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老狐狸

燕州,蓍國公府中,

突地稽的長子密阿古不解的望着父親,

“爲何如此軟弱,父親老了嗎?”

突地稽在泡茶,帝心武少保送給他的,與他們以往喝的餅茶不同,這是散茶,無需久煮,熱水沖泡便可。

聞言他輕笑兩聲。

“我確實老了,但又沒癡,”

武懷玉有些咄咄逼人,特別是來幽州後一直拒不見他,有些故做姿勢。可突地稽不僅沒生氣,反而一直追在屁股後面求見,不僅送出份厚禮,還讓幼子拜武懷玉爲義父。

如今對這位幽州都督提出的諸多在他兒子們看來有些過份的要求,他也是全都笑着答應了。

“父親是打算表面答應而已?”

“不,全都照做。”

“父親?”

突地稽搖了搖頭,聞着面前的茶香,看着那茶葉在水晶杯中如花般綻放,“當年阿兄帶我們內附之時,你知道當時我們所面臨的局面是什麼樣的嗎?”

密阿古也四十多歲,是部落中有名的勇士,當年西遷的時候,他才十歲出頭,許多事情雖然久遠,但從西遷路上到中原,父母叔伯們卻一直跟他講部落老家的事。

當年他們部落不甘受高句麗驅使,爲高句麗抵抗中原隋朝,於是部落與高句麗發生戰爭,可連戰皆敗,最終在整個部族要遭受滅頂之災,將要淪爲高句麗奴隸的形勢下,他們最終西遷。

高句麗與粟末人的戰爭,其實由來已久。

北魏時,靺鞨被中原稱爲勿吉,當時許多勿吉部落自稱國家,遣使向北魏朝貢,粟末部就曾派乙力支向北魏朝貢,當時他就自稱其國破高句麗十落,還謀劃與百濟聯合,從水道聯攻高句麗。

而隋朝也記錄,靺鞨粟末部每寇高句麗。

從北魏時到隋朝,高句麗都在跟靺鞨粟末部連年戰爭。

自扶餘國衰弱後,靺鞨諸部趁機西進,而源自扶余的高句麗國在鴨綠江兩岸站穩腳跟後,不僅開始向遼河和朝鮮半島擴展,也開始北上爭奪扶余舊地。

於是雙方開啓了百年戰爭。

等到開皇年間,大多數粟末靺鞨部已經被高句麗人所征服控制,甚至隨他們徵召入侵遼西。

開皇十八年,高句麗進犯營州,引來隋三十萬大軍水陸併發征討,雖然最終海上遇風暴船多沉沒,陸路又因暴雨路濘,糧草不繼緊接着因疫瘟而退軍,僅行軍到遼河,

可也正因爲這場出兵,當時隋朝還是派了一些使者秘密前往遼東和粟末水一帶去策反招撫一些靺鞨部落。

當時的突地稽部落被迫遷到了扶余一帶,日子過的挺難,得到隋朝的承諾後,突地稽兄弟決定拼一把,他們帶着八部落,數千家西遷內附,準備配合隋軍乾死高句麗人。

結果誰知隋軍僅兵至遼河就撤軍,仗沒打完,但突地稽他們也不可能再回去,於是先安置到營州,等到大業年間,又把他們移到了遼河附近的燕郡,設遼西郡。

當時粟末部總共是十二部落,有八個部落跟着內附,還有扶余靺鞨裡的烏素固部落,也跟着西遷內附,不過各部也還有一些人留下。

扶余靺鞨的烏固固部落,當初都是突地稽兄弟所統領的遼西郡下,不過在武德初,唐朝把這兩部分開,以突地稽的粟末八部置燕州,扶余靺鞨的烏素固部置慎州,都隸於營州,後來又都內遷幽州。

燕州置於昌平一帶,而慎州置於涿縣一帶。

當年內附九部,如今都安置在幽州南北附近。

一杯飲盡,

突地稽給自己和兒子又各倒了一杯茶,“你看起來很生氣,爲什麼?”

這句話聽着很平靜,可密阿古卻很生氣,“父親,當年我們不肯被高句麗人驅使奴役才西遷內附中原,可三十年來,我們爲中原打了多少仗,死了多少族人,當初遷來幾千家,現在呢?”

當初九部內附幾千家,三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燕州登記的靺鞨戶口是五百,慎州是三百。

總共八百戶。

當然這個八百戶也不是表面那樣,當初遷來幾千家,勝兵都有幾千,這些年爲中原隋唐兩朝征戰,確實死了許多靺鞨族人,但也沒有損失七八成那麼多。

現在燕州僅五百戶,但實際上每戶都是一大家子,這三十年來各家添丁進口,仍按一戶計算。

他們的人口,其實跟當初內遷時相差不大,這還僅是靺鞨本族人,若是算上奴隸、部曲這些,那他們是幾倍當初來時人口。

不過四十多歲的密阿古卻對如今的安定生活很不滿意,年輕一代中不少跟他一樣想法的人,他們覺得自己部族淪爲了中原王朝的狗,並不自由,還不如回到故鄉。

可惜突地稽和老一輩的想法完全不同。

“你以爲給高句麗人當狗會更好?錯,當年留下來的粟末三部,還有我們八部留下的那些人,這些年誰好過了?

我聽說現在粟末水出了兩個叫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的人,聽說有些本事,還給自己取了個大姓,聽說挺勇猛,給高句麗人衝鋒陷陣打新羅,立了不少功勞,還納牛、駝各七十頭,馬一百匹,換得個舍利封號。”

說到那倆給自己取大爲姓的粟末部同族,突地稽很不屑,靺鞨人大多數沒有姓的概念,有部落有氏族。

這兩部落首領年輕勇猛,爲高句麗人征戰,但卻並沒有得到高句麗人應有的足夠尊重。

舍利這個稱號,在靺鞨人裡是酋長、貴族的稱號,突厥和契丹也有,他們爲高句麗人征戰,結果自己的頭銜,還得高句麗人授封,還得納牛馬。

相比之下,他突地稽雖然三十多年前就投了中原,但中原皇帝待他,可比高句麗人強多了,以前他們在扶余替高句麗人修山城築堡壘,墾荒種地放牧打獵,還飢不果腹。

而自內附中原,雖也要爲中原征戰,但劃給他們地方安置,且基本由他們自治,到如今雖說多年征戰折損了不少人,可他們日子比以前可好的多。

如他突地稽以前在扶余,就算是酋長之子、酋長之弟,也過的辛苦,但現在良田千頃,牛馬滿山滿谷,還有國公之爵,還從事邊境貿易等,府中錢帛金銀滿庫。

僮僕都數千人。

大·乞乞仲象他們比的過自己?

年輕人總是自視過高。

突地稽提醒長子正視自己的實力,不要鼠目寸光,天天呆在桃谷山,便真以爲他們這幾千部落兵,就有多了得了。

“隋季以來亂戰不止,你也是一直跟在我身邊打過來的,從營州到洛陽再到江都,再到幽州,中原有多強的實力你難道不清楚?

想當年割據幽州的羅藝,我們都得俯首貼耳,更何況如今一統天下的大唐?當年大業天子徵高句麗,發兵百餘萬,那場面你難道就忘記了?”

“喝茶!”

密阿古端過水晶茶杯,喝了一口卻放下了。

“不習慣?”

“太淡,沒味道。”

“你啊,中原有句話叫山豬叫不了細糠,你也就這樣了,將來我這家業,還有我們這部落,還得你十三弟來接掌。”

許多部族都有幼子守業的傳統,並非中原的嫡長子繼承家業制度。

密阿古聽到這話倒也沒什麼不滿,傳統如此。

“你別看武少保比你年輕的多,甚至還沒你長子年紀大,但此人可不簡單,我安排在長安的人收集呈報我的消息,這是當今貞觀天子最寵信的大臣之一,而且也是極有本事的人物,人家還是神仙弟子。”

突地稽當初就算面對李瑗和王君廓的時候,都沒有現在對武懷玉這麼客氣和小心,皆因這老江湖知道這人更厲害。

“切莫以貌取人。”

“王君廓可就死在他手上。”

密阿古以前倒是對王君廓很忌憚甚至有幾分敬畏的,此時有些恍然。

“父親,我們回不去遼西了嗎?”

“這不就是遼西縣嗎?”

“兒子說的是遼河西岸,燕郡舊地。”

“暫時回不去。”

“那父親能不能跟大唐天子上書請求,我們燕、慎二州遷到軍都關外的北燕州去,那裡是長城之外,地方更廣闊,也沒那麼拘束。”

突地稽笑了。

“你啊,你們這些年輕人打仗是挺勇猛的,可這麼些年就不能好好讀點書嗎?武德天子爲何要把我們從營州遷到關內幽州來?

爲何要拆分成兩州安置,就安置到幽州眼前底下,一南一北?”

密阿古直言,“唐人不相信我們。”

“那是自然,我們是靺鞨人,是胡人,就算內附三十年,可也終究是異類,所以才更要放到眼皮底子。

你說貞觀天子爲何會答應把我們再安置到長城外,還是北燕州那麼重要的地方?”

“幽州不重要麼?”

“幽州當然重要,可咱們又不是在幽州城內,就我們這小城,這點人馬,時刻被盯着,就算真有異動,也會被立馬平定。但要是安置到長城外的北燕州,可就容易如野馬脫繮了。”

突地稽突然長長的嘆了聲氣。

他捧着茶杯看着依然還穿着部落傳統野豬皮衣的長子,“回去換了,以後莫要再穿這些了,既然內附中原,且這麼多年了,那就安心留在中原,還得主動積極的融合進來,以後說漢話穿漢服用漢禮,你也去幽州請個先生給你兒子們全都改個漢名字。”

“咱們這些人,就別想着什麼回去,更別老記着那些舊俗,學學人家鮮卑人,當年都入主中原,佔據半個天下,不也主動的漢化。

當年北魏皇族還有八大姓如長孫等,現在不也都成了漢人?

他們可以,我們爲何不可以?

中原天朝貴族不當,爲何總想着回蠻荒做個野人?”

阿古密看着父親,愣神許久。“我們也能成爲漢人嗎?”

“記住,我老了,但沒癡。你這幾天就收拾一下,帶上你妻妾兒女們,一起搬去長安,我給你們在長安買了一座大宅子,”

“去長安幹嘛?”

“定居長安,入朝爲官,都給你安排好了,先到長安做個禁軍別將,你那幾個崽子大的進翊衛當差,小的進國子監讀書,長安郊外還給你準備了個莊園,你就安心在長安······”

許久,密阿古回過神來,“父親這是讓我去長安做人質?”

“別說這麼難聽,長安天下中心,能去長安侍奉天子,這是何等難得的機會。長安可比幽州繁華百倍,你這是去享福去了,”

他看着這個高大魁梧的兒子,內附西遷時才十二歲,一直跟隨自己身邊,三十餘年了,他們父子並肩戰鬥多年,這是個勇猛的年輕人,可惜就是少了點智慧,從小騎射征戰,沒空讀書。

“你弟被武少保賜名謹行,我就給你改名李謹諾,謹守諾言。”

“讓其它兄弟去行不?”

“父親這都是爲你好,你留下我怕你惹禍端,去長安吧,好好呆着,保得一世富貴,你兒孫們將來也會有更好的前程出息。”

“你放心,你其它兄弟們,將來也肯定會陸續進京的。”

“過兩年,說不定我也要去長安,等我死後,或許就埋到終南山去。”

密阿古大受衝擊,想不到父親會有這樣的安排,一時半會的都沒緩過來。

第671章 攔不住的熱情第866章 開拓者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712章 開門諸侯,閉門天子第713章 武閥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952章 駕崩第347章 颯露紫第234章 和親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625章 晉國公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934章 代司空第283章 大官人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167章 抽他丫的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696章 恨其不爭第174章 可敦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1章 道士下山第406章 太上皇第807章 等一下第904章 血與火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387章 真相大白乾翻天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93章 不敗神話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44章 拔刀相助第688章 賣地三千頃第528章 長刀出鞘飲血還第233章 四絕第12章 李三娘子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791章 李靖的選擇第596章 開竅了第1041章 後宮秘密第473章 鄉賢良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574章 聖旨第252章 貴族的體面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280章 認栽第464章 殺出局第66章 出征隴右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256章 芙蕾斯塔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12章 李三娘子第93章 不敗神話第598章 白金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75章 隨營阿郎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547章 祿山謝義父恩賞第526章 清夷初戰摧拓羯第284章 城鹽州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1065章 天譴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97章 隴西會師第507章 交易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