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穀賤傷農

一鯨落,萬物生。

少陵塬和神禾塬之間的三十里樊川,潏水兩岸肥沃的良田,曾經被宰相裴寂在十年間,兼併大半,

而如今裴寂抄家流放靜州,樊川裴家的地,也是立馬被長安勳戚貴族們瓜分殆盡,紛紛改換主人。

不過這一切,對於樊川的這些莊園、堡子的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麼變化,地主換了,但他們仍還是佃戶。

武懷玉陪着皇帝過了潏水,上了神禾塬,經過香積寺時,皇帝還特意來到這淨土宗,方丈道綽也率弟子善導等前來迎接,還獻上了自己所著安樂集二卷。

南臨滈河,西傍潏水,北接樊川,香積寺的風景確實很秀麗。

這寺還是很大的,佔地二百畝,不過雖是皇帝下旨敕建,但在如今氛圍下還是修的較爲簡樸,

牌樓、山門殿、天王殿、碑廊、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等都一應俱有,看的出蓮宗信衆也挺多,哪怕朝廷這兩年管理教嚴,可他們仍還是能籌到不少錢帛,對這種情況,朝廷也是相對睜隻眼閉隻眼。

不過雖說香積寺挺大,但也不太敢明目張膽的跟朝廷新規背道而馳,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樸素的,

尤其是香積寺沒敢在田地上下心思,除了朝廷先前賞賜的那塊寺田,一畝也沒敢再多弄,也沒哪個敢亂捐獻,之次有幾個貴族、商人給長安的大寺獻田,結果就是朝廷毫不留情的重罰,不僅沒收捐的田,還處以三倍罰田以及頂格罰金,甚至寺廟也被罰沒所收田相同數寺田。

這麼一搞,誰也不敢再在土地這事上亂來了。

香積寺中現在既以蓮宗弟子爲主,也還有些三階教弟子以及律宗弟子,都是混合修行,不許再分院。

寺里名下的田,在寺牆內的是道綽帶僧人們自已種麥種菜,其餘的則是佃租給附近村民,

那些村民們獲得了永佃權,成爲客戶。

“香積寺想要修一座靈塔,供奉蓮宗以往高僧慧遠、曇鸞等的佛骨舍利,”

道綽他們計劃是修十三級的靈塔,高約十三丈,以青磚砌成,密檐仿木結構,周圍廣二百步,呈正方形,每邊長三丈二,塔型既爲密檐又仿閣樓式。

“修塔的錢糧呢?”

懷玉問。

“玄中寺等一些寺願意幫忙籌集,”

之前整頓佛道,朝廷基本上對各大寺觀放貸典當的長生庫都接管了,那些錢財名義上是由朝廷代爲保管,資金用途一分爲三,其中一份就是要用做塔寺佛像的維修,

但也僅限維修,是不新建的。

道綽說的籌集自然就不是用那筆錢,而是化緣佈施,也就是找信衆了,但現在朝廷制度,這種大額佈施,是不允許的,起碼得經過朝廷的審批才行,並且要納入監管,得專款專用。

香積寺打了幾次申請,但負責的崇玄署都沒批。

今天他藉機向皇帝當面請求。

李世民在香積寺裡轉了一圈,對這座新寺還算滿意,沒有過份張揚的金碧輝煌什麼的,寺僧也都還算表現不錯,抽點了幾個讓他們背經,也都背的不錯。甚至還看到他們在寺裡空地上種菜種糧,詢問過香積寺也沒有再放貸典當,而且邸店磨坊這些作坊也沒再經營,挺好。

寺中也沒役使的奴隸部曲。

對香積寺要修佛塔這事,李世民最後同意了,讓道綽擬份詳細的造價預算單,然後崇玄署會派人按此單,協助監督香積寺向信衆募集這筆錢,要求不得向上戶以下的百姓募捐,且按申報單募捐不得多募,甚至修建也要由官府監督。

在香積寺裡還用了一頓齋飯,

真正粗茶淡飯,十分簡便,糧是收的租,菜是自己種,菜裡除了一點鹽,連油都只有幾點油花。

飯還是麥飯,很粗糙,比起麪食難吃的多。

皇帝卻還挺滿意的,僧人修行就得吃苦。

離開香積寺時,李世民甚至還特別滿意的說,自從他讓武懷玉開始整肅佛道開始,如今全天下十道都還在整頓,效果挺好,不僅收回了大量寺田,也還將許多僧道還俗歸家。

國家多了戶口課丁,也多了稅賦。

那些投附寄產於寺廟,或是依附寺中以逃避賦役的奸滑之徒,也被清理出許多來了。

當然,也還從寺中收了許多作坊、錢帛、糧食等,數目非常可觀,

現在許多原來寺中的佃戶、奴僕等,要麼分了寺田成了良民課戶,要麼也是分到了一些永佃田,成爲客戶。

天下寺大小几千所,都在這次整頓中,

還有數量更驚人的蘭若萬家,所謂蘭若,就是私人所立僧居,大多其實根本不是真正的僧寺,只不過是有些地文豪強士族私立,然後假稱修佛,以此逃避賦役,甚至把土地作坊等納入其名下,以逃稅的。

普通的小老百姓,有時爲了逃避瑤役,往往只能自斷手足,稱爲福手福足,但人家豪強士紳就不得,辦法很多,可以當官做吏避役,也可以出家修行。

自己修個蘭若,便能說是帶髮修行了,魏晉以來這種蘭若最多。

貞觀開始的整肅佛道,雖然還不能說叫滅佛,但也確實力度很大,僧道都要考試,寺廟有寺額,僧人有僧額,考試淘汰掉大部份。

甚至那些身上有杖痕文身,又或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都強制還俗,還強令各寺把所蓄奴隸,都放免。

雖沒有直接拆毀寺廟、熔燬佛像金身什麼的,但禁寺院蓄奴婢,禁寺院經營工商作坊,禁寺廟放貸典當等,確實很猛。 短短兩年多,天下諸寺中奴婢放免十幾萬人,強令淘汰還俗的僧侶也有十幾萬,還有大量原依附、供奉寺院役使的部曲、良人,

更別說取締大量蘭若私寺,

朝廷得到了海量的土地、人口、錢帛,此外,許多什麼胡寺蕃教也被取締,

只不過李世民和貞觀朝廷辦事比較有手腕,並不是簡單粗暴的禁燬,一邊大量取締禁止,一邊也還在不斷的敕修新寺,總的來說用整頓二字更合理些,那些真正修行的僧道還是沒受多少影響的,特別是天下各地高僧,被李世民陸續請來長安,安排在各大寺中修行,甚至還賜紫衣等。

香積寺外。

潏水兩岸。

風吹麥浪,一片金黃。

麥子要收割了,

李世民特意強調,隨從禁軍、官吏等不得踐踏了莊稼。

“你這裡也有個莊子吧,今年也種的麥子嗎?”

“臣家這裡有個千畝莊子,是之前朝廷收三階教寺田,然後發售時認購的,今年這裡種的多是玉米,”

玉米土豆紅薯這些新作物,這兩年也是不斷推廣,種植的越來越多,在長安,玉米已經不是那麼新奇了。

不過武家現在年年還種不少玉米土豆紅薯等,主要還是育種賣苗,每年也會賣一批嫩的鮮食,就近運到長安賣也還是較方便,收益更高。

“莊子收益如何?”

“還行。”

“夏糧還沒收上來,糧價已經是鬥米二三錢了,”說這話的時候,李世民還是比較自豪的,

雖說糧價過低,也有影響,但從大方面來講,這說明不缺糧了,糧足才能民安,才能國穩,才能兵精。

至於說糧賤傷農,那也是暫時沒有辦法。

與隋末國初那些年的高糧價相比,李世民還是更願意看到現在糧價便宜,糧便宜了,雖說農民不富,可起碼不餓肚子。但早些年,糧食不足,糧價高漲,那纔是真正的要命。

不說饑荒餓肚子,而且百姓往往因此得典妻賣兒,破產甚至破家。

“馬周跟朕說穀賤傷農,如今的糧價太低並非全是好事,朕又豈不知,但總比飢不果腹要好。”

穀賤傷農這句話,其實早就有人明白了。

漢代班固就在漢書上總結,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

“懷玉啊,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夠兩全其美?”

“臣以爲,過高過低都不好,鬥米應當維持在二三十錢這個價位上,纔是較爲合理的,這樣既不傷民也不傷農,”

“怎樣才能做到?”

“這其實是一個供需關係,天下一統,國家安定,糧食耕種得到保障,在豐年的時候,糧食產量大增,供大於求,那麼糧價自然下跌,

農民的糧價到底能賣多少,關鍵還是取決於產量,需求是相對穩定沒多大變化的,但糧食產量豐歉之時卻相差很大。

而許多大地主們收穫時卻不用着急賣糧。

穀賤傷農,越豐收,農民糧價越低,收益越低,朝廷需要出手。”

“常平倉在豐年的時候,提高收購價,大量買入糧食存儲,這是最重要的調節手段。

其二,就是糧食多了,那朝廷也要調整政策,適當的放開,比如允許糧食釀酒,允許出口一些給周邊蕃胡,再比如也可以鼓勵百姓或商人搞點養殖,用粗糧養殖禽畜,這樣也能提高肉蛋供應,可以消耗轉化些糧食,還能提高百姓收益。

再者,也是各地在種糧這個事上,可以更有先見的統籌,比如說在保障基本糧食種植的基礎上,適當的發展些其它作物的種植,比如說京畿、州縣城郭可以種菜種果,又或是在一些地方多種桑麻等,或種植藥材等。”

大唐給百姓均田的時候,一般也是要求永業田種上桑樹和棗樹榆樹的,口分田種糧,這樣既能交糧繳絹完成稅賦任務,也能糧食衣物自給自足,

這是朝廷最理想的小農經濟模式。

不過實際上,越是中原內地,普通百姓能分到的田越少。

“臣建議今年夏收後,朝廷能夠多拿出些錢帛,敞開入市收購糧食,把糧價拉昇一些,給百姓多點保障。而且現在鬥米才二三錢,這個價格可以說是幾十年來最低,就算加一點收糧入倉儲備,也絕不會虧,收來的糧既可備荒備災,也可以用來釀酒養殖等。”

第4章 雙喜臨門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943章 新金山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213章 崔寡婦第276章 呂梁山第1029章 起風了第775章 刺面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1069章 詔停世封第817章 劃地爲牢第413章 長安第301章 緋聞第985章 嶺南亂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273章 邀約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970章 皇帝終究還是下手了第795章 父慈子孝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433章 死不懼閻羅王第809章 公主家的鴻門宴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576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52章 微服私訪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1088章 魏王李泰錢萬貫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743章 勢不可擋的少帥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1016章 一場輝煌的勝利第589章 武二孃的未婚夫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623章 瓜分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575章 海池龍舟論賞罰第902章 壯丁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95章 秘密武器第741章 火槍隊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462章 褻瀆者第1095章 噩耗第20章 千牛備身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810章 老公主的厚愛第140章 後院起火第393章 滿朝勳貴半親朋第859章 十三行第986章 絕不贊成和親第661章 象牙侯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135章 軍器少監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478章 雲定興還活着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585章 太子拜見第34章 病虎秦叔寶第303章 靈州第21章 抱美而歸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725章 保守黨魏徵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282章 攻心第416章 陛下,沒錢了第132章 獨領風騷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1087章 陛下駕到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869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609章 賜婚永樂縣主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54章 分紅犒賞第675章 咬鉤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66章 出征隴右第343章 李三娘第538章 無窮之門野狐嶺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20章 千牛備身第268章 龍顏大悅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