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樓船龍舟

乘船北上,行於運河。

北人不擅水的特點顯露無遺,衆人都十分緊張的坐在船艙,都沒人敢站上甲板,甚至許多人直接暈船。

曹慶直搖頭。

“這不過是永濟渠運河,一條渠而已,不是大江大河,這船也挺大,怎麼就這麼不濟。”

武胖子吐的臉色發白,趴在艙口,有氣無力的道,“你是南人你當然這樣說,我們北人擅馬可不擅船,這風浪這麼大,船這麼晃,腦漿都要晃出來了。”

河北人蘇烈倒表現挺好,站在船頭迎風而立,很是威武,他老家河北冀州武邑縣,蘇家莊園就在絳河邊,西面不遠就是河北有名的大河漳水,東面就是御河永濟渠運河了。

蘇烈水性是比較好的,當年他在老家剿匪安民的時候,因流賊擅於利於平原上縱橫的水網流竄,他還特意招募擅水漁民船員組織了一支水軍,戰績了得。

懷玉他們此行北上,直接坐船走運河是最方便快捷的,直接僱傭了多艘貨船,這些貨船還挺大。

方艏方艉、平底,兩端上翹,船底板和船舷皆爲單層木結構,船底是縱向單板平鋪,船舷單板上下拼接,縫隙間填桐油灰,艙內還有水密艙,據說船體內還有龍筋,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撐和加固船體的作用。

這種船屬於較新式先進的貨船,不僅北方運河上常見,就連長江、黃河下游,一些大的內湖以及近海也常見,這類船統稱沙船。

隋唐之際,船種類還是很多的,但大致是分成方頭平底船和尖首尖底船兩大類。

方船平底的沙船,是內河、近海主要船型。

曹慶是造船的行家,對這條船評價不錯,覺得造的挺好,“這船船體寬大,重心氏,可與狂風巨浪搏擊,而且他是平底吃水淺,尤其適當在淺水行駛,航速快,載重高。

特別是他這船體寬大,可多置桅帆,充分利用風力,逆風頂水也能航行,此船江河湖海無所不往,而且用途廣泛,貨運、捕魚、水戰皆可,他強就強在平底、方頭、方艄、寬、大、扁、淺的特點,恃沙行不畏淺灘,甚至還能直接坐灘。”

“這船還特別穩,不懼風浪不易傾覆,”

曹慶覺得他們坐着這沙船,行在這並不寬也沒啥風浪的運河上,武胖子他們居然還能暈成這樣,真是沒用。

“長江上風浪可比這大多了,而且沙船是能直接在沿海行駛的,那才風高浪急,”

武胖子不服氣,“我在長安看過昆明池的水師演練,水師們的五牙戰艦和黃龍艦,那才叫高大如樓,船上還能跑馬呢。”

曹慶卻不以爲然,“五牙艦和黃龍艦雖高大如樓,但這種樓船真論平穩遠不及沙船,就算是在江河之上,有風浪時也易傾覆。”

武胖子說的五牙戰艦,還是隋朝時楊素爲平陳而仿以前建造的戰艦,戰艦甲板上還有五層樓,高百多尺,前後左右還安裝了六個拍竿,整艘船更是能容納八百名戰士,甲板上可跑馬。

而史書載王濬甚至還建過大船連舫,圍長約一百七十米,能載兩千餘人,兩船並列稱連舫,總長五十五米。

楊素的五牙戰艦,就是同樣長達五十五米的大艦。

黃龍艦比五牙艦稍小些。

武子不服氣,“當年楊素平陳,南陳將領戚欣統領一百多條青龍戰船,駐守三峽狼尾灘,阻擊楊素南下,楊素以步卒攻南北,甲兵攻北岸,親率千艘黃龍戰艦直攻,戚欣大敗,青龍艦隊也全成了俘虜。

後來在岐亭,南陳的呂仲肅以三條巨大鐵索攔江,仍沒攔住楊素。

第三戰,呂仲肅捲土重來,佔據荊門延州攔截,楊素則招募了一千擅水性、擅駕船的部族巴蟹人,乘四艘五牙戰艦,輕鬆的就用拍竿破碎了呂忠肅十餘戰船,三戰過後,巴陵以東,無敢守者。”

“你怎麼能說樓船無用?南陳不是最擅舟師水戰,爲何卻打不過北方的樓船?”

曹慶搖搖頭,“首先,這樓船並不是楊素髮明的,這本就是以前江南先使用的,而且漢代時就有樓船,還有樓船將軍,漢代的樓船是起三樓,但漢人都早有總結,說船上建樓三重,如遇風暴,人力不可制,不便於事,然爲水軍,不可不設,以張形勢也。

楊素的五牙戰艦和稍小的三樓的黃龍船等,其實並沒什麼好吹噓的,他能三戰皆敗南陳水軍,也不是因爲他的戰艦了得,跟船沒什麼關係。”

說到底,南陳被隋所滅,本就不是戰術層面的事。

“隋朝徵高句麗,不是數次派水師從東萊直趨平壤?水師中也多樓船戰艦。”

“那你難道不知道開皇十八年第一次徵高句麗時,水陸並進,周羅喉率領的水軍遭遇風暴,結果許多船隻傾覆,士兵和船隻都葬身大海,當時樓船基本上都翻船沉沒了。”

開皇十八年,楊堅發兵三十萬徵高句麗,以漢王楊諒爲元帥,宰相高穎爲長史,大將王世積爲副將,比楊廣還早了十年,結果是陸路逢雨季,遼西走廊道路泥濘,遼河洪水氾濫,三百里沼澤,糧草供應不上,後又因三百里沼澤地帶高溫高溼,士兵密集,導致了疫病傳染,士兵死者十七八,

水路又遇風暴,三十萬大軍都沒見到高句麗人的面,就幾乎全軍盡沒,後來高句麗上表自稱糞土之臣請罪,楊堅也就順勢接受,不再徵遼。

樓船雖運兵多,也高大威風,但根本不適合海上,甚至近河上也並不合適。

曹慶是行家,對這些當然清楚。

後來楊廣三徵高句麗,雖也還是派水師從東萊出發,既有沿遼東沿海而行,也有直趨平壤的,但已經幾乎不再用樓船了。

這玩意裝的兵多糧多,但也容易翻,一翻也是沉的更多。

“永濟渠上其實還是這種沙船最好用,”

整個永濟渠長達四千餘里,源起洛陽黃河北的懷州沁水,從懷州武陟一路北上到幽州東南(天津),在此連接永濟渠北段,直抵幽州城。

不過從武陟到衛州這一段,隋朝修通後也就通航十年左右,本就條件不太好,後來戰亂缺少疏通,那段也就不能航行大船。

實際上現在永濟渠已經是從衛州的汲縣爲起點,還是引入了清水、淇水濟漕的結果。

從衛州一直到天津,基本上運河段還是比較通暢的,能跑樓船。

比如最繁忙的清河段,渠道水面寬十七丈,深兩丈四,可通行高四十二尺,長二百丈,載數百人的龍舟。

跑這種平底沙船更是通暢。

就是到了冬天,運河結冰,會有一段時間不能跑。

但現在纔是秋天,水量稍減,也不影響。

對於生長的在江南的曹慶來說,永濟渠這樣的運河,就跟家門口的小水溝一樣不值一提,他們老家,十來歲的孩童,都能在這樣寬的河渠裡暢遊。

“在我們老家,這樣的河渠,哪還需要什麼船?我少時去城裡,就要經過好幾條河,因不願意繞路過橋也不願意花錢坐渡船,我們都是直接脫了衣服頂在頭上,游過去還不溼衣物的。”

“你這是吹牛!”胖子雖然暈的厲害渾身癱軟,可就剩下一張嘴還硬的。

懷玉笑笑,“這倒沒什麼可懷疑的,就跟塞外草原上的牧民,打小馬背上長大,才兩三歲就騎羊,稍大點就騎牛騎馬,人家十一二歲,已經弓馬嫺熟,騎射了得了。”

運河雖不算寬闊,但兩岸堤上遍植楊柳,當年隋朝徵發百萬男女修永濟渠,四千裡同時開挖,僅用一年時間就挖通了,不得不說一句效率高,但這種做法也確實太急,搞的民怨沸騰,結果楊廣還是修了幾條運河相連,又建東都,再徵高句麗,硬生生把大業盛世給折騰沒了。

大隋王朝已經隨風飄散,但隋朝留下的運河卻還通暢,兩岸的楊柳樹也已經長的很高大了。

“當年隋大業天子乘坐巨大的龍舟航於運河,因船太大風力帶不動,只得讓許多縴夫拉船,據說都還特意用少女拉縴。”

胖子一聽倒來了精神,“真用少女拉縴?”

“據我所知,只是民間所傳。”

楊廣乘龍舟巡遊,可不只皇帝,還帶着文武百官,甚至許多高僧道士,以及後宮妃嬪宮女等,曹慶說他曾見過一次楊廣乘龍舟巡遊往江都,當時整個隊伍,包括隨從禁軍等,加起來十餘萬人。

皇帝乘龍舟也叫水殿,妃嬪們乘浮景船和水彩舟,王公貴族們坐的是五樓、三樓、二樓的樓船,以下的則是普通的沙船等,

“當時整個隊伍從洛陽起航,從頭到尾排開得二百餘里長,第一條船出發,到最後一條船離港,用了一個多月。

整個船隊因爲許多船太大,只得用縴夫,但用的不是少女。給龍舟拉縴的叫殿腳,共一千零八十人,分爲三番,每番三百六。給皇后船拉縴的也叫殿腳,共九百九十人。給浮景舟拉縴的,每船一百人。

而樓船以下的運兵船、運輸船這些,就不給縴夫,由士兵拉縴。

整個船隊縴夫數量極多。

皇帝妃嬪,王公貴族,文武百官,將校士卒,以及大量的縴夫、隨從等,組成了一支龐大的巡遊隊伍,一路消耗巨大,都得沿途州縣供給。

當時大業天子下詔,所過州縣,五百里皆供食。”

聽着這話,大家不由沉默。

能想象當時場面確實壯觀無比,可楊廣也把自己的大業折騰沒了。

“稟都督,前面便要進入相州境內了。”

“相州都督雙士洛率官吏前來迎接!”

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200章 高處不勝寒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573章 捅破天第691章 反擊第475章 孤臣路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644章 代天巡狩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233章 四絕第767章 再給一次機會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643章 白衣相公第898章 這是朕留給你的柱國之石第174章 可敦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913章 大消息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801章 大手筆第1065章 天譴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782章 玄武門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824章 當選新族長第273章 邀約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697章 朕聽說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6章 白鹿塬上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845章 千倍之利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581章 並立二妻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54章 分紅犒賞第955章 多事之秋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25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240章 代師傳藝第692章 銀花第637章 把侯君集牙打掉了第1064章 配饗太廟,陪葬皇陵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283章 大官人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01章 馬革裹屍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222章 威猛老丈人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993章 請武公拉我一把第338章 豪強第283章 大官人第1067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703章 擒虎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345章 懷玉入京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721章 臣服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809章 公主家的鴻門宴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1018章 水牛鎮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30章 千金堂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372章 三姓聯姻親家公第269章 開國公第146章 決戰渭橋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352章 山海爲盟