年就能回朝了,聽說他在蜀地任官,政績官聲都不錯,聖人幾次誇讚,”

不過秦瓊認爲長孫無忌這三五年可能還不能復出。

原因嘛,就跟李績被按在幷州是一樣的。

“陛下還是覺得用你更順手,而且也更無後顧之憂,我也早聽說陛下有意停租庸調製,推行兩稅新法,但這個事情這幾年在朝堂上也提過幾次,每次都是一提就無數人反對,最後不了了之,現在陛下下決心要做這事,在朝中必須得有強力支持者,甚至得有干將去實施執行,

你之前做過民部侍郎,也做過三司使,總管財政,陛下也說你在兩稅新法上很有想法,”

秦瓊安慰武懷玉,“你還年輕,既然被選中了,那就不要過多瞻前顧後了,好比兩軍交戰,既然點中爲選鋒,那就放手一搏,

就算敗了,你也別擔心,聖人從不會虧待先鋒勇士們的!”

“義父,就算聖人真信任我,要讓我爲新法打先鋒,讓我掌選事我能理解爲幫助改革稅法,便於到時選用安插推行新法的人才干將,可是讓我總監東宮兵馬,這很讓我不安啊。”

“太子今年才十二歲,就算你總監東宮兵馬,又有什麼關係,東宮六率四府三內衛,外府兵也都駐在外,

況且就算你總監東宮兵馬,可你沒有皇帝旨意、令符,你以爲你能調動的了諸衛率,還是調動的了哪個中郎將?

你連東宮衛率下諸統軍府的一兵一卒你都調不動。”

“那加此銜何意?”

“不是還加了你太子少師嗎?給你加點東宮銜,辦事時名頭響點,當然,也不排除,到時有需要時,聖人可能會給你兵符讓東宮外府兵配合你做事呢。”

需要調東宮兵做事?

看來皇帝對這次推行兩稅新法,提前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了,

“義父,我能拒絕嗎?說實話,我覺得現在廢租庸調製,推行兩稅新法,時機還不夠成熟,”

“可陛下等不及了,陛下雄心萬丈,是要超越秦皇漢武的,要做的事很多,不願意慢慢等,他既然發現了租庸調製的大隱患,就想早點在自己手中解決掉,不留給後世子孫。”

“太急了,”懷玉嘆道。

第1054章 皇后大行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466章 迎冬驛第415章 橫空出世的英雄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870章 臣夜觀天象第91章 戰鋒絞殺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724章 風往南吹第70章 拜見四叔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601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185章 合二姓之好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80章 李三娘子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342章 榆林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183章 太平鐘聲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101章 馬革裹屍第432章 光祿大夫第341章 羊羊羊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1018章 水牛鎮第568章 程咬金的羨慕第61章 涇陽狂儒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200章 高處不勝寒第503章 老狐狸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693章 斬立決第491章 老卒第439章 末法時代無盡藏第1077章 謀反第765章 高明的獵人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41章 三娘子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781章 設無太子第337章 拒絕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1026章 小呂宋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538章 無窮之門野狐嶺第56章 過三關第332章 隔岸觀火斬樑皇第662章 干將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586章 太子求娶武氏女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44章 秦瓊李靖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673章 立政殿中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635章 臣惶恐第265章 袁天罡與李五戒第505章 白袍勝紫衣第473章 鄉賢良第464章 殺出局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第165章 夜不歸宿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63章 衣錦還鄉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494章 八風營第985章 嶺南亂第947章 將死第1074章 武懷玉的反擊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